燕太子丹通过隐士田光,结识了剑客荆轲,上演了一场荆轲刺秦王。那么太子丹同赢政的“积怨”是怎么回事?原来,燕国趁赵军四十万尽被秦将白起坑杀之机,攻打赵国。结果被赵将廉颇大败。燕只好将太子丹送到赵国为质子,并遇到了同在赵为质的赢政,两人年龄相仿,境遇相同,自然相交甚欢,关系很不错(秦王政生于赵,少时与丹欢)
后来,太子丹回到燕国,嬴政也回到秦国,并即位为王。公元前232年,太子丹到秦国为质,满以为会得到当年好兄弟、而今大权在握的秦王的关照,不想秦王不但不予礼遇,还对他多加羞辱,太子丹含恨逃回燕国,之后,荆轲慷慨赴秦,血溅秦殿。可惜,太子丹躲过了秦军刀斧,却没能逃过父亲的屠刀。燕王喜割下太子丹的头颅求和,怎奈秦国铁骑统一六国的脚步已势不可挡。
嬴政(剧照)
曾经的患难兄弟,为何毫无情谊可言?《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王“少恩而有虎狼之心”。恩,来自于母亲;虎狼之心,源于冷酷的世界。嬴政在赵国为质子期间,除了担惊受怕,东躲西藏,这对孤儿寡母还备受欺凌,邯郸就是一座无情的城市。
太子丹(剧照)
以至于秦灭赵后,嬴政重返邯郸,并非衣锦还乡,而是亲自指挥秦军将所有欺负过他们母子的仇家诛灭三族。因此,对于邯郸的悲惨经历,嬴政不愿提及,也害怕让人知晓。时间会改变一个人,会改变很多事,但是,只有一件事不会改变,那就是——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