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汪精卫与溥仪见面时,没想到被傻傻的溥仪设计了。他猝不及防,送给溥仪一份大礼。他非常生气,后来他哭了。?接下来,我们回到那段历史:
应该说,汪精卫和溥仪还有一段“缘分”,因为早在1910年,汪精卫就刺杀了摄政王载沣,也就是溥仪的父亲,后来事情败露,汪精卫被捕入狱。
被捕入狱后,汪精卫还在狱中写下了令人赞叹的死诗:
“大方唱燕氏,从容做楚俘;利剑快招,不负童子头。”
据传闻,汪精卫本想刺杀溥仪,但年仅4岁的溥仪始终没有出宫。他找不到机会,只能退而求其次,刺杀清朝的实际统治者——溥仪的父亲载沣。
因此,汪精卫和溥仪结下了深仇大恨,但他们都成了日伪的傀儡和汉奸。在日本人的帮助下,他们只能暂时放下怒火,表面上装作一团和气。
就这样,到了1943年,当年人人称道的英勇刺客,变成了傀儡汉奸;而当年同样年少轻狂的溥仪,早已长大成人。
原本南北两个世仇的傀儡汉奸不会有太多交集,但日本人执意制造团结合作的假象,于是在日本人的安排下,汪精卫来到长春会见了溥仪。
虽然互不喜欢,但在日本人的色欲之下,两人也只能捂着鼻子表演,不过此时两人心里都有自己的小酒酒,尤其是溥仪,一直想着怎么骗汪精卫。
溥仪认为自己一定要给汪精卫一个头,所以打算在会见汪精卫时按旧礼仪。汪精卫就算不给他磕头,他也得给他磕头。
溥仪的意见传到汪精卫耳中后,汪精卫坚决不同意,因为在他看来,两人都是“元首”,必须平等相见。
两人僵持后,日本人出来议和。在日本人的建议下,两人最终同意按照西方礼节见面,即握手,意即当即定下。
汪精卫对这个结果很是满意,毕竟他也知道想要让溥仪向自己下拜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在见面的那天,汪精卫就兴冲冲的赶了过来。
不过一进入伪满皇宫,汪精卫就吃了一惊,因为他发现溥仪并没有按照之前约定的布置场面,而是站在台阶上高高的俯视着自己,丝毫没有要下来的意思和他握手。
汪精卫看着溥仪和身边的工作人员,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这时礼仪官突然大声喝道:“一个碗!”
气氛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汪精卫此时脑子一片空白,愣愣地向溥仪行了一礼,然后在礼仪官的一声喝彩下,汪精卫又连续行了两礼。
直到这个时候,汪精卫才彻底意识到自己被看似憨厚的溥仪设计了,不过鞠躬已经结束,其他人都看到了,照片也被拍了,所以没有意义了做任何其他事情。
他只能继续跟着溥仪的节奏,和心中暗笑的溥仪握手。这时,汪精卫的脸色黑了下来。如果眼光可以杀人,溥仪早就死过千百次了。
汪精卫不知道接下来的工序是怎么完成的。回到住处后,汪精卫反锁了房门,然后躺在床上放声大哭,因为他觉得自己真的很委屈。
虽然这次会面是一场极具讽刺意味的闹剧,但溥仪最终还是凭借自己的小聪明战胜了汪精卫。
这可能是溥仪多年来唯一的“胜利”。
汪精卫身体不好,溥仪会好吗?当然不是,他们俩都是傀儡,其中的辛苦或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但实际上他们是一对“难兄难弟”。
比如溥仪虽然表面上是伪满洲国的皇帝,但不仅没有什么实权,还处处受到日本人的制约。即便是在1940年,溥仪也被迫从日本迎回了“天照大神”。
不管溥仪多么不情愿,日本人还是篡改了“天照大神”作为溥仪的祖先,并要求溥仪在每月的初一和十五日祭祀。
后来日本战败,溥仪被送上东京法庭受审,他委屈地告诉大家他是如何被迫接受“天照大神”祖宗的。当时,日本律师像闹剧一样指责溥仪:
“袭击日本天皇的祖先。”
这让溥仪非常生气,多年的积怨终于彻底释放。溥仪在朝堂上怒吼道:
“我没有强迫他们把我的祖先当成他们的祖先。”
溥仪的话让朝堂上正经的人哄堂大笑。笑过之后,不得不感叹溥仪一生的悲哀。
但是他脚底的水泡全被他自己弄没了。如果不是被日本人蛊惑跑到长春,他也不会受这么大的屈辱。而汪精卫也给溥仪行礼一年,1944年突然病逝,一代汉奸的生命终于落得耻辱的下场。
以上就是为什么清朝灭亡后,汪精卫还给溥仪送了一份大礼。其实这一切都是溥仪设计的。当然,我们不知道这个想法背后的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