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山海经:帝俊之坛是什么?为何其上多金玉,且有五彩鸟自鸣自舞?

山海经:帝俊之坛是什么?为何其上多金玉,且有五彩鸟自鸣自舞?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猫史天下 访问量:874 更新时间:2023/12/24 5:24:18

如果说“众帝之台”、“共工之台”以及“轩辕之台”是祭祀诸神之地或者众帝长眠之陵,那么出现在《山海经》中与之极为类似的“坛”呢,又有何特别之处?

(一)俊下两坛

《山海经》中关于“台”的描述,可以说非常简洁即“台四方”,也就是说是一个“四方的台子"。显然,这种”四方之台“并不是自然的山体,而是一种独特的人工建筑,以这种思路去看,会发现“坛”同样如此,此为《山海经》中唯一记载的一处“坛”,是为帝俊之坛。

“有五彩之鸟,相乡弃沙,惟帝俊下友,帝下两坛,彩鸟是司”——《大荒东经》

“五彩之鸟”这里没说具体是什么,然而在《山海经》中的五彩鸟不在少数,我们暂且依据《山海经·大荒西经》的记载,将其认定为凤凰或者鸾鸟,因为这两种五彩鸟皆是祥瑞之物。

“有北狄之国……有五采鸟三名:一曰皇鸟,一曰鸾鸟,一曰凤鸟。”

“相乡弃沙”这个的确难解,就连郭璞也说:“未闻沙义”,而郝懿行也进一步解释:“沙疑与娑同,鸟羽娑娑然也。”所谓婆娑就是形容五彩鸟、盘旋而舞的样子。因为在《山海经》中屡次有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的记载。

“惟帝俊下友”此句是说只有帝俊下界与五彩鸟为友,之所以帝俊会与五彩鸟有关联,是因为帝俊之神,本为玄鸟,而玄鸟再经神话之夸张,遂变成了凤凰、鸾鸟之属。

“帝下两坛,彩鸟是司”意为在山下有帝俊之两坛,而五彩之鸟司之。但是,帝坛的形制是什么样子,这段记载中却找不到任何线索。

(二)成山三坛

巧的是,虽然在《大荒东经》中没有言明”帝俊之坛“的形状,但是在《南山经》中却记载了一座“奇怪的山”,说它奇怪,是因为它的山体形状竟然莫名地与”帝坛“相似:

“又东五百里,曰成山,四方而三坛,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贯水出焉,而南流注于宓勺,其中多黄金”——《南山经》

“成山,四方而三坛,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四方而三坛”就是对于”成山“外形最为直观的描述。“四方”我们基本明白,正如之前所提及的“帝台”就是“台四方”的形状,但是其上“三坛”又该怎么解释?

阳Sir最近从《营造法式》中有所发,先看书中对于“坛”的形制规定:

“造坛之制:共三层,高广以石段层数,自土衬上至平面为高。每头子各露明五寸。束腰露一尺,格身版筑造,做平面或起突作壸门造,石段里用砖填后,心内用土填筑”

我们需要注意的有这么几点:首先,这种坛的外观是一种三层高台,其高度是从土衬层算起至平面;每层结构叠涩的尺寸为五寸,束腰部分为一尺;最后其结构是以砖、石土为原料。

有意思的是,在后世所有“坛”类建筑中,不论其作法繁缛还是简单,它的外观都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始终都是一种“三层高台建筑”,而“三阶之台”正是其与“台”这种“高而广者建筑的本质区别。

显然,《营造法式》距离我们要探讨神话中的“坛”时空距离太久远,所以我们不妨将目光转向史前时代的祭坛,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说:“坛,祭场也”,实际上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具备祭祀形制的“坛”建筑!

我们就以《山海经》中记载的最像“坛”的“成山”入手,史前有祭坛的遗址不在少数,但是《南山经》的山系经学者考证,基本集中在南方地区,因此阳Sir便将注意力放在了太湖流域著名的良渚文化上。

而在良渚文化中又以莫角山遗址非常引人注目,因为它不仅是规模最大的一处,而且其整个遗址并非自然山体,而是完全由良渚先民人工营建之物!

其一,其莫角山遗址呈现规整的长方形,东西长670米,南北宽450米,面积达30余万平方米,山高约8米。”规整的方形“与”成山四方“正相合;

其二,在莫角山上有呈品字形分布的三座土台,西北为小莫角山,高3米,东北为大莫角山,高6米,西南则为乌龟山,高4.5米。”三座品字形土台“正与”成山三坛“相合!

最后,莫角山遗址及其周围遗址,出土了大量玉器包括玉璧、兽面纹玉璜,以及石钺等遗物。“玉器随葬”可能正与“其上多金玉”相合;

而关于“其下多青”,青(hu)其实在《山海经》中屡次出现(多达17条)。而且阳Sir发现一般有这么一个规律:如果其”上“多“金玉”,其”下“必然多“青”、或者其“阳”多“金玉”,必然其“阴”多“青”!换言之,金玉和青几乎是共存共生的。

那么,青到底是什么,为何总有金玉关系密切?按照一般解释,青是一种矿物颜料,古人常用它来涂饰器物。至于涂什么器物,当然主要玉器,还有金属。

我们同样在《南山经》中找到了一个例证: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仑者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有木焉,其状如谷而赤理,其汗如漆,其味如饴,食者不饥,可以释劳,其名曰白(gao),可以血玉。”

在“仑者之山”上不仅同样出现了“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的记载,而且还记载了另外一种独特的植物,名为“白”,它的独特功用就是“可以血玉”,“血玉”郭璞解释为:“血,谓可以染玉作光彩。”所以再次证明了这样一件事:青和白,都有浸染金玉的功能,因而《山海经》记载中,便将其与金玉记载一处,给人一种共生共存的错觉。

(三)四方水坛

除了“成山三坛“之外,《山海经》中还有一处”水“,竟然也与坛有关,且名为”俊坛“

“有襄山。又有重阴之山。有人食兽,曰季厘。帝俊生季厘,故曰季厘之国。有缗渊。少昊生倍伐,倍伐降处缗渊。有水四方,名曰俊坛。——《大荒南经》

“有水四方“这令阳Sir非常困惑,自然界有四四方方的水吗?所以郭璞这样解释:“水状似土坛,因名舜坛也。”按:俊坛,即帝俊之坛。帝俊:即舜。故郭璞注直以舜坛称。

显然,郭璞认为帝俊是帝舜,所以帝俊之坛,其实应该是帝舜之坛,那么是否应该从帝舜葬处入手思考呢?

这个问题我们先留个小尾巴,如果你对《山海经》有不一样的观点,欢迎留言与阳Sir讨论。

看靠谱神话,涨正经知识!诸君喜欢文章的话,记得点赞、收藏、转发以及关注呦。

标签: 帝俊

更多文章

  • 山海经:帝俊之子孙万国“使四鸟”是何意?良渚玉琮上现四鸟图案

    历史人物编辑:何攀标签:帝俊

    《山海经》令人着迷之处正在于:即便以我们如今掌握的知识体系来说,也无法得出另所以人都满意的解释。而实际上所以争论的焦点在于,书中所反映的内容,究竟是神话,还是信史?而一件件文物的出土,那看似巧合的背后会不会正是隐藏的真相呢?(一)帝俊与东夷之名帝俊,在东夷部族中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主要体现在了两个方

  • 《山海经》中,最早出现的神王帝俊,为何大羿射日之后就消失了?

    历史人物编辑:张丽萌标签:帝俊

    上古神话中有“三皇五帝”之说,但说法却不固定,在不同的古籍中有不同的解释。咱们就以“三皇”为例吧,在《尚书》中,三皇指燧人、伏羲、神农;在《春秋》中,三皇指伏羲、女娲、神农;在《史记》中,三皇指伏羲、炎帝、黄帝。同理,“五帝”在不同的古代典籍中也有不同的说法。一般来说,“五帝”指的是五方天帝,分别是

  • 辽宁两小将升入一队,手帝俊成位置堪忧,艾伦继伟接班人出现

    历史人物编辑:裴兴航标签:帝俊

    在成功的拿下总冠军之后,辽宁队也开始放假,下赛季辽宁队也会有新人加入,最近有传闻称李虎翼,张陈治锋和黄秋实下赛季会升入一队,其中李虎翼没有悬念,已经21岁的他等不起,而且他前段时间拿下了CBDL的最佳新人和最佳球员,他的实力毋庸置疑,不过张陈治锋大概率不会进入一队,他观看了总决赛第四场,据了解现场有

  • 从西母月神到帝俊之妻,再到后羿老婆,嫦娥是如何“堕落”的?

    历史人物编辑:陶云标签:帝俊

    在我很小的时候,夏天并没有现在这么热。晚上吃完饭,庄子里的人总是出门乘凉。那时候,大人孩子们常常铺席而坐,摇摇扇子聊聊天,数星星看月亮,打打牌做游戏等,听听老人讲故事,其乐无穷。这其中,就有嫦娥奔月的故事。在很多人意识中,嫦娥奔月就是个故事,前人编出来以娱乐众人而已,没啥好说的。答案并非如此。神话由

  • 公孙离、铠皇重做巨帅,新英雄帝俊即将来袭,770留给西施和刘禅

    历史人物编辑:游戏小雷标签:帝俊

    王者截至目前已经越发成熟了,同时,在这八年的时光当中,也是带给了玩家们无数的乐趣,新皮肤也是接二连三的在上线。公孙离、铠皇重做巨帅;在近段时间,公孙离和铠皇也是要迎来一波重做了,主要是哪些重做呢?首先就是公孙离了,公孙离重做的就是新皮肤记忆之芯了,这款皮肤刚上线不久,但是饱受玩家争议,毕竟作为传说级

  • 《山海经》中的千古天帝——帝俊

    历史人物编辑:王二猛标签:帝俊

    帝俊,是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上古天帝,又称帝夋。不过帝俊这个天帝称号,却只见于《山海经》。在《山海经》中帝俊的妻子娥皇,又有两个妻子分别是羲和和常羲。羲和,生有十个太阳。常羲生有十二个月亮。书中记载的是:大荒之中,有不庭之山,荣水穷焉。有人三身,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国,姚姓,黍食,使四鸟。有女子名曰羲

  • 孙策双喜临门,永久限定五选一,嬴政重做成帝俊,至尊宝下架

    历史人物编辑:游戏小雷标签:帝俊

    王者这么热门的手游,离不开的也是玩家们持之以恒的支持,当下王者也是越发热门,同时玩家人气也在每天渐增。孙策双喜临门;说起孙策这位英雄,还是很厉害的,会的孙策既强势又扛伤,当下孙策也即将迎来一波双喜临门,分别是啥双喜呢?其一,孙策被曝光了一款新皮肤,那就是根据海洋船长进行设计的,同时背景一方面的制作,

  • 再访潇湘之四十三 永州篇十一 宁远县之四 九疑山风景区 舜帝陵「上」

    历史人物编辑:小王夜不太二标签:舜帝

    从舜源峰下来,舜帝陵已经开门迎客。山门(进舜帝庙陵的大门),门檐下有匾额写着“舜帝陵”。穿过午门,就看见前面的“午门”。沿着舜帝庙的“御道”走到“午门”。因为是帝王庙陵,自明代迁陵至此,就没“午门”专广兴御祭大典的皇帝或钦差大臣从中出入。“午门”为宫宫门式三门城楼,城门砖石砌筑,城楼阔20米,进深1

  • 全州237个村地名无一处名字有舜帝痕迹,怎么可能有九疑山?

    历史人物编辑:刘明毅标签:舜帝

    一个地方有没有古代重大人物出现,除了文献记载、考古发掘、民间传说之外,最重要的还要看当地是否有纪念这位人物的地名出现并流传下来。这一指标具有唯一性。我们先看全州。1991一2005年,全州县行政区划有两次变动。1991年,全县5镇15乡20个乡镇。1994年,龙水、大西江、才湾、文桥4个乡撤乡改镇,

  • 浙江上虞规模最大的庙宇,建筑没有一片瓦,供奉着五帝之一的舜帝

    历史人物编辑:橘子的情感标签:舜帝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江南小镇风景秀丽的河流。历史悠久,是浙江省最早设县。县之一。如果你到上虞旅游,你会发现这里的许多经典都与“上古之君舜”有关。上虞区是传说中的舜帝诞生地。“中华孝德园”风景名胜区。中华孝德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曹娥江畔,凤凰山脚下。景区内的大禹寺最为著名。它与绍兴市大禹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