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拜谒黄帝陵

拜谒黄帝陵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魅力潇湘 访问量:2588 更新时间:2023/12/7 8:39:40

去陕西,一定要去黄帝陵祭拜。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的祖先轩辕黄帝的陵园,位于陕西省黄陵县的桥山。桥山形状如桥,沮水环绕,翠柏挺立,郁郁葱葱,是灵性十足的风水宝地。1962年,黄帝陵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物第1号古墓,所以它又被称为“天下第一陵”。

进入陕西省黄陵县,纵目四望,古墓山上,左右翠柏成阴,密密匝匝;枝繁叶茂,遮天蔽日。雨后的柏树林,挺秀、清绿、潮湿、深幽,充满树脂的清香,也充满稠密的树叶的絮语。呼吸着洁净素馨的空气,感到格外神爽气舒,快心惬意。

我们来到了轩辕广场,广场的北端是一源自沮河的印池。池水碧绿,如同新沏的绿茶,清嫩诱人,微风一吹,荡起轻轻的涟漪。跨过印池上的轩辕桥,通庙院的龙尾道共有95级台阶,寓意黄帝九五之尊的崇高地位。

带着虔诚的心情,难抑心中的敬仰,爬完最后一节台阶就到了轩辕庙。轩辕庙的庙门为汉代建筑风格,庑殿顶,洁白的墙落,黑色的琉璃瓦,显得高大巍峨,古朴厚重。

轩辕殿的北端是新建成的祭祖大殿。其规模宏大,世人惊叹!大殿整体建筑秉承汉风唐韵,融古老传统与时代气息为一体。东西两侧分列着九尊两米高的青铜铸牛鼎和代表五十六个民族的五十六面龙旗。古鼎威立,龙旗飘飘。渲染着祭祀广场的威风凛然和庄严肃穆!

祭毕轩辕庙,再去拜谒桥山之巅的黄帝陵。我们乘游览车上了半山腰,除几位行动不便的在半山腰等候外,大家结伴而行,登上铺着石阶的林荫小道。

黄帝陵上覆盖着漫山遍野大大小小的柏树,是中国最古老、覆盖面积最大、保存得最完整的古柏群,共8万株,千年以上就有三万株。

登山途中,看一位白发苍苍六十多岁的大姐气喘吁吁,走两步台阶,停下来喘大气。我担心着大姐,就劝大姐别上山了,找个休息亭坐下,等我们返回时一起下去。大姐执意不愿,非要上去。她说年纪越来越大,看这身子骨以后出远地旅游会成奢望,既然来了,就差几步,祭一下始祖黄帝,也就心满意足,不留遗憾。

沿着一条笔直的石磴路拾级而上,直达桥山顶峰。驭龙阁上眺望,远山苍苍,楼阁掩映于群山之间。沮水如带,呈U型环绕过桥山,人宛立桥上,方知桥山之来由。而勘舆师则凿凿言之,此山四周呈什么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之奇脉异相,恕我浊目,实在分辨不得。注目观赏,黄帝陵已呈现在眼前。陵园大门前有一石碑,上刻“文武官员至此下马”。门左有一石碑,上刻“汉武仙台”。碑左有一高丘,上有一亭,相传是汉武帝游朔方返可时所筑。往里走,是一高大的八柱祭亭。正面四根紫色大柱上,书两副对联。外侧两根较长的柱上所书对联是:“根在黄陵五千年古柏参天绿;泽流赤县九万里春潮动地来。”中间两根较短的柱上所书对联是:“独创文明开草昧;高悬日月识天颜”。

黄帝陵寝在大门里边,陵前有一碑,上刻“黄帝陵”三个大字。陵高3.6米,周长48米,周围有1.7:米高的砌砖花墙环绕。墓前有一碑,上刻大明嘉靖丙申十月九日滇南唐绮写的“桥山龙驭”四字。黄帝陵正前方,善男信女们手擎香火,在袅袅升起的烟雾中,闭上眼睛,虔诚地默默祈祷着心中所愿。很多游客自觉地围绕始祖黄帝的陵寝,缓步兜了一圈,以示敬意。

巍巍桥山,茫茫苍翠,汤汤沮水,潺潺不息。黄帝陵,是我们伟大民族的根基,是中华民族勇敢拼搏的象征,是海内外炎黄子孙血脉与共的纽带。在我们的心里,她就是一座光辉永恒的丰碑,让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高山仰止,顶礼膜拜!

作者简介:刘雄,笔名拂晓、刘家湾。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诗词家协会、中国武术协会、中国教育电视协会、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现民进新化工委委员、新化县政协委员、中国教育电视协会理事。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少年陈天华》《腊梅花》、散文集《风飘的岁月》《拂晓》《永不消逝的记忆》、诗歌集《梅山雁语》、理论文集《过来人语》《资江夜语》《写作文不求人》等。

标签: 黄帝

更多文章

  • 黄帝到底是神还是人?为何他会被称为黄帝?

    历史人物编辑:清依说史标签:黄帝

    在古代的历史当中,常常会出现三皇五帝的说法,而在其中的五帝分别是指东方太皋、南方炎帝、西方少昊、北方颛顼和中央黄帝,而在古代的传说当中,黄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那么有一个问题却一直困扰着我们,那就是这个皇帝到底是人还是神呢?她又为什么被称作为黄帝,到如今还是各有各的说法,并没有统一的解释。有很多学

  • 蚩尤:被炎黄二帝联手击败身死的蚩尤,对华夏民族的贡献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刘玉奎标签:蚩尤

    “历史只会记住胜利者,而不会记得失败者。”五千年前的涿鹿大战就能很好地证明,所谓成王败寇,作为胜利者的炎黄二帝,可谓是“青史留名、名垂千古”了,但作为失败者的蚩尤,你又了解多少呢?或许,在你的印象里,蚩尤就是一个“失败者”的形象,甚至是你只知道他的名字,而不知道他的事迹,可如果你一旦读完这篇文章,那

  • 蚩尤与炎黄到底是什么关系?这4个姓氏,可能就是蚩尤的后代

    历史人物编辑:阎丽标签:蚩尤

    声明:本文素材来自《日军的谎言》一书,作者原创,独家首发,转载必究,拒绝伪史,保证不涉时政。据《吕氏春秋》记载,蚩尤本是九黎部落联盟的酋长,崇拜牛和鸟。其手下有81个氏族部落。蚩尤领导有方,与这些部落首领关系特别好,所以后世误将他们称为蚩尤的81个兄弟。据史料记载,一开始,蚩尤臣服于炎帝。但后来不知

  • 中华三祖之一的蚩尤为什么叫“蚩尤”?甲骨文揭开历史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舞者小青青标签:蚩尤

    《炎黄二帝》他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凡是出生在中国境内的人,都可以算得上是炎黄子孙。但是,随着我们对这段历史的了解越来越深,我们的传统观念中就会多出一个新的人物,那就是中国人。三祖——蚩尤池友在《卓尔之战》炎黄帝联手击败他后,他被正史所弃,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反派”。甚至在一些史书古籍中,蚩尤也被描

  • 山海经:关公竟可以战蚩尤?解州盐池争夺战背后的蚩尤、炎黄之战

    历史人物编辑:何攀标签:蚩尤

    我们可能都听过“关公战秦琼”这个段子,但是关公与秦琼俩人差了好几百年,怎么可能战在一起?当年,为了讽刺那些不懂装懂,不从客观事实出发瞎指挥的某些人,相声大师侯宝林便编出了这个相声。那么,今天阳Sir要告诉你的是,在一个地区关公还可以战蚩尤,是不是觉得更加天方夜谭?实际上,这个特殊之地的争夺,可能包含

  • 蚩尤到底是谁?为何黄帝非要将他灭族?倘若换作是你,也会除掉他

    历史人物编辑:静心读史标签:蚩尤

    在中国的历史朝代之中,夏朝距离如今有着4000年之遥远,但夏朝还没建立之前,一直流传着黄帝炎帝蚩尤的传说,作为大反派的蚩尤,一直以来都被不少神魔仙侠小说设定为终极反派,但凡叫做“蚩尤的坐骑”“蚩尤的士兵”,都是实力强劲的角色,这从侧面便是印证了蚩尤的影响力。但不论是游戏还是小说,蚩尤跟黄帝两方人马究

  • 黄帝斩杀蚩尤后,蚩尤的后裔到底去了哪里?你可能就是其后裔

    历史人物编辑:潇湘历史坊标签:蚩尤

    历史上很多史学家受“成王败寇”以及儒家“正统”思想的影响,将黄帝战蚩尤描绘成了一场正义战胜邪恶的战役,而对蚩尤多有恶评,因此在我们很多人的印象中蚩尤就是个大反派,并且持有此观念的人大有人在。实则不然,历史上真实的蚩尤远远超乎你的想象。蚩尤与黄帝、炎帝是中华三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他绝非是一个

  • 若你是这4个姓氏之一,或许并非炎黄子孙,很有可能是蚩尤的后代

    历史人物编辑:无风却起念标签:蚩尤

    自古以来,姓氏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家族的血脉和历史的延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姓氏是我们身份的象征,它连接着我们与过去的根源。然而,姓氏背后的故事并不仅仅停留在炎黄子孙的传说上。在华夏文明的发展中,黄帝和炎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始祖。然而,随着历史的演变,其他部落也相继崛起。其中,九黎族作

  • 若你是这4个姓氏之一,或许并非炎黄子孙,极有可能是蚩尤的后代

    历史人物编辑:无风却起念标签:蚩尤

    在华夏文明的长河中,源远流长的姓氏文化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我们都知道,炎黄子孙代表着华夏民族的根本,其实除了炎黄子孙之外,还有一个曾经光辉璀璨的部族,那就是蚩尤族。蚩尤族的后代如今已经分化为四个姓氏,分别是蚩姓、黎姓、邹姓和屠姓。如果你是这四个姓氏之一,那么你很可能并非炎黄子孙,而是蚩尤的后代。今

  • 三星堆文化是地外或西方文明?黄帝蚩尤不服了

    历史人物编辑:孙振飞史学标签:蚩尤

    所谓三星堆文化,其实是基于上个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的数次考古发现和挖掘所获得的历史资料,以及在上个世纪80年代之后的多次发现中,三星堆遗址获得的一些丰富的资料。三星堆文化所涉及的方面极其广泛,它涉及文化学、民族学、历史学、考古学、艺术学等一些领域。三星堆文化年代的上限距今天大约有4500多年,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