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废李严为庶民,断其前程,为何李严在诸葛亮去世后痛哭而亡

诸葛亮废李严为庶民,断其前程,为何李严在诸葛亮去世后痛哭而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候塞雷历史手札 访问量:3821 更新时间:2024/1/3 2:04:47

汉昭烈帝刘备去世时,在文官之中选择了两位大臣托孤,一个是创业集团核心之一诸葛亮,另一位则是蜀中旧臣李严。这二人在蜀汉政权建立过程之中贡献卓著,刘备本来期待二人联手能为蜀汉再造辉煌,但没想到的是,刘备一死,二人之间屡屡发生矛盾,并公开化且愈演愈烈,这场蜀汉高层的内战最终以李严被诸葛亮废为庶民而画上句号。但令人费解的是,在诸葛亮去世之后,本该与他有着深仇大恨的李严得到此消息,居然大为悲痛,不久也随诸葛亮而去。

按说自己的政敌去世,李严本来应当高兴才是,为何反而为此忧愤成疾甚至最终送命呢?

这就不得不从李严和诸葛亮的矛盾说起。李严作为较迟归顺刘备的人才,居然得到了刘备的重用,可见此人的确不一般。李严本是荆州人,年少即有令名,刘表曾征召其为秭归县令。刘表去世后,曹操二十万大军南下荆州,刘琮不做抵抗便将荆州拱手相让,李严不愿归顺,于是逃亡蜀中,益州牧刘璋对李严的名气也是早有耳闻,于是对他予以重用。安稳日子没过多久,刘备又来了,这一次李严选择了归顺刘备,在刘备手下,李严的才能可以说得到了发挥,他是蜀汉法律的最早制定者之一,行政能力可见一斑,不仅如此,李严在军事上也相当给力,曾经率领五千人平定蜀中盗贼马秦,高胜等数万贼兵。

不得不说,刘备看人还是相当准的,李严也没有辜负刘备的重用,他凭借自己的才能受到了刘备的绝对信任,于是刘备在永安将他指定为托孤大臣,并加封为中都护,统管内外军事,留下镇守永安。一年后,也就是公元223年,又授予李严都乡侯、假节,加光禄勋。在政治地位上,李严在蜀汉国内仅次于诸葛亮。

可能仕途过于顺利,李严飘了,他对自己的实力认知开始模糊,自认为可以挑战诸葛亮在蜀汉的地位,于是屡次向诸葛亮挑衅。注意,是主动挑衅。诸葛亮心系北伐大业,一直本着能忍则忍,以内部团结为第一要务的原则,对李严屡屡退让。李严先是提出从益州划出五个郡新设立一个巴州,自己担任州牧,被诸葛亮拒绝;公元230年,魏国大将曹真进犯,诸葛亮令李严出兵三万在汉中布放,结果李严不满诸葛亮的调动,开始暗中搞鬼,令人放出司马懿要招降他的消息,以威胁诸葛亮给他加官进爵,诸葛亮处于团结考虑,让他的儿子李丰接任他在江州的防务,并加封李严为骠骑将军。

面对诸葛亮的妥协,李严不仅不知收敛,反而越发猖狂,最终把自己玩死。公元231年,诸葛亮出兵北伐,李严负责督办粮草。当时正值夏秋交替之际,阴雨连绵,粮草运输不便,李严便私下派人向诸葛亮说明情况,请诸葛亮退兵,诸葛亮听从了他的建议。本来这就是正常的取消计划,但李严转身便对后主说:粮草明明充足,丞相怎么突然撤军了?这明摆着是在诬陷诸葛亮贻误战机。后主也奇怪,于是让诸葛亮前来对峙,诸葛亮再也忍不住,当着后主的面儿弹劾李严,把李严所作的种种出格的、破坏团结的事情一一抖露出来。后主一听,大呼一声“简直反了!”,下令将李严贬为庶民。

回顾诸葛亮和李严交恶的全过程,诸葛亮可以说没有任何错,他一直出于大局考虑,一忍再忍,千方百计避免内部分裂以造成无谓的消耗,结果李严实在是不知足。想必李严在被贬之后也反思了自己的所作所为,再加上他本人虽然被贬,但他的儿子李丰则一直受到诸葛亮重用,他心中有一丝丝的愧疚,认为自己对不起诸葛亮。

当然,更为主要的原因在于,李严知道诸葛亮唯才是举。诸葛亮治理蜀中的一个原则就是公平公正,他主政期间,提拔了不少蜀中贤良之才。以至于蜀中的士人一直感念诸葛亮的恩德,虽然它们对蜀汉政权并没有归属感甚至有些厌恶,但对诸葛亮却十分尊崇与爱戴。诸葛亮这一用人原则,决定了他有可能继续用李严,因为蜀汉北伐的人手实在是不够,李严的军事能力又相当出色,诸葛亮很有可能在一段时间后继续重用他。但诸葛亮一死,则再也没有人能如此公正地用人,李严复出的可能性几乎破灭,这对李严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打击。

于是,怀着对诸葛亮的愧疚,和对自己复出无望的遗憾,李严在武侯去世不久,也驾鹤西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标签: 李严

更多文章

  • 刘备为何让李严驻守边境?这才是刘备比诸葛亮高明的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孕育乖宝宝标签:李严

    公元222年,刘备兵败夷陵,次年四月,因恼羞于夷陵惨败,一病不起,亡故于白帝城,病逝前急召诸葛亮来白帝城安排后事,这就是著名的“白帝城托孤”。托孤重臣除了诸葛亮外还有李严,当时李严被任命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镇守永安,“中都护”和周瑜的级别一样,属于大都督职位,相当于军队的总司令,内外的军队事务都由

  • 李严和诸葛亮同为重臣,为啥斗不过诸葛亮呢,是因为无能吗?

    历史人物编辑:彤彤爱读书标签:李严

    刘备快要死的时候非常担心刘禅,就写信给他,交代他以后要好好学习,远离小人,同时把他最信任的两位臣子叫来,将自己的儿子慎重的托付给他们,这两个人就是李严和诸葛亮。那同为托孤重臣的两人,为什么李严斗不过诸葛亮呢?是因为李严无能吗?下面从几个方面来给大家分析一下。1、 两人的分工虽然这两个人的地位是一样的

  •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为何功败垂成?其实答案藏在李严身上!

    历史人物编辑:动鉴历史标签:李严

    文:追风怒放(作者原创授权)很多读者觉得,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是最接近成功的一次,但是笔者不这么认为。笔者认为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就差那么一口气,便要成功了。公元231年,诸葛亮发动了第四次北伐。为何要发动第四次北伐呢?原来,曹魏那头,先前关中兵团指挥的四路伐蜀,除了司马懿的荆州兵团打了就撤之外,张郃的

  • 刘备去世之前把蜀汉兵权交给李严,以制衡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标签:李严

    刘备去世之前把蜀汉兵权交给李严,以制衡诸葛亮?其实真相并非如此!对于刘备三顾茅庐的情节小伙伴们都是有所了解的,而在得到诸葛亮的辅佐之后,更是自比“得先生好比如鱼儿得水”,而之后也是对诸葛亮非常的器重,所实行的战略也是一开始诸葛亮所提出的“隆中对”,一直没有改变过,而在白帝城托孤的时候,为何将兵权交给

  • 同为刘备的托孤大臣,诸葛亮为何一定要废掉李严?

    历史人物编辑:崔照国标签:李严

    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和一母。古往今来,两虎相争,必有一伤。皇帝需要有两股势力相互争斗,自己才能稳坐钓鱼台。刘备去世,托孤诸葛亮与李严,意图也非常明显,就是为了平衡,防止一家独大。随着李严被废,诸葛亮最后还是独掌朝纲。第一,两人政治立场不同。诸葛亮是荆州派的代表,也是蜀汉的创业元老;李严是益州派的代

  • 《乡村爱情11》一看就吐的三个人:香秀、大国、马忠

    历史人物编辑:一男发型荟萃标签:马忠

    可是在小编看来,这可不仅仅只是对观众们生理上的影响,其实,在思想和精神层面上也有着不小的负面影响。这可不是小编夸张,这三个人在《乡村爱情》里的三观展示,对年轻观众不可能没有影响。别看好多观众都在吐槽他们,可对年轻观众的影响就发生在不断吐槽的过程中,最终吐槽者也变成了吐槽对象。可是当初是马忠先对香秀产

  • 《乡村爱情13》热拍谢广坤王小蒙同框搞怪马忠李大国又争香秀?

    历史人物编辑:科技成就感标签:马忠

    今年《乡村爱情13》开拍得比往年早,不过,因为疫情的缘故,并没有举办开机仪式,也没有开放探班,所以十分低调。不过,剧组演员们聚在了一起,还是会有一些现场互动的动态传出来。比如,今天王小蒙的扮演者毕畅就上传了一段与谢广坤扮演者唐鉴军同框搞怪的视频。在戏里面,王小蒙受尽了谢广坤的各种气,戏外,公公和儿媳

  • 《乡村爱情12》香秀在大国和马忠之间,摇摆多少回了

    历史人物编辑:神祗与歌标签:马忠

    再有4集,《乡村爱情12》就播完了,说真的,还没看够呢,就没了。真希望,明天就能看到《乡13》。拥有这种急迫心情的人,基本上都是乡迷。也正因为我们都是乡迷,所以我们多数人都不怎么喜欢王香秀、李大国、马忠三个人之间朽烂不堪的关系。并且,好像除了马忠值得大家同情之外,大国和香秀都是人渣。这仨人,仨人的人

  • 《乡村爱情》马忠瘦了儿子谢腾飞肚腩比他明显多了

    历史人物编辑:一然说汽车标签:马忠

    《乡村爱情》系列很多演员胖了,而且有一些胖了就没有瘦下来,比如谢永强的扮演者贺树峰、刘英的扮演者蒋依杉,但同时也有一些演员非常成功地瘦了下来,比如香秀的扮演者王君平,比如王小蒙的扮演者毕畅。近日,看到马忠扮演者曹星和儿子曹桐睿同框,才发现原来马忠也瘦了。曹星和曹桐睿父子两人在《乡村爱情》系列中都是胖

  • 关羽兵败走麦城被马忠擒获,如果换成赵云结局会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茶言说标签:马忠

    在三国时期,最令人惋惜的,莫过于充满了理想主义的蜀国了。而蜀国的国运走下坡路,起始于关羽的襄樊之战。在这一场战中,关羽被盟友孙吴背后捅刀子,最后落了个身首异处的下场,最后荆州失守,蜀国国力大损,丢失了进攻中原的桥头堡。关于云长公为什么最后会败走,在史学界有很多的说法。有的人认为,关羽太过于骄傲,使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