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庞统与诸葛亮对荆州的态度为何截然不同?不要寻章摘句

庞统与诸葛亮对荆州的态度为何截然不同?不要寻章摘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徐慧说历史 访问量:2931 更新时间:2024/1/19 20:01:59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这是水镜先生司马徽对诸葛亮,凤雏二人的高度评价。三国时期名人辈出,什么将才,统帅,谋士多如牛毛,而诸葛亮与庞统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诸葛亮善于治国,是我国古代有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庞统更是天下名士,备受后世推崇。

刘备早期颠沛流离,游走于公孙瓒,袁绍,吕布,曹操,乃至陶谦之间,可谓郁郁不得志,不是在被吞并的边缘,就是在逃跑的路上。最后出于无奈又投奔了荆州刘表处。在曹操一统北方之时,刘备否极泰来,迎来了自己的春天。一者,三顾茅庐得到了诸葛亮这个大才;二者,赤壁之战联合东吴一举击败实力强大的曹操;再者趁曹孙互相吞并之际,夺取了荆州南方四郡,实力大增。更有幸的是,又得到了“凤雏”先生庞统这样的大才!可谓复兴汉室,指日可待!

诸葛亮与庞统作为刘备腾飞的两大重量级人物,面对荆州问题,很多朋友都产生了很多疑问。因为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曾着重强调荆州的重要性,对刘备霸权的建立以及后期一统天下十分重要。而庞统却认为荆州是个累赘,应该趁早谋划更好的出路!

《三国志诸葛亮传》: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九州春秋曰:统说备曰:“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

可以说,荆州在二人眼中一个是兵家必争之地,一个却是难以久存之所。不禁让人思索,诸葛亮与庞统到底谁更具慧眼?其实答案很简单,也很容易被忽略!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向刘备提出了具体的战略步骤:北方的曹操实力太强,不可与其争锋,东面的孙权以历三世,又有长江天堑,只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之。而荆州刘表,益州刘璋都是暗弱无能之辈,不足以保守基业,所以先占荆州,再图益州,最后荆益二州分兵进取中原则霸业可成!

可以说诸葛亮的这一番宏论,是根据当时具体的战局分析,着眼于刘备发展的实际,堪称顶级的战略。从日后诸葛亮出山后,出使江东游说东吴取得赤壁之战胜利,再到夺取荆州,益州,最后决战汉中助刘备称汉中王,就足以验证其正确性。荆州作为刘备发家致富的大后方,可以说是极为重要的。

很多人认为庞统对荆州的看法也十分正确。此时荆州北有仇敌曹操,东有盟友孙权,以及失去了发展空间,对刘备日后“鼎立天下”的目标意义不大。从日后刘备带庞统等人进军益州也可看出,单单一个荆州根本不足以支撑刘备的梦想。

小结:诸葛亮与庞统对荆州的看法,从不同角度来分析,都有其独到之处。因为他们都是放眼全国,又具体分析得出的结论。荆州是刘备的根据地,但强敌环绕,已经失去了发展空间。

单从二人对荆州问题的看法,能否分辨出二人的能力高低吗?答案是不能,因为所处环境不同!

诸葛亮在为刘备分析荆州问题时,刘备还处于创业时期,而且是初级阶段。此时刘备寄居于荆州刘表之处,而刘表早已是迟暮之年,而刘表的两个儿子都不是能接受众重,所以荆州不是刘备占有,就是被曹操或者孙权霸占。刘备兵微将寡,此时的荆州对刘备极其重要!曹操此时已经平定北方,正对荆州虎视眈眈。刘备此时的生死存亡都是问题,哪里还有别的选择!

而庞统与刘备谈论荆州时,又是另一番景象。赤壁之战,孙权联军取胜。刘备趁机夺战了荆州南方四郡,又在孙权手中借得战略要地南郡。如果想再进一步发展,必须以荆州为根据地着眼益州。面对益州张松的橄榄枝,刘备却迟疑不决,这才有了庞统对荆州的一再贬低,实则是想说服刘备不要妇人之仁,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九州春秋曰:统说备曰:"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出必具,宝货无求於外,今可权借以定大事。权变之时,固非一道所能定也。兼弱攻昧,五伯之事。逆取顺守,报之以义,事定之后,封以大国,何负於信?今日不取,终为人利耳。"备遂行。

庞统对益州的看法此时与诸葛亮的《隆中对》可谓如出一辙。所以看问题不要寻章摘句,要从具体情况出发,才能综合分析。

总结:荆州是刘备的根据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刘备入川时,曾留下诸葛亮,张飞,赵云,关羽等人镇守荆州,分兵一半足见刘备对荆州的重视。只可惜庞统在雒城之战时身中流失,殒命疆场。刘备痛失一臂,不得已召诸葛亮,赵云,张飞等率军入川,留关羽镇守荆州。从日后刘备夺战汉中,关羽失荆州来看,主要还是实力不济,难以全面抗衡曹魏所至!

以上资料主要参考《三国志》。

标签: 庞统

更多文章

  • 人们都在争夺荆州,而庞统为什么要刘备夺取益州

    历史人物编辑:肖邦青史谈标签:庞统

    庞统也是刘备的军师,然而庞统与诸葛亮的特点不太一样。诸葛亮为刘备规划了50年的发展蓝图,庞统却为刘备找到了根据地。刘备能夺取益州,还多亏了庞统。法正建议刘备谋取益州时,刘备还很犹豫,但是庞统坚决赞成夺取益州。当时人们都想着如何占领荆州,庞统为什么要刘备夺益州呢?其原因有两点。1、荆州已破败荆州当时已

  • 才到半路里,凤死落坡东?庞统果真死于落凤坡吗?

    历史人物编辑:范翌英标签:庞统

    有关庞统之死,《三国演义》的描写基本上是靠谱的,但是唯独那个地名——“落凤坡”,是小说家自己虚构的,只是为了迎合庞统“凤雏”的雅号而已。我们先来看《三国志》对庞统之死的记载:(庞统)进围雒县,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三国志-蜀志-庞统法正传》再来看看《三国演义》里对庞统之死的描

  • 庞统的名气那么大,为何孙权、曹操都不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小星球标签:庞统

    伏龙、凤雏这两个称呼是水镜先生司马徽起的,至于他为什么这么做,我们难以得知。伏龙诸葛亮、凤雏庞统,这两人都是很优秀的,这毋庸置疑。区别在于,诸葛亮能在隆中沉住气,待价而沽;庞统积极求功名,不放过任何机会。庞统得不到重用,很重要一个原因是相貌。古人非常在乎相貌、风神、气质,这一点诸葛亮有绝对优质,他身

  • 先有落凤坡还是先有凤雏?庞统遇难真的是天意?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好旺角V标签:庞统

    三国演义中庞统的死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书中是这样描绘的:庞统带兵前进,看到道路渐渐变窄,树木丛生,便问部下这是什么地方,属下告诉他这里是落凤坡。庞统意识到自己号凤雏,这个地方对自己大为不利,便令全军后退,不料这时,山前一阵乱箭射来,庞统落马而死。其实在前一天,诸葛亮夜观天象已经发现凤雏第

  • 凤雏庞统,才比孔明,却因“貌丑”存在感低?

    历史人物编辑:张天祥标签:庞统

    #头条中国史#水镜先生司马徽说“卧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这里的卧龙凤雏便是诸葛亮与庞统,诸葛先生光芒万丈后人无不识,庞统却是黯淡得多。看过三国演义都知道,庞统能收获“凤雏”之名与诸葛亮比肩,得益于他们共同的老师司马徽的鼎立背书。但名气虽盛,人气却不够,拿现在的话说是没流量。他最早是周瑜的幕僚,

  • 庞统年级轻轻却早逝,仅留下八字,诸葛亮连连叹气

    历史人物编辑:汽车早知标签:庞统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刘备、孙权、曹操,诸葛亮、周瑜、庞统,张飞、关羽、赵云,随便拉出一个人,都是大名鼎鼎,被现代人熟知。说起谋士,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卧龙诸葛亮,其实,凤雏庞统也毫不逊色,不然司马徽向刘备推荐人才时也不会说出“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也”这样的话来,后来,庞统成为

  • 孔明号称卧龙,庞统号称凤雏,司马懿的绰号是啥?

    历史人物编辑:贤谈文史标签:庞统

    三国之中最务实的是谁?是孙权,声色不动拿下关羽,火烧连营,使蜀汉几十年家业一举消磨殆尽。最失败的是谁?是曹操,兵力雄厚,才华横溢谋臣甚多,却在大功告成之际被司马家夺取兵权,差点落了灭门之灾。那么最能吹牛的是谁呢?是刘备,“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得天下”,两个都得到了又怎样呢?还不是被“冢虎”克的死死的?

  • 诸葛亮号卧龙,庞统号凤雏,司马懿的号杀气腾腾

    历史人物编辑:湘人李说标签:庞统

    诸葛亮和庞统同是《三国演义》中的顶尖谋士,并称为一“龙”一“凤”。大隐士司马徽曾夸赞说:“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司马懿则号称“冢虎”,与诸葛亮、庞统、姜维合称“卧龙凤雏幼麒冢虎”。诸葛亮北伐中原,不仅使司马懿军事才能大加展示,屡建战功,而且因诸葛亮病逝五丈原,更加显得司马懿非同寻常。由此

  • 刘备能取益州,是因为射死了庞统吗?

    历史人物编辑:话车点睛标签:庞统

    借尸还魂,说的是刘备借机取宜州的故事。借尸还魂,有人迷信的认为,人死了以后啊,他的灵魂可以附着别人的尸体而复活,意思是说呀,利用出兵援助别人的机会,乘机控制或者占领人家的地盘。这个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公元208年刘备联合东吴的孙权在赤壁打败了曹操的83万大军,这才在荆州站稳了脚跟,可当时的荆州连年打

  • 历史中的庞统到底如何,是否对得起“凤雏”之名

    历史人物编辑:灵纹谈娱乐标签:庞统

    看三国人物宦海浮沉,将星并立。在历史上有这样一位人物被后世尊称为——凤雏。他的名字就是庞统,无奈世人只知周郎顾,无人晓得诸葛亮和庞统的宿命纠缠,“卧龙凤雏,得一而可安天下。”这是世人当时对庞统的评价,那么庞统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会拥有这样的评价,到了晚年的庞统更是曾与东吴陆绩、顾劭等臧否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