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和蜀汉的五虎将相媲美,提出了物资良将的说法,陈寿编三国志以张乐于张徐共成一传即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称之为五子良将
小编觉得张郃是最惨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张郃的强少有人知道,张郃的败绩却是广为流传。
官渡之战,被袁绍坑,被迫降了曹操。
长坂坡之战成了赵云成神的垫脚石。
汉中之战前被张飞智取瓦口关,成了一个被吊打的人。
街亭之战成了司马懿的战绩。
木门道被伏诸葛埋伏,死的憋屈。
这些个败绩许多人可能都知道,但是小编认为张郃是少有的好武将(小编喜欢蜀国关羽,吴国甘宁,魏国张郃)陈寿给的评价是“郃识兵数,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出自《三国志-魏书-张乐于张徐》
小编认为张郃是魏国最能打恶战硬仗的武将之一:
张郃长期担任先锋。随着曹操讨伐官渡后的袁绍势力,随曹操讨伐马超势力,随着夏侯渊讨伐陇右各异族势力,随曹操攻打汉中,随夏侯渊守汉中,制陇右兵马数年,打下街亭使蜀汉一次北伐失败。实际上再看曹操、夏侯渊、曹真等传记的时候,经常性的就是遣郃或者督郃干什么,说白了点就是让张郃先去把一些难打的仗,难对付的人先打了。结果这些战绩就成了别人的(所以小编一直认为张郃能力在夏侯渊之上,曹真的许多战绩就是呵呵的)。
张郃长期担任二把手实际为一把手的角色,跟随曹操的就不说了,曹操虽然用人唯才是举,但是常常用宗亲做一把手来管理各个战区。张郃本是降将,曹老板肯定不会让他当方面军的一把手,随着曹操实际控制版图扩大后张郃长期在西线和刘备势力对抗,开始有夏侯渊节制,后来夏侯渊死后被推举为负责人,受到军队的支持(在曹操还没同意的情况下),曹操也顺势给了假节的权力。这可不是二把手随随便便就得到的,说明在对刘备的作战中张郃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军中的威望很高。
张郃有四千余户的封邑,很多人觉得是因为张郃活的长,我觉得恰恰是证明其能力的一项数据,明帝时期曹真贵为大司马大将军也就两千余户的封邑,仅诸葛一次北伐后就增封邑千户,曹睿又不是傻子,说明诸葛一次北伐诸葛是败在张郃手里。街亭之战也是我认为张郃打的最精彩的一场仗。(详情有兴趣的可以参考我写的关于一次北伐的文章)
张郃在木门道被埋伏身亡。史料中并没有详细记载,小编觉得张郃是想要打掉蜀汉的祁山大营,使得蜀汉往后不易北伐,结果被诸葛亮埋伏了。
关于张郃之死,《三国演义》中说是被司马懿陷害,新《三国》电视剧中说是司马懿大意失算导致张郃中伏,《虎啸龙吟》中说是司马懿为了废了曹睿安插的眼线,一石二鸟设计除掉张郃。小编认为张郃长期作为魏国长安军团实际领导人,正因为如此曹睿忌惮张郃,即位后便调张郃去荆州(这也是曹睿惯用手段)等到诸葛亮杀来的时候才急忙调过去(所以虎啸龙吟里的剧情我不是很认同)。司马懿进入长安军团是其开始掌兵不久,在军中威望不如张郃很正常,但是司马懿是一个很爱才的人,更不会耍这样的心机(如果你都能看出来,难道没人能看出来?)去致张郃于死地。所以关于张郃之死我是比较认同新《三国》里的剧情的。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