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临终前把年仅五岁的幼子曹干托付给曹丕,曹丕是如何待他的?

曹操临终前把年仅五岁的幼子曹干托付给曹丕,曹丕是如何待他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船长趣谈 访问量:1020 更新时间:2024/4/29 22:42:48

良年小,常呼文帝为阿翁,帝谓良曰:“我,汝兄耳。”文帝又愍其如是,每为流涕。

这是《魏略》中记载的,这个"良"就是曹干,曹良是曹干小时候的名字,曹干这个名字应该是曹丕后来给他改的。"阿翁"就是父亲,曹干小时候为什么叫哥哥曹丕叫父亲?每当曹干叫曹丕父亲的时候曹丕还纠正他要叫哥哥不要叫父亲。可曹干还是一如既往的叫曹丕父亲,曹丕甚至觉得这个最小的弟弟是不是很笨,傻的连父亲和兄长都搞不清楚了。每次曹干叫他父亲的时候,曹丕都心酸流泪,决心一定要善待这个"不太聪明"幼弟。这也是曹操交代的,难道五岁的曹干真的傻的分不清父亲和哥哥吗?肯定不是,是有人教他的,而且还是最亲的人。

《三国志》记载:建安二十年太祖妾陈氏生曹干,当年即封高平亭侯。二十三年,生母陈妾死,曹干养于王昭仪,徙封赖亭侯,其年又改封弘农侯。

曹干生于建安二十年,也就是公元215年,母亲陈氏只是曹操的一个小妾而已。曹操对这个小儿子是非常宠爱的,刚出生就给封为侯爵。在三岁的时候曹干的母亲就去世了,曹操可怜这孩子把他交给身份高贵的王昭仪抚养。曹操觉得还不够,又改封为赖亭候,接着又改封为弘农侯,弘农是个郡,比亭侯大多了。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认为自己时日无多该交代后事了,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幼子曹良(此时还没改名字),曹操一共有二十五个儿子,曹干最小。

《魏略》记载:良年五岁,而太祖疾困,遗令语太子曰:‘此儿三岁亡母,五岁失父,以累汝也。’太子由是亲待,隆於诸弟。

曹操临终前叫来曹丕指着曹干跟他说:这孩子三岁没了母亲,五岁又要失去父亲,是个可怜的孩子,以后恐怕要麻烦你替我抚养他。曹丕满口承诺,之后也是一直这么做的,对待曹干比其他弟弟待遇高多了,于是就有了开头曹干叫曹丕"阿翁"的那一幕。

黄初二年进爵,徙封燕公。三年,为河间王。五年,改封乐城县。七年,徙封巨鹿。

曹丕对这个小弟弟确实很不错,当了两年皇帝后就把曹干封为燕公,刚封为燕公一年后又加封为河间王,黄初七年又改封为乐城王,在位最后一年加封曹干为巨鹿王。总之曹干在曹丕在位期间一直安安稳稳,幸福快乐的生活着,毫无波澜。曹丕也做到了父亲交代要替他抚养曹干的承诺。曹丕对曹干好是因为有曹操的遗嘱,那曹丕驾崩之后曹叡又是怎么对待这个幼叔的呢?

《魏略》:干母(王昭仪)有宠于太祖,及文帝为嗣,干母有力。文帝临崩,有遗诏。是以明帝常加恩意。

意思就是曹干养母王昭仪是曹操宠妃,要不是受宠又在后宫地位高也不可能把曹干交给她养。关键在于这个“文帝为嗣,干母有力”,曹操自然明白当初曹丕和曹植两人"立嗣之争"的一切。王昭仪是宠妃,她看好曹丕这个潜力股,所以没少在老爷子面前吹枕边风替曹丕说话。曹丕是个出色的政治家,他早已暗中结交朝中重臣,也获得他们的支持。想要夺嫡成功,在前朝要有支持者,在后宫依旧要有人帮说话。

曹丕就找到曹操宠妃王昭仪,王昭仪也看好曹丕,等曹丕夺嫡胜出后自然感恩王昭仪。他善待弟弟曹干等于也是善待王昭仪,虽然王昭仪生赵王幹,但曹丕对赵王远没有曹干好。如果王昭仪亲儿子过得不好还有养子曹干呢!再怎么都不会吃亏。这也是曹操考虑到王昭仪是支持曹丕的,她对曹丕有恩情,才放心把曹干交给曹干,再加上王昭仪地位仅次于正妻卞王后。

曹丕临终前跟曹丕一样,他也交代太子曹叡要善待曹干,曹丕是真把曹干当儿子养,曹叡对这个小叔叔也是非常不错的。

青龙二年,私通宾客,为有司所奏,赐干玺书诫诲之。景初、正元、景元中,累增邑,并前五千户。景元二年八月初三日(戊寅)薨。

魏明帝曹叡青龙二年,私通宾客,这个问题是很严重的,因为曹丕素来忌惮兄弟,对兄弟管控极为严格。曹干被人给告了,私通宾客这个罪名不小,曹叡却是低调处理。只是下旨给这个小自己十二岁的小叔叔面壁思过而已,根本没有实质性的惩罚,可见曹丕交代他要善待曹干还是有用的。

景初、正元、景元这三个年号分别是魏明帝曹叡、高贵乡公曹髦、魏元帝曹奂的年号。曹干在这三位皇帝在位期间都有加封,食邑已经累计到了五千户之多。整个三国才千多万人口,户数才小几百万,曹干有五千户汤沐邑算是非常之高了。

曹干于景元二年去世,景元是魏元帝曹奂的年号,景元二年也就是公元261年。曹干生于建安十五年(215年),享年四十七岁。

曹干这个曹丕的幼子比二哥曹丕(大哥是曹昂,他没见过)小了足足二十八岁(曹丕生于187年),古人结婚生子早,快赶上第三代人了。曹干出生的时候曹丕已经坐稳了储君之位,再加上年纪小又有曹操的遗嘱,又加上没有母族势力,所以对曹丕没有任何威胁。曹丕对他跟自己儿子一般,对他比其他弟弟都好也是情理之中。

曹干比大侄子曹叡也小了(曹叡生于204年)整整十一岁,由于经过曹丕对兄弟们的极力打压,曹干就更没有威胁了。曹丕又交代曹叡要善待曹干,所以曹干在曹丕和曹叡两朝自然过得无忧无虑。到了曹芳继位后由于曹爽的神操作,曹魏政权大权旁落到司马氏手上。司马氏并没有为难曹干这个没有威胁的曹魏宗室,反倒好吃好喝的供着,直到去世。

史书关于曹干母亲陈氏的记载几乎没有,是不是世家大族也不清楚,死的也蹊跷,只是出于曹操自己的说法曹干三岁没了母亲。很有可能是曹操杀的,原因可能跟夺嫡有关,因为曹操在夺嫡之争杀了不少人。主要杀的是支持曹植的人,像孔融杨修是曹植的死党,崔琰是曹植夫人的叔叔都被曹操杀了。曹干母亲也有可能也是支持曹植被杀的,前面说了王昭仪就是支持曹丕并成功了就荣华富贵。

曹操是个心狠手辣的政治家,他决不允许曹魏政权有不稳定因素,曹植失败了支持他的人都得陪葬,好让曹丕的位置坐得安稳,就像曹冲死后杀掉周不疑一样。

曹干都五岁了还一直叫曹丕父亲这事肯定有人教,根据史书记载曹干还是很聪明的,起码不傻,五岁不可能分不清父亲和大哥,肯定有人故意教他的。而叫他的人就是养母王昭仪,这是王昭仪的智慧,为了将来打算。她让曹干叫曹丕父亲有两层意思:第一、跟曹丕示好,当年曹丕求她,现在曹丕发达了她要求曹丕,希望曹丕不要忘记过去。第二、提醒曹丕记住曹操的嘱托,要把曹干当儿子养。

王昭仪是聪明的,也是成功的, 曹丕一直善待她的养子,连曹叡也对曹干非常好。最主要的还是曹干对他们父子没有威胁,才如那么高的待遇。都知道帝王无情,只要没有任何威胁才会让帝王有安全感,反之则不好说。

标签: 曹丕

更多文章

  • 《三国机密》曹丕阴险毒辣、六亲不认?其实是个温情文艺的二货!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标签:曹丕

    很多人提到曹丕的时候都会贴上窃汉、奸臣、枭雄的字眼。尤其是在《三国机密》里面,曹丕因为得不到曹操喜爱各种黑化、各种算计,最后还想用战争来让刘平退位,成就他的霸业。历史上对曹丕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说他疑心重胜过曹操,说他野心强过曹操,话虽如此,能在自己登上帝位的时候,善待退位的汉献帝,在最后的关头没有

  • 曹操算准曹丕性格,临终托孤让5岁儿子喊曹丕阿翁,保其一生富贵

    历史人物编辑:史海听雷标签:曹丕

    在世人眼中,曹操始终都是以奸雄的形象出现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的名句流传至今,“挟天子以令诸侯”也是他干的事,在政治上可谓是超级狠人,对人性的把握更是稳准狠。在他临终之际,担心性格阴狠的曹丕对其他兄弟不利,曹操就向曹丕托孤,动之以情让他善待年仅5岁的曹干这个年幼失母又即将丧父的弟弟。从

  • 他好心举荐曹丕当官,哪料曹操却大怒:你失职,曹丕无才无德!

    历史人物编辑:韦贵祥标签:曹丕

    (一)最清闲的三公三国时,曹操在当丞相前,最高的官职是司空,这个官职跟太尉、司徒并称“三公”。其中,太尉原来是由杨修的老爸:杨彪担任。在公元197年,由于袁术玩称帝闹剧,而杨彪又跟袁术沾亲,所以受牵连被拿掉,从此太尉一职,便一直空缺。而司徒是由一位叫赵温的人担任。所以,自公元197年起,起码名义上,

  • 配享曹丕宗庙的魏国重臣,共有四位,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曹丕

    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后,曹丕即位。同年,曹丕迫使汉献帝退位,正式建立了曹魏。曹丕在位期间,曹魏维持了对蜀汉和东吴的优势。公元226年,曹丕病逝后,自然要立宗庙。而且,按照惯例,部分曹魏重臣在死后,可以有配享太庙的荣誉。在此基础上,共有四位曹魏重臣获得了配享曹丕宗庙的待遇。一、贾诩贾诩(147年-2

  • 曹操要杀一个17岁大臣,曹丕阻拦,曹操说了9个字,让曹丕无言

    历史人物编辑:涟漪的西子湖标签:曹丕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曹操一直是奸诈的存在,相比于刘备,曹操的形象就非常不好了。其实历史上的曹操可不是简单人物,否则他也不会成为魏国的开国王侯,更不会有以后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情。作为魏国的魏王,曹操在很多方面都是非常优秀的。曹操最突出的优点就是惜才。曹操在位期间提出了“唯才是举”,同时曹操更是在人才使

  • 曹冲去世后,此人立刻杀掉另一神童,说了一句让曹丕无地自容的话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的意林标签:曹丕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那个精神文明远不及现在的中国古代,为了延续香火,妻妾成群是个很普遍的现象,作为一代君王,更是有“后宫佳丽三千”的说法。三国时期的曹操,生性风流,儿女众多,但只欣赏曹冲一人。曹冲天资聪颖,深受曹操喜爱,曾被曹操当做继承人来培养。可惜天妒有才人,不久之后就英年早逝了,

  • 三国时的神预言1:桓帝时期就预测曹氏崛起,预言曹丕活不过40

    历史人物编辑:记史惜今标签:曹丕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墨上桑。今天的《墨说三国》系列我们聊聊三国时期的神奇预言。众所周知,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别说民间各种灵异故事神奇算卦长盛不衰,就连正史之中都不乏神奇的预言事件的记载。今天以史为鉴墨上桑就以《三国志》、《裴注三国志》这本著名的正史记载为依据,聊聊其中记载的各种神奇的预言故事。一、

  • 曹丕将国号定为“魏”,不仅仅是因为曹操和曹丕二人的封爵是魏王

    历史人物编辑:朱玉飞标签:曹丕

    需要说明一下,曹操生前未称帝,代汉称帝的是他的儿子曹丕,至于曹丕为什么将国号定为“魏”,除了曹操、曹丕父子二人的封爵是“魏王”,其实背后还隐藏着另外一个不为人知的的原因。中国历史上,以自己的姓为国号的极为少见,大家比较熟悉的也就南朝的陈霸先,作为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朝这一国号,正是因为陈霸先姓陈。陈

  • 曹丕劝阻曹操将姐姐嫁给丑男,丑男报复,差点让曹丕失去世子之位

    历史人物编辑:翟梦迪标签:曹丕

    公元217年,曹操和刚聘任的西曹掾丁仪谈话,结束后,曹操发出感叹:曹丕坏了我女儿的婚姻大事,毁了我女儿一生的幸福。曹操为何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这要从前一段时间说起了。 曹操的大女儿清河公主到了该出嫁的时候了,由于长子曹昂已死,曹丕就成了长子。曹操和曹丕商议把清河公主嫁给丁仪。因为丁仪的父亲和曹操关系很

  • 他是曹操手下武将,战关羽都不落下风,去世时曹丕亲自戴孝!

    历史人物编辑:蹴鞠亚洲女足标签:曹丕

    熟悉《三国演义》的人,都对曹操、刘备、孙权的猛将排名不陌生。一流且较有名的是孙坚时期的“四老”(程普、黄盖、韩当、祖茂),此外还有太史慈、周泰、周瑜等名将;最厉害的将领是曹操的兵营。说到曹操手下的将领,笔者相信很多人都会浮现在脑海中,比如张辽、乐进、于禁等等,因为家世大业的曹操,拥有太多曹操手下的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