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19年,定军山下蜀魏两军相争。夏侯渊沉着下令:“5000刀盾兵突击,攻破蜀军大营!”突然,号角响起,上万白毦精兵从两侧包围上来……难道情报有误,还是谁出卖了我?
看到山脊上密密麻麻的蜀军正在变换队形准备下一轮的攻击,魏军步兵遭遇突袭,阵型已显崩溃之势。夏侯渊仰头哀叹:“想我纵横天下几十载,却在定军山一败涂地……”
一阵鼓点响起,蜀军已经突破魏军前军阻拦,渐渐接近了中军大阵。第6波箭雨遮天蔽日地袭来,亲卫们立即架起盾墙保护主帅的安全。
究竟是怎么回事?不是说刘备带着万余主力去攻打张郃部驻守的大营了吗?给我的情报,这里应该是一座空营才对!为何蜀军早有埋伏?难道他们知道我要来偷营?
身旁的偏将好似看到主帅的疑惑,不由苦笑道:“大将军,情报似乎有误!”
看到手下慌张的表情,夏侯渊冷哼道:“你怕了?”
偏将是曹氏旁系,面对大帅的诘问,低头连称:“不敢。”
“再给你一千中军精锐,从侧面冲击蜀军阵型,务必扰乱蜀军阵线!做不到,你就不要回来了。”
夏侯渊给偏将下了死命令,希望用这一千偏军的生命为主力创造出一线生机,最终扭转败局。
魏军铁盾如山,顶着蜀军的箭雨冒死冲击敌阵。虽然伤亡惨重,但也拖延了蜀军前进的脚步。
看到这里,夏侯渊转头给儿子夏侯荣下达了最后一个军令:“铁骑冲锋!”
“众儿郎,随我突阵!”
魏军骑兵组成楔形阵直奔蜀军而去,三百步的距离,按照以往的经验,只需盏茶的时间,就可破阵。
突然,蜀军大营内红色信号旗疯狂舞动,几十张床弩被推到阵前,嘶哑的机括声响起,手臂粗的弩矢撕裂空气,呼啸着射向骑兵……魏骑顿时人仰马翻,哀嚎之声不断传来。
夏侯渊凝神望去,数排身披铁甲的长枪兵迎上骑兵。足足一丈八长的铁枪,让正在冲锋的骑兵脸上露出了悲戚的神色……转眼间,长枪如林,犹如怒放的烟花,将冲到阵前的骑兵连人带马刺杀干净。
八百铁骑,竟无一人突进蜀军阵中!
夏侯渊喉头涌动,一口鲜血忍不住喷出。败局已定,不可挽回!此时,他明白了,蜀军不仅早有准备,就连己方的兵种配置,甚至一贯打法都摸得一清二楚。
一定是有人泄露了军情,所谓空营只是个诱饵,蜀军想要诱杀的正是他夏侯渊!
看着如潮水涌来的蜀军,如烈火般疯狂吞噬犹在誓死抵抗的魏军残兵。夏侯渊仰天长叹,索性闭上了眼睛。
战场上的厮杀声越来越小,最终归于死寂。
“足下可是征西将军夏侯渊?如今你死到临头,还有何话说?”老将黄忠策马上前,扬起马鞭指着夏侯渊喝道。
“黄忠老儿,可敢与我一战?”
“有何不敢,放马过来!”
夏侯渊怒喝一声,纵马冲出。今日虽难逃一死,但临死前也要取了黄忠首级,为死难魏军陪葬!
眼看两骑还剩十几步远,夏侯渊却觉得左肋一凉,一根投枪扎入身中。是随身亲卫,想不到山穷水尽时,他竟遭亲信背叛!
“奉寒蝉令,魏将夏侯渊授首!”
夏侯渊大吃一惊,“寒蝉,怎么会是寒蝉?”
这时,黄忠已挥刀杀到眼前。随着一道耀眼的刀芒,夏侯渊颈间一凉,意识随之没入了黑暗之中……
这是小说《三国谍影》暗战定军山中的情节,作者根据《三国演义》的故事,演绎出了惊心动魄的情报暗战。
在魏、蜀、吴三国中,潜伏着各色间谍,他们或听命于“进奏曹”(曹丕主持);或效忠于“军议司”(诸葛亮主持);或为孙权的“解烦营”舍命奔走。
他们身份隐秘,来去无踪,却左右着战局的成败,甚至三国的格局,最终成为冷兵器时代最可怕的传奇。
喜欢三国历史、谍战情节的朋友不妨一看,一本好书,值得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