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是三国时期刘备阵营中的一个名将,他一生都在帮助刘备匡扶汉室。赵云被人们称为常胜将军,他的战斗力非常强,曾一人带着阿斗冲破了曹军的道道防线。赵云心系百姓,无论在什么时候,他都把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赵云也是深得刘备信任的一个人,在蜀营里,赵云的军衔并不算太高,但是刘备却从不担心赵云会叛变。因为他知道,赵云不是一心追逐名利地位的人,赵云心里装的是天下百姓和人间正义。
在刘备生前,赵云主要负责保护刘备的人身安全,并未参与太多的大型战役。在五虎将中,赵云是唯一得以善终的人。#赵云#
几经辗转,赵云决定追随落魄的刘备
与诸葛亮、马超不同,赵云没有光鲜亮丽的出身,没有雄厚的家世背景,他的父母都是再普通不过的平头老百姓。
赵云虽出身平凡,但他却有着不平凡的人生抱负。他希望自己未来能追随一个明主,能为天下百姓谋幸福。
在动荡不安的东汉末年里,汉王朝分崩离析,每个地区都有称霸一方的军事势力。当时,在赵云家乡称霸的是袁绍,但是赵云一开始并未投奔袁绍,而是加入了公孙瓒的阵营。
面对公孙瓒的疑惑,赵云表示,自己唯一的心愿就是服侍一个开明的君主。后来,公孙瓒和刘备走得很近,两人互相帮助,组织参与了多场战役。
慢慢地赵云发现,公孙瓒的心里没有装着天下的黎民百姓,他虽未做出伤天害理、丧尽天良的事情,但他更在乎的还是自身的利益,他并不是自己一直在寻找的明主。
于是,在他哥哥去世时,赵云借着回家吊丧的名义离开了军营,后来再也没有回去过。
多年之后,刘备和赵云在邺城相遇。那时候是刘备最落魄的时候,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张飞都身陷囹圄,刘备当时非常贫穷,没有任何可调动的兵力。
但赵云并不在意这些,他觉得刘备心存正义、关爱百姓,是自己一直寻找的明主,所以就义无反顾地投靠了刘备。
从此,赵云一心一意地辅佐刘备,全力保护刘备的安全,为刘备打下蜀汉的根基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长坂坡孤身救阿斗
那时候,刘备的妻儿都被曹操控制着,赵云独自担负起拯救糜夫人和阿斗的任务。当时,糜夫人把阿斗交给赵云后,为了减轻赵云救阿斗的负担,就选择了投井自尽。
赵云为了不让曹军偷盗、破坏糜夫人的尸体,就推倒旁边的一道土墙,让其盖住井口。
之后,赵云把阿斗抱在怀里,开始带他突破曹军设置的重重阻碍。赵云把阿斗保护得很好,一路上,曹操的军队以排山倒海的气势扑上来,赵云凭一己之力对抗着眼前的千军万马,但他的眼神里没有丝毫的恐惧。
赵云紧紧地把阿斗护在怀里,在马骑上拿起武器英勇地和敌人抗争,在蜂拥而至的敌军中杀出了一条血路。
赵云的勇敢无畏让城门上观战的曹操心生敬意,曹操不禁感叹,当年的吕布也不过如此。曹操自古就有惜才之心,所以他命令将士们不能杀害赵云,要活捉他。正因如此,赵云最终才能顺利地救走阿斗、逃出曹营。
耿直的赵云勇于上谏,维护了百姓的利益
赵云的性格非常耿直,他自追随刘备以来,从未忘记自己的初心,他总是在点滴小事中维护老百姓的利益,这也许和他的出身有关。
赵云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里,在那个群雄争霸、朝政荒废的年代里,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从小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赵云看惯了人间疾苦,所以他才一心想追寻一个爱民、惜民的明主,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天下老百姓都过上幸福的生活。为此,赵云做了很多在外人看来不理智的事情。
当刘备在巴蜀之地稳定下来后,便开始考虑给各个大臣分封土地。对此,群臣虽然沉默不语,但各自心里都非常欣喜激动。
但这时赵云提出了反对之声。赵云对刘备说,如今战争刚刚落幕,老百姓的苦难刚刚结束,活着的老百姓需要考虑以后的生活,如今正是他们最艰难的时候,这些田地应当分给老百姓,让他们未来的生活有着落。
刘备自始至终都是仁义之人,他便听从了赵云的建议。但这件事也使赵云得罪了群臣百官,这也是导致赵云不受重用的重要原因。
关羽被杀害后,刘备内心非常痛苦,为了给自己的兄弟报仇,刘备不顾后果地要去灭掉东吴。这时候的刘备非常冲动,群臣百官虽然知道刘备的做法有欠妥当,但还是不敢前去劝谏。
只有赵云勇敢地站了出来,向刘备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劝刘备不要贸然行事,否则会给百姓带来很大的苦难。
由此可见,赵云不仅是一名骁勇善战的武将,还是一名谋略高深的文将,而且他时时刻刻都把老百姓的安危放在心间。
只是当时的刘备被仇恨冲昏了头脑,失去了理智,没有听从赵云的劝谏,最终导致蜀国开始慢慢走向灭亡。
赵云一生都在当刘备的保镖,他因此失去了很多上战场立功的机会,所以他的军衔比较低,战斗力也受到后人的质疑。
但这也能突显出刘备对赵云的信任,如果赵云没有高强的武术,又怎能成为刘备的贴身保镖。在弥留之际,刘备把阿斗再一次托付给赵云,由此可见,赵云的人品和能力是深受刘备认可的,赵云也从未辜负刘备的信任。
参考文献:《史记》
我是一楼,平时喜欢看史书,钻研历史,如果你和我有样爱好,欢迎大家一起来谈论历史。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