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岳飞的手下大将王贵为什么要投靠秦桧?

岳飞的手下大将王贵为什么要投靠秦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晨风晓月趣历史 访问量:2282 更新时间:2024/1/27 16:02:26

首先,再老生常谈地唠叨上一句:岳飞死得真冤。

我知道,每当我说这一句,就有无数人会怼我:岳飞死得一点都不冤!

为什么不冤?

岳飞口口声声说要迎归二圣,触怒了宋高宗,该杀。

岳飞不听指挥,十二道金牌都传不回,该杀。

岳飞拥兵自重,威胁到南宋江山,该杀。

岳飞武将妄议建储,该杀。

……

这些“义愤填膺”的人一多,可以罗列出十几条甚至数十几条岳飞“该杀”的“罪状”。

以上“罪状”我已经辩白过无数次了,不想再辩了。

我只想说,说这些话的人,根本就没弄清楚什么叫“冤枉”。

所谓冤枉,就是甲没有做某事,而乙硬咬定他干了某事,那就是冤枉。

知道宋高宗和秦桧是捏造了什么罪状来杀岳飞的吗?

不是因为迎归二圣、不是十二道金牌,不是拥兵自重,不是妄议建储……而是“敌侵淮西,前后受亲札十三次,不即策应,为拥兵逗留”。

所以说,所谓“迎归二圣、十二道金牌,拥兵自重,不妄议建储”等等,都是后人臆想出来的东西——其实稍加动动脑就想到了,如果这些真是事实,宋高宗和秦桧肯定会在杀岳飞时加上去,以使他们的行为更正当、更合法,也更“高尚”。

当然,也有人会说,“迎归二圣”、“拥兵自重”这些东西,宋高宗难为情,拎不上面台嘛。

但不管怎么样,你用不存在的东西强加在人家头上,就是冤枉人家。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算有人纵火杀人,该判决死刑;但是,法院找不到他纵火杀人的证据,于是另外捏造了他下毒杀人的罪名去判决他的死刑,这个人也是被冤枉的。

懂了吧?

实际上,宋高宗和秦桧想诬陷岳飞谋反,用“谋反罪”来判决死刑的。

所以才会出现王俊个人口述他和张宪“两个人造反”、才会有岳云写给张宪那一封根本不存在的“信”等等滑稽故事。

没有任何证据,也没法让岳飞父子屈打成招,宋高宗和秦桧才会那样气急败坏,才会演出臭名昭著的“莫须有”段子,也才会以“敌侵淮西,前后受亲札十三次,不即策应,为拥兵逗留”这条不切实际的“罪状”来“行凶杀人”。

杀了岳飞,为了平息军愤民怨,秦桧再施予下流无耻的手段去补全岳飞谋反的证据。

如此颠倒的司法程序,可笑吗?

秦桧就大大方方地这么干了。

为此,岳飞军中的多名将佐和幕僚,如王敏求、杨浩、邢舜举、朱芾、李若虚、高颖、王良存、夏珙、党尚友、张节夫等,全被贬逐流放。

曾为岳飞仗义执言赵士褭、何彦猷、李若樸、薛仁辅、于鹏、孙革、王处仁、蒋世雄,智浃、刘允升、范澄、刘洪道、张戒等等,或为高官,或为宦官,又或是布衣,或贬或流放,或下狱,或处决,或暗杀,手段狠毒、惨烈、令人发指。

这里,特别要说说虎将董先。

董先,乃是一等一的英雄好汉。

当年,他和杨再兴两人为先锋北伐伪齐时,指南打北,予取予求,无往而不利。

他还上演过一出类似三国张飞大闹长坂桥的好戏:曾独据桥头,单骑退敌,威风八面,雄霸一时。

就是这样一员阵前虎将,在岳飞遇害后的第二年春,被秦桧派人带到行朝临安大理寺提供岳飞谋反的证据。

当时,岳飞父子横遭惨死,朝野上下,噤若寒蝉。

在这样的白色恐怖的政治环境下,董先已经胆寒,一见到刑吏,马上“叩伏”,有问必答,人家要什么样的答案就说什么样的答案,答到对方满意为止。

没办法,有时候,刑吏比敌人更可怕。

因为董先表现得乖巧,秦桧就没怎么为难他,很快将他释放。

鄂州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王贵在开始的时候,不肯和秦桧合作,秦桧于是指使王俊改了口供,说岳云写的那封信,上面的收信人除了张宪外,还有王贵。

王贵听到这个消息,差点就吓得大小便失禁了,赶紧“抗章而自列”,“引疾以为辞”。

所以,说“王贵背叛岳飞,投靠秦桧”,并不是事实,王贵不过是自辩、请辞而已。

和董先相比,王贵表现得还要好一点。

标签: 王贵

更多文章

  • 王贵和安娜:看到安娜捡菜叶糊口才知,她为何一生没爱上过王贵

    历史人物编辑:邢超建标签:王贵

    安娜曾哭着“我就是一辈子不嫁,也不会跟王贵走到一起”。被安妈妈“强逼”嫁给王贵后,她最常的一句话便是:我从来没爱上过你,我跟你这个乡巴佬根本没有共同语言。安娜从始至终,都觉得自己是女王下嫁给“乡巴佬”王贵,在她心里,王贵是配不上她的,不管是阶层还是思想上,他们都有着天差地别的差距,她在精神上的追求,

  • 《悬崖之上》为什么观众会觉得与周乙接头的人是张宪臣就好了

    历史人物编辑:罗滢标签:张宪

    电影《悬崖之上》现已上映多时,估计观众都会有这样的疑问,那便是如果当初与周乙接头的人是张宪臣,该片的结局会如何?由演员张译、于和伟、秦海璐、朱亚文、刘浩存、倪大红、李乃文、余皑磊联合参演的电影《悬崖之上》现已上映多时,估计很多观众都会觉得,如果当初是张宪臣与周乙接头,执行“乌特拉”行动的小组,就不会

  • 眼见张宪战不过金弹子,而岳云尚未到来,岳飞何不亲自出战呢?

    历史人物编辑:胡润平标签:张宪

    从路人甲到大元戎,岳飞这一路走来,还算顺利,他用了几年时间就做了北伐军的大元帅,这份能耐,怎么吹捧都不过分,但在演义里,作者为了平衡起见,就把岳飞的武力给弱化了,目的就是能虚构出更多的英雄人物,使小说的情节内容变得热闹起来。同样为了平衡起见,作者也给金国塑造了很多栩栩如生的勇将,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前期

  • 《悬崖之上》子弹能被高温引爆吗?看看张宪臣是怎么做的就知道了

    历史人物编辑:与花体育标签:张宪

    张艺谋的影片《悬崖之上》有一个经典片段,是那样的,那时候的张宪臣为了更好地从图书店里边取得密码本,孤身一人前去铺满特务的图书店,并最后取得了密码本,但是,他的行迹也曝露了,特务科的进行了对他的追捕,这一段,张艺谋把握得很好,各种各样焦虑不安因素都设计方案得很恰当,显而易见,特务科的人应对不上张宪臣。

  • 《悬崖之上》细节:张宪臣赴刑场,周乙的一个举动太抓人了

    历史人物编辑:小杰撩科技标签:张宪

    近日,《悬崖之上》发布了张宪臣赴刑场的片段,这段内容在影片正片中也存在,再次看到这片段,依旧让人很心疼,而此次最值得注意的是周乙。张宪臣为了保护周乙,独自一人面对敌军,最终还是被敌人再次逮捕,而这次敌军是直接要了他的性命,在张宪臣被带往刑场时,除了敌军的高层,还有周乙,周乙亲眼目睹了自己的战友离去,

  • 《悬崖之上》东北的冬天有那么冷吗?张宪臣裹得那么严实

    历史人物编辑:关成龙标签:张宪

    相信大家都看了《悬崖之上》这部电影了吧,我们就暂且不说什么其他的事情了,有个观众好奇问了我这样一个事情啊,就是东北的天气有那么冷吗?因为大家都看到剧中的角色都裹得那么严实,尤其是张宪臣,那衣服穿得都快变成一个移动的堡垒,所以,很多生活在南方的小伙伴就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了。也正因为东北的天气极为寒冷的缘

  • 悬崖之上:张译扮演的张宪臣,明明已经逃走,为何还要返回找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随行汽车标签:张宪

    《悬崖之上》是一部由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张艺谋作为一名老艺术家,导演过很多经典的影视剧和各种活动的筹划,能够说是一位经历丰厚的导演,但是在谍战电影方面他却一点涉猎都没有,《悬崖之上》算是他执导的第一部谍战电影。固然说关于谍战电影并没有像其他类型电影那样得心应手,但是却也有不少的细节值得琢磨,真正的把谍

  • 悬崖之上:张译扮演的张宪臣,明明已经逃走,为何还要返回找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子安的乡村生活标签:张宪

    《悬崖之上》是一部由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张艺谋作为一名老艺术家,导演过很多经典的影视剧和各种活动的策划,可以说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演,但是在谍战电影方面他却一点涉猎都没有,《悬崖之上》算是他执导的第一部谍战电影。虽然说对于谍战电影并没有像其他类型电影那样得心应手,但是却也有不少的细节值得推敲,真正的把谍

  • 《悬崖之上》如果你是张宪臣,你会怎么选?

    历史人物编辑:沉默取代依赖标签:张宪

    因为心怀大义,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乞儿。影片中,张宪臣和王郁是一对夫妻,并且他们还有两个孩子,但是为了不影响任务的执行也为了孩子的安全,不能将孩子接到身边照顾,与自己的孩子多年未见,甚至不清楚孩子还记不记得自己,即便如此,也忍痛看着孩子们成为乞儿行讨。由此可见,张宪臣和王郁都是心怀大义的人。他们不是没有

  • 《悬崖之上》:张译用颠覆式演技,成就了黎明之前的张宪臣

    历史人物编辑:尽春说车标签:张宪

    看《悬崖之上》,真是让人禁不住热泪盈眶,那些在黎明之前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的无名英雄,真是用生命诠释了震撼人心的牺牲精神。也只是因为这些无名英雄们的牺牲和付出,才换来了我们所期盼的黎明。白雪皑皑的东北大地,烘托出来紧张而又压抑的氛围,激烈的枪战和打戏,让这部影片戏剧性冲突更显饱满和丰富。群戏好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