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张三丰的武功,完全可以独身前往明教总坛,一口气杀光明教高手便可,六大派也不用大费周章远赴西域,可令人意外的是,张三丰并未出手,他为何这么做呢?这一切恐怕与郭靖的遗言有关!
一、张三丰与郭靖不为人知的关系
张三丰这个人运气很好,年仅十四岁,就在华山之巅见到了当时武林最厉害的五位高手:东邪黄药师、西狂杨过、南僧一灯大师、北侠郭靖、中顽童周伯通。且还得到杨过的指点,习得四招绝技,并有幸结识了郭襄,这个让他惦记一生的女子。
从《倚天》内容来看,张三丰把郭靖当成自己的偶像了,在《倚天屠龙记》中,张三丰就曾多次提及镇守襄阳的郭大侠,如第九章“七侠聚会乐未央”中俞莲舟就转述过张三丰的话:
俞莲舟道:“正是。我恩师当年曾与郭大侠夫妇在华山绝顶有一面之缘,每当提起他两位为国为民的仁风侠骨,常说我等学武之人,终身当以郭大侠夫妇为模楷。”
第二十四章“太极初传柔克刚”,张三丰更推郭靖为武林绝顶高手:
生平所遇人物,只有本师觉远大师、大侠郭靖等寥寥数人,才有这等修为,至于当世高人,除了自己之外,实想不起再有第二人能臻此境界。
作为郭靖的小迷弟,且又暗恋着郭襄,对郭襄一辈子念念不忘,所以张三丰自然想郭靖所想,忧郭靖所忧,郭靖这一生都在干什么事?他在镇守襄阳城,郭靖这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驱逐胡虏,光复汉室”,所以小说中的张三丰,一直以来都视元军为仇敌,他最大的心愿也是“驱逐胡虏,光复汉室”。
二、郭靖的遗言
郭靖的遗言的具体内容可以从灭绝师太口中得知,因为灭绝师太是郭襄的传人,所以知晓当年郭靖、黄蓉的深意:
师父将口唇附在我耳边,低声说道:“……郭大侠的夫人黄蓉黄女侠聪明机智,当时她眼见元兵势大,襄阳终不可守,他夫妇二人决意以死报国,那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赤心精忠,但郭大侠的绝艺如果就此失传,岂不可惜?何况她料想蒙古人纵然一时占得了中国,我汉人终究不甘为鞑子奴隶。日后中原血战,那兵法和武功两项,将有极大用处……”
于是乎便出现了“倚天屠龙计划”,由此可知郭靖的遗言主要内容为八个字,即前文提到的“驱逐胡虏,光复汉室”。
张三丰乃郭靖的小迷弟,又与郭靖有过一面之缘,他知道郭靖这一生的目标是什么,他也知道郭靖为何甘愿死于襄阳城(给全国人做个榜样,号召天下义士奋起反抗),所以他自然能够体会到郭靖的心愿与遗愿。
那么这与明教有什么关系呢?有!有很大的关系!
三、明教的使命
明教的使命不是称霸武林,而是“驱逐胡虏”,这一点从彭莹玉、说不得大师身上即可看出:
说不得和彭莹玉却甚放心不下,他两人是出家的和尚,但偏偏最为热诚,最关心世人疾苦,立志要救民复国,谋求天下太平。这时局势已难挽回,最后终将丧生在圆真手下,各人生平壮志,不免尽付流水。
而明教的这个使命,张三丰是清楚的:
张三丰抬头望着屋梁,冷冷地道:“明教虽多行不义,胡作非为,却向来跟蒙古人作对。是几时投效了朝廷啦?老道倒孤陋寡闻得紧。”
论到比武过招,中原武林的确人才济济,可与明教一争高低,但论到行军打战,中原武林各大门派简直就是一盘散沙,少林寺被元军围困时,若非张无忌仗着《武穆遗书》,这些江湖人物早已死的死,逃的逃,战斗力远远不如明教,这一点百岁高龄的张三丰如何不知?
所以若你是张三丰,你会出手惩戒明教吗?自然不会,作为郭大侠的小迷弟,张三丰深知郭大侠的心愿,聪明人往往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明教对付元军,只需明教没有做出太过分的事情,张三丰都能忍,而前期的明教的确并未做过什么极大的恶事。
如此一来便可以解释张三丰为何没有灭了明教,只因明教的使命与郭靖的遗愿、遗言相同,张三丰是老神仙,不会做糊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