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这两部小说的联结人物,张三丰在金庸的十几部武侠小说当中,都是整个武林中辈分数一数二的大人物。
张三丰是武当派的开山之祖,武功卓绝,当他在《倚天屠龙记》中出场的时候,年纪都已经是个古稀的老人了。
那时候的张三丰已经极少与人交手,江湖上流传的也几乎都是关于张三丰的传说而已,但他的武功究竟有如何了得,却没有几人真正知道。
因此在后来赵敏率领手下攻打武当派,甚至点名张三丰与其手下挑战的时候,白眉鹰王甚至还很担心,张三丰会不会被此人活活打死。
要知道,此时的张三丰已经是个上了年纪的老人了,再加上先前又受了伤,面对武林上这位顶尖的高手,白眉鹰王有此担忧,亦是情理之中。
武林高手张三丰
张三丰是在《神雕侠侣》故事的结局才出场的人物,彼时他的年纪只有十二三岁,长得一副额尖颈细、胸阔腿长的样子,是少林寺僧觉远师傅的俗家弟子。
在金庸的笔下,张三丰的境界是足以同传说中的达摩老祖比肩的人物。
他境界超凡,武功独步天下,还自创了多种武功绝学,是武林中的绝顶高手。
俗话说,天下武功出少林,但武当派在那时的地位,却是可以同少林比肩的存在。
从少林寺的小沙弥,再到武当派的开山祖师,张三丰在金庸小说里虽然出手不多,但他的战绩却是极其辉煌的。
作者最开始描写张三丰的时候却并非如此,张三丰出场时候的的形象与后来的“武林神话”亦是两个极端。
在少林寺的时候,昆仑三圣何足道向少林寺发出了挑战,在这危急时刻,张三丰使出了少林罗汉拳击退强敌,但张三丰在为少林寺保留了面子的同时,却暴露了自己偷学少林武功的事实。
少林寺的长老执意要废掉张三丰,觉远师傅因此带着张三丰逃离少林寺,因而一直受到少林寺的追捕。
张三丰最初登场的时候不过十二三岁的年纪,却已经充分表现出了自己极强的武术天分。
在《倚天屠龙记》开篇的时候,张三丰的年纪不过十六岁,但却能够凭一己之力对战武林一等一的顶尖高手何足道。
要知道,这位何足道的级别可是能够以一敌三轻易西域少林的潘天耕、方天劳和卫天望的人物。
但是何足道在和张三丰对了十招之后便败下阵来,并决意自此之后不再踏足中原,然而此时的张三丰所使用的武功也不过郭襄在几天前教会给他的罗汉拳而已,可以说是现学现卖。
后来张三丰再次在《倚天屠龙记》中出场,时间已经到了元末阶段,彼时的张三丰已是人到中年,已经参悟出了“太极十三势”,在武林上已是一代宗师,就连六大派掌门之一的空闻也直呼,“自己再练五十年也达不到张三丰的境界。”
挑战张三丰的人物
张三丰自创了太极拳和太极剑,而后将武当派发扬光大,威名远扬,其纯阳无极功更是已经达到最高境界,天下豪杰对于张三丰的实力无不拜服,说是《倚天屠龙记》当中的武功第一人也毫不为过。
在《倚天屠龙记》当中,张三丰后来出手的场面并不多,敢正面单挑张三丰的也没几个人。
先是明教第三十三代教主阳顶天,其武功几乎达到了当世无敌的地步,当时阳顶天曾经挑战过张三丰,两人打得不分胜负,最后是以平局收场。
但阳顶天后来在回到明教之后,就开始吐血不止,但另一边的张三丰却依旧安然无恙,阳顶天自此之后再没有与张三丰交手过,武当派与明教之间也数十年来一直风平浪静。
还有白眉鹰王殷天正上武当山找他女儿的时候,也曾经和张三丰对战过。
白眉鹰王的鹰爪功对上张三丰的太极功,两人不过对战了几个回合,白眉鹰王便明显败下阵来。
再有就是在三清殿上,张三丰还与那善用玄冥神掌的玄冥二老对过一回。
那玄冥神掌的厉害,就是连灭绝师太也不敢称自己绝对是玄冥二老的对手,但张三丰却轻轻松松地与其对过一掌,甚至仅用一招就足以制住了鹤笔翁,说明其内力深厚,武功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其实说来,张三丰自从武功真正大成之后,在江湖上已经很少再与人交手过了,这也使得许多人对张三丰的实力不甚了解,甚至还有可能低估他的真正水平。
话说后来赵敏率领汝阳王府的众位高手挑衅武林的时候,赵敏对付张三丰也是小心翼翼的,丝毫不敢有轻敌之心。
彼时赵敏秉承着“先诛少林,后灭武当”的宗旨大肆将武林上的江湖门派一网打尽,就连少林寺也不可避免地惨遭其毒手。
扫荡完少林之后,赵敏又带着一大群人浩浩荡荡地上武当山上来了。
由于惧怕张三丰此人的实力,在此之前,赵敏还特地派了金刚门高手刚相冒充少林寺的弟子空相大师,先前往武当假意向张三丰求救。
张三丰听闻对方是少林寺来的僧人,且又是来找自己求救的,一时之下竟放松了警惕,被那奸人以金刚般若掌十余层叠加的掌力打中了小腹,直接伤成了重伤,张三丰在反应过来之后,也很快就出手,将这个偷袭之人一掌击毙。
紧接着过去没多久,赵敏就带着不少武林高手围攻了武当山。
当时赵敏主要对付的人就是张三丰,因此她这次可谓是有备而来。
赵敏心思敏捷,做事情又思虑周全,在此之前,也早已从江湖各大派及身边人这里了解过一些关于张三丰的信息。
再加上之前鹤笔翁还和张三丰交手过,但却并未从张三丰身上讨得什么便宜,因此赵敏才谨慎地先派一个高手过去,偷袭张三丰。
赵敏之所以在后来敢如此大张旗鼓地亲率众人围攻武当,想来已经是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心中是有绝对的把握能拿下张三丰的。
当赵敏看到受了重伤的张三丰时,她身边的家奴阿三也在赵敏的示意下,指明要挑战张三丰。
此时武当山上根本无人能应对赵敏的挑衅,不少武当山上的战力都随着少林寺和六大门派围剿光明顶去了,而曾经在江湖上叱咤风云的俞三侠也成了一个需要人照顾的残废。
而此时汝阳王府笼络的武林高手除了眼前的三大家奴以外,玄冥二老也在一边紧紧地跟着。
为了保护武当的名声不被玷污,张三丰即便已身受重伤,却还是只得应下挑战来。
先前刚相的一招“金刚般若掌”就已经将张三丰打得吐血了,赵敏此时再让外功强大的阿三前去挑战,就可以加重其受到的伤害。
即便阿三的挑战失败了,后面也还有内外功俱佳的阿二和剑术高超的阿大。
这些挑战都会让张三丰消耗过大,最后再派出玄冥二老出战,一举就能拿下张三丰。
说起赵敏身边阿大阿二阿三这三位家奴的身份来,那也是江湖上屈指可数的几个人物。
阿大是当时丐帮的帮主,只不过后来投靠了朝廷,因而心甘情愿地被赵敏驱使。
在《倚天屠龙记》当中,阿大的剑术和范瑶是不相上下的,还有一个“八臂神剑”的称号,且他的内力比起剑术来说更胜一筹。
而阿二则是金刚门中的弟子,与阿三两人是同门师兄弟的关系。
阿二与火头陀也有一丝关联,但他的武功却比火头陀要高明许多,其中最厉害的还是要属他自己自行领悟出来的金刚门内功。
阿三擅长的则是金刚门中最出名的外家功夫,一手“金刚伏魔通”的本领在江湖上声名远扬。
按各自的实力来说,阿大阿二阿三都是在江湖上一等一的高手。
这样的三个人围攻受伤的张三丰,即便是铁打的身子,张三丰在受了重伤的状态下,也没有足够的实力去与这些人打斗,实在是有心无力。
作为武当派当时的唯一战力,张三丰的处境在此刻看起来也是凶多吉少。
张三丰接下挑战的时候,即便他的面上看起来很有把握,但身边的白眉鹰王却一直都非常担心他。
原文是这样写的,“张真人曾受伤呕血,却不知是为何人所伤。他就算不伤,这么大的年纪,怎能跟这等人比拼拳脚?瞧此人武功,纯是刚猛一路,且让我来接他的。”
其实说起来,白眉鹰王的担心是非常合理的。
当时张三丰的年纪已经过了百岁寿诞,一位一百多岁的老人家了,虽说其武功盖世,但是再怎么说,花甲老人与年轻人的体力、精力等各方面皆要逊色一些,再加上当时张三丰被人偷袭受了重伤,又怎可与这些武林高手相提并论?
万一真的在这里被活活打死了,那么张三丰与武当山的一世英名,也就付诸东流了。
出于这样的担忧,白眉鹰王心里还想着,自己来替武当上应下这个挑战。
在现实生活中,百岁以上的老人家,估计是连走路都困难了,更何况是要在受伤的情况下跟人比武过招?
《倚天屠龙记》说到底也只是一部武侠小说而已,并非是懂得长生不老的仙侠作品。
在金庸的笔下,一个武者的内功毫无疑问是至关重要的,但却并非年龄越高,也意味着此人的寿命越高,内功愈发深厚。
张三丰作为有血有肉的一介凡人,他也会面对生老病死,他也会受伤流血,即便他的武功再高,但是在当时那样的情况下,张三丰也是实打实地面临着生命危险,一招不慎,就有可能会被人活活打死。
人们称张三丰活得高寿,或许也是因为他内功深厚的原因。
就如王重阳一样,他之所以拥有众多奇异的本领,最大的原因也是在于他武功高强。
说来说去,其实张三丰也和正常人一样,随着年事已高,他也会面对死亡的来临,只不过是来得早或者来得晚的时间罢了。
而在小说当中,金庸也有刻意将张三丰描写得更加贴近平常人,比如说他也治不了张无忌身上中的玄冥寒毒,他也救不了张翠山夫妇的性命,比如他也会因为一时不慎被刚相偷袭打成重伤。
就像晚年的周伯通与杨过对战,两个人打的时间久了,周伯通还会脸红心跳,这明显就是体力不支的表现。
还有一灯大师和金轮法王交手过久,还会头顶冒白烟。
说来说去,这些武林高手随着年纪大了,自然身体上的各方面机能都会多多少少出现一些差池。
除了白眉鹰王有这样的想法之外,混在武当山弟子当中的张无忌显然也是这样想的。
张无忌想道,“太师父一百多岁的年纪,武学修为虽已炉火纯青,究竟年纪衰迈,若有失闪,如何是好?”
想到这里,张无忌站了出来,及时为武当山解了围。
如果当时没有张无忌解了武当山的困难,还把赵敏给劝了下山去,想必武当山最后也难逃像少林寺一般的命运。
历史上的张三丰
据《明史》记载,张三丰在历史上是个真实存在的人物。
张三丰此人平日里不修边幅,颀长而伟,读书过目不忘,可数月不食饭,喜爱云游天下。
在《明史》当中,张三丰是个难得一遇的奇人,行事作风都如活神仙一般。
关于张三丰的生平记载,最早的文献要数明朝宣德年间的《敕建大岳太和山志》。
从那时候开始,张三丰便已经名满天下,关于他的各种神话传说和奇闻异事也在江湖与百姓之间为人所津津乐道。
在清朝时期编修《明史》时,《明史·列传·方伎》中还特地留出了不少篇章来专门记载张三丰此人的事迹。
彼时的张三丰名气极盛,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他的名字。
彼时书中的记载以张三丰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最为出名,但张三丰又实在比李时珍要更加神秘许多。
关于张三丰此人的生平事迹,从明朝到清朝年间,各种传说与记载一直层出不穷,但大多数却没有一个真实的考据与说法。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张三丰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非常神秘的道家人物,他的出生年月和年龄至今为止也是一个谜团,甚至还有人说张三丰活到了六百多岁的,但这个说法显然不可信。
关于张三丰的真实年龄究竟是多少,直至目前为止,一直都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
但张三丰之所以名扬天下,这与明朝皇帝对他的推崇脱不了干系。
从朱元璋的时候开始,明朝的历代皇帝都在孜孜不倦地追寻张三丰的足迹。
从洪武十七年开始,朱元璋便曾经前后三次请张三丰入朝觐见,但张三丰此人历来不受拘束,因此一直都没有入宫去见过朱元璋。
后来朱棣继位之后,还亲自下旨派人寻访张三丰的足迹,前前后后不下五次,甚至还亲自写信给张三丰,请他出山,让他来当自己的老师。
朱棣在信中,一直都将张三丰尊称为“真仙”、“真人”或者“老师”。
言辞之间,对于张三丰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
直到后来朱由校当皇帝的时候,更是直接加封张三丰为“飞龙显化宏仁济世真君”,将其捧成了一个神仙了。
因为历届皇帝对于张三丰此人的尊重与青睐,武当派也在各大门派当中就此强势崛起。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武当派之所以有后来的辉煌强大,明朝的历代皇帝都功不可没。
永乐十五年,朱棣将武当山封为“大岳”,武当山也从此之后成为了明朝道教的第一名山,地位比道家祖庭龙虎山还要高上许多。
张三丰一生的经历,在金庸的笔下渲染并不是很多,但实际上,他的成就却是很大的。
以他的事迹来说,张三丰在武林开宗立派,广收门徒,传道受业,成为武林的正派领袖,为江湖维持秩序,除魔卫道,可谓是武林上的一个不朽神话。
张三丰的年纪活了很久,资历都熬到了一定的地步,以至于不少和他生活在同个年代的人都已经尘归尘,土归土了,但张三丰的足迹和传说却依然在江湖上屹立不倒。
在不少人眼中,张三丰就是一个活神仙。
但在金庸的笔下,张三丰的形象却更加贴近常人,被塑造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张三丰后来在《倚天屠龙记》中出场的时候已经是位古稀的老人了。
在小说当中,张三丰与人交手的场面并不多,描写更多的是他在人生当中经历的各种悲欢离合。
在张三丰八十寿辰的时候,他的徒弟俞岱岩被害残废。
九十高龄之时,爱徒张翠山又自刎而死。
即便他武功高强,却仍是在抱着张无忌在少林寺求医问药的时候被拒之门外。
在世人眼中,张三丰不但是个武林泰斗,更是个有情有义的侠者。
这也就是为什么金庸对张三丰如此迷恋的原因了。
参考资料:
《倚天屠龙记》《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