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杨存中是岳飞义弟,却为何能掌管禁军四十年?

杨存中是岳飞义弟,却为何能掌管禁军四十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写乎 访问量:1960 更新时间:2024/3/9 13:43:52

作者:许云辉

1136年秋,淮阳战事吃紧。禁军统帅杨存中奉诏率万名精锐禁军驰援前线,行至藕塘(今安徽定远藕塘镇)遭遇,遭遇伪齐大将刘猊所部伏击。伪齐军“据山列阵,矢下如雨。”杨存中临危不惧,派将领率五千精锐骑兵冒着箭雨冲向山头搅乱敌阵。他趁敌军惊慌失措之际,指挥大军佯攻敌阵,自己率精兵直插敌阵指挥中心,命令将士们大喊:“破贼矣!”

敌军被悍不畏死的宋军吓得“错愕骇视”,丢盔弃甲大败。刘猊惊魂未定对亲信道:“我看见一个满脸胡须的将军,锐不可当,果然是杨殿前也!快撤!”他先率“数骑遁去”,丢下“僵立失措”的万余将士。杨存中“跃马叱之”,万余伪齐军“皆怖而降。”此役打得“北方大恐”,杨存中乘胜追击,缴获“贼舟数百艘,车数千两。”

宋高宗闻捷大喜,欣慰地对宰相道:“诸君现在才知道朕用人独具慧眼吧!”他破例违背旧制,令杨存中独掌本应相互制衡的三衙(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

杨存中本是岳飞的义弟,为何能得到宋高宗如此信任?

(一)忠义勤王

杨存中原名杨沂中,是个“少警敏,诵书数百言,力能绝人”的文武全才。他因祖父和父亲均先后壮烈牺牲在抗金前线,长大后决定弃文学武,“学孙、吴法,善射骑。”应募从军后,他屡建功劳,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

金兵再次围困汴京时,杨沂中遂主帅进京勤王,因实力超群被主帅力荐给宋高宗充当侍卫官。杨沂中深知责任重大,“昼夜扈卫寝幄”,全天候守护宋高宗。宋高宗“知其忠谨,亲信之。”

宋高宗御驾亲征盘踞任城(今山东济宁任城县)的大盗李昱,杨沂中率数骑搦战,大显神威“击杀数百人。”宋高宗“乘高望见”杨沂中甲胄浑身是血,误以为他身负重伤,急忙鸣金收兵。近前一看,原来他毫发无损,身上“皆污贼血。”宋高宗“壮之,饮以酒”,举杯相邀:“酌此血汉!”杨沂中一饮而尽,豪气干云再请出战:“贼人已被杀得胆碎,即刻便可束手就擒!”他率部大破盗匪,成功收复任城。

他随主帅讨伐嘉兴流寇时,身先士卒登上城楼立下首功。主帅因官军伤亡惨重意欲屠城泄愤,杨沂中宅心仁厚“力谏止之”,终于使主帅仅将贼首斩首示众,嘉兴全郡得以保全。

(宋高宗)

(二)南渡建功

宋高宗南渡后,杨沂中鞍前马后殊死保护皇室安全,“以奇功迁文州防御使、御前中军统制”,被宋高宗赐名“存中”。

淮南招捉使李成公然反叛,“聚众为盗,钞掠江南。”杨存中随主帅讨伐李成所部。在军事会议上,诸将建议分道进军,杨存中力排众议:“敌军声势浩大,我军如分兵进剿则兵力分散,难以制胜。且诸位将军职位相同、能力相当,如果没有主帅督促,必定不能协同作战!因此,我军理应攥成拳头共同对敌!”建议被主帅采纳,宋军“整军至豫章。”杨存中担任前锋,“率兵数千,首破贼于玉隆观,追至筠州。”

贼军首战失利,“贼骁将以众十万来援”,在筠河两岸扎营。杨存中向主帅建议:“敌众我寡,我们必须出奇制胜。请主帅让属下统帅骑兵,您率步兵正面攻击敌人!”半夜,杨存中率骑兵“衔枚渡筠河,出西山”,居高临下从敌军背后发起猛烈攻击。主帅率步兵正面夹击,杨存中的骑兵部队取得“俘敌八千人”的胜利。

此时,月明星稀,杨存中还沉浸在喜悦中,骑兵将领们突然集体进见,以各种理由请求将八千俘虏悉数杀死。杨存中坚决反对:“杀降,吾不忍!”诸将转求主帅,八千俘虏最终在月光下被集体屠杀。杨存中爱莫能助,化悲痛为力量,“乘胜追至九江”,终于将李成残部赶到北方。

(三)违心受命

宋高宗授予杨存中神武中军统制职务,负责掌管皇宫卫队。主帅奏请将杨存中留在野战部队发挥更大作用,宋高宗不答应:“禁军缺乏得力将帅,且朕选定之人,岂可改变!”杨存中谦逊推辞未果后,无奈就职视事。

当时,禁军“军卒不满五千”,老弱病残还占了一半。杨存中奏请将借调至其他部队的禁军士兵全部调回皇宫听用,并严格训练考核,使禁军面貌焕然一新。

1141年10月中旬,秦桧遵照宋高“要活底岳飞来”的密旨,派杨存中持公文至江州秘密拘捕早已无兵无权的岳飞。杨存中如雷击顶,悲愤交加。原来,杨存中与岳飞等名将是结拜兄弟,因年龄最小被弟兄们称为“十哥”。秦桧指名令他密捕岳飞,分明是一箭双雕的毒计。

杨存中百般无奈至江州拜见岳飞,岳飞开心大笑出门迎接:“十哥,汝来何为?”杨存中遮遮掩掩道:“无事,叫哥哥!”双手递上公文。岳飞看罢公文,不动声色走进内宅。杨存中尴尬端坐客厅,一个丫鬟款款而出“捧杯酒劝。”杨存中感慨万千,心想:“岳大哥肯定已在内宅自刎,临死想拉个垫背的,用毒酒‘要我同死!’罢罢罢,为忠义而死,值!”他一饮而尽,静待毒发。岳飞笑着出来道:“‘此酒无药,我今日方见汝是真兄弟!’就冲十哥豪气干云,我随您走!”

岳飞冤案铸成后,宋高宗批示:“‘岳飞特赐死......令杨沂中监斩!”杨存中亲眼看着受尽酷刑的岳大哥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字后,被残酷杀害,内心受到难以言说的震动。

(四)反对议和

杨存中针对金主完颜亮南侵意图,“上备敌十策”,并临危受命“往京口,为守江计。”他与允文在采石矶大败金兵,打得完颜亮被部下弑杀,且在金国请求议和时奏请朝廷严词拒绝。

宋高宗至建康,诏令杨存中护驾,盛赞他:“杨存中唯命东西,忠无与二,朕之郭子仪也!”金国再次请求和议,杨存中奏请将金使在江口拘留,让他给新金主写信转达南宋和议条件:归还中原百姓及国土、减少岁币、恢复边界、双方结为兄弟之好。如果新金主拒绝,“请斩其使”,趁机图谋恢复中原。宋高宗对北伐毫无兴趣,对他的建议置若罔闻。

宋高宗禅位后,即位的宋孝宗雄心勃勃,发动隆兴北伐,结果“王师溃于符离”,招致“金人再入关。”朝臣苟且偷安,商议将刚从金国手中经浴血奋战夺回的战略要地和尚原再次割让给金兵。杨存中上表反对:“和尚原乃陇右藩篱要害之地。金兵如得此地,即可窥视汉川;我军固守此地,便能进军秦雍。况且,我军为夺取和尚原付出过惨重代价,岂可拱手让给金人?”杨存中凭一己之力,终于保住和尚原。

“金人复攻淮甸”,杨存中被任命为江淮都督。他进宫辞谢时,宋孝宗亲切赐座,并赐给玉鞍勒以壮行色。杨存中赴任后,见“诸军各守分地,不相统一”,于是召开军事会议进行协调,终于使得各部同心同德相互协同。宋孝宗非常欣慰,亲自写信表扬他:“诸帅协和,互相策应,卿之力也!”

金兵先头部队渡过淮河南侵,宋廷商议舍弃淮河死守长江。杨存中旗帜鲜明反对,派兵阻击敌军并加强长江防线,做好打持久战的充分准备。金兵因国内发生紧急事变,停止进犯请求和好。杨存中胜利完成任务,率部班师。

1166年,杨存中“卒,年六十五”,被朝廷追封为和王,谥号“武恭”。

杨存中“天资忠孝敢勇,大小二百余战,身被五十余创。宿卫出入四十年”,极少犯错。虽曾被弹劾“权宠日盛”而被罢免军权,但官复原职后始终忠心耿耿保卫皇宫。宋高宗“眷存中尤深”,曾对群臣道:“朕对存中,关爱胜过对子弟!”宋孝宗即位后,对杨存中极为尊重,“尤礼异之”,只尊称他郡王,从不称呼名字。

杨存中虽是名将,但深谙高处不胜寒之。义兄岳飞无辜被害为他敲响了警钟。因此,他忍痛将耗费十年营建改造的“极山川之胜”凤山高档别墅无偿“献于朝廷”,另建新居。他晚年从江淮班师回朝后,得知朝廷正大力号召屯田,立刻向朝廷献出在楚州购买的三万九千亩私田。

为国家舍生忘死,对君王竭尽忠诚,对部下选贤任能,对自己警钟长鸣,这就是杨存中深受两代皇帝信任重用的原因。

【作者简介】许云辉,男,1984年7月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且于同月入职杏坛,2022年10月退休。曾出版专著两部,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发表文章近百万字。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标签: 杨存中

更多文章

  • 从镇守盱眙到援救六合,毕再遇辗转多个战场,皆发挥极大作用

    历史人物编辑:久伴成隐标签:毕再遇

    作为一位优秀的将领,想要在军队中立足的最好方式无疑是建立战功。而毕再遇就做到了,在泗州之战结束后,他的军事才华也真正地被发掘出来,后又在攻打盱眙的过程中发挥极大的作用,切断金朝方面的补给线,使得金朝的进攻受到阻碍。在六合之战中,这毕再遇更是表现出色,在他的指挥之下,军队再次挫败金人的入侵,让金人不敢

  • 毕再遇如何于军队展露头角,赢得泗州之战,逐渐威名远扬

    历史人物编辑:韩振华标签:毕再遇

    有史书记载:“卿以拳勇之资,挟忠毅之气。抚士最为得众,遇敌几于无前。外则营垒之不哗,内则里闾之甚靖。”这段文字所描写的便是南宋时期的著名将领,毕再遇是也。毕再遇容貌颇为不凡,且体型魁梧高大,拥有着一身高强的本领。凭借家族的荫蔽进入朝廷为官,跟随军队参与北伐战争,多次立下功劳,陆续的也逐渐升迁为武功大

  • 毕再遇撤兵有术,精心谋划,使宋军在兵败之后安全撤离。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标签:毕再遇

    毕再遇撤兵有术公元1206年,宋军在宿州被金兵打得惨败。这时,负责前去接应宋军的统治李孝庆刚到灵璧城,他听说前方吃了败仗,决定班师回朝。恰巧,宋军名将毕再遇带480名骑兵经过这里。听了李孝庆的想法,毕再遇说十“胜败乃兵家常事。目前形势对我不利,暂时退却是正确的。但是,用兵易进而难退退却方法不当,定会

  • 柴荣的托孤计划有什么问题吗?为何赵匡胤能钻空子?范质需要负责

    历史人物编辑:周志庆标签:范质

    周世宗柴荣的托孤本身问题不大,而且他已经考虑到了武将对朝廷的威胁,所以他的托孤重臣,清一色都是文臣。这几个人分别是:宰相魏仁浦和参知枢密院事范质、王溥。有人表示不能理解了,难道托孤的重臣不是赵匡胤吗?不好意思,还真不是。赵匡胤当时取代了周世宗的姐夫张永德,为检校太傅、殿前都点检。等到柴荣的儿子柴宗训

  • 五代后周时期至北宋初年宰相范质有什么政绩?他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带你观遍世界标签:范质

    范质(911年~964年),字文素,大名宗城(今河北省邢台市威县 )人。五代后周时期至北宋初年宰相。范质自幼好学,博学多闻。后唐长兴四年(933年)登进士第,官至户部侍郎。后周建立后,历任兵部侍郎、枢密副使等职。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病危,托孤于范质等人。获封萧国公。陈桥兵变后,范质与宰相王溥

  • 范质五朝为官,死前让儿子不要刻碑文,宋真宗为啥说他欠人一条命

    历史人物编辑:王金星标签:范质

    在北宋还没有建立之前,后周世宗柴荣最信任的人一个是武将赵匡胤,另一个则是宰相范质,只不过在柴荣死后第二年就发生了陈桥事变,赵匡胤建立北宋,范质对此也表示无可奈何,只能选择顺势加入北宋,而他的职位依旧是宰相。五朝为官幼时的范质勤奋好学,在十四岁时就学有所成,早早的收徒授课,后来他二十四岁时又考中进士,

  • 王溥:明初濂官,弟弟远道而来想要送件衣服,他都死活不接受

    历史人物编辑:尚元凡标签:王溥

    王溥是明朝初期一个以清正廉洁出名的文官,出生在广西桂林,在洪武末年的时候被朝廷委任为广东参政,参政是一个副贰之官,明朝在每一个行省的布政使下,都会设置左右参政,用以辅佐布政使处理各种大小事务,是一个不小的官职。关于王溥早些年的经历史书上没有过多的记载,所以我们后人也无从知道太多,只知道他在当官之后,

  • 朱元璋问满朝文武:天下什么最大?赵普回答了两个字让朱元璋大喜

    历史人物编辑:晨风晓月趣历史标签:赵普

    宋太祖赵匡胤相信每位看官都十分熟悉,不过他身边的宰相赵普估计就没多少人知道了,而本文今天的主人公恰好就是赵普,一起来看看赵普何许人也?赵普,字则平。幽州蓟人,后徙居洛阳,是五代至北宋初年著名政治家,同时也是北宋开国功臣。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后正式成为了北宋的开国皇帝。赵普在赵匡

  • 50岁赵普晒腹肌惹争议,为3年前的狂言买单,或成杨舒平第二?

    历史人物编辑:婉若清颜标签:赵普

    不得不说50岁的赵普晒出的这张半裸照还是很有冲击力的毕竟一个50岁的男人还能保有6块腹肌很难得可是就这赵普还说要自省真的是凡尔赛了不过翻看网友们的留言却没几个人关注赵普的好身材他们的留言大多数是“美国的空气香甜吗”这个风马牛不相及的话题网友们为什么这样问?难道赵普改美国籍了?其实并不是事情的起因是因

  • 前电视主持人赵普,如今才说出哽咽真相,一个真相需要等13年吗?

    历史人物编辑:旅行记忆篇标签:赵普

    赵普这个名字,对于我们的认知来说,还停留在他在电视的那段日子里。然而,他早就从电视出来了,成为了一名商人。既然不再是公众人物了,我们对他的消息也是知道得甚少。最近,因为是汶川大地震13周年纪念日,赵普站出来说话了。一段700多姿的短文,揭开了当年他出镜时候“哽咽”的原因。2006年,作为北京电视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