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岳全传》中,能享受到“车轮大战”待遇的金国猛将不多,前有金弹子,后有陆文龙,而曹宁是与陆文龙同期出道的人物,他俩背景相似,武力相若,但是命运就不同了。
陆文龙倒戈成功,做了岳家军统制,立功无数,威震一方,而曹宁却因父亲之事受累,年纪轻轻就自杀了,想来亦不无感伤之处。
曹宁武艺不在陆文龙之下,从他的揭幕战到谢幕战,对付弱者都是一枪致命,绝不含糊,即便对战父亲时,亦不见留力,情绪一旦起来,就连父亲也是一枪挑死,令人闻风丧胆。书中说他比陆文龙更狠,此言不虚也!
曹宁的揭幕战,先是一枪挑死徐庆,再以回马枪,刺死金彪。一上来就用回马枪,有人说是示弱,其实是很有自信的表现。因为对自己的武力有强大的自信,才能随心所欲,不拘一格。
之后,曹宁也享受到了“车轮战”的待遇,张宪出战,与曹宁斗过四十余合,不分胜负,次日,严成方出马与曹宁斗过四十回合,眼看红日西沉,各自拨马回寨。
岳飞见张宪、严成方两人战不下曹宁时,又挂起了免战牌。那么我们不禁产生疑问,张宪、严成方战不下曹宁时,岳云为何避而不战了呢?从武力的角度去看,岳云还是比严成方、张宪技高一筹的,从他们对战金弹子的情形就能判断出来。
现在眼睁睁看着曹宁尚在寨外耀武扬威,而岳飞却高挂免战牌了,岳云为什么不主动请缨出战呢?
此前,车轮大战陆文龙时,岳云可是第一出战的,虽然也是四十余合打平陆文龙,但没有折却锐气给陆文龙,为什么此番对战曹宁时,岳云却避而不战了呢?、
首先,岳云是肯定还在军中的,如果另有别事,作者会有交代。既然岳云尚在军中,就一定观看了张宪与曹宁的这一场龙争虎斗。
岳云张宪,都是岳飞的左膀右臂,彼此知根知底,他们年纪相仿,武力相若,如果张宪拿不下曹宁时,即便换上去岳云,也是枉然。此前,他们就曾合作对付陆文龙,结果打了一天,也战不下陆文龙,最后混战一场,各自收兵。
今次对付曹宁,即便车轮大战,也是一样,那干脆就放弃了。这一点岳飞比谁都清楚,他曾先后目睹两次车轮大战,对陆文龙、曹宁之勇,都有所了解了,既然张宪、严成方都战不下曹宁,也就没有必要再派遣岳云出马了,因为曹宁不比陆文龙差,没有必要再安排人手与曹宁车轮大战了,有了陆文龙的前车之鉴,还不够吗?
此外,从张宪、严成方对战曹宁的时间点来看,都选择了从夏日的午后到傍晚这段时间,张宪与曹宁斗过四十余合时,看看天色,红日西沉傍晚将临,严成方与曹宁斗过四十余合,天色将晚,各自收兵。从时间点来看,都是打到傍晚时分,方才收兵。作者刻意点出了双方交战的时间点,其实是很有深意:再打下去形势只会对张宪、严成方不利。这层意思,作者不便明说,便以时间点为借口,使双方休战,让读者自己去揣摩,显示了作者高人一等的笔法。
而岳飞不再派遣岳云出战曹宁,便匆匆挂起了免战牌,就是作者对曹宁武力的进一步肯定,也呼应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那么您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