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瓦岗好汉罗成和梁山好汉索超,虽然不可能相识,但他们有三个共同点。看到标题“瓦岗英雄罗成和梁山好汉索超,虽然不可能相识,但他们有三个共同点”,很多熟悉传统言情小说的朋友可能会忍不住笑出声来,不管观点如何老乐想到。这是毫无价值的。就洛城和索超而言,他们看起来完全不同,在书中的地位和特点也不同。他们怎么会有共同点?大家别着急,下面看老乐简单梳理一二。
首先,这两个人虽然有着完全不同的容貌,但是他们的性格确实非常的相似。他们不服输,脾气暴躁,狂妄无情,求胜若渴。
这些特征适合所有人,对吧?至于索超,虽然他不是《水浒》的主角,但“急先锋”这个绰号已经说明一切了吧?尤其是当年他和杨志比试的时候,不就是看不起青面兽吗?有这份骨子里的骄傲,洛成和索超势均力敌。
其次,是他们的人生轨迹。他们都是从北方的重镇而来,然后来到深山之中,成为了深山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罗成是北平府的少保千推,而索超则是京城大名府的一号将军。这两个古地名虽然不完全是同一个地方,但都在今天北京的河北地区。
唯一需要说明的是,历史上有北平府的官号,始于明朝,隋唐不可能有,而且这种时间不明的设定逻辑是传统明清小说的通病。毕竟,老艺术家们的见识有限,只能根据对自己生存环境的认知来起各种名字。比如,总兵是明代才有的官职,但在传统小说中,几乎所有朝代都有总兵,比如《说岳》里的《锦衣卫》,这是比较熟悉的误区。
说到底,洛城和索超都是自己派系的首领。虽然兵器不同,但都与斧有着很深的渊源。索超直接使用的武器就是斧头。在隋唐系列中,秦琼和程咬金是三位一体的核心主角,三者分别代表着智慧、勇气和福祉。
所以,帅气的洛城用的是斧头,不符合形象,但又离不开八卦的玄化斧头。
应该介绍的三个共性,介绍完了,不知道大家是否认同老乐的推演。那么,即使这些内容看起来是一回事,我写的意义何在?其实,老乐最想表达的是两个观点:第一,传统小说中,雷同的人物很多,像《水浒》这样的名著太成功了。需要参考,所以完全可以参考隋唐系列的索超来创作洛城,明显晚于《水浒》。第二,洛城和索超其实还有一个相似之处。
之所以没有说两者有四大相同点,是因为这一点其实包含在之前整理的内容中。也就是说,他们的结局是相当悲惨的。罗成被杀在泥河中,索超被石宝的流星锤击落。伟大的英雄为何落得如此下场?原因很简单,就是他们的性格使然,孤傲好斗,头脑一热就不考虑更多的后果,自然会面临很多危险。所以,虽然这两个文学人物都是虚构的,但虚构的故事却能带给我们真实的反思——做人,太冲动了,再能干,也难免会遭遇意外。所以,越是优秀的人,平时就越应该冷静低调。你怎么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