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拖刀斩李元霸的他,下场太憋屈!

拖刀斩李元霸的他,下场太憋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尘烟染白雪影 访问量:422 更新时间:2024/1/20 1:05:58

文/米六七

公元599年形势图

01

杨素欣赏的大将

隋文帝开皇十九年(599),隋数路大军分道进击突厥。

越国公杨素出灵州,行军总管韩僧寿出庆州,太平公史万岁出燕州,大将军姚辨出河州。

杨素这一路到了扶风,地方官员在驿站摆下酒宴,犒劳军队长官。

杨素带着参谋警卫一行入驻驿站,远远看到一行人,其中为首一个高大雄健的身影,让他猛地想起一个人。

他立即派人上前询问,一会儿回来汇报:“是叠州总管鱼俱罗因母亲去世,回老家冯翊奔丧,路过此地。”

杨素大喜,就要与强敌交战,闻鼙鼓而思良将,这个鱼俱罗是不可多得的猛将,怎么能放他走呢?

他把鱼将军叫来,言明要他夺情报国,先打突厥要紧。

杨素权倾朝野,知人善任,是大隋国的顶梁柱,从来说一不二。

鱼俱罗慨然应允,杨素给朝廷上书,讲明原因,鱼俱罗就跟着杨素出征突厥。

大军碰上突厥,鱼俱罗率几十骑突前,怒目圆睁,声如霹雳,一马当先,直冲进突厥阵营中。

他左冲右突,一根长矛挥舞如风,风驰电掣般在敌阵中来回冲杀,挡者无不披靡。

隋大军数路并进,大败突厥。

至隋文帝开皇二十年(600),突厥民可汗归顺大隋,北方强敌已经没落。

鱼俱罗任北方边际丰州总管,镇守边疆。

02

弟弟的黑锅

鱼俱罗效力隋军多年,以英勇善战闻名,弟弟鱼赞也是个勇士,出生入死建立功业,是晋王杨广的贴身侍卫官。

杨广后来谋得太子位,文帝驾崩,杨广继位,就是隋炀帝,鱼赞因战功封为车骑将军。

这些战场上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将士,或许是见惯了生死,心肠特别硬,甚至于无情,鱼赞更是残忍。

他让侍从温酒,太烫或太凉,就割断侍从舌头;

烤肉火候不好,就用竹签刺瞎侍从眼睛。

无所不用其极。

消息传到杨广耳朵,杨广也不高兴,哪有这样的人?

带累鱼俱罗也不受待见:“弟弟这个样子,哥哥也好不到哪去!”

因为是自己的旧人,杨广没有杀鱼赞,把他关起来,想了想,把鱼俱罗叫来,教训一场。

把弟弟带回家,你自己看关办吧!

鱼赞回家,明白自己得罪了皇帝,活着没用,喝毒酒自杀。

杨广估计鱼俱罗也吓着了,只怕不会安心。

丰州边界,是个要害地方,鱼俱罗本事又大,守卫边塞,打得突厥人叫苦连天,听到他的名字都不敢到丰州边界放牧,是个危险人物,不能安置在那里。

调到安州任刺史,一年后,又调赵郡太守。

其实有一点杨广没明讲,他心中有点忌惮鱼俱罗,因为他是“重瞳子”,眼里有两个瞳孔。

古人认为这是异像,是圣人是王者长的和别人不一样,如刘备的双臂过膝,两只大耳朵,就是帝王之相。

舜帝、楚霸王项羽都是重瞳子,非同小可。

03

和平年代的岁月

和平岁月那几年,每年地方长官到中央述职,鱼俱罗都带着赵郡的土特产到京城,有意思给隋炀帝杨广送点,套套近乎。

杨广不想要这点破东西,鱼俱罗觉得丢了可惜,就转手送给朝中的大臣权贵。

将军梁伯隐是鱼俱罗老朋友,老鱼一到京城,就找他喝酒叙旧,感叹人生。

作这一名地方大员,和朝中的权贵接触过于频繁,都是官场的大忌,这是拉帮结派,自立山头的开端嘛!

看来鱼俱罗军事上是一把好手,政治上还是幼稚。

御史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在盯着要员们的举动,一看老鱼触了线,立即上奏弹劾他:以地方大将身份,勾结朝中大臣。

隋帝果然大怒,立即把鱼俱罗和梁伯隐都免职,回家当老百姓去!

不过兵部的长官都知道鱼俱罗这人会带兵会打仗,都记得他。

没多久,益州偏远的赵隽郡少数民族造反,鱼俱罗被征召,以白丁的身份,暂时代理指挥工作,率军前去镇压。

仗打的还是漂亮,又回到军队工作。

参加第二次讨伐高丽的战争。

这时候是隋炀帝大业九年(613),杨广当皇帝后没有一年消停过,高丽打了两次,消耗了无数财物,死伤几十万的将士。

又挖运河、赏突厥、巡视天下,嘚瑟非常,天下被折腾受不了,没活路的百姓造反。

江南人刘元进也是个两臂过膝的“异人”。

朝廷的征兵令到了江南,刘元进对大家说:“前些年天下强盛,咱们父兄攻打高丽国,大部分还回不来。如今天下乱糟糟的,轮到我们去,一点活路也没有!”

大家一合计,反了。

朝廷派鱼俱罗和吐万绪俩将率军征讨刘元进。

04

重瞳子的危险

朝廷正规军打过来,造反的平民百姓组成的乌合之众不是对手,被打得七零八落。

鱼俱罗、吐万绪都是百战名将,打这些农民军不在话下。

但他们发现,敌人被打败了,被斩杀了一大片,没多久,又聚集到一起,这一回人马更多了。

明明是天天打胜仗,可敌人越来越多。

吐万绪部渡过长江,攻打刘元进主力,连战连胜,杀了无数叛军,把刘元进一路追赶到建安郡(福建),隋军自己也疲劳了,停军休整。

鱼俱罗这一路,也是顺风顺水地打下一个个地方,可一转眼,刚投降的地方又反了。

用现代的话来说,隋军是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鱼俱罗看出来,这仗不是一年两年可以打完,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怕天下大乱,没有一个尽头了。

是个人都在替自己未来着想,他打起自己的小九九。

他的几个儿子都在洛阳、长安二京。

老鱼得到消息,因战争和灾荒,洛阳米贵得不得了。

立即派遣家人,走水路,把一船大米运到洛阳卖了,买回了大批贱价的金银宝贝,还顺道把孩子们都接了出来。

一个前线的总指挥,这个生意经算得太精明哟!

隋炀帝杨广急火急燎地等消息,恨不得将军们一口气就把叛军吃掉,一看吐万绪休整,就不高兴,恼火,下令撤职!

再得到消息,鱼俱罗卖米赚钱,还偷偷把儿子接到南方,这是要干什么?

不把国法家规放眼里啦?

他派出使者调查,看来鱼俱罗有本事,没查出什么。

前面说过,杨广本来就不喜欢鱼俱罗,这个重瞳子,是皇帝胸中一个毛病,没切掉总是不安心。

他再派大臣梁敬直为特使,先把老鱼抓起来,由梁敬直审理鱼俱罗贪污枉法案。

总有一类人善于揣摩上级的意思,皇帝想办而不好出面办的事,就由他们来完成,梁敬直就是这样的人。

他搞了个罪名:诬陷鱼俱罗所部连吃败战,丧师辱国,奏报上去,诏书下来,杀了!

斩于洛阳东市,家产全部充公。

梁敬直随即发疯了,他总是梦见鱼俱罗变成鬼来折腾他,拖了十来天,一命呜呼。

05

传说杀了李元霸

就这样死了?

是啊

就这样死了

天下人都明白是冤枉,于是只能靠演义来补

隋唐各种话本中,鱼俱罗是个狠角色。

《兴唐传》上说,鱼俱罗是大隋九老,和韩擒虎、贺若弼一样的开国元勋,后来不满隋炀帝的荒唐,告老回乡。

料不着徒弟宇文成都被李元霸打死了,鱼俱罗亲自出马替徒弟报仇,和天下第一条好汉李元霸交手,用拖刀计把李元霸斩于马下。

得意洋洋之余,放松戒备,被李世民一箭射死。

这些小说家言,特别精彩古怪,虽然与史上记载一比,离题万里。

但反过来可以说明,鱼俱罗必须是大隋数一数二的悍将,不然,怎么会派他来砍了李元霸?

人死了,但还活着。

标签: 李元霸

更多文章

  • 没人能扛住李元霸三锤?这3位猛将能够跟他一战,第1位单挑李元霸

    历史人物编辑:骆春琴标签:李元霸

    没人能扛住李元霸三锤?这3位猛将能够跟他一战,第1位单挑李元霸隋唐演义大家应该不陌生,是以罗琼等瓦岗英雄为主线,展现大唐建立的故事。有许多虚构人物,但是也借鉴了不少历史的原型。在书中,就有这样一位让瓦岗寨群雄都害怕的人物,书中的他是李渊的四子,带点傻气的性格。虽像个小猴子般瘦弱,却有着不同于外表的实

  • 隋唐第一杰 西府赵王 李元霸

    历史人物编辑:卜彩霞标签:李元霸

    如果对隋唐有所了解的朋友,一定都听说过“李元霸”这个人物,虽然在历史上并没有李元霸这个人,李元霸得有如此高的名声,各有关隋唐的演义和传奇故事必定脱离不了干系。 李元霸的原型,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三个儿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李玄霸。也是一位英年早逝的少年,当时还是十五六岁左右。不过,他俩除了身份相同之外,

  • 秦琼实力弱于李元霸,为何都说关公战秦琼而非战李元霸?原因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留名青史标签:李元霸

    随着国家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就有了提高。而人们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自然就要追求着精神上的满足。所以人们接受教育的程度也就越来越高了,而他们的文化涉猎也逐渐高了起来。其中人们对于历史的认知也高了很多,基本能够对历史知识的人物以及事件有个大概甚至是完全熟识。因此只要一提到历史人物,人们总能随口说出

  • 排名第一的李元霸,怎么会怕排名第七的罗成?简直颠覆了大众认知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靠谱学标签:李元霸

    如果仅仅是以隋唐系列内容情节来看,排名第七的寒枪冷面俏罗成,他绝对不是排名第一的西府赵王李元霸的对手。不管是从影视剧作品还是隋唐演义或《说唐》的版本情节来看,手持一杆银枪的罗成都接不下李元霸的一个回合,罗成根本就不是李元霸的对手,何况罗成在“十三杰”当中排名第七,在他前边的几位都非李元霸对手,就连排

  • 他本该是隋唐第1悍将,只因中计被射成蜂窝才让李元霸独占了鳌头

    历史人物编辑:客多文史标签:李元霸

    隋唐英雄,驰名中外,尤其是在演绎了如诗如云的文字之后,所有的英雄都像是从天而降,都是浩瀚无垠的。一般说来,名声最高的是李元巴,他有四头大象的力量,被称为隋唐第一英雄或隋唐第一英雄,但这个词虽然被普遍认可,但当遇到一个人时,每个人都会犹豫不决。泰特,那么这个人是谁?他能先动摇隋唐时期李渊的地位吗?也就

  • 评书里最厉害的是谁?不是李元霸,是个老头儿,一刀斩了李元霸!

    历史人物编辑:赵新华标签:李元霸

    说到评书里谁最厉害,不少人就会想到隋唐系列评书里的李元霸。李元霸是很厉害,手里一对锤重八百斤,四明山一战,一人打死一百二十万大(太夸张了也),十八路反王的人没有人打得过他。尽管如此,李元霸却不是最厉害的,最厉害的应该是《兴唐传》里的一个老头儿,一刀斩了李元霸,而这个老头却被李世民一箭射死了,真是螳螂

  • 历史上的四位大力王,项羽和李元霸意料之中,还有两位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微笑向暖标签:李元霸

    在古代冷兵器的战斗中,力气大自然就勇猛。古代人的力量是让现在人难以想象的,他们多半依靠常年日积月累的劳作,而且当时战争频发,很多都臂力过人,在古代的大力士中,谁更厉害呢。首先要介绍的就是行者武松,水浒传里介绍武松在少林寺学得一身武功,有着超高的武艺,也有夸张的神力,他自称可以双臂举起五百斤重的物体,

  • 罗松武艺在李元霸之上,既然如此,罗松怎么不一枪杀了李元霸?

    历史人物编辑:千里烟伯标签:李元霸

    罗松和李元霸之间又没有解不开的深仇血恨,而且罗松为人深明大义,从来都不是滥杀无辜之辈,即便罗松的武艺略胜李元霸一筹,那他也完全没有理由去一枪杀死李元霸。很多人都说罗松的武艺在李元霸之上,这种说法来自于不同的版本,我们从小耳濡目染的《隋唐英雄传》连续剧作品,这当中是没有出现罗松这个人物的,在隋唐英雄传

  • 隋唐有一好汉,手持一巨大兵器,吓倒秦叔宝,连李元霸都甘拜下风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靠谱学标签:李元霸

    在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有圣人之下皆蝼蚁之说;而在历史演义《说唐全传》中,则有李元霸之下皆蝼蚁之说。李元霸原名李玄霸,因避清圣祖康熙帝玄烨的讳,而被改名为李元霸。李元霸本为唐高祖李渊第三子,但在民间演义中,被改为第四子。历史上的李元霸,年仅十五岁便去世,没有可圈可点的事迹,但在民间演义中,他却被塑

  • 他是李元霸的原型, 历史中比李元霸还要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张丽萌标签:李元霸

    提起《隋唐演义》,可以说是妇孺皆知。我们知道,人物传记和小说评书等都会将人物夸张以后或者是以历史中的某位名人为原型,虚构出来一位人物,在赋予他各种逆天的能力,吸引读者或是观众。但是,李元霸的原型历史上却有其人,而且他还比李元霸厉害的不止一星半点。他就是李存孝。曾有这样一句谚语:“将不过李,王不过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