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82年,辽国皇帝耶律贤抢了汉臣韩德让的未婚妻后,在34岁正当年时暴毙身亡,留下孤儿寡母的皇后萧燕燕和幼子,皇后携子找到韩德让:皇帝已死,我们重新在一起吧。
要说这也怪不得萧皇后薄情寡义,前夫尸骨未寒,这边就急着改嫁。因为萧皇后和韩德让本就郎情妾意,而且在双方父母的授意下,两人早已定了婚约,却不料,半路杀出个耶律贤。
耶律贤作为一朝皇帝,呼风唤雨,看上的女人更是如探囊取物。虽萧家几代重臣,皇后萧燕燕之父萧思温更是拥立耶律贤称帝有功,拜为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却也不足以护住女儿的爱情。
萧思温共有三个女儿,而萧燕燕却甚得父亲喜欢。俗话说“三岁看老”,萧燕燕自小就聪明伶俐,办事干脆利落,对任何事都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包括在一些小事上都不例外。
有一次,老父亲安排姐妹仨干家务,大姐二姐草草敷衍了事,就去玩耍了,只有小妹燕燕认认真真打扫的一尘不染,萧思温打心底里对小女儿赞许有加,心想:此女必成大事。
长大后的萧燕燕更是出落的沉鱼落雁,不仅貌美还有着契丹人爽朗明媚的性格,成为当时男子争相追求的红粉佳人,这其中就有意气风发的韩德让。
而韩德让此时也是年轻人中的佼佼者,祖辈作为辽国奴隶起家,经过两代人的骁勇善战脱颖而出,成为辽国举足轻重的得力战将。
虎父无犬子,韩德让从小在父亲的熏陶下,不仅有勇有谋,还为辽国立下赫赫战功。就这样两个年轻人,早已互生情愫,相互欣赏,两家一合计,就把婚事定下了,萧燕燕成了韩德让名副其实的未婚妻。
萧燕燕美名在外,早也把辽国皇帝耶律贤迷的神魂颠倒,一即位,一纸诏书,抢得美人入怀,韩德让只有抱憾出局的份儿。
耶律贤抱得美人归后,十分宠爱萧燕燕,不仅是在男女关系中。因为耶律贤四岁时,发生了祥古山之变,父母惨遭杀害,给幼小的耶律贤造成了一生之中不可磨灭的心灵创伤。
体弱多病的身体和精神,让他在政事上也非常依赖萧燕燕,成婚两个月的时间就从贵妃荣升为皇后,萧燕燕的才能和胆识也让她轻松扛起了处理国事的大旗。
《契丹国志》卷十三记载道:及即位,国事皆燕燕决之。
萧皇后这一执政就是十三年,直到公元982年,耶律贤病逝,萧皇后从此变成萧太后。而这一年,萧太后29岁,风华正茂,而她刚刚继位的儿子耶律隆绪不过十二岁。
尽管萧太后执政多年,但是可以依仗的父亲早几年已被杀害,儿子又过于年幼,在朝堂之中没有外戚做靠山,面对蠢蠢欲动的皇贵,实际上萧太后和儿子岌岌可危。
机智的萧太后自然而然想到了当年那个骁勇威名的初恋韩德让,此时的韩德让已到了男人四十一枝花的黄金时期,周身散发着成熟大叔的魅力,比当年更迷人了。
但是韩德让也有了自己的家庭,为了笼络韩德让,萧太后先是把他封为顾命大臣,又哭诉他们孤儿寡母无人依仗,现在皇上已去,何不重拾旧情,相伴到老。
韩德让情不知已,立刻帮助萧太后陆续收回宗亲王爵手中的兵权,进一步稳固皇权。而萧太后为了得到韩德让全部的感情和势力,反手就毒杀了韩德让的妻子。
自此,萧太后和韩德让过上了肆无忌惮的夫妻生活,韩德让可随意出入萧太后的寝宫,两人起居同步,一同处理朝政,好一对妇唱夫随,举案齐眉。
虽众大臣极力反对,但萧太后压根就一副你们越反对我就越秀恩爱的架势,谁的意见都不听。
要不说儿子智商遗传母亲呢,在众大臣的反对声中,小皇帝耶律隆绪举双手赞成母亲移情新主,他虽年幼却深知母亲的选择是为了帮他守住江山。
为此,耶律隆绪为韩德让赐皇姓耶律,为名耶律隆运,对他像孝敬亲爹一样。
不仅如此,韩德让还拥有自己私人的斡鲁、属城,万人卫队,所有礼遇如同辽国太上皇。
此后,韩德让和萧太后举办婚礼,萧太后如愿改嫁。
韩德让在辅佐期间,一样是战功赫赫,他内整朝纲,外御北宋,宋太宗发动“雍熙北伐”的时候,萧太后亲身挂帅出征,韩德让陪同在侧,大破宋军,活捉了宋朝大将杨业。
世人对萧太后褒贬不一,但对于女人而言,当男人和儿子只能选其一时,想必大多数的女人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自己的骨肉,所以萧太后才看似成全了自己的初恋,实则在历史上画出了一笔浪漫又势力的太后改嫁史。
文: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