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花木兰这个人物有待考证,把这个原因撇去,来分析一下《木兰辞》,就会从中发现端倪,当时征战的武器是自己买的,这就有一个问题了,武器是战场上必备的东西,上战场杀敌为什么会取得胜利,武器精良是第一步,如果没有武器做底,一切武力都是扯淡。
我们来看一下《木兰辞》中有这样一句话,“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韉,南市买头,北市买长鞭。”
这不是典型的自带装备吗?花木兰既然要替父从军,她父亲也是带兵打过仗的人,只因为年事已高所以不能去战场,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来,花木兰的父亲本身就是老兵。
也许在木兰小的时候,父亲就经常给她讲一些战场上的事情。花木兰耳濡目染,所以也尽得一个老兵的真传,不像其他人上战场,可能全凭一腔热血,而花木兰是经过早期的战场理论知识的教育的。最后她能成为将军叱咤风云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冷兵器时代,步兵和骑兵的生存几率是不一样的。还是那句话,想要从战场上活着回来,一定要舍得花钱买装备,当步兵,难保命,最后往往会变成一个回不来的孤魂野鬼,成为一个“舍命不舍财”的笑话。
花木兰深谙其中道理,所以她的武器装备一定差不了。
战场上可能拼得更多的是智慧与统领的才干,即使花木兰作为一个女性,她却拥有灵活的反应与头脑,再加上武器很精良,所以一切就顺理成章了。
而且当时的士兵都是没有经过正规训练的,都是征召,在没有上战场之前,都是民夫,所以并没有战场上的经验。
而此刻花木兰作为一个有些理论知识的姑娘,本身就占据了优势,所以她成为“花将军”也是再正常不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