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隋朝大将贺若弼父亲因多嘴而死,结果多年后他重蹈覆辙,害死全家

隋朝大将贺若弼父亲因多嘴而死,结果多年后他重蹈覆辙,害死全家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历史长河的咸水鱼 访问量:604 更新时间:2023/12/14 10:02:04

导语:

正所谓祸从口出,很多时候人们都会因为自己的口无遮拦而惹来麻烦。在平时的生活中,这些麻烦或许只会让我们头疼一小会儿,可是对于那些身居高位的人来说,说错话很有可能招来杀生之祸。隋朝名将贺若弼最终就栽在了自己的嘴上,而他这也是重蹈了父亲的覆辙。

在过去很多开国的名将都难以得到善终,其中有一部分是皇上担心他们功高震主,不过更多的人还是因为自己不适宜朝堂上的生活方式。

毕竟在战场上,他们要做的就是打败对手,所以不需要考虑太多复杂的因素,但是在朝堂之上却有太多的规矩。

而这些武将往往就会在无意间不小心触犯了禁忌,结果惹恼圣上招来杀身之祸,伴君如伴虎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对于武将来说,明哲保身的最佳方式就是谨言慎行,可是贺若弼却不知道这个道理。

贺若弼是隋朝开国的大将,他在攻打南陈的时候立下了赫赫战功,他也用瞒天过海的计策成功帮助隋军渡过了长江天堑。

不过要说他的故事,还要从他的父亲说起,他的父亲名叫贺敦,是北周的一位将领,而他在战场上十分勇猛,屡立战功。

之后他一路升迁,最后做到了金州总管,从此他也开始和其他的官员打起了交道,但是他却改不到自己身上的军人习气。

他为人十分耿直,看到自己看不惯的事情也会直接指出来,丝毫不会顾及别人的感受,结果他也得罪了很多人。

不过这样顶多是让他变得人缘不好,可是后来他却因为自己的口无遮拦得罪了一个大人物,那就是宇文护

宇文护贵为北周的皇族,当时在朝中也是权势滔天,当时其他的官员都会称赞他,只有贺敦是个异类,久而久之他也开始讨厌这个不识趣的人。

所以他利用自己皇族身份的便利,编了一个理由诬陷对方,结果贺敦被打入大牢,后来更是被判了死刑。

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官场和战场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像自己这样口无遮拦只会像这样招来杀身之祸。

于是他在临终之前叫来了儿子,告诉他日后为人处世,说话一定要处处小心,否则就会和他落得一个下场。

而为了让儿子记住这件事,他掏出锥子扎在了贺若弼的舌头上,满嘴鲜血的他自此将此铭记于心,做事十分谨慎。

当年北周的武帝登基之后,对于太子的能力一直都很怀疑,他也担心太子将来难当大任,于是他找来大臣询问他们的意见。

贺若弼也在此列,而当他听到皇帝的问题后,立刻警觉起来,因为太子的事情作为臣子不能过多干预,加上父亲的教诲,他决定和皇上打太极。

他表示太子现在的表现每一天都在变好,同时自己也没听说太子犯过什么错,他的回答也让武帝十分满意。

可以说他的这个回答很有技巧,前半句他巧妙地避免了直接对太子进行评价,后半句则将自己从这件事中择了出去,所以皇帝自然很满意。

而与此同时,另一位被问到同样问题的大臣乌丸轨就因为直接说了对太子的评价,惹恼了皇帝结果被砍头,自此他也更加小心谨慎,不敢乱说一句话。

但是当他晚年身居高位,拥有权力和地位之后,却将这些准则和信条统统抛到了脑后,他也犯了父亲曾经犯过的错。

当时他感觉自己劳苦功高,所以在朝廷之上经常以宰相的身份自居,也看不起身边的其他官员,经常指摘其他官员的不是。

而当时隋文帝念及他立下的功劳,每次都偏向于他,结果这样反倒让他更加飘飘然,做事更加过分。

终于在他当众说了杨素的坏话后,隋文帝也不能容忍他了,当即将他革职。不过这只是一个警告,很快他就官复原职了。

这样做的确起到了效果,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的确变得谨慎了很多,但这只是暂时的。

隋炀帝继位之后,贺若弼觉得自己是杨广的长辈,需要管教他,因此常常指责皇帝的不是,也批评他太过奢靡。

这也让隋炀帝十分的不爽,毕竟在他看来对方只是一个普通的老臣罢了,于是他找了一个借口就将贺若弼杀死了。

后来他觉得这样不解气,更是将他满门抄斩,一代功臣落得这个下场,也是让人感慨。所以做人一定要弄清自己的位置,同时规范自己的言行,否则只会惹祸上身。

参考资料:《隋书》

注:文字来自钧儒说史原创,图片来自网络

了解更多历史故事,欢迎关注钧儒说史!

标签: 贺若弼

更多文章

  • 史上九大最狂武将:“大嘴巴”贺若弼仅列第五!

    历史人物编辑:搞笑的哈皮哥标签:贺若弼

    作为封建社会的大臣,理应谦虚谨慎,守之以愚;功高盖世,守之以让;勇武过人,守之以怯,这样才能平安一世。但历史上也有很多武将不懂得这个道理,以狂放不羁闻名于世,他们最终的结局如何?请看史上九大最狂武将:一、侯景说到历史上哪位将军最狂,宇宙大将军侯景说自己是第二,那么无人敢称第一。侯景是羯族人,相传他的

  • 孤儿贺若弼的冷暖人生:人能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学不到任何教训

    历史人物编辑:周强标签:贺若弼

    隋笔-(十四)贺若弼多年以后,贺若弼跪在刽子手面前,准会想起父亲贺若敦临死时用锥子刺破自己舌头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当时的贺若敦是北周的金州总管,能征惯战,骁勇无比。只因为得罪了当国的晋王宇文护,最后落得个被赐死的结局。临上路前,感叹于人生无常的贺若敦把儿子叫到面前,将自己一生的成败得失总结成了一句话:

  • 李春南咎由自取,上海男篮遭遇重创,深圳队渔翁得利

    历史人物编辑:极度说球标签:李春

    今天我们继续来关注一下上海男篮和江苏队在CBA季后赛附加赛第三场比赛的那场被怀疑假球的事件。这个事件的持续发酵程度已经非常高了,尽管已经过去48个小时,但是球迷对于这场比赛的关注程度持续不减,而且其影响力是相当差的。中国篮协已经是明文规定将会调查这件事情。甚至有不少的球迷表示,李春江,李秋平两位上海

  • 唐朝第一大儒王通的七句金玉良言!无怪乎人们称他为鬼谷子第二!

    历史人物编辑:车解读标签:王通

    王通是谁,您可能不大清楚,但要说王勃是谁,您肯定是早已经如雷贯耳了!这个天才的少年,他的爷爷,就是王通!王通是隋朝末年著名的教育家,他教出的弟子们,很多人都成了唐朝的开国名臣,说出来真的很吓人,他的弟子简直就是初唐时期的内阁成员: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靖、李密、温彦博等,其成就堪比鬼谷子!王通是个

  • 榆林一位名垂青史的人物~宇文恺

    历史人物编辑:月月烧川菜标签:宇文恺

    宇文恺画像陕北榆林自古以来就是军事要地,有多少名臣猛将的故事在边塞流传,其中李自成、杨业、韩世忠等可谓:耳熟能详、家喻户晓,另外有一位名垂青史的人物~宇文恺,隋代建筑学家(555 - 612年),字安乐,弘化郡岩绿县(代郡五川、朔方夏州)(今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人,鲜卑族,后徙居长安。中国古代杰出建

  • 隋唐昌平王邱瑞被逼无奈率部下投靠瓦岗,与先锋官有绝对关系吗?

    历史人物编辑:小忠娱评人标签:邱瑞

    自从瓦岗寨建立以来,就不断地遭到朝廷的追打。隋炀王杨广派兵四路人马、六位猛将想端掉瓦岗寨都未成,瓦岗寨是贾家楼四十六友的乐园。同时也是他们这号人建立的。其中秦琼、罗成、罗士信这几位智勇双全的狠角色也在里面。正是因为瓦岗寨有这么多猛将的存在,方能化险为夷。隋炀王为了捍卫自己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想方设法要

  • 邱瑞脱口秀花式吐槽抠门老板,可说是天花板级的吐槽吧,太好笑!

    历史人物编辑:波光说历史标签:邱瑞

    23年春晚有一个脱口秀节目,是由何广智、邱瑞、赵晓慧、徐志胜四人表演,这个节目能够上春晚多少还是让人有点意外,说明脱口秀这种形式的节目也是越来越得到更多人的关注了。昨据晚无意间又刷到一段邱瑞的脱口秀,据说邱瑞原来是一名程序员,没想到程序员说笑起来是如此幽默,我们来看看他是如何吐抠门老板的吧:我不想上

  • 徐圆朗到底算不是一个倒霉蛋,投靠谁都以失败告终?

    历史人物编辑:鹿街生活标签:徐圆朗

    看完这徐圆朗的一生,总觉得他是一个倒霉蛋,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一个感觉。徐圆朗是隋朝末年所有农民起义军中其中一支的首领,他是617年起义,占领了山东等地,他当时部队的规模不算小,也有2万多多人。但小编就觉得他是倒霉蛋,投靠了李密,李密失败了,所有改为投降王世充,王世充也败了。离开唐军,他去跟了窦建

  • 兴唐传:秦琼北平锏打四将,若史大奈出战会如何?叔宝心里清楚

    历史人物编辑:雨雨的生活标签:史大奈

    隋唐十三杰中,神枪少保罗成名列第七,靠山王杨林位居第八。罗成的武艺犹在杨林之上。罗成的枪法源于其父罗艺传授,那么,罗艺能否胜杨林?当山洼大战中有答案!隋朝初年,隋文帝杨坚派其弟杨林兵伐南陈,南陈太宰秦旭挂帅迎敌。秦旭的女婿罗艺随岳父出征。两军在当山洼相遇,罗艺凭手中的"五钩神飞枪",连挑隋朝上将八员

  • 老牌政治家李渊的权谋纵横,凉州王李轨硬是被老李玩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青书上标签:李轨

    李轨的割据梦年仅十九岁的李世民在浅水原大战中展露了出了不属于他这个年纪的光彩,获得了李渊功臣集团的认可,为以后的夺嫡之争攒下了第一桶金!那么在收拾完薛仁杲的西秦割据政权后,李渊又有什么样的计划和准备呢?老李头前脚刚砍了薛仁杲,后脚他就要对付自己的把兄弟,由他亲自册封的凉王李轨!李渊说起这位李轨,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