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乱世英雄辈出,群雄逐鹿,杀到最后只剩三家独大:河北窦建德、长安李渊、洛阳王世充。其中,王世充在击败李密后不仅吞并了他的地盘,还网罗了秦叔宝、程知节、罗士信、裴仁基、单雄信等精兵强将,地盘扩大到整个河南,可谓三者中最强大的。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不到三年的时间,实力强大的王世充就从一介皇帝变成大唐的阶下囚。空前强大的王郑政权来的快去的也快,不得不让人扼腕叹息。
王世充(?-621年),字行满,本姓支,是来自西域的胡人。他从兵部员外郎起家,做到江都宫监、江都通守、太尉,相国,最后弑帝而自立为皇帝。
谄媚上位
王世充是来自西域的胡人,本姓支,早年丧父,随母亲改嫁到了汴州长史霸城王氏,因而改姓为王。
在年幼的时候,王世充就开始广泛读遍经史典籍,尤其喜欢读兵法、占卜、天文历法等方面的书籍。
隋朝开皇年间,王世充因功被授仪同三司,后改任兵部员外郎。由于通晓律令条文,王世充经常专律令的空子来徇私舞弊。有人批驳他,王世充就巧言令色、诡辩反击,即便人们知道他是不对的但仍没人能说服他认错。
隋朝大业年间,王世充提升为江都丞,兼任江都宫监。恰巧隋炀帝巡游江都,王世充在隋炀帝面前察言观色、奉承谄媚皇帝的心意,无论什么大事都让他描述的天花乱坠。
王世充派人制作玉石玉雕和风景彩画献给隋炀帝,谎称从远方购的珍贵艺术品。炀帝不辨真伪,非常高兴,更加崇信王世充。
此时的隋朝已经开始天下大乱,王世充开始暗地里结交英雄豪杰、江湖人士,广撒钱财收买人心。同时,利用法律的空子释放了一批牢狱中的犯人为自己所用,让他们感激为自己效命。
积极平叛
大业九年六月,杨玄感趁隋炀帝讨伐高句丽之时,在黎阳率部起兵反隋,进攻东都洛阳。在江都附近余杭的刘元进、昆山的朱燮、常熟的管崇三支起义军开始 响应 杨玄感 的 叛乱 ,并 占据 吴郡 ,与 隋朝 对立 。
隋炀帝派出吐万绪、鱼俱罗出兵镇压,大战至年底,击杀管崇,并把刘元进和朱燮围困在建安,基本取得了胜利。此时大军连续作战,疲惫不堪,二人请求休整再战。隋炀帝大怒,认为大人不出力,随将二人撤职。
隋炀帝命王世充率军进攻刘元进,并在淮南招募新兵交给王世充指挥。王世充连战连捷,击杀刘元进,但是尚有不少刘元进余部散落在江都各处为盗。
王世充开始假意释放消息,只要投降就不杀,并到通玄寺的佛像前焚香立誓。刘元进余部听说后纷纷过来投降,吴郡叛乱不到一个月就平定了。然而王世充出尔反尔,将投降的三万人全部坑杀。
齐郡的起义军孟让发展到十多万人,一路南下攻占盱眙。王世充率部抵抗,以诈败的手段骗取起义军的松懈,结果全力一击,大败孟让,击杀一万人,俘虏十多万人。
败给李密
大业十二年,王世充因平叛有功升任江都通守。
大业十三年七月,瓦岗军首领李密、翟让率军猛攻洛阳,多次击败守军,洛阳告急的文书像雪片一样飞入江都。隋炀帝征调全国之兵解围洛阳,其中就包括王世充率领的二万江淮军。
九月,各路大军集结洛阳,总兵力达到十多万人。大战之中,征讨总指挥薛世雄在河间七里井意外被窦建德伏击歼灭,隋炀帝遂任命王世充为征讨总指挥,催促他进攻李密。双方在洛口对阵,先后交战一百多次不分胜负。
隋炀帝又派人催促王世充渡过洛水出击李密,王世充不得不硬着头皮出战。不料半渡时被突击,淹死一万多人,又冻死几万人,其余逃回河阳,只剩下一千多人。
王世充自我囚禁起来,向洛阳方向上表请罪。越王杨侗派遣使者释放了他,并把他召回洛阳,让他驻扎在含嘉仓城。王世充重整旗鼓,又召集败散的士兵,重新聚集了一万多人。
专权朝政
大业十四年三月,宇文化及发动叛乱,弑杀隋炀帝。消息传到洛阳,群臣拥立越王杨侗为帝,年号皇泰,史称“皇泰主”。王世充因拥立之功被封郑国公,跟段达、元文都等六人共同辅政,时人称为“七贵”。
此时的洛阳已被李密大军团团包围,皇泰主的控制范围也只有洛阳一城而已。而弑帝的宇文化及已经率领骁果军抵达洛阳郊外,随时准备攻取洛阳。
元文都跟卢楚商议道:“如今形势紧急,不如许诺李密以高官厚禄让他攻打宇文化及,等两败俱伤之时,我们可以把两方都消灭掉。”卢楚同意了他的建议,当天就派使者授予李密太尉、尚书令的官职,命令他讨伐宇文化及。
李密见洛阳久攻不下,接受了朝廷的官职,率军去黎阳攻打宇文化及。每有胜仗,李密必派人去朝廷邀功以期获得更大的官职。
王世充忧心忡忡,开始对部下说:“我们过去跟李密打仗,杀了他很多人,一旦李密官职大于我们成了他的下属,那么我们就没有活路了。”
元文都听说后非常害怕王世充造反,于是跟其他五人商议约定趁王世充上朝的时候,在路上伏击杀死他。然而段达平庸怯懦,害怕这事办不成功,就派他的女婿张志把元文都等人的计划告诉了王世充。
王世充听后非常愤怒,决定先下手为强,当夜派兵包围了皇宫。元文都等人据守皇宫殊死抵抗,不料被段达偷开了宫门,放王世充入了宫。
王世充入宫后带兵大开杀戒,见人就杀,留下了战战兢兢的皇泰主。王世充逼迫皇泰主封自己尚书左仆射,总揽朝政大权。同时任命他的哥哥王世恽为内史令,住进皇宫,侄子后辈都握有兵权,镇守各地城镇。
僭位为帝
李密打败并赶走宇文化及后,准备班师回朝,但是他的精兵强将也已经损失过半,士卒疲惫不堪。
王世充想趁机消灭李密,但又怕属下人心不齐,于是谎称说自己梦见了周公,周公命令尚书左仆射讨伐李密,不然将士们都会死于瘟疫。王世充的部下多为楚人,他们信奉鬼神之说,纷纷表示支持讨伐李密。
刚刚打败宇文化及的李密有点瞧不起王世充,两军对垒之时不筑防御工事。王世充秘密派驻骑兵埋伏于山谷之中,黎明之前开始冲击。李密还没摆好阵型就被冲垮了,并被焚烧了营地。
李密大败,狼狈逃窜回洛口,此时他的部将纷纷投降。王世充不仅全部占领了李密原来的地盘,势力范围从洛阳一城猛然扩展到整个河南,还收拦了秦叔宝、程知节、罗士信、裴仁基、单雄信等名臣大将。
王世充击败李密后,皇泰主封李密为太尉,不久又封为郑王。唐武德二年四月,王世充命人逼迫皇泰主让位,自立为帝,改国号为郑,年号开明。
王世充的礼部尚书裴仁基以及他的儿子左辅大将军裴行俨、尚书左丞宇文儒童等几十人密谋除掉王世充,继续拥立皇泰主,被发现后,全部杀害,夷灭三族。
六月,王世充派侄儿王行本鸩杀了皇泰主,以绝天下人复辟的念想,但也引起了众怒。
众叛亲离
王世充上位后,开始大肆分封宗室,任人为亲,他的几个儿子都被封了王,毫无能力的族人也被委仁要职,而才能出众的外人却被冷落了。
罗士信是李密手下的大将,投奔王世充后被他以礼相待。后来又来了一个邴元真,此人 贪婪 谄媚 ,名声 不大好 ,却被 王世充 待为 上宾 。罗士信 深以为耻 。
恰好罗士信得了一匹好马,王世充的侄子王行本看上了,硬生生的从罗士信府中夺了去,也未受到王世充的责罚。最终罗士信逃走投奔了李渊。
后来,程知节、秦叔宝等将领也因待遇不公选择离开了王世充。武德三年,王世充最亲近的殿中监豆卢达也投降李唐朝廷。
王世充见人心一天天涣散,开始用酷刑严格控制属下,家里有一个人逃跑,全家不论老少都株连被杀,父子、兄弟、夫妻之间只要告发就可免罪。又命令五家为一保,互相监督,如果有人全家叛逃而邻居没有发觉,四周的邻居都要处死。
被处死的人越来越多,而逃亡的人反而没有减少。很多小人趁机揭发检举异己,伪告好人,弄的整个国家人心惶惶。
兵败而降
武德三年七月初一,唐朝派出秦王李世民东击王世充。原本势均力敌的形势下可能会有很多恶战,结果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王世充的各路守将竟一个个不战而降。
七月初 ,张公瑾献 城 投 降;八月中 ,邓州献 城 投 降;九月初 ,田瓒以所部25州降,时德睿以所部7州降;十月初 ,大将张镇周降,郭庆以管州降,魏陆以荥阳降,王要汉以汴州降。仅仅 不到 三个月 ,洛阳周围郡县全部落入李世民手中,洛阳成为 了一座孤城。
王世充眼见形势不利,打算议和,双方派使者隔洛水谈判,结果不欢而散。最后,王世充不得不向他的敌人窦建德求援,阐明唇亡齿寒的道理。
窦建德亲率十万兵马,号称三十万,出关南下,全力救援王世充。然而在虎牢关一战中,窦建德大败,逃到牛渚口被活捉,余众全部溃散。
李世民携窦建德在洛阳城下让王世充观看,大喝道:“你的援军窦建德都被我擒获了,你还有什么指望呢?”
王世充惊慌失措,本来打算率军冲出重围,却无一人应声,只得在得到李世民保全性命的允诺下,率百官开城投降。
投降后的王世充被李渊关押在雍州,却被前来报杀父之仇的独孤修德锁定,刺死在家中。一代枭雄王世充至此落幕,从称帝到灭亡只有不到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