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两朝风云北周宣帝宇文赟猜忌杨坚,为何没提前将其处死?

两朝风云北周宣帝宇文赟猜忌杨坚,为何没提前将其处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奶思时尚潮流 访问量:1030 更新时间:2023/12/16 20:19:21

众所周知,结束南北朝的皇帝是隋文帝杨坚,他篡夺了北周静帝宇文阐的皇位,开创了隋朝的天下,后来也结束了南北朝数百年的战争。杨坚达成这样的成就并非是没有先兆的,从史书上看在称帝之前就被认为是野心勃勃的人物。不论是在北周武帝宇文邕时期,还是在北周宣帝宇文赟时期,就有不少人向皇帝指出杨坚的野心。然而杨坚却并没有因为此事被降罪处死,反而一步步地掌握了北周的军政大权,为后来篡夺皇位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在以猜忌大臣著称的宇文赟当政时,杨坚也能一次次地躲过杀机,实在让人难以置信。

北周宣帝宇文赟是以猜忌大臣出名的皇帝,他登基之初便处死了自己的皇叔宇文宪,其原因之一便是对宇文宪的猜忌。与宇文宪相比,杨坚在各方面的能力是相差甚远的,宇文宪在政治军事能力和对国家的功绩方面都是优于杨坚的。然而在朝廷中控告杨坚的大臣却比宇文宪多得多,按理说杨坚不应该在宇文赟猜忌屠杀大臣的过程中豁免。可是杨坚不但没有因此而被宇文赟猜忌处死,反而还一步步地掌握了北周的军政大权,成为朝廷最有权势的大臣之一。他的这些经历也引起了后人的议论,得出不少众说纷纭的结论。

在很多历史学者的议论中,认为杨坚成功韬光养晦的算是比较主流的意见。这种说法在很多史书上也存在,得到了不少历史爱好者的支持。然而从史料上看,这种说法是非常站不住脚的。杨坚有过韬光养晦的操作,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并不好,基本上没能打消皇帝对其的疑虑。尤其是宇文赟当政时,他就多次想要将杨坚处死,最终被大臣所阻挡而没能实行。由此可见,宇文赟并不是不猜忌杨坚,杨坚能躲过灾祸也不是因为韬光养晦。宇文赟明知杨坚野心勃勃,也有将其提前处死的想法,但最终都没能下手,应该是有更深层次原因的。

结合隋唐时期的各种史料来看,杨坚能够逃脱宇文赟的猜忌和杀机,其根本的原因还是与关陇集团势力的支持有关。前文讲过,自从宇文泰在西魏托古改制开始,关陇集团便成为了国家的核心力量。而在关陇集团中以八柱国和十二大将军为主的门阀士族更是核心中的核心,把持着朝廷的大权和国家的资源。在宇文泰的制度设计中,统领八柱国和十二大将军的大宰冢便是关陇集团在朝廷中最高的代理人。这个制度既给北周宇文氏篡夺西魏拓跋氏的皇位奠定了基础,也给北周国家的存亡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由于大宰冢的权力过大,使得国家政治极不稳定,出现了宇文护这种多次弑君的权臣。宇文赟之所以要处死宇文宪,就是因为身为大宰冢和上柱国的宇文宪有机会成为第二个权臣,也得到了关陇集团各大家族的广泛支持。宇文宪被杀后,受到宇文赟最大的猜忌的便是杨坚。当时杨坚虽然不是统领朝政的大宰冢,但在关陇集团中的呼声极高。他不但是皇后杨丽华的父亲,还是八位柱国大将军之一,其权势仅次于接替宇文宪出任上柱国的韦孝宽。在韦孝宽已经年过七十的背景下,正值壮年的杨坚反而成了对宇文赟皇位最大的威胁。

对于这种情况,宇文赟也是多次谋划诱杀杨坚,在各种史书上都有记载。但是这些诱杀最终都没有实行,或被大臣阻挡劝说,或临时改变主意,这让杨坚逃脱了不少次的杀机。史书上没有记载宇文赟改变主意的原因,更多的是描述杨坚的英明神武,却给人留下了很多的猜测和疑问。

综合这些史料来看,杨坚之所以能力保全身,继续掌握朝廷大权,这与他和关陇集团各大门阀士族的密切关联是分不开的。从杨坚的家族历史来看,各种脉络和关系网便深入到关陇集团中,为他的崛起奠定了基础。因此可以认为宇文赟不敢诱杀杨坚,主要还是对其背后关陇集团势力的忌惮。

杨坚是杨忠的儿子,出自于关陇集团的弘农杨氏。杨忠是宇文泰在西魏改革时的主要干将之一,位列西魏十二位大将军之一,算是关陇集团的核心成员,封为随国公。在北周建立的过程中,杨忠立下赫赫功勋,受到宇文泰和宇文护叔侄的重用。杨忠去世后杨坚继承了爵位,成为弘农杨氏在关陇集团的代表人物,也受到北周武帝宇文邕的重用。杨忠留给杨坚的除了家族遗产和官职权势外,对杨坚崛起最大的帮助就是庞大的人脉网络。这个人脉网络在杨坚掌控关陇集团的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也成为他在朝廷立足的附身符。

杨坚的第一个附身符是妻子独孤伽罗,也就是著名的隋朝独孤太后。独孤伽罗的父亲独孤信是西魏八柱国之一,是宇文泰最为信重的部下。独孤信的三个女儿都成为皇后,其人脉网络遍布关陇集团各大门阀。独孤伽罗的姐姐便是北周明帝宇文毓的皇后,虽然宇文毓被宇文护弑杀,但独孤氏与宇文氏的交往却是非常紧密的。独孤伽罗四姐嫁给了西魏八柱国之一李虎的儿子李昞,她的儿子便是后来的唐高祖李渊。可以说杨坚仅仅凭借妻族的势力已经在关陇集团中数一数二了,更不要说他还有更大的人脉网络。

在弘农杨氏自己的势力中,杨坚也得到了极大的支持。杨坚的族姑母嫁给了北周名将韦孝宽,使得京兆韦氏和弘农杨氏成为政治联盟。韦孝宽是北周的名将,后来与宇文宪一起被排入唐宋的名将榜中。他的家族在关中势力极大,与京兆杜氏并称为长安城南两大家族。在宇文宪被宇文赟诱杀后,韦孝宽接替成为上柱国,也就成了关陇集团的代理人。在宇文宪死后,韦孝宽就是北周军方的第一人。但韦孝宽已经年过七十,没有了争名夺利之心,所以全力支持杨坚这个远房侄子。如果杨坚真有三长两短,难道宇文赟不怕韦孝宽起兵弑君么?

杨坚的第三张附身符来自于他自己,他与宇文赟身边的重臣郑译是同学,而且两人来往密切。郑译在宇文邕时候受到重用为御下大夫,后来又转任太子宫尹,是宇文赟身边最重要的谋臣。当时宇文赟得不到宇文邕的喜爱,朝臣多次提出更换太子,是因为郑译的策略得当才让宇文赟保住太子之位。宇文赟登基后,郑译受到重用,与杨坚内外相通。皇宫中的一举一动,杨坚都是了若指掌的,其根本便是在于郑译的配合。后来宇文赟病重,也是郑译矫诏将杨坚召回长安,让他顺利抢占了控制北周朝廷大权的先机。

与上述三张护身符相比,皇后杨丽华对杨坚的用处反而不大,只能说是安抚宇文赟的心而已。但杨丽华是宇文邕为宇文赟安排的妻子,宇文赟虽然不太满意,但也不能随意废除,反而让杨坚有了国丈的特殊身份。这个身份更有利于杨坚后来名正言顺地掌控北周朝廷,然后谋朝篡位。

可以说杨坚在篡夺北周皇位之前就有了非常大的关系网,势力遍布朝廷,在关陇集团中也得到极大的支持。在宇文赟和关陇集团争权的大背景下,杨坚不受猜忌是不可能的。但势单力孤的宇文赟也不敢轻举妄动,一方面是关陇集团势力太大,另一方面是杨坚可打的牌太多,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诱杀了宇文宪之后,宇文赟看似当了皇帝,实际上却是众叛亲离,在朝廷中是孤家寡人。关陇集团集体与其争权,各种国策上使绊子,使得他在政治上寸步难行。他想要坐稳皇位,却又离不开关陇集团的支持,陷入了进退两难之地。宇文赟可以在各种方面和关陇集团斗,但涉及到核心利益的部分,关陇集团都不会退缩。杨坚这种关陇集团未来代理人的身份遭遇不测,关陇集团很可能发动政变夺取皇位。不管是出于自保考虑,还是要稳定朝廷局势,宇文赟都难以向杨坚下手。他更多的还是希望借助杨丽华的关系,争取得到杨坚的支持。

实际上从当时的政治局势来看,关陇集团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宇文赟完全摆脱关陇集团的控制是不现实的。他诱杀宇文宪,与其说是自毁长城,不如说是与关陇集团撕破脸皮。就连宇文邕在诱杀宇文护后都不敢做得这么绝,宇文赟的操作简直是愚不可及。即便他能够成功诱杀杨坚,关陇集团还是能够推出新的代理人。这种门阀士族集团的优势便在于人才辈出,占据了朝廷的所有重要职位。可宇文赟毕竟只是孤家寡人一个,如果他选择与关陇集团的代理人同归于尽,那北周改朝换代就指日可待了。

标签: 宇文赟

更多文章

  • 夫死国灭,宇文赟的五位皇后在新朝以什么为生

    历史人物编辑:孙悦说历史标签:宇文赟

    历史上,除了蒙古元朝以外,立皇后最多的就是汉国刘聪,先后立了十七位皇后,其次就是北周宣帝宇文赟,并立五位皇后。宇文赟是一个极其擅长演戏的混蛋,他的父亲武帝宇文邕也是一代明君,对于教育孩子却非常迷信棍棒出孝子,对于儿子宇文赟的教育,就是棍棒相加,逼的宇文赟演技进步飞速。宇文邕死后,宇文赟摘掉面具不用演

  • 元乐尚——北周宣帝宇文赟的五位皇后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周一影视自媒体标签:宇文赟

    历史上大多数都是一帝一后,偏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例外,比如汉国昭武帝刘聪,在封后这件事情上有着深深的执念,从他的第一任皇后呼延氏开始,到最后一任皇后宣氏结束。在短短的8年皇帝生涯中,他一共册立了11位皇后,甚至还出现了“三后并立”的奇闻。如果说‘三后并立’还不够让人惊讶的话,那么我下面说的这位比

  • 宇文赟霸占堂嫂被杨坚训斥,杨坚的一句话吓的宇文赟哑口无言了!

    历史人物编辑:尚彩雨标签:宇文赟

    曼陀带着儿子李渊进了京城,而皇后派朱妃召见那些命妇,还有命妇唐国公太夫人曼陀,这些命妇欺负朱妃身份卑贱不配说召见二字,于是曼陀就出面为皇帝的朱妃打抱不平,曼陀就帮皇帝宇文赟出点子,曼陀叫皇帝多封些妃子,而且是出身地位高的,皇后准备要走,看见那些被处罚下跪的命妇有个晕倒了,于是宇文赟就看上了宇文温的夫

  • 奇葩皇帝宇文赟,他到底有多么的荒谬?

    历史人物编辑:深更读史标签:宇文赟

    宇文赟是北周高祖宇文邕长子,也是北周的第四位皇帝。他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女婿。显然宇文邕看走眼了,他这个儿子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而且他还非常荒唐,实在是让人无语。宇文赟是长子,十来岁的时候就被立为太子了。宇文邕非常看中他,生怕他长歪了,所以对他非常严格,每次朝见,行为举止的要求都

  • 北周宣帝宇文赟的故事,喜好纵欲、嬉游,以至死后两年国家就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娱记小能家标签:宇文赟

    北周宣帝宇文赟(yūn),字乾伯,是武帝宇文邕的长子。母亲是李氏,2岁时封鲁公。13岁时被立为皇太子。宇文赟在东宫时,武帝宇文邕对这位太子放心不下,觉着他的能力不足以继承大位,因此常严加管束,看是否能成大器。因此,太子的朝见进止,和诸臣无异,虽然隆雾盛暑,也不得休息。太子宇文赟自然对此大为恼火。宇文

  • 北周宣帝宇文赟死后,杨坚是怎么样处理他的皇后们?

    历史人物编辑:金山文史标签:宇文赟

    北周周武帝宇文邕死后,太子宇文赟即位成为周宣帝。宇文赟还是太子的时候,宇文邕着重培养他将来成为合格的君王并承担重任,对宇文赟要求极其严厉,派人监视他的一举一动,一旦犯错宇文赟就要面临惩罚。宇文邕一死,宇文赟不仅没有替父亲守孝,反而草草安葬后就迫不及待的举行登基大典。公元578年,宇文赟成为周宣帝,也

  • 史上最荒唐太上皇,北周宣帝宇文赟到底有多奇葩?

    历史人物编辑:听史阁V标签:宇文赟

    都说“虎父无犬子”,这话用在北周宣帝宇文赟身上显然不合适,他的父亲宇文邕是北周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一心想统一全国,可是他却荒淫无度,败国败家。说起来宇文赟根本不是宇文邕心中的理想太子人选。奈何他是长子,生母为李太后。七岁那年封为鲁国公,十四岁时立为皇太子。次子宇文赞并无才识,其他儿子又都幼小,短期之

  • 她是杨丽华的外孙女,为了世人不打扰,死后墓上被刻上开者即死

    历史人物编辑:扬生侃史标签:杨丽华

    “万里江山万里尘,一朝天子一朝臣”,朝代更替,换的是君王,也是臣子。在不同的人手下工作,生活也会有不同的变化,也许上一秒混得风生水起,下一刻就会是天翻地覆的变动。纵观历史,在新的领导上台之后,没有不换人的,只有用自己的人,心里才会踏实。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城西发掘出来最完整的墓葬,经过专家学者的研究发现

  • 隋唐美人集史上最悲情太后杨丽华,被父亲夺走江山,子嗣被杀尽

    历史人物编辑:海哥聊房产标签:杨丽华

    史上最悲情太后杨丽华,被父亲夺走江山,子嗣被害尽光武帝刘秀年少在长安游学,曾发出人生两大感慨:“仕宦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他把娶大女子阴丽华为妻定为人生的一重大目标,后来终于得偿所愿,成为了一段历史佳话。“丽华”是一个好名字。在南北朝末期,几乎同时出现了两个名叫“丽华”的大女子:南陈后主陈叔

  • 杨丽华:从皇太后变成公主,圣母心如何被一点点压得稀巴烂(上)

    历史人物编辑:旅游菜鸟标签:杨丽华

    公元560年,含着金钥匙的杨丽华出生了,父亲是19岁的杨坚,母亲是16岁的孤独伽罗,祖父杨忠和外祖父孤独信都是北周权贵,成了父母掌上明珠的杨丽华被爱包围着长大,深得母亲的才学,还养成了谦和豁达的好性子,贵门嫡长女的身份加上亭亭玉立温柔莞尔,一时间吸引了不少青年才俊上门提亲。最后被北周武帝相中,给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