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说唐系列小说中,有不少力气器沉、武艺高强之人,比如李元霸、裴元庆等。当然对于他们武艺的高低,自然也是有排名之说的。前七位英雄好汉的排名分别是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庆、雄阔海、伍云召和伍天锡。
在书中,李元霸是绝对战神的形象,他是天下第一好汉、武力之强是得到公认认可的。而对于宇文成都和裴元庆的排名却有一些争议。
为什么有争议呢?
因为在小说中,裴元庆和李元霸打过,虽然裴元庆打不过李元霸,但却打出来硬接李元霸三锤的辉煌战绩。当时李元霸就说,天下没人能硬接他半锤,但裴元庆却硬接了三锤,李元霸觉得裴元庆也算是好汉,就饶了裴元庆。
而宇文成都虽然武艺高强,但却没有硬接李元霸三锤的战绩。
同时后来排在第三的裴元庆还曾打败过排在他之前的宇文成都,所以对于宇文成都和裴元庆的排名有争议。
那裴元庆曾力扛李元霸三锤,又曾打败过宇文成都,为什么只排在第三呢?
在小说中,既然裴元庆排在宇文成都之后,就自有其道理,至少说明以综合实力而言,宇文成都是略胜一筹的。再则,裴元庆之所以有打败宇文成都的战绩,主要原因还是他运气好,当时宇文成都体力消耗严重,战力已经大打折扣了。
李元霸和裴元庆的兵器都是锤,他们都是力大器沉的形象,当然宇文成都的凤翅鎏金镗也很重,在小说中是重四百斤。
李元霸的双双锤各重四百斤,裴元庆的双锤各重三百斤。
李元霸和裴元庆都是用锤的,同时他们都是力大无穷,而且裴元庆在没遇到李元霸之前,根本没遇到什么对手,所以第一次和李元霸遇到交战,也就不把李元霸放在眼里。
既然都是使锤的,于是就直接拼气力,当第一锤过后,裴元庆就知道了李元霸的厉害,但此时已经没有了退路,只有继续硬接李元霸两锤。最后还是李元霸觉得裴元庆能接他三锤是个人物,这才饶了裴元庆。
就这样裴元庆就有了硬接李元霸三锤的战绩。
但宇文成都却不同,他的兵器是凤翅鎏金镗,此兵器虽然也很重,但却不利于和李元霸的双锤硬接,再则他是以灵活机动为主,自然要尽量避开李元霸的双锤。如此就没有硬接李元霸三锤的战绩。
从裴元庆和宇文成都对李元霸的交战情况来看,他们只是对战策略不同而已,并不是说宇文成都就不如裴元庆。
至于书中为什么会出现裴元庆能打赢宇文成都的情况?上面已经说了,是裴元庆运气好,那是宇文成都体力还没有恢复的原因。
宇文成都和裴元庆虽然排名有先后,但他们的武艺是属于一个档次,本身的差距并不大。
天下第一好汉的李元霸,可以不休不止的战斗,而不知累为何物,就像是永动型的机器一样。但宇文成都、裴元庆却不是这样的人物。
雄阔海、伍云召、伍天锡是第四、第五、第六条好汉,他们的武艺是在一个档次。虽然他们和宇文成都的排名差距中间只隔了个裴元庆,但却差了很多,因为他们三人和宇文成都的武艺不是一个档次的。
所以,在四明山一战中,虽然他们三人联手大战宇文成都,但最终还是打不过。
当然,前面已经说了,宇文成都和李元霸不一样,李元霸根本不知累为何物。但宇文成都却有体力消耗的情况。
宇文成都虽然最后打退了雄阔海、伍云召、伍天锡的三人围攻,但他本身也累的够呛,体力已经消耗严重。
正在这时,裴元庆就出现了。本来裴元庆和与宇文成都的武艺就在一个档次之内,是相差不多。而如今宇文成都体力已经消耗极大,战力就大打折扣。相反,裴元庆却是生力军,结果宇文成都就被裴元庆打败了。
如果裴元庆和宇文成都两人都是在体力未消耗的情况下对战,裴元庆想要赢宇文成都那是很难的。宇文成都既然能排在裴元庆的前面,就说明他的综合实力应该是略胜一筹的。
所以,就算裴元庆曾力扛李元霸三锤,又曾打败过宇文成都,但他还是排在了宇文成都的后面,位列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