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这个颜值当道的社会,女子若是生得一副好皮囊,在社会形式中多多少少是会有些便利之处,转言之,即使不为他事,长得好看本就是一件十分赏心悦目、增添自信之事。
纵观中国古代史,更是美女层出不穷,但依据古时的传统而言,不论你生的再貌美,其实也终归是男性权力的附属品吧,并不像当代女性这么美的自由自在。
说起红颜,不得不让人想起古代那一位命途多舛的美人——萧皇后。
出身贵族
她一身的辗转其实从她出生那一刻开始就预示了些什么。公元567年,西梁孝明帝萧岿的皇后生下了一位可爱的女儿,这本是一件大喜事,但古时的江南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二月生子不举”,意思就是说,儿女出生的孩子是不详之身。萧氏,就生于农历二月。
所以,自打出生以后,萧氏就不被父母待见,甚至是面临着被抛弃的宿命。后来,还是萧岿的弟弟东平王萧岌代为收养了尚幼的萧氏,但就在萧岌夫妇养育她不到一年之时,夫妻二人双双离开了人世。
萧岌夫妇的离世似乎更是给那个不详之说添了些佐证,孝明帝就更是决议要把这个孩子送离自己身边远远的。
可是王室的许多王侯将相也是根本不敢、也不愿意揽下这个不详之身。几经周折,她终于是被送到了舅舅张柯家里寄养。
逐渐长大懂事的萧氏也听闻了自己身上的传闻,所以她对于舅舅的收养十分的感激,虽说出身华贵,但此时栖身的舅舅家条件根本比不了那些雍华之所,小小的萧氏心里十分懂事,每天都帮着舅舅劳作、分担家务。
也许是因为生来就被自己的亲生父母嫌弃,又一直过着寄人篱下生活的缘故吧,萧氏被锤炼的性子十分的温和顺从。
萧氏打小就生得十分的可人模样,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萧氏渐渐出落成了个标志的大美人。许多富家子弟都听闻萧氏的美貌而主动送上门来追求,萧氏从不理会,也许她心中那个与她相配之人始终还没有出现吧。
迎来命运的转折点
开皇二年间,隋文帝眼见杨广也到了娶妻的年纪,就想着给他选妃。但隋文帝又是个十分信奉占卜之术的人,术士曾告诉隋文帝,必须给杨广在西梁国的公主中物色一位晋王妃才是大忌,可几经筛选,竟只有满足占卜结果。
而晋王也是亲眼见过萧氏的美貌之后立刻决定成婚,就这样,萧氏摇身从一位皇室弃女转而重新踏入了华府。
婚后的二人可谓是琴瑟和鸣,很快就为杨广诞下了杨昭,杨钊的出世深得隋文帝与独孤皇后的欢心,夫妻二人更是时时大加赞赏杨昭的聪慧。
萧氏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她眼见此时太子杨勇那骄奢淫逸的作风让独孤皇后深为厌恶,而丈夫功勋卓著、表现引人,她心中也是暗下决心要好好辅佐文武双全的丈夫,助其成大业。
她暗中以自身西凉公主的号召力为丈夫招兵买马,拉拢了许多南方将士的支持,为杨广之后的大业奠定了深厚广泛的群众基础。
而最终,杨广也是不负众望的顺利登基,史称隋炀帝。
就在隋炀帝登基的第二年,这位助其大业的贤内助并册封为了皇后。而起初杨广还是一位勤政为民的好皇帝,兢兢业业攻于朝政。但渐渐地他被这种权势盛欲冲昏了头脑,不理朝政,整日开始沉迷酒色美色,百姓的生活也至此不得安宁,在他的暴政之下惹得一片哀怨。
萧皇后眼见丈夫的颓落,并没有选择直言相劝,而是委婉的作诗一首《述志赋》来规劝皇帝体恤民情民意,但此时骄奢成性的隋炀帝早已听不得劝,持续实行暴政,它的统治也站在了悬崖边上。
萧皇后始终是一派温婉成性的大家之气,她只是默默地选择陪伴、顺从。
公元618年,宇文化及于江都起兵发动政变,进而闯入行宫将杨广刺死在榻上。萧皇后与杨广36年的相守相伴至此走到了尽头。
夺权之后的宇文化及眼见萧皇后的美貌,令其深陷不已。他抢夺过萧皇后,在其自立为帝之后,封她为萧淑妃。萧氏倒也没有太过抗拒,任由命运摆布,只是她对宇文化及提过的唯一要求就是希望他能将杨广按帝王的礼仪安葬,由此也可将萧氏对杨广的情深意切。
但宇文化及空有一腔莽夫之勇,根本无才掌管政事,再加上他也开始醉心在萧氏的温柔乡里,所以很快就被窦建德的军队击得溃不成军。
同样的命运好像接力一般,窦建德也是让萧氏的美貌扰得不能自己,便把她夺来纳为了小妾。但窦建德的原配是个手段阴狠的毒妇,她见不惯丈夫整天沉醉在萧氏宫中,便平日里想方设法地给萧氏使绊子。萧皇后心知肚明,但她始终选择默默承受这一切。
就在此时,身在突厥的隋炀帝的妹妹义成公主听闻隋炀帝死讯,便请求突厥可汗把萧皇后接到身边。窦建德也只得答应。
来到突厥可汗面前的萧皇后再一次凭自己的美貌深深地撩动了可汗的心,突厥可汗随即就将她占为己有,日日夜夜与萧氏缠绵悱恻,成为了又一位深陷萧皇后美貌无法自拔的男人。自始至终,萧皇后都选择默默接受,不予抵抗。
好景不长,这位突厥可汗也突然撒手人间了。但是突厥境内竟然有一种荒唐至极的习俗,那就是父子可以共妻。自然地,突厥藩王的儿子上位之后,萧氏又成为了他儿子的人。
似乎萧皇后所经历的每一位掌权者都不可避免地太过迷恋于她的美貌,从而便自然远离了本该操心的政事。突厥的下臣们不愿再见新的藩王也整日沉迷美色而不问正事,都纷纷来劝说他。
但这位新上任的可汗更是重演暴君之治,下令将凡是前来劝谏的重臣们都统统杀光。
安度晚年
又是熟悉的场景,又是熟悉的结局。就这样,正当突厥可汗还在留恋温柔乡的时候,唐朝大军前来踏平了东突厥,唐太宗李世民也将已年过半百的萧氏接回了宫中。
岁月似乎真的没有在这位美人身上留下什么痕迹,她依然是美得那么动人心弦。李世民随后也将其纳为昭容,后世对萧皇后这最后一段婚姻也是众说纷纭。
但唐太宗确实是对她善待有加,下令将萧皇后平日一切的吃穿用度都按照皇室规格置办,萧氏这辗转流离的一生,也算是终得一个安稳遂意之所。
唐贞观二十一年,萧氏走完了她颇具戏剧色彩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