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吕雉——残忍的背后,亦是被刘邦逼出的精彩!

吕雉——残忍的背后,亦是被刘邦逼出的精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简史说 访问量:1624 更新时间:2024/2/14 21:28:19

历史上比较出名的女人往往都是贬褒不一,一方面,在那个男权社会,由女人君临天下,让大老爷们心里很不服气,也和传统的儒家思想不符;另一方面,因为“红颜知己”和“红颜祸水”的区别实在太微妙,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从“知己”变成“祸水”。像妲己、褒姒杨玉环,要是所处的朝代没有发生动荡、得以延续,她们完全不用背上那么多“误国”的骂名,成为皇帝昏庸的“替罪羊”。这对她们来说,真是莫大的冤屈

和这些“以色取宠”的女人相比,历史上也有一些权势女人,比如武则天吕雉、北魏萧太后、乃至后满清时代的慈禧等等,这些人都曾大权独揽、总领朝纲。人无完人,这些女人在统治中也有弊端存在,但是,深入分析的话,她们的“功”明显大于“过”,然而,不还是被骂的体无完肤吗?在这些女人中,吕雉的崛起好像更有戏剧性,也带有一定的被动性,因为吕雉的精彩完全是被刘邦逼出来的

吕雉只是一个家境富裕的平凡女人,可父亲偏偏把他许配给“市井”级人物刘邦(在这里先佩服一下刘老爷子的眼光,诸葛亮都未必做得到)。刚开始,吕雉一直都在抱怨命运的不公。也许是日久生情,也许是孩子的到来让她的心理起了变化,她开始接受这个无法改变的事实了,而落魄的刘邦也一直对她十分宠爱,家,成了完整的家了。

后来刘邦看到各地起义不断,于是,也加入到这股浪潮中,而吕雉,除了尽到一个妻子的责任、照顾一家老小外,还不遗余力地位刘邦摇旗呐喊,甚至还到处散播流言,说刘邦就是将来的皇帝。现在人可能不信这一套,但在那个时代,迷信很流行,吕雉的推波助澜让方圆附近的百姓都十分崇拜刘邦,为刘邦增加了不少力量。

一个女人该做的,吕雉几乎都做了,传统的“妇德”在她身上表露无遗。

后来刘邦称帝,吕雉成为皇后,他们的儿子顺其自然就成为太子——皇位的继承人。但是,岁月不饶人,奔波劳碌让吕雉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风采,成为名副其实的“黄脸婆”,这如何还能留住刘邦的心?两人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吕雉明白一个帝王的责任,所以,她从不和那些年轻的妃子争宠,可是在戚夫人的孩子降生之后,吕雉不但被刘邦所无视,而且她还感到一种巨大的威胁——来自皇位的威胁

刘邦可以无视吕雉日渐苍老的容颜,但他不该无视一个母亲保护孩子的决心,那是天性

刘邦和项羽对峙的初期,总是挨打的角色。有一次在逃避楚军追击时,为了能减少累赘,刘邦多次将儿子和女儿推下车去,还好夏侯婴坚决带着孩子。当时的吕雉和刘邦的父亲被项羽俘获,回来得知这些情况后,吕雉向夏侯婴行了大大的一个礼。这只是个简单的感恩吗?不,这个礼有多大,吕雉心里的恨就有多深。刘邦可以拿出1000个推孩子下车的理由,但在吕雉心里,“失职的父亲”这一条就能打败那1000个理由

这是其一,戚夫人得宠后,其二很快就到来了

戚夫人为刘邦生下一个儿子,一直希望刘邦能改立太子,而刘邦也确实这么做了,只不过,由于群臣的屡屡反对而没有得逞。为了保住孩子的太子之位,吕雉卑躬屈膝去联络那些曾经为刘邦立下汗马功劳的老臣。在吕雉的努力下,皇位保住了,刘邦死后,戚夫人的悲惨命运就可想而知,只不过谁也想不到吕雉竟然那么狠

吕雉从一个贤良淑德的女人转变成一个心狠手辣的弄权者,这难道不是刘邦给逼的吗?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不逼自己一把,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我觉得放在吕雉身上挺合适

每每提到吕后,“专权”二字始终如影随形,但历史上哪一位帝王不是“专权”的代言人呢?为什么偏偏抓住吕雉不放呢?有些皇帝专权一生,都未能做出什么功绩,再看看吕后:降低赋役、发展农业、勤俭治国、打击奢侈,为了让边境百姓能安居乐业,她还一直奉行和匈奴的“合亲”政策;刘邦时期对商人的打压条令也被废止……

吕后的种种措施,为稳固刘氏家族的统治奠定了基础,也为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撇开性别上的成见,其他人就一定比这个女人做得好吗?既能维护政权、又能发展民生,又何必在乎这个皇帝是男是女呢?

标签: 吕雉

更多文章

  • 刘邦对吕雉感恩戴德,没有她,刘邦恐怕还是个混混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斋标签:吕雉

    刘家和吕家的联姻,是一段典型的高攀婚姻,而刘邦的高攀最终也得到了回报。刘邦后来能够抓住机会起兵成功,多亏了两个贵人的相助,一个是岳父吕公,另一个就是正妻吕雉。山东单县人吕公是个高人,他培养的几个儿子女儿也都不含糊。刘邦这个人虽然有野心、有智慧,但是混迹沛县的那段时间总是混混沌沌,正缺少高人的指点和贵

  • “诛吕行动”,可为何非得等吕雉死后才动手?

    历史人物编辑:付柳红标签:吕雉

    这件事只有在吕雉死了以后,因为吕雉在,诸侯和功臣集团的行为就是造反和以下犯上。而在吕雉死后,那就是平叛,诛杀乱臣贼子。也就是一个“合法”“不合法”的问题,诛吕行动必须符合封建法统和伦理道德,也就是说要在“舆论”上占据主导地位。吕雉,汉高祖刘邦的皇后,是中国封建时代第一个执政的女政治家,临朝听政十二年

  • 吕雉、武则天都残害皇族,两人死后差别为什么这么大?

    历史人物编辑:书中文史屋标签:吕雉

    汉朝吕雉和唐朝武则天两人经常被合称为“吕武”,之所以这样称呼,是因为两人有着极为相似的人生经历,同样都是以女性身份掌控帝国多年,但是两人的结局下场却是天地之别,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吕雉父亲因为躲避仇人搬迁到沛县,因此和混混刘邦成了同乡,在吕家乔迁宴席上,吕公认定刘邦面相不凡,当即决定将吕雉嫁给刘邦

  • 刘邦夫人吕雉虽然狠毒,但却给后人贡献一节日

    历史人物编辑:人微言卿标签:吕雉

    每年的正月十五为元宵佳节,元宵这个传统节日,对我们今天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可庆祝了如此多年的元宵,元宵是从何时开始?又是有哪些庆祝方式供人参考?现在小编就简略来说说。元宵源自汉朝时期,世人皆知,汉高祖刘邦之后为吕后,自刘邦去世后,朝廷为吕后掌控,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故而朝廷大臣多为吕后的亲戚。而周勃

  • 吕雉做了什么错误之事,导致家族遭受灭顶之灾?

    历史人物编辑:天生有梦标签:吕雉

    这是吕雉做的最错误的事情,最终导致吕氏家族被屠杀了,不得善终。吕雉以太皇太后身份临朝称治,独揽大权后,打算给娘家吕家封王。下朝后,吕雉独自留下周勃和陈平,向两位老臣提出,要追封死去的父亲吕公为宣王,死去的兄弟吕泽为武王。太尉周波忠诚坦率,立即重申了白马约定。高祖皇帝死前杀了白马,以君臣为歃血为盟,非

  • 吕雉真的给刘邦戴绿帽子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刘明毅标签:吕雉

    孔子说,食色性也,吃和两性关系,一直都是人类的基本需求,这一点孔子看得很明白,也说得很直白。但不同时期,对待两性关系的态度,却有着很大的不同,在中国就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那就是随着时代越来越往后,两性关系就趋于越来越保守。甚至到了明清时期,达到了顶峰,连改嫁这种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在明清时期都成了一

  • 刘邦逝世后,吕雉用何手段得以控制汉朝?

    历史人物编辑:刘玉奎标签:吕雉

    江山辈有人才出,历史大多由男人书写。而谈到那些长袖善舞,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吕雉吕太后便是一座无论如何都难以跨过去的高山。先秦时代群雄逐鹿,鲜有女性人物当权的记载。吕雉作为开汉族祚四百年的帝王刘邦的妻子,能在刘邦死后临朝称制十六载,成为封建统治时代乃至华夏文明史上第一位集权于一身的女太后,让无数男人

  • 汉室传奇:匈奴气焰嚣张,调戏吕雉,蔑视刘恒,西汉如何应对?

    历史人物编辑:漫说历史标签:吕雉

    #历史#(本文大约2000字,阅读需要5分钟)公元前二00年,西汉王朝建立两年后,刘邦与匈奴在白登首次正面交锋,因为军情误传,被四十二万匈奴兵团围困在七天七夜,陈平出谋,刘邦在大雾时才能侥幸逃出。而匈奴汗国二任单于冒顿,在此次战役后,仍不断攻击汉朝北方边境,刘邦十分忧虑,征求娄敬的意见,娄敬建议刘邦

  • 双面吕雉:既是贤妻良母,也是残忍毒妇

    历史人物编辑:蔡振标签:吕雉

    文:渌水客说起汉室王朝的建立,就不得不提起高祖刘邦,但一提起刘邦,就不得不提起他的驭人之术。那么刘邦能够“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开创西汉两百年的基业,到底谁的功劳大呢?有人肯定要说是汉家三杰那三位兄弟——萧何、韩信、张良。因为这三人可是高祖钦点的最大功臣。但实际上,真正一直默默守护着刘邦,替他坐稳江山

  • 刘邦死后,吕雉是用何手段得以控制汉朝?

    历史人物编辑:老泰迪讲历史标签:吕雉

    说起历史上厉害的女性角色,很多人可能会想到武则天,毕竟她是第一个登基称帝的女皇帝。但其实在此之前还有一位女性,跟武则天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那就是吕雉,也就是传说中阴狠毒辣的“吕后”。她才是历史上第一个皇权独揽的女人,在刘邦死后控制朝野十六年,那她是如何走到权力巅峰的呢? 都说成功的男人背后肯定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