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朝第二位皇帝刘盈为什么没得到太宗这个庙号?

汉朝第二位皇帝刘盈为什么没得到太宗这个庙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淮下书生 访问量:2466 更新时间:2024/2/14 19:22:08

汉惠帝刘盈的庙号为什么不是太宗?有粉丝问淮下书生,孝惠帝刘盈作为汉朝的第二位正式皇帝,刘邦的嫡传太子,心地善良、人品不错,为什么紧接着刘邦太祖庙号的太宗没有给他,而是给了小宗入大宗的汉文帝刘恒呢?

汉孝惠帝刘盈

有人说了,那是受到吕后影响,汉惠帝性格懦弱,刘邦死后朝中大权实际上由吕后掌控了。诸吕之乱后,吕氏家族被彻底清算。作为吕后的亲儿子,刘盈自然会受到吕后的影响,不给立庙号也在情理之中。

这么说显然是不对的,诸吕之乱清算的是吕氏一族,刘盈母亲虽然是吕后,但他毕竟还是姓刘,身上流淌着刘邦的血。况且,刘氏宗亲在吕后死后,也并没有落井下石地诋毁吕后。

诸吕之乱

我们看齐王刘襄讨伐诸吕的檄文:“孝惠崩,高后用事,春秋高,听诸吕,擅废帝更立,又比杀三赵王……而诸吕又擅自宫官,聚兵严威,劫列侯功臣,矫制以威天下,而宗庙所以危矣。”

齐王刘襄讨伐诸吕檄文

也就是说,吕后做错事,是被诸吕蒙蔽的。举兵起事只针对诸吕不针对吕后。有人又说了,起事檄文矛盾肯定不能直指当事人,吴楚七国之乱、朱棣奉天靖难都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而不是直接针对本人。

都是以清君侧为理由

实际上,司马迁让吕后进入了《史记》的帝王本纪,你要知道,中国历史上进入帝王本纪的女人就两个,一个吕后,一个武则天。武则天好歹称帝了,吕后则是不以帝王之名,而以帝王之实进入帝王本纪。

这说明了,吕后的功绩、地位、影响力,还是得到认可的。而惠帝作为皇帝,司马迁却没给他单独的本纪,而是附在了《吕太后本纪》里。足以说明,惠帝没有庙号,甚至说没有帝王本纪,和吕后关系不大。

进入史书帝王本纪的两位女性统治者

还有人说了,你不是说汉朝庙号严谨吗?惠帝在位时间短,存在感低,权力还把持在吕后手里,没有庙号也正常。这么说也不对。汉朝庙号严谨是谨遵“天子七庙”的名额数量,名额不够肯定要竞争,但名额充足时,这个顾虑相对较低。实际上西汉庙号原本就有七个,刘秀上位后名额不够了,才选择性地废除了三个,这个淮下书生下期还会讲!

天子七庙

那么,刘盈没有庙号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就是法统传承的问题。

我们知道庙号都是后人给立的,比如儿子当了皇帝,和大臣一起商议给先帝立庙。秦始皇就曾因为“子议父、臣议君”的关系,而不使用庙号和谥号。

那么刘盈有后人给他立庙号吗?没有。刘盈的两个皇帝儿子,一个前少帝一个后少帝,都是吕后立的纯傀儡皇帝,没有给刘盈上庙号,或者说没来得及,又或者说吕后自己也没有重视。

影视剧吕后和所立小皇帝

而小宗入大宗的汉文帝这边,则由儿子汉景帝上了庙号太宗。为什么要上庙号太宗呢?有人说功绩高,功绩高是外因,这个我们前面讲过,但不仅仅是外因,还有内因,这个内因就是为了告诉世人,法统的合法传递是汉太祖刘邦传承到汉太宗刘恒。

西汉世系简表

这下明白了吗?汉景帝给老爹上庙号太宗,就是告诉世人,我们这一支是正统延续。这也是为什么汉景帝给老爹上庙号的同时,要重新确立一下刘邦的庙号是太祖而不是高祖,毕竟太祖太宗才是一脉相承,从而直接忽略掉刘盈那一脉。

汉景帝

再回过头,诸吕之乱后,朝臣们说后少帝刘弘非刘盈亲生,刘恒被拥立为帝后,刘恒下令杀掉了后少帝兄弟五人。你举得可能五个都不是亲生的吗?原因还是一样,为了正统合法,毕竟刘邦嫡长子惠帝有后代存在,你刘恒继位还合法吗?

汉太宗孝文皇帝刘恒

所以你懂了吗?刘盈没有太宗的庙号以及后少帝兄弟五人被杀,都是文景父子为了正统传承而作的努力。

文景二帝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建文帝身上。朱棣靖难成功后,也炮制出当年太祖要传位给自己,以及建文帝是在齐泰、黄子澄等人的密谋下矫诏嗣位等一系列记录,更是把建文四年改成洪武三十五年,等于直接抹杀了朱允炆的正统性,后面就是他死后得到了庙号太宗。

明实录

一切都是为了正统性啊!

欢迎关注“淮下书生”,阅读观看更多历史文学原创文章和视频!

版权声明:本文及相关视频由淮下书生原创撰写拍摄,非“淮下书生”署名的发布,皆为抄袭搬运。任何平台个人禁止抄袭搬运,喜欢可以转发分享点赞评论关注!

标签: 刘盈

更多文章

  • 刘邦召薄姬待寝,见面后转身想走,但她说了一句话让刘邦龙颜大悦

    历史人物编辑:史事如烟标签:薄姬

    汉高祖四年,刘邦召薄姬待寝,见面后又反悔转身想走,但薄姬一句话让刘邦龙颜大悦,连忙留住她, 一夜风流她成为了人生赢家。在历史上,有很多人为了皇位而拼得头破血流、身首异处,也有很多人无须任何争抢,其至明明没有想到,却依旧是当皇上的命,汉文帝便是其中之一,他的人生从一开始就经历着偶然。他是汉高祖刘邦和与

  • 同为刘邦妃子,为何吕雉将戚夫人做成人彘,却放过能生天子的薄姬

    历史人物编辑:老虫侃历史标签:薄姬

    历史上掌权的女性并不在少数,但要论起心狠手辣,可能没多少个人能与吕雉相抗衡。吕雉在很早的时候就嫁给了一无所有的刘邦,帮助刘邦打点家事、照顾父亲、生儿育女。后来在多次死里逃生之后,吕雉终于成为了政治的掌权者,却又要开始面对刘邦的厌弃和戚夫人的加害。刘邦虽然知道吕雉在自己的人生当中奉献了许多,但他依旧很

  • 吕雉为什么对戚夫人这么狠毒?而善待了薄姬,史学家:原因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韦祖创标签:薄姬

    吕后为人心狠手辣,是古代悍妇代表人物之一,这样的个性自然利于权利的掌控。吕后不仅有政治野心,也善妒,所以对于后宫中可以和自己抗衡的宠妃,她都会采取十分残忍的方式去对付她。所以后来吕后对戚夫人使用了残忍的手段将她破害死,而这样狠毒的吕后,为什么会放过了薄姬呢?其实这个故事也是

  • 刘邦娶二婚的薄姬,不仅是因她貌美这么简单,主要是她背后的势力

    历史人物编辑:王富刚标签:薄姬

    说起刘邦的老婆,我们最先想到的就是吕雉。因为她不仅是刘邦的原配,还是刘邦的皇后,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后。她在我国历史上的影响非常大,在刘邦死后更是掌控西汉政权多年。除了吕雉,还有就是戚夫人,主要因为她被吕后做成了人彘。当然,还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就是薄姬,不过大家对这个并不熟悉。薄姬在历史上影响并不比

  • 都是刘邦的妃子,为何吕雉只杀戚夫人而不杀薄姬呢?

    历史人物编辑:钱冬霞标签:薄姬

    吕后、戚夫人、薄姬这三个女人都为刘邦生了儿子,但是由于个人性格品行的不同,这三个女人的结局也完全不一样,而看这三个女人的人生故事,则很好的印证了一句古话——不争,则天下莫能与之争。戚夫人是刘邦后期宠爱的女人,刘邦活着的时候备受荣宠,戚夫人能歌舞会会唱歌,大约在相当于现在娱乐圈的当红艺人,刘邦本人司马

  • 刘邦不爱的薄姬,却当上皇太后,而亲侄女却是大汉第一废后?

    历史人物编辑:彭鉴之标签:薄姬

    纵观我国封建社会的漫长历史,许多皇后的族人都渴望借助“皇亲国戚”的身份来获得荣华富贵,这些“外戚”为了长期“固荣”、“固宠”,往往会选择让更多的本族妙龄美女进入皇室宫禁,如果她们嫁给皇帝、皇室宗亲,则缔结的皇家姻亲会让外戚们所能获得的荣宠更加有保证。那些为了家族利益而“被动”嫁入皇家的女子能真正得到

  • 吕雉听说薄姬将会是“天子之母”,那为何还让她一生平安呢?

    历史人物编辑:杨子豪标签:薄姬

    刘邦去世之后朝中的军政大权都掌握在吕雉手里,而且还掌握着后宫妃嫔们的生死,特别是戚夫人遭到了吕雉的严重打击。但是为什么薄姬刘恒的母亲却没有遭到吕雉的打击呢?吕雉听说薄姬将会是天子之母,为何还要保他一生平安呢? 刘邦死了之后薄姬竟让被吕雉放出宫去,让薄姬找她的儿子刘恒去做王太后,薄姬是一个很可怜的人,

  • 薄姬长得那么漂亮为什么得不到刘邦的宠爱,无欲无求反成人生赢家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小前沿标签:薄姬

    薄姬也是汉高祖刘邦的后妃,但是相比于吕雉和戚夫人,这个不得宠的嫔妃便很少走进大众的视野之中。戚夫人特别受到刘邦的宠爱,但她因为贪婪因而触怒了吕雉被做成了人彘;吕雉则为了吕氏族人能够分到权利和地位,辛苦劳累一生,最后还是白忙一场。唯有薄姬前半生虽然不得宠,但是却侥幸逃过了吕雉的摧残,最后母以子贵成为了

  • 一婚嫁魏王,二婚嫁皇上生下最孝顺的皇帝,薄姬的聪明谁人能懂?

    历史人物编辑:小倾文史轩标签:薄姬

    汉高祖刘邦以其卓越的政治权谋,打败了西楚霸王项羽,统一了全国,稳稳当当做了皇帝,但是他的后宫内斗乱成了一锅粥。皇后吕雉颇有计谋,嫉妒成性,将戚夫人变成人彘,汉高祖死后,刘氏后代王子几乎被斩尽杀绝,只留下刘肥和她亲儿子刘盈了,还有一个是薄姬的儿子刘恒,就是后来的汉文帝。在宫廷惨烈的争斗中能够保全自己的

  • 刘邦死后嫉恶如仇的吕雉为何放过薄姬?使其最终成为人生赢家呢?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瞭望标签:薄姬

    我们知道在我国古代很少有皇帝实行一夫一妻制,虽然有但也绝对是凤毛麟角,而大多数皇帝都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虽然这些数字有点夸张,但也能够看出皇帝的老婆还是比较多的。数量过多也会导致嫔妃之间互相争风吃醋,以及卷入诸皇子争夺储位之战中。而我国汉朝第一位皇后——吕雉,可以说就是争风吃醋以及帮儿子争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