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为什么要杀死孔融一家?

曹操为什么要杀死孔融一家?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 访问量:2384 更新时间:2023/12/25 9:48:31

三国时期的曹操是一代枭雄,在历史上曹操都是非常厉害的。可是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曹操被描述成了“汉贼”。不过对于曹操是不是汉贼,就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历史上的人对曹操评价不一。不过曹操的能力毋庸置疑。

曹操的一生都是雄才大略的,只不过最终的曹操没有看到天下统一,同时最终的三国赢家也不是曹氏宗亲,反倒是了司马家。从曹操的身上可以看到很多人性的一面,历史上的曹操是个生性多疑的人,在这样的情况下曹操杀死了很多人。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位圣人,他就是孔子。时至今日中华大地仍然可以见到孔庙,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对后世的影响力。在三国时期,同样出现了这样一位人,他就是孔融。小时候的我们都学习过孔融让犁,这个孔融就是他。

孔融是孔子的后代,在东汉末年的时候,孔家的影响力依然存在。孔融是东汉末年的名士,其次就是建安七子之一,这样的成就已经是很厉害了。其次孔融在做官时期,对北海做出了很重要的贡献,因此受到当地人们的敬佩。

东汉末年的时候,没有科举制,这时候的读书人想要入朝为官,只能够通过举孝廉,其余的方法则不行。小时候的孔融就知道让犁,因此他的名声早就已经是尽人皆知了。到了二十岁的时候,孔融被举孝廉,由此走入仕途。

古代没有科举制的时候,选拔官员是非常看中人品的,小时候的孔融就人品过关,长大了自然会得到举孝廉。孔融走入了仕途,当时的人们都认为他会成为一个非常厉害的人物,甚至是一统三国的重要谋士。这样想就错了。

孔融的结局是非常不好的。曹操一生都在征战,直到去世前也是如此,可是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看到三国统一。曹操的能力毋庸置疑,经过战场的洗礼,曹操成为了一个铁血军人,这时候的曹操久经沙场,无论是什么情况,都是经历过的。

孔融只是一个读书人,绝对不可能与曹操这样的人走到一起。于是两人的矛盾就出现了。孔融在55岁的时候被曹操处以满门抄斩。当时的曹操想要挟天子以令诸侯,可是这时候的曹魏大臣都是反对的。不过这些大臣只是说说而已,没有人敢违背曹操的意思。

面对曹操想要挟天子以令诸侯,孔融不干了,这时候的孔融想要警醒一下曹操。不过曹操的性格那里是孔融能够扭转的?后来孔融写了很多诗,比如说《临终诗》,开头两句就是,“言多令事败,器漏苦不密。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话说得多了,一定会使事情失败;器皿漏水是苦于它不严密,有漏洞。

这样说就是孔融给自己的警示,不过孔融对自己的命运已经是很清楚了。《临终诗》的开头两句让曹操很是不满,毕竟这是在说曹操可能会将孔融杀死。结果事实真的如此,只不过曹操找了一个合适的理由。可是孔融不懂得规矩,一直挑衅曹操。

最终的孔融被曹操满门抄斩,举几个例子来看,孔融是一直挑细曹操的。当时的曹操颁布禁酒令,可是孔融不仅没有听从,反倒是不断饮酒;曹操远征乌桓,孔融又发表文章,讽刺曹操不仁不义,欺负弱小;后来曹操还抢了人家的儿媳妇,结果给了自己的儿子曹丕,此人就是甄氏。

惹怒了曹操的孔融被列举了五条罪名,分别是“招合徒众”“欲规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跌荡放言”,结果孔融被满门抄斩。现如今看来,曹操肯定是厌烦了孔融这个“烦人精”,无论是曹操做什么事,孔融都是唱反调。

标签: 孔融

更多文章

  • 曹操为何杀孔融?《魏氏春秋》揭开真相,难怪没有人敢替孔融鸣冤

    历史人物编辑:王飞爱生活标签:孔融

    一、曹操为啥杀孔融?孔融可谓三国另类名人,小时候依靠“孔融让梨”,达到妇孺皆知的地步。奈何悲催的是,孔融除了小时候这件事外,还有啥事?在大部分人的认知内,几乎就直接跳到他五十多岁时,被曹操所杀了!所以孔融这模式,也算是“知头道尾”的另类解读。曹操顶着一张“大白脸”的年代,所谓“坏人眼中的坏人,必是好

  • 为何武则天敢杀王皇后,可是卫子夫却不敢杀陈阿娇呢?原因有两点

    历史人物编辑:契机电视君标签:陈阿娇

    我们在历史上看到了无数的故事。有时我们会发现很多情况下的故事都是一样的。比如,从历史上看,帝王谋权篡位的方式大同小异。有时他们模仿前朝,不只是前朝,就连皇宫也能看到同样的东西。武则天和卫子夫是皇帝的第二任皇后。它们是不同的。皇后被迫退位,陈雅乔被废也是她自己的错。不同的是,皇后被废后,武则天敢杀皇后

  • 武则天杀了被废的王皇后,为何卫子夫却不敢杀被废的陈阿娇?

    历史人物编辑:陈浩说动漫标签:陈阿娇

    武则天敢杀王皇后是因为王皇后已被废黜,而自己深得皇上的喜爱,所以杀死王皇后不会有任何后果。但对于卫子夫来说,陈阿娇出生名门,祖父配享太庙。汉武帝之所以能登上帝位,也得益于陈阿娇的母亲馆陶公主的帮助。假如卫子夫真的杀了陈阿娇,不止是馆陶公主,就连汉武帝都不会放过卫子夫。武则天和卫子夫是两个性格截然不同

  • 汉武帝与陈阿娇的姐弟恋始末:是真爱,还是利用?从结局窥探一二

    历史人物编辑:平华泛教育标签:陈阿娇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不得不承认,汉武帝是汉代最雄才大略的君主。他在位期间,不仅“凿空”了西域、击退了匈奴,还完善了朝廷制度,实现了儒学独尊。但他可不仅仅只是“略输文采”,他个人的家庭生活“输”得非常彻底。太子冤死,首任陈皇后被废,第二任卫皇后受冤自杀,第三任李皇后病死,第四任皇后钩弋夫人被赐死.

  • 汉武帝的皇后们:宠和爱的区别在哪?看看陈阿娇和卫子夫就知道了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有个坑标签:陈阿娇

    历史上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一般在位长寿而且强势的皇帝,都会有很多女人,而且下场大多不好;而如果有一位女主经久不衰甚至临朝称制,一般也会以皇帝短寿或健康不佳难以视朝。而恰恰,汉武帝在位54年,不可谓不长久;在位伊始,就断和亲、立中朝,在位期间拓南蛮、逐匈奴,不可谓不强势。而站在历史顶点的汉武帝,有且仅有

  • 汉武帝废掉皇后陈阿娇原因有三,最主要原因:治不孕不育花9000万

    历史人物编辑:邹宁标签:陈阿娇

    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婚后无子,问题出在女方身上,皇后为了治疗不孕不育症,竟然花去9000多万钱!当年国家财政才50多亿!许多年后,司马迁因拿不出50万只能被宫刑,自古以来治疗不孕不育都是门大生意啊。汉武帝第一位皇后陈阿娇,就是小时候他说要“金屋藏娇”的那位阿娇,可是最终还是被废掉了皇后位子。汉武帝为什

  • 陈阿娇行厌胜之术被幽禁,为什么后人却认为她是汉武帝的真爱?

    历史人物编辑:邀月历史阁标签:陈阿娇

    每当我们说起汉武帝刘彻,除了他的丰功伟绩,也会在茶余饭后说起他的三位皇后,并且争论哪位皇后是汉武帝的真爱。我们分析一下这三位皇后就明白了。第一位皇后陈阿娇留下一个金屋藏娇的故事,最后行厌胜之术(即用法术诅咒或祈祷以达到制胜所厌恶的人、物或魔怪的目的。)被废后,幽禁深宫。第二位皇后卫子夫从一个歌女成为

  • 同样受巫蛊之祸影响,为何卫子夫自尽,陈阿娇却受到优待

    历史人物编辑:枕籍历史标签:陈阿娇

    汉朝对于巫蛊之事极为忌讳,偏偏在汉武帝时期,两代皇后都是受巫蛊之祸所累,导致一个被废,一个自尽而亡。但两件事有所不同的是,陈皇后是的确做了此事,而卫皇后则是被诬陷的。然而卫皇后最后却死了,陈皇后反而受到优待。汉武帝对于巫蛊之术,采取的是零容忍的态度,那么同样受巫蛊之祸影响,为何卫子夫自尽,陈阿娇却受

  • 从“金屋藏娇”到被废后,历史上的陈阿娇,为何最终不敌卫子夫?

    历史人物编辑:史料侦探社标签:陈阿娇

    少年相识的发妻,最终还是败给了半路杀出的小三。历史上的陈阿娇,从“金屋藏娇”到被废打入冷宫,原本有着一个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盛大开局,却最终以长门孤守、一人终老的惨淡局面告终,其悬殊的人生轨迹,也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感慨和遗憾。那么陈阿娇为何敌不过卫子夫,其实仔细推敲的话,这里面,还真有不少值得当代人

  • 王皇后被废,武则天杀王皇后,陈阿娇被废,卫子夫为何不敢杀她?

    历史人物编辑:韩铮铮标签:陈阿娇

    三个女人一台戏,嫔妃争艳的后宫争斗向来是热闹非凡。面对权势、地位甚至生死,后宫女人们为了生存往往会是不择手段地争个你死我活,这也是后宫生存之本。为此,武则天不惜扼杀自己的亲生女儿诬陷王皇后,致使高宗废了王皇后后还不解心头之恨最后狠下杀手灭了王皇后和萧淑妃,从而风光登上后位。可是同是情敌兼是对手的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