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武帝刘彻,对于卫子夫的自杀,后悔过吗?

汉武帝刘彻,对于卫子夫的自杀,后悔过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历史大讲官 访问量:3004 更新时间:2024/2/6 9:18:02

据《汉书·外戚传》记载:诏遣宗正刘长乐、执金吾刘敢奉策收皇后玺绶,自杀。

根据史书记载,卫子夫是自杀而不是汉武帝刘彻动的手。被司马迁唯一赞美的女子,卫子夫虽无佐君之功,却有内助之贤,为何要自杀呢?

巫蛊事件,卫子夫受牵连

归根结底,巫蛊事件,是汉武帝晚年做的一件老糊涂事情,也有可能是刘彻年纪大了,也相信迷信,鬼神之说了。这件事情直接导致卫子夫的女儿,卫青的长子,太子以及卫子夫死去。

简单来说,事情起因是卫子夫的侄子公孙敬声目中无人,最后被人误告与公主有情况,同时用巫蛊这类的邪术诅咒天子。最后汉武帝下令抓捕公孙父子并冤死在牢房里,卫子夫的女儿,还有卫青的长子都被赐死。事情还远远没停止。另外宠臣江充怕太子继位后跟他清算,于是就在汉武帝耳旁吹风说这个巫蛊来自于宫廷之内。于是刘彻就给他权力彻查,最后终于在太子府找到了桐木人偶。

太子刘据一脸懵的状态,就想着赶紧辩驳下,说明自己的清白。毕竟诅咒自己的父亲可是大逆不道,不符合礼制的行为,说不定就变成他谋反的铁证。可谁知道江充就没给他机会说清楚,最后太子刘据为自保起兵。可太子能用的兵太少,最后就找母亲卫子夫借兵,而由头就是江充要谋反。最后太子死了,刘彻收回了象征皇后身份的玉玺,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卫子夫以死明志。

可以说卫子夫是被逼无奈才自杀,但是为何汉武帝刘彻没派人拦着,刘彻对卫子夫的死一点都不会后悔吗?

有句古话说的好,“自古无情帝王家”,所以刘彻对于卫子夫的死并不后悔。

帝王的心如果太柔弱,也是无法管理整个国家。很多人可能都只是帝王心中的一个过客哪怕是霍去病,卫青这样做出杰出贡献的人。那为什么说刘彻不后悔呢?

完全凭借自己喜好做事。李陵事件让很多人都觉得刘彻喜怒无常。话说李陵率领几千士兵于匈奴单于8万骑兵交战,连战8天8夜,战败被俘。当消息传到汉武帝耳中,十分愤怒。李陵作为李广将军的长孙,做的事情太让刘彻失望,于是朝堂上也纷纷指责李陵的行为,说他是给祖上蒙羞。这时侯太史令司马迁出来说了几句公道话,但是怒火中烧的刘彻怎么可能听得进去,于是一气之下直接下令将太史令处以宫刑。后来又偏听公所敖一人之言,说李陵正在给匈奴练兵,这下子汉武帝彻底爆发,杀了李陵全家。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汉武帝听不得别人的劝说,在他心里只要认定的事就一定是事实。偏信则暗,这也就是说帝王喜怒无常,更说明了他的冷血。所以面对卫子夫的死,或许在刘彻心里只是一件无关紧要的事。

刘彻对于卫子夫的感情不是最真挚的。从历史走向上我们看到,刘彻一共四任皇后,从金屋藏娇的陈皇后陈阿娇,到做了38年的皇后卫子夫,再到李夫人病逝,最后钩弋夫人。可以用一句话总结“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如果感情专一的话,刘彻完全可以不再立后,在这点上,朱元璋对马皇后就是真挚的,朱元璋在马皇后死后一直到死,都没有立后。而且刘彻担心发生如汉朝开国之初外戚乱政,于是杀母留子,就算是被逼无奈但是也不得不说明,他对于感情只是一种慰藉,当不了真。所以对待卫子夫自杀这件事上,看不出来他的悔意。颁发罪己诏,却不承认巫蛊之事。这就是刘彻或者说是帝王自负的地方。一个帝王面对着天下子民生活穷困潦倒,于是将责任都归到自己身上,不得不说,汉武帝是有大魄力。可是罪己诏却没有提到自己受到巫蛊之事的影响,所以从本质上来说,他不认为自己错的。面对自己嫡长子刘据的死,他也只是弄了个望乡台,思念自己的儿子。而对于卫子夫死后,都没有让她跟自己合葬一起,虽然当时没有这样的风俗,但至少如果对卫子夫有亏欠,就应该将她的陵墓迁到离刘彻进点的地方吧。所以说,刘彻的自负让他对卫子夫的死,不存在后悔的感情。从这三点可以看出,汉武帝刘彻对卫子夫没办法做到举案齐眉的水平,也是卫子夫的一种悲哀吧。

卫子夫的死或许对汉武帝有触动,但绝对算不上后悔。毕竟帝王心里,自己都是对的!所以说帝王都是薄情寡义也是有道理的。

标签: 卫子夫

更多文章

  • 汉武帝的“砍刀”,被逼死的皇后:卫子夫

    历史人物编辑:蔡文丽标签:卫子夫

    卫子夫本是歌女出身,之所以能够被汉武帝宠爱,一方面得益于他的美貌,另一方面,是得益于汉武帝的年轻气盛。汉武帝遇见卫子夫时,正处在叛逆的青春期,虽然贵为天子,但偏偏却大权旁落,可他并非自甘堕落之人,也非平庸无能之辈,这造就了敏感、叛逆、焦虑和 神经质的性格,而且远比一般人强烈得多。总想着成就一番事业,

  • 卫子夫侍奉汉武帝49年,自尽前留一封遗书,汉武帝看后骂她贱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度历史观标签:卫子夫

    在古代中国,男尊女卑的社会结构下,女性往往只能以婚姻或者宫廷内的角色为自己谋取一份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然而,有一些特殊的女子,凭借自己的才华和美貌,在这个充满权谋和争斗的宫廷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历史的传奇。卫子夫就是这样一个女子。她出身平凡,原本只是一个不起眼的讴者,但凭借着其卓越的才华和出众的美貌,她

  • 汉武帝为何逼死了一见钟情的卫子夫?

    历史人物编辑:老泰迪讲历史标签:卫子夫

    汉武帝是在其姐平阳公主家看上卫子夫的,当时她是其姐府上的一个歌姬。可以说两人是一见钟情。等把卫子夫接进宫后,刘彻封她为皇后,第二年生下长子刘据,后来刘据被武帝刘彻立为太子。按说母凭子贵,儿子是未来的皇帝接班人,可为什么后来武帝杀了皇后卫子夫呢? 卫子夫在皇后位38年,史称孝武卫皇后。汉宣帝即位后追谥

  • 卫子夫被汉武帝在车里临幸后,汉武帝从卫子夫生活中消失了一年

    历史人物编辑:王庙新标签:卫子夫

    纵观我国的历史长河,有数不尽的皇帝。每一位皇帝都是三宫六院,佳丽三千。后宫的每一位女人都为了争夺皇帝的恩宠,使用各种各样的手段,但是成功夺得皇帝宠爱的,却是寥寥无几。而今天我们要讲述的便是,汉武帝以及他的皇后卫子夫之间的爱恨情仇。据说卫子夫被汉武帝在车里面临幸了之后,他从卫子夫的生活当中消失了整整一

  • 汉武帝宠幸卫子夫后,就对她没了兴趣,可卫子夫怎么重新得宠的?

    历史人物编辑:侯卫朝标签:卫子夫

    公元前139年,年仅18岁的汉武帝到姐姐家小聚时,便宠幸了歌女卫子夫。可将她带回宫后,就腻了。后来,刘彻想将她送出宫时,她边哭边说:我要赶紧走!这一闹,竟迷住了刘彻,而陈皇后却对她恨得牙痒痒。 卫子夫虽然出身低微,是平阳公主家的歌女,在公元前139年被刘彻宠幸后,虽然有一段日子被冷落,可后来,她却成

  • 灰姑娘竟逆袭成国母,贤后卫子夫人生数次转折最终却血染汉室

    历史人物编辑:清依说史标签:卫子夫

    大汉武帝期间,民间孩童口中常常吟唱一句“生男勿喜,生女勿怒,且看卫子夫独霸天下。”一句歌词简单明了的标注了卫子夫独特而传奇的一生路程。自古以来,择选皇后不仅关乎皇帝的家事,更是牵连整个国家的国事。皇后德仁天下,则可帮助皇帝庇佑苍生,皇后家族雄厚,则可帮助皇家稳定政权。卫子夫,平阳公主府中一介二级歌姬

  • 以为会一切顺利的卫子夫却被皇后刁难,再次邂逅武帝得以走向尊贵

    历史人物编辑:冰城秀玲标签:卫子夫

    以前有文章曾说到了卫子夫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舞女,但是由于她长得美,在阴差阳错之下武帝就看上了她,并且当时就临幸了她,还对平阳公主进行了赏赐。之后平阳公主就劝说武帝将卫子夫也带进宫中吧,武帝欣然答应了。在卫子夫即将要走上去皇宫的马车之时,平阳公主轻轻的拍拍卫子夫的后背对她说如果她以后富贵了,可千万不能

  • 一代贤后-卫子夫

    历史人物编辑:汪结龙标签:卫子夫

    卫子夫是汉武帝的第二位也是最后一位皇后。她出生低微,自小就在汉武帝的同母姐姐平阳公主家做歌者。汉武帝去祭拜先祖回来的路上去看平阳公主,平阳公主本来已经准备了一些女人要献给汉武帝,但武帝不太满意,就没有收下。到了筵席时,卫子夫等人上台献艺,汉武帝一眼就看中了卫子夫,宠幸后将卫子夫带入了宫中。电视剧《大

  • 《大汉贤后卫子夫》卫子夫:从普通歌女逆袭成为一代贤后

    历史人物编辑:碍人都搞笑标签:卫子夫

    “生儿莫喜,生女莫悲,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她,没有显赫家世,没有娇媚艳态,却凭著惠智兰心和建立“和谐后宫”的决心,使她身居后宫四十八年,在汉武帝刘彻专注朝廷政务时,她却默默守在身后,将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她”,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独立谥号的皇后,也是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后。不争,不显,不露,凭着

  • 卫子夫:从歌女逆袭为皇后,3大“技能”吸引汉武帝

    历史人物编辑:极简世界史标签:卫子夫

    汉武帝时汉朝最著名的帝王之一,也是唯一一个可以和“秦皇”并称的皇帝,他在位55年,把大汉的国威发扬到了极致。然而有一个女子,陪伴了他48年,并且做了38年的皇后,为他生下1个儿子和3个女儿,在后宫史上,赫赫有名,这位女子,名叫卫子夫。她从歌女一步一逆袭,成为贤明的皇后,她到底有何“技能”,能让汉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