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弗陵并非汉武帝亲生?那为什么要被立为太子?

刘弗陵并非汉武帝亲生?那为什么要被立为太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安尘读史 访问量:2409 更新时间:2024/2/14 19:24:12

汉武帝刘彻作为西汉第七位皇帝,是一位青史留名,文韬武略出众的能人。

他在位五十四年间,留下许多功绩。

汉武帝推行的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削弱同姓诸侯,巩固了统治。

而对人才的不拘一格的采用也打破了等级制度。

他出兵匈奴,征服海外,设置郡县,命张骞出使西域,为西汉疆域的统一扩大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样一位英明的君主,却在继承人的选择上引得后世广为议论,甚至质疑连连。

汉武帝所选择的西汉下一位君主,就是赵婕妤(钩戈夫人)之子,刘弗陵。

那么,刘弗陵何许人也?为何有刘弗陵并非亲生子传闻?他又何德何能被汉武帝力排众议立为太子?

赵婕妤入宫

说起刘弗陵,那一定先要聊聊其生母的来历。

赵婕妤的得宠确实十分偶然。她身世平凡,本是一乡野女子。

一日,汉武帝嫌夏日长安城酷热,跑到北边温泉行宫游乐散心。

正巧路过某一乡间,听到此地传言村里有一位奇女子。

此女生下来便两手紧握,攥成拳头,旁人无法掰开。

汉武帝闻言好奇心大作,于是下马,拿起女子的两只手端详,这女子的手竟然就这么舒展开来。

汉武帝观之大喜,再加上赵婕妤生的容貌娇美,于是汉武帝当机立断将其纳入后宫。

赵婕妤便这么入了宫,并于太始三年生下了刘弗陵。

史料中也有关于此的记载:“拳夫人进为婕妤,居钩弋宫。大有宠。”

而赵婕妤,以“奇女子气”得宠,因居住在钩弋宫中,故得名为钩弋夫人。

关于后世提出的刘弗陵非汉武帝亲生儿子的分析,也都是围绕着赵婕妤长达十四个月的孕期展开的。

这一孕期确实有些过长了,但传说中也不是没有帝这般怀胎十四月才诞下的先例。

因此并不能作为咬定刘弗陵并非汉武帝亲生的依据,毕竟每个人的体质和孕期反应都不完全相似。

而且虽然当时的汉武帝已经年过六十,但六十岁得子的风流人物历史上比比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就否认汉武帝已无生育能力。

更何况,汉武帝作为一位能君,多年的政治生涯岂能连一个普通百姓出身的妃嫔都看不透呢?

史料中提到,上曰:“闻昔尧十四月而生,今钩弋亦然。”

他对这个孩子的到来表现的是如此欣喜,认为钩弋夫人住的宫殿都显得蓬荜生辉,甚至亲自在大门题字“尧母门”。

汉武帝的盛宠,可见这孩子必是他亲生。

虽然是老来得子,但汉武帝并不缺子嗣,那他为什么会在最后选择年仅八岁的刘弗陵登基呢?

这一看似武断的选择,还要从一场巫蛊之祸说起。

太子失宠

随着年龄的增长,已至晚年的汉武帝也不得不面对体力与精力的下滑。

他仍然对权利十分迷恋,但此时他的野心已经无法与下滑的身体状态匹配,甚至开始对当时的太子起了忌惮之心,怀疑他人威胁自己的皇权与皇威。

“使通宾客,从其所好”,可见一开始汉武帝其实对自己的长子刘据也是喜爱有加。

刘据七岁受封太子,二十岁入主东宫,多年里,汉武帝对他长子的培养可谓是尽心尽力。

但随着刘据的一点点长大,汉武帝却发现他的性情与自己并不相似。

刘据性格平顺,做事讲究礼让恭谦,却并无雄心大略,因此汉武帝对他渐生不满,起了更替之心。

但刘据也并非酒肉草包。在汉武帝亲征期间,刘据替父处理朝政,稳定后方。

也因此笼络了一部分大臣之心。

朝堂上就此产生了内部分裂,一部分严刑峻法的大臣继续团结在汉武帝身边,另一部分大臣则对太子刘据大加赞赏,隐隐有拥护太子之意,两派常在朝堂上意见相左。

这些秘而不宣的政治权力斗争也引起了汉武帝的警觉。

卫氏兴衰

早年汉武帝继位时欲图大兴儒学,但受信奉黄老之说的窦皇后限制,本就心有不甘。

而娶来的妻子陈阿娇也常常居功自傲,多有干政举动。

而她背后的陶公主一脉名势过大,加之前有吕后专权历史,汉武帝内心颇为忌惮。

最终羽翼丰满的汉武帝找到借口将陈阿娇皇后废掉,用以抑制外家势力过分强大。

卫氏则在这场洗牌中逐渐崭露头角。

汉武帝改宠卫子夫,使得整个卫氏因此飞黄腾达,家族贵盛。

而卫氏一脉的卫青更是在抗击匈奴的过程中屡立战功,声名赫赫,并因此被拜为大将军。

卫君孺是丞相公孙贺之妻,而骠骑将军霍去病是卫少儿之子。

随着卫太子,皇后,卫青形成的卫氏政治集团颇具规模,一时风光无二。

而汉武帝对卫氏一族的态度已经悄然发生转变。

如此炙手可热的强大外族,对于任何一个帝王来说,都是不愿意看到的。

因此汉武帝开始了他的制衡之策。

首当其冲的,便是对卫氏一族兵权的削弱。

汉武帝有意识地改宠霍去病,其代表例子就是元狩四年时,卫青霍去病二人各带兵出击匈奴。

汉武帝对霍去病大加赞赏,并以五千八百户益封其为骠骑将军,军吏卒为官,赏赐甚多。

同样出力的卫青却不得益封,赏赐寥寥。

自此,霍去病愈发成为朝廷上炙手可热的新贵,而卫青则遭受冷遇。

而卫皇后同样颇受冷落,在后期汉武帝甚至有意对其疏远,并开始宠幸李夫人

这也引发了卫氏对卫太子刘彻是否能顺利登基的担忧,使其他嫔妃皇子发现可图之机,也为后期巫蛊之祸的爆发点燃了火种。

巫蛊之祸

关于汉武帝对鬼神之说的迷信,早有由来。

客观上在汉朝时期,各种宗教繁荣,神秘学本身对天文地理有所涉猎,因此表现出了一定的预见性,辅之巫术作为掩饰,自然深得人民崇信。

再加上汉朝历代皇帝都有寻仙问道,求巫术延年益寿的先例。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成长的汉武帝,自继位起时便“尤敬鬼神之祀”,对鬼神之道展现了极大的兴趣。

而汉武帝有次因为辗转病榻召见巫师,巫师云:“天子毋忧病。病少愈,强与我会甘泉。”

等汉武帝身体稍好些后前往甘泉,果然病愈,于是他因此更加对巫师方术深信不疑。

巫蛊之祸原起于汉武帝一梦。

梦中他被尺寸小人围起来鞭打,以致于醒来还觉得浑身刺痛。

江充借解梦之机,向汉武帝进言说是萧墙之祸,并领命追查巫蛊。

彼时的丞相公孙贺是卫子夫姐夫,其子公孙敬声性情顽劣,被告贪污军费案发入狱。

公孙贺替子求情,设计抓获京师大侠朱安世,意图将功赎罪,为儿子求得宽恕。

但没想到朱安世在狱中称公孙敬声与阳石公主私通,并反咬公孙贺父子其心有异,制作木偶诅咒汉武帝。

汉武帝在晚年本就疑神疑鬼,巫蛊陷害无疑中触动了汉武帝最敏感的神经,于是汉武帝直接下令斩杀公孙贺父子。

而后江充又利用汉武帝强硬多疑的性格,加以挑拨,导致卫氏一组身败名裂。

一时间长安流血无数,人人自危,大批皇亲国戚被杀。

甚至汉武帝自己的两个亲生女儿诸邑公主、阳石公主都难逃被诛连厄运。

此时的矛盾已经被彻底激化,太子与皇后联合出手,动用长安警卫,终于解决了江充势力。

但太子也因此被迫出逃长安,惹得汉武帝更为厌弃,并最终导致卫皇后与太子被迫自杀的悲惨结局。

眼见自己家破人亡,汉武帝顿觉悔恨,他将江充灭族,并清理了一部分镇压构陷太子的官员。

但人死不能复生,此时已经白发满头的汉武帝试图最后再去海上寻找神仙,可面对空荡凄凉的海面,他终于觉察到为时已晚,哪来什么神仙巫术,他叹道:“尽虚妄尔!”

巫蛊之祸源起于曾经外戚专权的肆意,而汉武帝对外戚势力壮大的过分担忧也导致了与卫氏间的猜忌与矛盾。

公孙敬声的入狱更是给早已洞察帝后间矛盾的江充等人以可乘之机。

他们揣测帝意,借助汉武帝对鬼神之术的迷信伺机挑拨,最终导致事态走向失控,使巫蛊祸事发生,并在最终自食其果。

刘弗陵继位

其后,汉武帝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另立新储刻不容缓。

可当时太子刘据自缢身死,次子刘闳早亡,三子刘旦因毛遂自荐,要求进京宿卫引起汉武帝反感,四子刘胥好鲜衣享乐,行事作风奢靡傲慢实在难以继任。而五子刘髆受谋反牵连,也无缘太子宝座。

而刘弗陵虽然年幼,但性格却与汉武帝颇为相似,“上感其生与众异,甚奇爱之,心欲立焉。”

可以说,刘弗陵从未参与激烈的皇权斗争,却最终渔翁得利,被推上了储君宝座。

但有吕雉吕太后专权十五年,吕氏一族权势滔天这一先例,后有窦太后专政,陈阿娇干政种种,使得汉武帝无法安心。

此时刘弗陵与赵婕妤子弱母强,一旦赵婕妤找准机会把握政权,那又将威胁到刘氏江山,于是他狠心割恩灭爱,处死了自己的爱妃钩弋夫人。

后元二年,汉武帝命刘弗陵带领各诸王,行祭拜钩弋夫人之事,以示其传位决心。

汉武帝又为幼子仔细挑选了霍光、金日磾、桑弘羊、田千秋、上官等五位辅政大臣,意图让他们互相牵制,辅佐新帝,以保证政权顺利过渡。并赐给卫氏仅存重臣霍光一幅“周公辅成王”图,表达其良苦用心。

刘弗陵于公元前八十七年继位,史称汉昭帝。

汉武帝在完成他最后的部署后,于刘弗陵继位第二天过世。

而刘弗陵虽然年幼,却也展现出了肖似其父的政治才能。

公元前八十一年,燕王构陷霍光谋反。

但面对这个在当时手握重权的臣子,刘弗陵表现出了惊人的冷静,没有人云亦云忌惮霍光功高盖主,反而一举识破了燕王的阴谋。

并在公元前八十年,先后斩杀了意图谋反的桑弘羊、上官桀,平息了祸端,没有让刚刚平稳过度的政权再起涟漪。

结语

平心而论,刘弗陵的继位其实是汉武帝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

在当时,刘弗陵确实是汉武帝的最佳选择。

面对巫蛊之祸后凋零的政局,汉武帝几乎把全部政治精力转向为新君铺路。

而刘弗陵也不负所望,虽然最终早逝,但刘弗陵在位期间仍然展示了不容置喙的政治素养,并在大臣霍光辅佐下,出现了“昭宣中兴”之景。

如此看来,汉武帝临终下的最后一步棋,可谓明智之极。

历史中的成王败寇,有时仅仅只在一念间。

参考文献:

[1] 徐卫民,刘江伟. 西汉巫蛊之祸发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J].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02)

[2] 顿文聪. 再论巫蛊之祸——以卫氏宠衰与昭帝承统为中心的考察[J]. 唐都学刊. 2017(33):52-61

标签: 刘弗陵

更多文章

  • 汉武帝为什么立非亲生的刘弗陵为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大盘点标签:刘弗陵

    太子名叫刘氏,是汉武帝和太后卫子夫的儿子,也是他最宠爱的儿子。然而,刘居却因落入巫术祸害而死于恶人江充的陷害。太子刘举冤死之后,按照立嗣和长辈的顺序,太子之位本该属于他。然而两年后,汉武帝久久未动。太子之位一直空缺,刘丹的心也空缺。对于刘弗陵是不是韩武的亲生儿子,一直众说纷纭。有人说,勾宜夫人是汉武

  • 汉武帝为何让幼子刘弗陵接班,其他皇子呢?

    历史人物编辑:今夜不设防标签:刘弗陵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西汉第七位皇帝,政治家、战略家。 汉武帝十六岁时登基,政权上,中央设置中朝,巩固皇权;在地方设置十三州部刺史,加强对诸侯王和地方高官的监察;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采纳主父偃建议,颁行推恩令,解决王国势力,并将盐铁

  • 十四月怀胎的背后:刘弗陵生父究竟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晚星文史斋标签:刘弗陵

    说到刘弗陵这个名字,大部分人是不熟悉的,但是说到他的父亲,人们就是尽人皆知的了。刘弗陵的父亲就是大名鼎鼎的汉武帝刘彻。在历史上,汉武帝刘彻的名气是非常大的,也正是在汉武帝这一代皇帝中,将困扰多年的匈奴问题得到解决。刘弗陵是汉武帝的儿子,也是西汉第八位皇帝。作为西汉的皇帝,刘弗陵的成就很难超过汉武帝。

  • 汉昭帝刘弗陵究竟有多惨呢?

    历史人物编辑:德万事如意标签:刘弗陵

    汉昭帝刘弗陵究竟有多惨呢?年少时经历亲生母亲被杀,后来做了皇帝后又受到权臣霍光的百般掣肘,甚至他的后宫嫔妃因此都成了摆设,以至于她年仅20岁便抑郁而终了,也没有留下任何子嗣。那么汉昭帝刘弗陵所经历的这些具体都是怎么发生的呢?其中又有什么前因后果呢?首先来说,刘弗陵的童年还是比较幸福的,他的母亲勾弋夫

  • 汉昭帝刘弗陵的悲惨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杨雷说历史标签:刘弗陵

    汉武帝是一位伟大的帝王,他在位期间一改对匈奴示好忍让的方针政策,转为主动出击和大举进攻。正是在汉武帝的大力支持下,卫青、霍去病等名将涌现,并取得了对匈奴的一系列大胜,最终创造了"封狼居胥"的佳话。而在文治方面,武帝大力提倡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家思想,也为日后两千年的主流思想打下了基调。汉武帝有6个儿子,

  • 刘弗陵是个好皇帝吗,为何汉武帝会把皇位传给最小的儿子刘弗陵?

    历史人物编辑:徐晓林标签:刘弗陵

    西汉是个有趣的王朝,高祖刘邦打天下,文景二帝蓄国力,汉武大帝战四方,昭宣两主复元气,完美的闭环!刘弗陵即汉昭帝也,是个不错的皇帝。汉武帝有6个儿子,刘弗陵排行老六。如果把角逐皇位看成一场NBA选秀的话,那刘弗陵的顺位肯定很靠后。他能最终登基为帝,没有相当的机缘是铁定做不到的。汉武帝当年能登上皇位,除

  • 汉昭帝刘弗陵之谜,汉武帝为何传位年仅8岁的刘弗陵

    历史人物编辑:华建超标签:刘弗陵

    汉昭帝刘弗陵一生传奇不断,命运多舛。其母钩弋夫人的入宫过程很可疑。史载,钩弋夫人赵氏,齐国河间人(也就是河北人)。汉武帝过河间,“望气者言此有奇女,天子亟使使召之。”钩弋夫人14个月才生下刘弗陵,这本身就是一件十分荒谬的事情。武帝宠幸钩弋夫人时已是晚年,那时武帝已年过60,武皇帝因传说上古尧帝之母是

  • 汉武帝为何立刘弗陵,并非刘弗陵多么优秀,而是有别的考虑

    历史人物编辑:李艳芹标签:刘弗陵

    按照史料记载,汉武帝立刘弗陵为皇位继承人,采用的是排除法。几个儿子都被汉武帝否定的情况下,他最终选择了刘弗陵。汉武帝首先否定的是太子刘据。因为“巫蛊之祸”,刘据和他的母亲卫子夫在不能自证清白的情况下,不得不起兵造反,最终兵败自杀。刘据自杀后,皇三子刘旦心里蠢蠢欲动,给汉武帝上书,请求进京保护汉武帝。

  • 在位27天却做了上千件坏事的皇帝-海昏侯刘贺

    历史人物编辑:团团说历史标签:刘贺

    刘贺是汉武帝刘彻的孙子,他的父亲是第一代昌邑王刘髆。刘贺的父亲去世的早,因为缺少教导,刘贺自小就养成了懒散贪玩的性格。他继承了昌邑王的封地,家大业大,日子也过得不错。但因为汉昭帝刘弗陵死的时候没有子嗣,大臣们就迎立刘贺为皇帝。海昏侯刘贺刘贺在接受玺印的时候,没有遵守古制,也没有去拜祭宗庙,这是不符合

  • 过了一把皇帝瘾的海昏侯刘贺:本性不坏的纨绔子弟

    历史人物编辑:虾扯闲谈标签:刘贺

    一般来说,一个皇帝的谥号能表现他生前的一些作为,这是中国历史上通用的手法。谥号是古代中国对皇帝以及国君、诸侯王政治生涯的一个定论,在隋朝以前,谥号以及庙号的使用是非常严肃的,谥号每个人都有,庙号必须是成就非凡,比如西汉东汉四百年,有庙号的皇帝少之又少,所以隋之前的帝王一般都称某某帝而不是某某祖或某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