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大家都会想到一个人物,那便是李陵将军,当时李陵带领士兵迎击匈奴,却不曾想落入了敌人的陷阱之中,根本无法抽身,李陵出于自己的考虑,选择了投降匈奴,这在当时的情境下,应该算是一种权宜之计,可是消息传到皇帝的耳朵里,让汉武帝大发雷霆,正是此时司马迁为李陵开脱,撞到了枪口之上,被还在气头上的汉武帝处以宫刑,也从此改变了司马迁一生的轨迹。
其实那李陵也并非卖国求荣之人,他出于对家庭的考虑才没有以身殉国,在匈奴属地的时候也并没有顺应单于的心意,为匈奴训练军队或者带兵作战之类的,可见他心中仍然保留着对国家的忠诚,可是汉武帝却不能谅解他的行为,一直对他投降的这件事情耿耿于怀,后来还派人去往匈奴边境查看,结果派去查看的那个人,却为了掩盖自己作战失败的事实,编造出李陵为匈奴人练兵的谎言,于是汉武帝一怒之下便斩杀了李陵的家人。
李陵得知消息之后愤懑不已,便将那个真正为匈奴人练兵的李绪杀死,以泄自己的心头之愤。当然匈奴人也不是吃素的,他们之所以留着李陵,便是期望着有一天他能够改变心意,帮助匈奴人训练军队,可是现在他不仅没有悔悟的迹象,而且还杀死了为匈奴人练兵的李绪,简直是不识抬举,于是匈奴的单于便将其贬谪至北方叶尼塞河流域,封为右校王,坚昆国王,因为实在欣赏李陵的才华,便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也算是对李陵的一种厚爱。
时光荏苒,朝代不断地更替,李陵的后代也逐渐壮大成一个部落,直至唐朝时黠戛斯地区的首领突然来认亲,说自己乃是李陵的后代,与唐太宗之间有着一定的血缘联系,愿意归顺于唐朝并世代交好,唐太宗也欣然接受了他们的请求,将黠戛斯的首领封为左屯卫大将军,坚昆都督,因此黠戛斯便成了深为唐太宗信任的藩国,彼此互帮互助,友好相处。
而且黠戛斯与唐朝之间是一种互利共赢的关系,再加上彼此血缘关系的维系,双方之间的合作关系便更为稳固和谐,唐朝收获了一个忠心耿耿的藩国,而黠戛斯得到了坚固的后盾,二者各有所得也算是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