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第一刀,非关胜莫属,其生涯最高光一战,就是仅用了十回合就杀得索超斧怯了。
这个的“斧怯”作何解释,一直存在争议,但不管怎么说,索超十回合之后落于下风,这是肯定的,所以才有了李成的助攻,之后关胜阵上的圣火、圣水两将加入战斗,一场单挑瞬间变成了一场混战。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尽管索超“斧怯”了,但是战斗力仍然存在,依然与关胜死磕到底,没有速败,不愧于“急先锋”的称号。
急先锋者,一指性格急躁,二指武力凶猛,能当先锋一职,武力不强是不行的,索超与秦明很像,他就是八骠骑中的霹雳火,性格急躁,勇猛异常,是个能打头阵的主,实力不容小觑。
索超之所以十回合就被关胜杀得“斧怯”,可能跟箭伤未愈有关,《三国演义》里的关羽,因为箭伤未愈,被徐晃七八十合杀败。
所不同的是,作者在徐晃战关羽的时候,着重点出了关羽“右臂少力”,而在索超战关胜的时候,没有着重点出索超的伤情,由此可见,索超与关胜的武力差距还是显而易见的,虽然不至于速败,但是因为“斧怯”的缘故,失败也是时间问题了。
幸亏有李成助战,索超方得保全性命。那李成有不亚于五虎的实力,是水浒里最容易被人忽视的一个顶级猛将之一!他在梁中书帐下的职务是个监军,比索超要高一级,是索超的上级长官。
正常情况下,索超能与杨志四五十合打平,按照书上的描写,那一场较量,就是将遇良才无胜负,不存在孰强孰弱的情况,很多读者总是偏袒杨志,贬低索超,认为杨志留力了,或者认为杨志战周谨于先,消耗了不少体力。
这种论据根本就站不住脚,杨志需要在梁中书面前展示武艺,必须尽力而为,而索超为了保持自己的军中地位,又岂有放水之理?至于周谨之类的三流武将,根本消耗不了杨志的体力,刚好给杨志热热身,为之后的决斗做准备。如果杨志战索超之前,恰与鲁智深斗了四五十合,这个才需要考虑体力消耗的问题了,难道不是吗?
既然杨志与索超属于一个档次的武将,那么关胜十回合杀得索超斧怯,是不是意味着也可以十回合杀得杨志“刀怯”呢?
小编以为,关胜武力高于杨制使,这一点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只是两人的武力差距,并没有某些人想象得那么大,因为索超战关胜之前,的确有箭伤未愈的情况,对于索超这种力量型的猛将,没有力量的加持是很吃亏的,看看鲁智深在饿着肚子的时候,由于使不上劲,在瓦罐寺里被两个恶僧打得大败而走,之后吃饱饭了,力量起来了,对付那两个人,也就不是难事了。
大胆猜测一下,如果是正常情况下的交锋,索超不至于十回合就被关胜杀得斧怯了,怎么着,也得再支撑个几十回合吧?
而杨志与索超的武艺本来就是旗鼓相当,两人一个排在八骠骑第三位,一个排在八骠骑第四位,均无异议,可见实力相若。如果让杨制使出战关胜,并不见得就会比索超表现更好,关胜三十回合处于上风,五十回合杀败杨志的可能性很高,就像正常交锋情况下,索超或许能有三十回合打平关胜,但已处于下风的武力表现。
那么您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