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在宋江上山当了老大之后,招纳了不少的人才,在关键时刻,总会有一些人才出来,出谋划策,解决疑问题,这就是人才多的好处。
对于汤隆,大家对他的印象停留在一个打铁匠的身份上,当然也就是打造各式的兵器了。
在他没有说出破解铁甲连环马的计策的时候,谁也不知道,汤隆还有一个姑舅哥哥,金枪班的教师徐宁,专门教授钩镰枪法,破解这铁甲连环马。
可是这里面好像又有什么不对劲一样,是什么呢?
那就是,在第一次和呼延灼较量的时候,呼延灼的绝杀铁甲连环马就已经出场了,杀伤力就已经显示出来了,为何这个时候,汤隆不来献计呢?
为何汤隆要等到第三次较量,从对方挖了两个人才的时候,才说出来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思考一下:
汤隆的姑舅哥哥也是朝廷那边的人,假如过来了,待遇咋样呢?
毕竟是汤隆的亲人,自己上梁山是因为自己之前不过是个打铁匠,上梁山就是为了谋个出路。
可是自己的哥哥就不一样了,人家可是高级人才,专业技能,本身的待遇就不错,让他上山,待遇怎样,到底自己会不会坑了亲人呢?
这些都是没底儿的。
因此,汤隆就要先考察一下再说。
当汤隆看到接连两个从对方阵营中招降过来的人才的待遇都是很不错的,这时候,也就想到了假如自己的哥哥来了,待遇应该会不错。
因此,在看到了前面的例子的时候,汤隆才敢提出这个计策。
还有一点因素,那就是,此时自己不说,也会有人说出来的,与其那样还不如自己早些说出来,还有些功劳。
这也是随着事态发展的必然选择之一。
所以说汤隆在梁山与呼延灼三次交锋后才说出破解铁甲连环马的计策,即使为了考察宋江对待人才的态度,又是事态发展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