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难怪武松燕青柴进等12人得到善终,原来是高人指点的结果,他是谁

难怪武松燕青柴进等12人得到善终,原来是高人指点的结果,他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孤独的狼群 访问量:564 更新时间:2024/3/27 1:10:57

《水浒传》书中梁山一百单八汉的形象深入人心,各有特点,但由于一些人物杀人如麻、唯利是图,恶人并不比好人少,所以得以善终的人其实极为少数,每个人的生死,在各处早已埋下伏笔。

在书中武松、秦燕、柴进等12人最终获得了圆满的结局。

一方面与他们身上具有的替天行道、为民除害的美好品德离不开,另一方面源于背后受到了高人指点,那这位高人姓甚名谁,他又是如何指点众人的呢?

高人之语指点迷津,点醒众人

在《水浒传》的第108回中对这一情节进行了详细的记述,在攻占荆南城一战时,梁山好汉中的萧让裴宣金大坚被荆南城守将逮捕。

这时城内的萧嘉穗想出了一个妙招来解救三位,他有勇有谋又极具号召力,立马召集百姓与梁山好汉里应外合,最终斩杀荆南城守将梁永,并解救了梁山好汉。

而这位萧嘉穗就是背后指点梁山好汉的高人,萧嘉穗在游历荆南城期间,因萧嘉穗的祖上是荆南刺史高嶦,高祖武皇帝的弟弟。荆南人仰慕其祖上功德仁慈,所以很敬重萧嘉穗。由此足以看出萧嘉穗的家世和地位,且他具有才智、远见,是民间有影响力的高人。

在攻破城池后,宋江大喜,对于宋江而言,无言是在功绩上又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所以对萧嘉穗既下拜又感恩,但萧嘉穗却答拜不迭,说能打赢胜仗,靠的是城中百姓的力量,并非一己之力,足见他的品行和在百姓中的威信。

随后真正点醒在座各位的一番话是在宋江许下承诺说再见天子时,一定会着力推荐萧嘉穗入朝为官,可他却拒绝了,然后道出了一番影响众人的话语。

他表明今日的举动,并不是为了功名富贵,如果做空有抱负的英雄,不在乎生死;

一旦行差踏错,就会被连累妻儿老小,身家性命都掌控在权宜佞臣手中,他并不贪图功名利禄,直言当朝局势的黑暗,所以自保为先,当一个闲云野鹤何乐而不为。因而萧嘉穗也并未加入梁山好汉,在荆南城一战过后便离去。

而这一番话说得宋江等人,无不感慨叹息,坐中公孙胜,鲁智深,武松等这十余个人,更是点头称赞,正是这番话在这十二个人心中埋下了种子,点醒了在座各位的思想,为他们将来得以善终奠定了基础。

十二人各自结局,圆满善终

方腊一战过后,梁山好汉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几名大将丧失了性命,宋江在当时听取了萧嘉穗的话后,虽然了解其话中深意,但他已经在迷失于荣华富贵中,一心想在朝廷中立足。

认为立此战功,应该会被重用,在消灭了方腊等叛军后,仍然贪婪于权势,最终死于朝廷争斗中,以一杯毒酒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而另外十二位梁山好汉及时收手,因而有了不一样的结局。那么这十二位梁山好汉的最终结局如何呢?

武松:武松在征战方腊的时候被飞刀所伤,失去了一条手臂,之后他来到了六和寺,随之出家为僧,被封为了清忠祖师,一直活到了八十岁,最后因病去世。

燕青:燕青在方腊一战后劝阻卢俊义及时收手,却无果,便辞别离去。当晚,燕青留下一封书信,带走一众金银珠宝,不知去向,隐姓埋名,直至善终。而卢俊义因不听燕青劝说,一心想与宋江在朝廷求得奖赏,逐渐迷失,最终只获一个中毒身亡的下场。

柴进:柴进在方腊卧底时,娶了金芝公主,后来攻破方腊,柴进虽立下大功,但因所见戴宗求贤离去,阮小七被罚为庶民,这些种种事情使柴进害怕因身为驸马一事受奸臣、佞臣陷害,便用风疾为借口,自请离去,回沧州为民,最终无疾而终。

公孙胜:在梁山平定淮西王庆,宋江班师回朝后,公孙胜辞官离去,他向宋江辞行返回蓟州,从师学道,得以善终。

樊瑞:在平定后,被朝廷封官,但由于他心不在此,不愿做官,便与朱武一同做了全真先生,投奔公孙胜出家,云游四海,以终天年,得以善终。

朱武:具有远谋,精通阵法,多次协助卢俊义破敌,为方腊之战生还的十五员偏将之一,后来与樊瑞一同去公孙胜处学道。

鲁智深:征讨方腊之后,鲁智深居住在六合寺,有一日听到了钱塘江潮信,想起了他师傅智真长老告诫他的话:“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最终鲁智深在六合寺圆寂,得以善终。

李俊:早年统领水军征战四方,立下了很多功劳,平定方腊后,与众人一起远渡重洋,成为了暹罗的国王。

童威童猛:两人为兄弟,早先两人贩卖私盐,与李俊等人结有交情。后来跟随梁山好汉四处征伐,在方腊之战取胜后,因不愿做官,便同李俊一起,从太仓港驾船远渡到暹罗国。

戴宗:在征讨方腊一战过后,梁山好汉伤亡惨重,戴宗心灰意冷,向宋江辞行下了梁山,在寺庙里当和尚,不久之后,便大笑而亡了,死时只说了七个字“朝闻道夕死足矣”。

蒋敬:在平定后,被朝廷封赏为官,但由于思乡心切,所以辞去官职,返回潭州为民度过一生,最终得以善终。

这便是十二位梁山好汉的结局,在方腊一战过后,梁山好汉损伤惨重,后续被朝廷陷害而丧失性命的也不在少数,加之一些人物的本性为恶,导致在《水浒传》中得以善终的人少之又少,而这十二位好汉的结局有从师学道的,有远赴航海的,还有无疾而终,大笑离去的,虽各有所途,但都较为圆满。

武松、鲁智深、柴进、燕青等12人能够得以善终,和高人萧嘉穗在荆南城的一番提点是有直接关系的,唤醒了他们的思想。当然,他们不为功名所迷惑,及时脱离,远离官场,也是他们能够善终的重要原因。

关注我,为您带来更多精彩内容。

标签: 燕青

更多文章

  • 水浒中为何燕青李俊结局完美?想突破人生瓶颈,这2件事就不能丢

    历史人物编辑:梁先森标签:燕青

    一、引言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遭遇瓶颈,又不断想方设法突破的过程。不同点仅在于,有的人最终突破了人生瓶颈,化蝶而舞。而有的人却始终无法破茧而出,被困死在自己编织的那个“网”内。倘若站在这个角度,再来看《水浒传》,不就是如此吗?宋江为了突破人生瓶颈,选择了招安,奈何最终还是被一杯毒酒了断性命,因此许多人都称

  • 明明是个多才多艺的帅哥,为什么燕青绰号“浪子”?

    历史人物编辑:倚梦倾城标签:燕青

    《浅说水浒》第101期(文/焦目)绰号,从2000年前的汉朝到今天,一直都存在。汉朝有两个酷吏,分别是严延年、郅都,因为手段狠毒,所以两人被人称为“屠伯”“苍鹰”。东汉初还有个不畏权贵的强项令董宣,敢当街对公主宣布罪状,连刘秀都敢顶撞,被人称为“卧虎”。博学多才的杨震,因为是华阴人,还被人称为“关西

  • 燕青为何趁夜色挑着一担珠宝偷偷离开?他若不走,下场比宋江更惨

    历史人物编辑:记录幸福生活标签:燕青

    在水泊梁山中,要说智谋诡计必定是吴用、凶狠威猛必定是李逵,而要给梁山众好汉们的颜值排位,那么燕青必定榜上有名,也正是因为燕青英俊潇洒再加上多才多艺,他才会被宋江派去接触李师师,为梁山的招安计划立下大功。而燕青也是梁山上为数不多的聪明人,为何这样说呢?燕青的聪明与宋江、吴用的“聪明”不同,宋、吴是专门

  • 为了招安,宋江柴进和燕青私会李师师,为何李师师只看中了燕青?

    历史人物编辑:韦贵祥标签:燕青

    一、水浒是片怎样的江湖?宋江为何能在水浒江湖中,掀起那么大的风浪?借用《水浒传》中,公孙胜的师父罗真人之口,已说出过原因:忠心者少,义气者稀。也就是说,水浒江湖属于“不忠不义”者的名利场罢了!都知道,晁盖很义气,却被宋江挤兑得“怒而兴兵”,结果在曾头市,被一支来历不明的毒箭射死了,留下了一个“到底是

  • 卢俊义不好女色,燕青对师师不动心,燕青真的是娈童吗?

    历史人物编辑:张文博标签:燕青

    近些年来解读四大名著的文章有很多,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解读《水浒传》的角度,不过有些解释的确有些穿凿附会,比如说卢俊义和燕青,就曾经有人分析两人关系特殊,燕青是卢俊义的娈童。一、为何有燕青是卢俊义娈童一说?很多人对娈童一词应该不陌生,用古人的话来讲即是龙阳之好,历朝历代都有,比如唐代有些皇室贵族就豢

  • 李逵打不过燕青,有被戏耍之嫌,为何军中地位要高过燕青呢?

    历史人物编辑:青书上标签:燕青

    李逵与燕青,也算一对欢喜冤家了,梁山之大,能让李逵心悦诚服的,唯有一个宋江而已,其他人,李逵都不怎么给面子。但是浪子燕青,却能以一技之长,让李逵五体投地,毫无反击之力。书上说,燕青精通相扑之术,打遍天下无敌手,擎天柱任原摆台设擂,嘲讽梁山好汉,被燕青一跤放倒,赢得不费吹灰之力,李逵自恃蛮力,与燕青放

  • 燕青离开宋江,归隐江湖,为何临走还趁机挑走了一担珠宝?

    历史人物编辑:一度历史观标签:燕青

    在梁山聚义之初,宋江和吴用的精心谋划和拉拢,让众多人心悦诚服地加入了他们的行列。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人开始对这个组织的未来产生了疑虑。燕青就是其中之一,他一直觉得自己不够被重视,加上内心的贪欲,开始考虑离开。燕青在梁山的日子虽然是平静的,但他却暗自忧虑。他知道宋江和吴用的才能,但同时也清楚自己

  • 卢俊义喝完毒酒后,明明有一丝生机,为何忠心的燕青不出手相救?

    历史人物编辑:动鉴历史标签:燕青

    水浒传的故事家喻户晓,如今也成为了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里面的故事到如今也在流传。其中梁山上一百单八将的感情也是让我们羡慕。在施耐庵所写的水浒传的故事中也让我们知道了仗义疏财的宋江,勇猛无比的武松,更是让我们知道了排在宋江之后的“玉麒麟”卢俊义。但是在一百单八将的背后也是有人有些小心思。一杯毒酒结束一

  • 燕青离开后,去了哪儿?金庸给出暗示,400年后出现他的两个传人

    历史人物编辑:魁哥说历史标签:燕青

    水浒传中第一百一十九回中,梁山上的美男子燕青私下面见主人卢俊义,想劝说卢俊义一同辞官离开,隐姓埋名,平安度过余生。但是卢俊义却贪图富贵,想要封妻荫子,衣锦还乡,没有听从燕青的劝说。燕青只能一个人挑着一担珠宝离开了,不知所踪。燕青离开梁山大部队后,到底去了哪儿,水浒传中也没交代,但是金庸给出了暗示。金

  • 离开梁山,燕青退隐江湖,为何要趁夜摸黑挑走一担珠宝?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故事迷标签:燕青

    征方腊归来,天罡地煞一百单八好汉七零八落,幸存之数仅仅刚好四分之一。劫后余生,众兄弟在刀山火海中滚过这一遭,本是安享余生的时候。浪子燕青却要功成身退,从此退隐江湖。说来这本是一段佳话,历史上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并不多。绝大多数的人在历尽苦难,终于功德圆满之际,往往会贪恋富贵荣华、功名利禄,很难走出名利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