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令人感到遗憾或者不满意的结果,总是会有很多人忍不住幻想一下“如果当初”,在幻想当中,自然是怎么想都好,模拟怎样的结果都可以。但实际上呢?如果真的可以再重来一次,结局真的会如想象中那样美好吗?
恐怕不见得,就像刘备一定幻想过无数次,假如他的二弟关羽没死,那么蜀汉的结局也会不会不会是现在这般。那么假如关羽没死,蜀汉会变得如何呢?
假如关羽当时杀出重围,蜀汉将面临3大不可控场面
相信后来的刘备一定是捶胸顿足,后悔不已。假如他的救援能够再早一些到,关羽可能也不会死了。在襄樊之战中,关羽真可谓是孤立无援,前有曹魏大军对阵,后有孙权倒戈背叛,而刘备的支援迟迟不来。
此种困境真是神仙也难救!所以关羽的死真的是非常可惜的!第一:蜀汉前后受困。当时关羽受困,是因为孙权突然反水。既然孙权已经反水,那么即便关羽没死,侥幸逃回蜀汉,刘备和江东已经撕破脸皮,再无结盟的可能。
而且关羽此次战役,也会牵涉到曹操的利益。俗话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所以江东和曹操很可能会暂时联手,先打下蜀汉再说。所以这个时候,关羽如果真的回去了,反而可能对蜀汉不是一件好事。
第二:可能引发内部矛盾。关羽死了以后,诸葛亮请求刘备杀了刘封,这是担心以后刘禅继位可能会压制不住他。刘备听从了诸葛亮的意见,果真弄死了刘封。但是如果关羽没死呢?
当时廖化其实是跑出去了的,而且廖化也有向刘封求助,但是刘封确实见死不救。那如果关羽没死,那么回去之后肯定要去找刘封算账的。而且以关羽的性格,估计是会拉着刘备一起去。
毕竟刘封是刘备的义子,关羽要找他算账肯定要顾忌到刘备的面子。但是,首先来说刘封不可能向关羽认错,二来关羽没死,而且当时也没有想到会对刘禅造成威胁这一点,所以刘备肯定是进退两难。
帮也不是,不帮也不是,站在旁边冷眼旁观也不是。而如果放任关羽的话,把刘封逼急了,他肯定是要反抗关羽的。而他一旦反抗,就意味着和刘备反目。那么到时候刘封就只能离开刘备,投奔他人。
第三:和江东彻底撕破脸皮。虽然有和孙家结亲在前,但是这一次如果不是孙权临时反水,关羽也不会陷入这么窘迫、惊险的境地。所以一旦关羽安全回去,无论公私,刘备跟江东是绝对不可能再联盟了,两家已然是撕破脸了。
虽然诸葛亮心里很明白,想要发展壮大,那必须和江东结盟。但是刘关张三人不同意,诸葛亮再怎么坚持也是没用的,毕竟他只是个臣子,决定权还是在刘备手里。
蜀汉面临的第4个不可控场面:诸葛亮提前退休
如果关羽没死,而是突破重围回去了,那么处境最尴尬的一定是诸葛亮。首先,关羽回去之后肯定要搞明白为什么刘备的支援迟迟到不了。但是关羽肯定不会认为是刘备的主意,他会觉得是诸葛亮在背后出的点子,所以他肯定会去问诸葛亮。
而诸葛亮,如果把责任甩到刘备头上,也会惹怒关羽;如果自己揽下责任,关羽同样会把怒气撒到自己身上。所以最终结果都是一样的。假如刘备这个时候愿意自己主动站出来说话的话,那一切都好办,就怕刘备自己都躲的远远的。
而且不要看当年是关羽和张飞一起陪着刘备请诸葛亮出山,这二人其实内心里一直对诸葛亮都颇有意见。当年刘备迎娶孙尚香,在东吴停留的时间稍微长了一些。这二人就直接带兵逼问诸葛亮,为何刘备迟迟未归,是不是诸葛亮自己有什么想法。
由此可见这二人一直对诸葛亮颇有微词不说,而且从未信任过他。所以这一次,关羽深陷重围却无人支援,要说关羽心里不怀疑诸葛亮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在关羽的压迫下,诸葛亮很有可能为了保持内部的平衡和稳定而提前退休。
不再插手蜀汉的任何事情,回到自己的老家继续种地,过自己安然悠闲的隐士生活。不过,相信刘备是怎么也不舍的放他走的!毕竟诸葛亮这样的人才可遇不可求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