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民间故事:孔明台和司马洞

民间故事:孔明台和司马洞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菲哥侃娱乐 访问量:906 更新时间:2024/2/21 7:09:40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孔明没有到过桂林。但是在桂林宝积山上却有一个孔明台,人们传说孔明曾在这里点过将。孔明火烧司马懿的葫芦谷是在甘肃祁山附近,离桂林十万八千里可是在桂林却有一个司马洞,人们传说这就是司马懿挨烧的那个葫芦谷。猛然间听到这么说,也许你会觉得这是无稽之谈,可是端详起来也不是没有根由的呢!

话说孔明六出祁山,与司马懿交战,两军拉拉扯扯,不觉转战到了桂林。那司马懿吃尽了孔明的苦头,又凭着他粮草充足,到了桂林,便下令深沟高垒,坚守不出。他知道孔明离蜀千里,粮草运转不便,想用这个法子困死孔明。孔明早就料到司马懿有这一着棋,已经在筹划造木牛流马运粮了。不过木牛流马一下还做不及,眼见几天后就有断炊的危险,于是孔明就走出营来,想请教本地的老百姓,打听何种野果可以充饥。走到一个山岭,看见一个老妇人领着一个小孩在摘野果吃。他一看到孔明向他们走来,就叫道:“舅娘,有人来了!”孔明这时已经走到老妇人面前,他也跟着那孩子亲切地向老妇人叫了一声:“舅娘,你老人家好吗?你这个小外甥好精灵!”说着用手抚摸那孩子的头。

老妇人有气无力地看了孔明一眼,叹了一口气,说:“唉!兵荒马乱,穷人家受罪,小娃更造孽,还有什么好。肚子饿了,只好出来找点野果吃。”

“这种野果叫什么名字呀?”

“往年打仗逃难,我们就靠它过日子,所以我们叫它逃军粮。”老妇人说罢就抓了一把逃军粮请孔明吃。孔明看看那逃军粮,闻了闻,有一股甜酒香;尝了尝,甜浸浸的好吃得很。孔明再抬头一看,只见满山满岭都是矮矮的逃军粮树,他喜欢极了,谢了谢那个老妇人,就回到军营,立刻下令采逃军粮吃。大家晓得逃军粮的来历以后,吃着又香又甜的逃军粮,便想起了那个“舅娘”,所以便改称逃军粮为“陶舅娘”,桂林至今还是这样称呼呢。

吃了三五日“陶舅娘”,孔明的木牛流马也造成了。这木牛流马造得才是奇巧呢!莫看它是木头做的东西,它却比真的牛马还要有用。用它来运粮草,不但载得多,而且途中不必停歇,不用喂草料。不论是爬山越岭,涉水渡河,都是行走如风,小小一队军士,便能看管三千五千。于是蜀军一下子就从西川运过来了几万担粮食。

再说那司马懿想困死孔明,却不料孔明用“陶舅娘”度过了难关,又用木牛流马运来了大批粮食。司马懿听得探子报告,不觉大吃一惊,疑有神人帮助,忙唤两个将官偷偷去抢了几匹木牛流马拆开来察看。这时司马懿也正愁军粮运转不便,于是叫巧匠仿制了几千匹木牛流马,用来载运军粮,果然很是方便。

司马懿自以为识破了孔明的木牛流马,洋洋得意,却不料已经中了孔明的计了。这一天,魏兵正赶着一大群木牛流马运了粮回来,刚走到现在的牯牛山附近,忽然一队蜀兵冲杀过来,魏兵措手不及,东逃西散。待他们请了援兵回来时,蜀兵已将木牛的舌头扭转跑开了。魏兵不晓得有这个机关,想继续驱赶木牛流马前进,哪知道木牛都不走了。魏兵没法,只好驱着流马继续前进。走到现在的溜马山前,忽然又冲出一大队蜀兵,魏兵招架不住,慌忙逃到大营求救。待司马懿率领大军赶来时,蜀兵也早将流马的舌头扭转撤退了。魏兵想驱流马继续前进,不料流马也都不走了。魏军正在两座山前调弄着木牛流马,感到束手无策时,忽听得辟雳一声,从山上降下一队彩衣的神兵,他们一手执旗剑,奔到木牛流马面前,用手在它们的嘴里搅了一搅,于是木牛流马就尽跟着那队神兵奔驰而去了。魏兵先是惊呆了,后来才反应过来,正待去追神兵时,四面已传来了喊杀声,蜀兵像排山倒海那样杀了出来,魏兵给杀得大败而逃。

这一仗直打得司马懿失了粮食又折兵。从此司马懿更像缩头乌龟,坚守不出了。孔明自从用计赚了司马懿几万担粮之后,一方面令蜀兵屯田,以为长久之计;一方面又四出察看地形,硏究进一步取胜司马懿的计策。这一天,孔明走到老人山这边,看见老人山、蟆蚣山和溜马山围成一个峡谷,这个峡谷口子小,肚子大,中间勒着腰,很像一个葫芦形。孔明眉头一皱,就想出一个计策,立刻登到现在的孔明台上,点起将来。他令一将在葫芦谷内多搭草棚,装成是囤粮的地方,底下暗藏着引火的东西,并将谷后通路塞断;又令一将故意去打几次败仗,引诱司马懿出战;更令一将待司马懿倾巢而出后,就去袭占司马懿的老巢。

却说司马懿惧怕孔明,不敢出战,但又想这样挨下去终不是办法,心中很是愁闷。这几天他看见小股部队陆续有些俘获,偶然派将出去与挑战的蜀将小试了几回,都是得胜而回,心里暗暗欢喜;又从俘虏口中得知蜀军的粮草尽囤在葫芦谷里,就大喜道:“这回孔明要败在我的手里了!”他就调了大半人马去攻打孔明的老营,自己带领余下的一小半人去袭击葫芦谷,想用这个声东击西的办法来烧尽孔明的粮草。

这一天,司马懿等大军出发以后,便率领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向葫芦谷奔去,一路上杀退了好多护粮的蜀军。进到了葫芦口,一见山上尽是草棚,司马懿大喜,正要纵军上山去烧粮时,忽然看见谷外立着一巨人,羽扇纶巾,正是孔明。司马懿一见:大惊失色,知道已经中计,正想退出谷口,山上的伏兵都喊着冲了出来,投下许多硫磺火把,将谷里的草木尽烧燃了,一时火光冲天,吓得司马懿父子心惊胆战,想要冲出谷口,却已不辨方向,三父子滚做一堆,放声大哭说:“这回我们是完了,完了!”——这以后人们就改称葫芦谷为司马洞了。

后来还靠下了一阵雨,才将火淋熄,司马懿乘机拼力杀出,方才逃得性命。想要奔回营盘,不料营盘已经给孔明占领了。这一仗司马懿的粮草全部丢光,又折损了大半人马,慌得他连夜离开桂林,狼狈而逃了。

故事讲到这里就完了,司马洞附近的老街坊都讲得出这一段故事。你或许以为这个故事有些穿凿附会吧?如果你这样想,不妨去细细看看地势,望望山形:由孔明台西去一里就是司马洞,

司马洞和孔明台的中间就是老人山。这老人山传说就是孔明的化身,你看他戴着纶巾,披着鹤髦,指挥若定地望着司马洞呢!望了老人山,看看孔明台,再到司马洞走走,就便还可以到附近的木(牯)牛山、流(溜)马山逛逛,那时你就会说:孔明是在这里用过兵,司马懿是在那洞里挨过烧呢!

标签: 孔明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有两个“孔明”,一个是诸葛孔明,另一个是诸葛亮的偶像

    历史人物编辑:电影中的忆记标签:孔明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因为羡慕一位叫“孔明先生”,于是取字为“孔明”。这和清朝林则徐名字的来历很相似,林则徐出生时,父亲林宾日非常敬佩的清廉官员——福建巡抚徐嗣正巧路过林家,林宾日大喜,认为是吉兆,于是给儿子取名“则徐”。诸葛亮年少的时候,十分景仰比自己大二十岁的“孔明先生”,这位“孔明先生”叫胡

  • 被历史严重高估的人~诸葛孔明

    历史人物编辑:伊河史话标签:孔明

    历史上最严重高估的人就是~诸葛亮《三国演义》中描述:诸葛亮借东风,草船借箭,七擒孟获,六出祁山,借东风,火烧新野,排八阵图,诸葛亮舌战群儒,三气周瑜,骂死司徒王郎,辅助刘备建成三分天下的伟业。《三国演义》里诸葛亮是三国第一军师,神机妙算,算无遗策,帷幄运筹,筹无失筹。周瑜虽智,司马懿虽诡,但是在诸葛

  • 刘备都三次访求孔明了,草堂前的考验更加严峻,难怪孔明会被打动

    历史人物编辑:蕾蕾搭配秀标签:孔明

    刘备都三次访求孔明了,草堂前的考验更加严峻,难怪孔明会被打动我们应该学习匡衡克服困难,刻苦读书,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精神,胸怀大志,勤奋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本领的人。三顾茅庐的故事在小说《三国演义》当中,那是家喻户晓的一个事情,常常被比喻成一个人诚信的相求,对方终于被真情所打动。然而

  • 为什么说“宁可做张飞,不做孔明”?

    历史人物编辑:徐慧说历史标签:孔明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张飞性格鲁莽,脾气暴躁,不识大体,而孔明则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晓五行八卦,熟知算命占卜,他是一个被妖魔化了的人物。不少人幻想着成为诸葛亮,殊不知能成为张翼德已是万幸。 一开始的张飞的确性格鲁莽,做事全凭意气,难以顾全大局。刘备种菜浇花时,他看不懂刘备的用意,对于暂时的委曲求全满心

  • 神机妙算的孔明这事不如刘邦,刘邦用了一个月,孔明则用七年无果

    历史人物编辑:谭红意标签:孔明

    巴蜀之地,当属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易守难攻,刘备的根据地也是在此。但是这个地方也是因为敌视险要,扩展疆域的话也是极为困难,在李白的蜀道难当中也是足以体现这个地区的险要程度。在这里还孕育了很多古代文化,三星堆文明,以及物产富饶的天府之国的梅城。因而很多古代的将领想将其视为自己的

  • 他是杂号将军,以3千人退孔明30万大军,得知他重病,孔明才敢打

    历史人物编辑:石庆松标签:孔明

    提起诸葛孔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自从他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后,这蜀汉势力才从真正有了方向感,此前的刘备就如无头苍蝇一般到处乱窜,但是诸葛孔明被《三国演义》神化是个不争的事实,毕竟他也是肉体凡胎,也有斗不过的人,他一生中佩服的人没几个,很多人也知道,能给他制造麻烦的,郭嘉算一个,司马懿算一个,其实还有

  • 竹中重治被称为“今孔明”,逸话中的他和三国诸葛孔明太像了!

    历史人物编辑:以史为鉴的背后标签:孔明

    要说日本战国时代的诸葛孔明,还真有这么一个人,他就是竹中重治,通称竹中半兵卫。竹中半兵卫一直以来都被人们称之为“今孔明”、“今张良”。那么,他真的称得上是日本战国时代的这个孔明吗?实际上,对于竹中重治,日本历史上只有寥寥几笔的记载。他的一生极为短暂,36岁英年早逝,基本没能留下多少相关的一次史料,倒

  • 此人具备孔明之智赵云之勇关羽之忠,活到99岁,但得到他反失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寻觅历史的印迹标签:孔明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很多的奇才被人称之为得之可得天下。例如三国时期蜀国阵营的诸葛亮,被人点评为卧龙凤雏得一可得天下。但是历史上却有一个例外,他有孔明的智慧,赵云的勇猛和关羽的忠义,打你是拥有它去反而失去了天下。那么这个人是谁呢?这个神人就是张定边,张定边原先是元朝末期的第一猛将,其人勇猛无人能敌,军中

  • 此人是孔明亲点的接班人,比姜维还难缠,他若不死司马懿毫无胜算

    历史人物编辑:极简世界史标签:孔明

    三国时期:是人才辈出的时代,说到谋士,诸葛亮绝对是最有才华一位,他被后世称之为千古一相是智慧的化身,诸葛亮一生为了帮助刘备,兴复汉室平定天下,可以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刘备去世后,刘禅继位拜他为相父,封他为武乡侯,开设官府办公。政事上的大小事务,刘禅都依赖于诸葛亮,由诸葛亮决定。本来南中地区因刘

  • 刘备错过了一位堪比孔明的盖世奇才,若得其相助,可吊打孙权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超级七品小芝麻官标签:孔明

    事实上,刘备一生错过了不少人才,但他错过的最厉害的盖世奇才,其实是此人!这个人连曹操都叹服不已,若得他相助,刘备完全可以吞并东吴、吊打曹魏!你知道这个人是谁吗?刘备错过的人才由于刘备的起点比较低,前半生颠沛流离,所以他错过了不少的人才,其中比较出名的便是田豫、张任、太史慈、徐庶等人。其中田豫得到了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