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三国演义一样的是,水浒里也有很多猛将,许多猛将都曾交过手,有的取胜,有的失败,有的不分胜负。但作者在描述两个猛将单挑时,有时会用一些难以理解(至少现在看起来是)的词,比如“斗到分际”。
两个又斗了十数合,正斗到分际,只见山高处叫道:“两个好汉不要斗了。”两个正斗到分际,秦明也把出本事来,不放方杰些空处。
第一个例子是杨志和林冲。林冲下山杀人,碰到杨志,两人大战了四十多回合依旧不分胜负。可刚斗到分际,就被王伦叫停了。第二个例子是秦明和方杰,两人“斗到分际”时,秦明使出本事,方杰并无机可乘。
可是,到底“斗到分际”意味着什么,是两人不分胜负还是马上就要分出胜负?不得而知。有人说是难分难解,有人说是即将分出高低。
分际,这个词有几种意思。一种是“界限”,一种是“紧要关头”,也可以是程度或者情分的意思。在猛将打斗中,用“分际”,显然不会是程度或者情分的意思,那么就只剩下两个选项,是界限还是紧要关头呢?
如果是表示“界限”,那么也就是说要分高低了,这个结论很多人不同意。既然如此,那就假设“分际”是指紧要关头,再看看具体例子分析。以下案例,都是打斗到“分际”的具体事迹,尤其是古典小说。
《汉代宫廷史》有这样的例子。
刘縯更忍不住,拍马上前,帮着刘仲厮杀,杀到分际,刘仲大吼一声,手起矛落,将那员贼将刺死于马下。
《荡寇志》中也有。
战到分际,寿通卖个破绽,抽出八楞虎眼钢鞭横扫过去,郝思文急忙躲闪,正中头盔,打得头盔飞去,头发披散。
战到分际,只见那边祥麟枪起,将顾大嫂头盔刺落尘埃。
《喻世明言》里也有。
一肘二拳,一翻四合,打到分际,众人齐喊一声,一个汉子在血烁里卧地。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些例子可以看出来,所谓“斗到分际”,就是马上就要分高低生死了。但是,也有的是打斗到分际时,一方跳出圈子不再打了,或者卖个破绽跑路了;还有的是斗到分际时,一人奋起神威,冒险一击,但未必能赢。即便是追赶别人,一个人舞枪弄剑,乃至于两人喝酒,都能用上“分际”这个词。
总的来说,斗到分际并不一定代表能分出高低,但是一定会有新的变化,要么一方胜利,要么一方跳圈外,卖破绽等等。但是,更多的情况是分出了胜负,甚至决定了生死。
秦明与方杰就是如此。
斗到分际处,秦明才放出本事,缠住方杰,不让方杰有机会赢。个人以为,这说明,秦明是略胜方杰的,不然方杰就有“空处”来对付秦明了。从杜微偷袭秦明来看,方杰可能马上要败,否则何以等到分际处,杜微要放飞刀呢?
杨志和林冲也是这样。
水浒中,杨志和林冲两人大战四十多回合还没分出高低,斗到分际又被叫停。但是,两人心情都是很急切的,林冲想杀人纳投名状,杨志想夺回包裹行李。所以,这个分际意味着,两人接下来肯定有一人要改变了,或者冒险一击,或者跳出圈外问候姓名等。
从文中来看,这不能说明究竟谁强谁弱。由此可见,“分际”指的是紧要关头更合适一下,不代表就一定能分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