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青是梁山众将中的完人,不是一个自私的人。
作家张恨水评价说:“燕青有过人之才,智足以辨奸料敌,勇足以冲锋陷阵”。
燕青文武双全,多才多艺,在梁山大聚义时,排第三十六位,上应"天巧星",担任步军头领。
金圣叹在评点水浒好汉时,也根据人品,把燕青列为中上之人。
为什么把燕青列为中上,而不是上上呢?
因为燕青效忠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卢俊义。
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卢俊义岂止是燕青的知己者,严格地说是救命恩人,再生父母。
燕青是北京大名府人氏,是个苦孩子,自幼父母双亡。
他无家可归,只能在垃圾堆里捡东西吃,跟三毛流浪记中的三毛差不多。
他九岁那年除夕,家家张灯结彩,欢度新春,鞭炮声不断,肉味飘香,可是燕青却因为饥寒交迫被冻昏在路边。
如果没有意外,下一个除夕,就是燕青的忌日。
这时候,卢员外收账回家,从他身边经过,将这个奄奄一息的孩子领回了家。
从此之后,燕青就成为卢俊义的心腹家仆。
因为他的命是卢员外给的,他的武艺也是卢员外请人传授的,卢俊义是他的救命恩人、再生父母。
因此,燕青怎么能不对卢俊义死心塌地效力?
长大后的燕青,从一个流浪儿成长为一个文武全才的英俊少年。
他遍体花绣,善用弩箭,精通相扑,武艺高强,而且多才多艺,吹弹唱舞、各路乡谈、诸行百艺,无有不精。
当初吴用为了骗卢俊义上山,拿出了一首拙劣的藏头诗,陷害他,让卢俊义写下了:“芦花丛里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难可无忧”(每一句开头第一个字连在一起是:卢俊义反)。
当时燕青没在,不然吴用的把戏就会被拆穿,真的无用了。
燕青对卢俊义忠心耿耿,对宋江等人却没有感觉,因为这伙人做事没有底线,用的是下三滥手段。
对此,燕青是极端鄙视的。所以后来燕青上了梁山,是因为主人的缘故,燕青跟宋江等人是离心离德的。
而对卢俊义,燕青是毫无保留的,死心塌地的。
卢俊义不听劝告,执意要去梁山,结果被抓上梁山,给了管家李固可乘之机,让自己戴了绿帽子。
后来卢俊义被管家李固陷害下进大牢,燕青在外要了一罐子饭,自己饿着肚子,先给主人送到监狱。
燕青的耿耿忠心,让见钱眼开的蔡福都心灵震撼,免费放他进去。
正常情况下,卢俊义很难翻身,但是燕青不离不弃,一直在等待机会,注意监狱的动向。
李固买通了押解的差人,打算在半道暗害卢俊义,但是由于燕青的保护,卢俊义化险为夷。
卢俊义被逼无奈落草为寇,上了宋江的贼船后,燕青也对梁山忠心耿耿,其实还是冲着主人的面子。
不管怎么说,燕青为梁山诏安做出了突出贡献。
为了诏安,燕青去东京汴梁去拜访名妓李师师,别小看一个李师师,人家是宋徽宗的相好,宋徽宗的魂被她勾住,经常从地道里去和李师师幽会。
没曾想,英俊帅气的燕青,竟然倾倒了李师师,她很快就爱上了燕青。
要在平时,浪子燕青肯定会来者不拒,不然浪子就徒有虚名了。只要防线稍微一动摇,燕青就会沦陷,一溃千里。
眼看事情不可收拾,可是燕青却出人意料踩下急刹车,硬是抗拒了李师师的诱惑。
燕青不是坐怀不乱的人,而是他深知,只要沦陷在李师师这里,诏安的事就彻底泡汤了。
要想人不住,除非已莫为;李师师如果“出轨”,精明的徽宗皇帝,不会不察觉。
所以燕青没有让情感的洪水冲开理智的闸门,拜李师师姐姐,浇灭了李师师心头的欲望之火。
原文当中说:“这八拜是拜住那妇人一点邪心,中间里好干大事;若是第二个,在酒色之中的,也把大事坏了。因此上单显燕青心如铁石,端的是好男子。”
关键时刻分得清轻重,头脑时刻清醒,还能战胜人类最基本的欲望,实在难得堪称男儿中的大丈夫。
上了梁山之后,燕青的所有付出,还是为了卢俊义,报答他的大恩,跟宋江没有一点关系。
换言之,燕青忠于的是卢俊义一个人,不是梁山集团,更不是老大宋江。
不过,燕青是个绝顶聪明的人,看透了历代皇帝都是一副德行,喜欢过河拆桥,兔死狗烹。
他明白,征讨方腊回来之后,宋江就没有了利用价值,梁山好汉的劫难就要到了。
虽然看透了,但是燕青并没有自己独自抽身,而是劝自己的主人卢俊义急流勇退。
可是卢俊义政治嗅觉迟钝,跟宋江一样吃秤砣铁了心,一心想着回去封官受赏,光宗耀祖,青史留名。
燕青没办法,只好收拾了一担财物,自己走了。
前面我们说过,燕青是非常仗义的,为什么要这样做,不跟主人风雨同舟、同生共死?
有人说燕青带走细软是为了跟李师师私奔,完全是侮辱这位好汉。燕青虽然好色,但不会不知道李师师是个公用品,即使他打算归隐江湖,也会找个正经女子度过余生,不会选择李师师。
再说曾经沧海难为水,李师师贵为皇帝小三,放着大宋一姐的好日子不过,去跟燕青隐居,也未必现实。
其实燕青这样做,恰恰是为了卢俊义。
燕青数次救过卢俊义的命,但是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在燕青看来,主公的恩情是报答不完的,所以他不会弃之不顾。
相信看过水浒传的人,都会记得燕青跟卢俊义告别时说的一句话:“只在主公前后。”
燕青把卢俊义看做再生父母,尽管卢俊义执迷不悟,要一条道走到黑,按照燕青的性格,也不会撒手不管,独自去享受富贵荣华,那样的话;燕青即使脱险,归隐江湖,也生不如死,会受良心折磨。
燕青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主公,我虽然走了,但不会走远,会一直在你左右,与你同生共死。如果您有危险,我还会出手相救。
凭什么救?燕青浑身是铁,又能打几根钉?
燕青要是救卢俊义,只能走李师师等人的路线,但是李师师是爱财的,救卢俊义这么大的事,不打点一下是不可能的。
即使李师师不贪财,燕青的性格,也不愿意相欠。
再说,如果跟李师师联系不上,燕青只能找其他官员打通关节去营救。如此一来,还需要金钱开道。
燕青要那么金银细软,不是为了自己享用,而是为了搭救卢俊义。
燕青看来,高俅那帮人陷害宋江他们,会将他们下大狱,然后定罪。
这样的话,燕青就能用金钱开道,救主公一命。
可是燕青虽然是“天巧星”,料事如神,但是他没有料到那帮奸臣卑鄙无耻,不按套路出牌;他们不是按照法律程序处置宋江,而是偷偷下毒,让燕青始料未及。
可以设想,当燕青得知主公遇难后,一定会非常自责,后悔没有留在主公身边,跟其一起赴难。
他一定会痛不欲生,然后将自己的两担金银细软分散,找到卢俊义的墓地,在如血的残阳下大喊一声“主公,小乙(燕青姓名)随你去也!”然后挥刀自刎。
正是: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古今第一完人,当属浪子燕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