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末大臣高弘图简介:曾两次反对宦官专权,被削职罢官

明末大臣高弘图简介:曾两次反对宦官专权,被削职罢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15 更新时间:2024/1/16 9:11:45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高弘图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高弘图,字子犹,一字研文,号硁斋,明胶州(今山东省胶州市)人。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生,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考中进士,授中书舍人,因上书触犯熹宗,夺俸两年。天初年任陕西道监察御史,天启六年(1626年)因忤魏忠贤而被罢官。崇祯三年(1630年)春复官,任左佥都御史,后升任左都御史,崇祯五年(1632年)改任工部右侍郎,因反对宦官专权,再次被削职罢官。

崇祯十六年(1643年)复官,补南京兵部侍郎,继而升户部尚书。李自成攻破北京,福王在南京被拥为新主,高弘图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后加封太子太保加太傅。南京失守,流寓江南,有感于国破家亡,弘光元年(1645年),清军破杭州,携一幼孙逃入一野寺中,绝食九日,卒于会稽之竹园。有《太古堂集》。有子高朗。

人物生平

高弘图字研文,号硁斋,胶州人。万历庚戌进士,授中书舍人,擢御史。天启元年,陈时政八患,并请用邹元标、赵南星。寻与同官张慎言交章论救贾继春;忤旨,停俸。

已而巡按陕西,捕诛奸民扇乱者;澄清吏治,风裁肃然。因题荐属吏,为南星所纠,心衔之。当时东林齐、楚、宣、浙之党互相诋诽,弘图辄无所附丽。及魏忠贤乱政,杨涟、魏大中之狱起,锻炼严酷;乃上疏力诋南星,微言忠贤过当。且引汉元帝乘船事,又谏毋出东郊。而忠贤方导游幸,怒甚,矫旨以抗沮切责之;名以此高。既乃乞归,令闲住。

庄烈帝即位,起故官,擢大仆少卿。逾年,迁佥都御史,转左副都御史,进工部右侍郎。是时,中官张彝宪受敕总理户、工二部事;弘图耻与并坐,七疏乞休,复罢归,声望益重。家居十年不起,言者交荐。来年春,帝思之;且闻其佐胶州城守功,召至阙,谘以时事。补南京兵部右侍郎,就迁户部尚书。

甲申,闯贼犯阙,史可法谋勤王,弘图转刍粟浮江入淮以济。师方发,而庄烈凶问至;南都大臣议所立,可法谓非英主不足以定乱,弘图与姜曰广、吕大器佐之。会福王至淮,马士英贪定策功,与诸将以兵威奉王,仓卒称号。以弘图物望所属,改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与可法并入直。弘图因请移跸中都,进山东,以示大举讨贼。疏陈新政八事:一、宣义问,请声逆贼之罪,鼓发忠义。一、勤圣学,请不俟释服,日御经筵。一、设记注,请召词臣入侍,日记言动。一睦亲藩,请如先朝践极故事,遣官赍玺书慰问。一、议庙祀,请权附列圣神主于奉先殿,仍于孝陵侧望祀列圣山陵。一、严章奏,请禁奸宄小人借端妄言,脱罪侥幸。一、收人心,请蠲江北、河南、山东田租,毋使贼徒借口。一、择诏使,请遣官招谕朝鲜,示牵制之势。并褒纳焉。

未几,可法出督师,士英辅政,惮弘图、曰广、慎言等持正。廷议起废,慎言举用吴甡、郑三俊;士英党诚意伯刘孔昭率诸动臣叱慎言于朝,目为奸邪,声振殿陛。弘图曰:『文武各有所司,即文臣中各部不得侵吏部之权,武臣何得越职相争!且甡与三俊三朝遗老,清望在人。孔昭妄思侵害,非其党者目为奸臣。忝在政府,宸陛之严,化为讼庭,愧死无地;乞赐斥罢』!不许。既而士英疏荐阮大铖,弘图持之。士英曰:『我既犯人言,岂敢相累』。因拟旨,命假冠带来京陛见。大铖既见,疏陈江防要害,娓娓可听。将退,士英奏曰:『大铖名在丹书,非其罪也,人诬之耳』!大铖因奏向日冤陷状,引弘图为证;以弘图素不附东林,必不忌己也。弘图曰:『大铖顷者陈说兵事,臣不知兵,无所参驳。若其起用,关系非细。昔崔、魏乱政,风教堕地。先帝首锄大恶,其党附者不可胜诛。钦定「逆案」一书以遏群邪,大铖与焉。臣不知其果知兵与否,但以先帝明鉴,岂容擅改。即如士英奏,乞下群臣集议,以彰公论;则大铖用亦光明』。士英愤然曰:『臣荐大铖,非受贿也,何不光明之有』?弘图因乞罢,以谢不能附和之罪;王慰留之。而大铖卒起为兵部侍郎,弘图则渐不安其位矣。

左懋第之北使也,弘图奏事宜曰:『一、山陵宜选日改葬。闻梓宫今葬田贵妃墓,应在天寿山特立陵寝。一、分地毋许割偷。关以外,不得侵及关内。一、岁币宜量增十之三。一、国书宜如古可汗之称。一、使礼宜遵「会典」,不应屈膝以致辱命』。后议简用中官督畿辅、浙、闽粮饷,复设东厂;弘图皆力争之。都御史刘宗周劾大铖疏至,大铖宣言:『日广实使之』。士英怒,连起「逆案」张捷、谢升。于是朝端益水火矣。已用中旨传升户部侍郎张有誉为尚书;弘图谓其端不可开,封还诏书。又请召还史可法入直。士英愈怒,矫旨切责;因力求去。秋八月,加太子少师,改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大后至,进太子太保。冬十月,致仕。弘图在阁,士英尚畏之,不敢肆志。及其去,遂无所忌惮。

时山东已失,弘图无家可归,乃流寓吴门。已复渡江,入浙东。南都亡,泣涕绝食,殁于会稽之竹园寺。「佚史」曰:金陵立国,弘图与小人同朝;不激不随,持守正直,有足观者。然不能通古今之变、览存亡之势。如论使礼,犹执向时故事,将约是具文乎,抑欲求当于国事也!史可法恐四镇之横,以建议始封为弘图误国罪。是则不然,使君相英明,庙堂胜算,四镇何尝不可用;况如得功之忠勇乎!自马、阮出而纪纲紊乱,外结强援,以遏正士;贤者岌岌乎不安其位。是四镇之横,马、阮召之也,于弘图何尤哉!

「勘本」曰:胶州家本素封,以兵乱不存片瓦。罢相后,挈一少子至吴。初之常熟,欲居不果;乃还之郡城寓。久之,入浙居绍兴;人乞一面不可得,日惟一餐祈死。既闻芜湖败,蕺山先生与姚江熊公渡江,议发罗木营兵奉潞藩拒守;胶州不往,叹曰:『天之丧明,若穑夫徒苦江东父老,复何益!吾筹之熟矣』。乃托其子于门客海昌谈迁携之去。盖逆知其地之必将有事也。遂绝粒。浙东监国,赠太师,谥「文忠」。是皆明史诸野乘所未及者,特表证诸。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从副帅做到自称为王,赵佗的一生有多牛?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古代,秦朝,风云人物

    从将军副帅做到与汉高祖平起平坐的王,此人是谁?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为了能稳定南方,秦王委任赵佗为龙川县令(如今的广东河源龙川),又在番禺(今广州一带)设立南海郡治。为了能管理当地群众,防止越人反抗,赵佗上书要求遣送中原居民迁来南越,以促进中原人和岭南人的同化。秦二世上台后,各地开始起义反

  • 古代妃子来月事的话应该怎么办呢?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风云人物

    古代妃子来月事的话应该怎么办呢?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如若碰上不舒服,也可喝中药调理,喝红糖水止痛。在古代的话,就很不方便了,至少这个各式各样的方便简洁的卫生巾就完全没有,相当难受。古代封建王朝中的皇帝,后宫佳丽三千,要雨露均沾的话,估计有一些妃嫔有时得好几年才能等到一次。如果恰好那天

  • 北宋大臣左企弓简介:与虞仲文奉表请降,遂仕金朝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风云人物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左企弓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左企弓(1051~1123年)字君材,蓟州人。辽时进士,历任来州观察判官、中京副留守、知三司使事。天庆

  • 桓温的一代名言是什么?他到底是一个流芳百世还是遗臭万年的真男儿?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桓温,晋朝,风云人物

    桓温是东晋有名的权臣,他能征善战,剪灭成汉收复四川,多次北伐打出了东晋的威风。桓温后来因为功勋太著,开始觊觎九鼎,虽没有最后篡位,但他废立皇帝,处分朝臣,与叛臣其实也没有什么两样了。桓温在《晋书》中,和王敦一起,被列入了逆臣的名册,这一点并没有冤枉他。桓温曾有言:“既不能流芳后世,不足复遗臭万载邪!

  • 明孝宗朱祐樘到底有多专情?牙刷是如何发明出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孝宗朱祐樘,明朝,风云人物

    古代的皇帝们大多都是后宫佳丽三千,身为一国之君,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专宠一人。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为了给皇家开枝散叶,找到最有能力的继承人,妃子众多是必须的,但仔细一想,一个皇帝在位十余年,一天册封一个妃子才差不多能到后宫佳丽三千,不说皇帝实际掌权时间到不了十年,就说皇宫的财力物力也不太有能力支撑

  • 历史上吴三桂最后的结局真的是不可改变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风云人物

    吴三桂——明末清初著名政治军事人物,吴周政权建立者吴周太祖。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三藩之乱是清朝初期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反清事件。三藩是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虽然说是三藩之乱,但是,实际上在这场叛乱中,主要就是吴三桂和康熙皇帝之间的较量。在三藩之乱中,吴三桂势力一度攻占了

  • 刘娥为什么会放弃称帝?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娥,宋朝,风云人物

    故事的开头得从刘娥小时候说起,那时的她,刚出生不久父母便早早双亡,于是尚在襁褓中的的她成了孤女,被寄养在了母亲的娘家。从小颠沛流离的她,长大后因歌声动听与银匠龚美相识,并且嫁给了她。成婚后的刘娥跟随着龚美去当时的京师汴梁谋生,可是没想到这龚美是个渣男,眼见生计困难,就打算将刘娥给卖掉。后来被当时赵恒

  • 三国时期李典和张辽之间的关系如何?有何瓜葛?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风云人物

    汉末三国,魏蜀吴三分天下,三方势力无不是谋臣如云,猛将如虎。以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张辽和李典都是曹操手下猛将,两个人都非常出色,张辽位列五子良将,李典虽然没有入列,但是,也仅次于五子良将,如果有六子良将,李典肯定当选。那么,众所周知,李典和张辽的关系很不好,两个人一直不和,这到底是为什

  • 南宋官员林之奇简介:朝廷采纳其意见,停止推行《三经义》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风云人物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王彦简介:南宋抗金将领,八字军首领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王彦,南宋,风云人物

    王彦(1089年-1139年),南宋抗金名将,字子才,河东上党(今山西长治)人,八字军首领。靖康之变后,为河北招抚使张所部下都统制,入太行山创建"八字军",部众十多万人,屡破金兵,名振河朔。建炎元年(1127年)九月,率裨将岳飞等强渡黄河,取得新乡大捷。二年,亲赴临安行在,请求北伐,为朝中主和派排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