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曾经力挽狂澜的章邯,当面对着项羽和刘邦时,他的命运该何去何从

曾经力挽狂澜的章邯,当面对着项羽和刘邦时,他的命运该何去何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怪味胡豆史 访问量:544 更新时间:2024/1/24 8:34:28

章邯在《史记》中没有立传,但是这个人在秦末的战争中,是一个不可能绕过去的人物。可以说,他的一生左右着历史的走向。但是,由于时代的发展,他自己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走向了时代的反面。章邯的命运,也是那个时代的写照,他的无奈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哀。

一、力挽狂澜的章邯。

章邯本身并不是武将出身,他在统兵打仗前,是秦国的少府。少府的职责是管理皇室的财产和生活的,对于军事是没有任何联系的。可是,章邯成为秦国的将领,则是时代逼出来的。这既是他的幸运,能够将他埋没的军事才能展现给世人,也是他的悲哀,让他走上一条不归路。

秦二世登基后,由于秦朝长年的压迫,倒行逆施,使得百姓走投无路。于是,爆发的大泽乡起义拉开了秦末战争的序幕。随之而来的轰轰烈烈的战争,使得秦朝国内的形势一片混乱。起义军一边在各地攻城略地,还派出了以周文为主帅的军队,直捣关中。起义军浩浩荡荡,一路上攻无不克,很快就打到了秦国国都咸阳附近的戏。

可是,即便是天下已经是分崩离析,秦二世还是在醉生梦死之中。当他得知起义军已经打到眼前了,慌忙与大臣们商议。这个时候咸阳根本就没有大批的军队,面对几十万的大军,大家面面相觑,无计可施。

这个时候章邯站了出来,他提出来说,现在紧急征调军队已经来不及了,在骊山有几十万进行营造的刑徒,唯一的办法就是把他们武装起来,对抗周文的大军。秦二世同意了章邯的建议,同时任命章邯为这支军队的统帅。

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章邯担任军队统帅主要的原因,一个是他提出的建议,在其他人都不愿意承担的情况下,只能由他来做这项工作。另一个原因是他担任少府,与秦二世的关系密切,秦二世对他信任,而且对他的才能给予了认可。就这样章邯开始了他人生最辉煌的一页。

章邯提出的建议其实是很危险的。当年周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的时候,纣王就是因为主力部队不在,只得将奴隶武装起来,与武王的军队决战。那次战役,虽然纣王的军队是敌人的几倍,可因为部下临阵倒戈,使得自己一败涂地,商朝随之灭亡。

章邯也同样面临着纣王的局面。可是,章邯却打了胜仗。不但如此,章邯接着打败周文的声势,乘胜追击。最终,周文的军队覆灭,周文也被迫自杀。章邯在消除了关中的危险后,便率领部下出关,开始了对关东的讨伐。

二、无奈投降的章邯。

章邯在关东的作战也很顺利,在整个关东,只有项梁率领的楚军能够打败章邯,其他的军队都不是章邯的对手。在章邯的奋战下,关东的起义军遭受了沉重的打击。连打败章邯的项梁,也因为麻痹大意,遭到章邯的袭击。楚军遭到大败,项梁战死。一时间,形势对秦国十分有利。

在这种情况下,章邯对形势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他认为项梁已死,楚军没有什么威胁了。便率领秦军北上,去攻打赵国。正是因为他没有乘胜追击,彻底消灭楚军的主力,这才给他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就在章邯攻打赵国的时候,剩下的楚军进行了重整。楚军兵分两路,继续向秦国进行反攻。一路由刘备率领,西入关中,另一路由宋义率领,北救赵国。北上的楚军中的项羽由于不满宋义的指挥,杀了宋义,夺取了军权。然后项羽率领这支军队渡河,破釜沉舟,在巨鹿与秦军的主力决战。

在巨鹿之战中,项羽的楚军歼灭了王离率领的主力,逼迫章邯率领的二十万秦军投降。章邯投降的原因,主要是他被赵高陷害,自身处于危险之中。这是因为章邯是秦二世的亲信,赵高这个时候已经有了篡位之心,章邯就必然是赵高清除的对象。章邯为了自己的命运,同时,他也幻想利用手中二十万秦军的筹码,为秦国换得一个好的结局。

但是,令章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的想法早就被项羽看透了。项羽在一夜之间,就率领诸侯军将章邯的二十万秦军全部杀害在了新安城南。仅仅留下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人,这让章邯的一切幻想都归于破灭,而秦国的命运就此决定了。

三、与刘邦对抗的章邯。

章邯到了这个地步,已经没有了自己的自由,他只能在时代的旋涡中追波逐流。在项羽分封诸侯的时候,他和司马欣、董翳都被项羽封了王。项羽将关中的地区分成三块,分兵封给他们三人,章邯管理咸阳以西,都废丘,为雍王。司马欣管理咸阳以东至黄河,都栎阳,为塞王。董翳管理上郡,都高奴,为翟王。

这个时候的章邯处境十分的尴尬。他率领的二十万大军糊里糊涂的被项羽杀死,秦国的百姓把这笔账都算到了章邯的头上。而项羽将关中烧杀破坏一空,将这个烂摊子都扔给了章邯。而且,章邯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堵死刘邦北上,从汉中出关中的道路。

这等于章邯成了项羽的傀儡,在关中为项羽看住刘邦。可是,项羽信任章邯的程度是有限的。他将关中分为三块,每一块都互不从属,也都不是刘邦的对手。民心不服,经济破坏,实力不足,这其实是项羽把章邯逼入了困境。

可是,章邯面对这种局面,也毫无办法,只能硬着头皮撑起来。不过,刘邦心里也明白,自己不是章邯的对手。他面对章邯的封锁,也只有无可奈何的困守在汉中。直到他拜韩信为大将的那一天。

萧何对刘邦说的那句话很客观,你如果想要夺取天下,就必须要用韩信。这就是因为,在整个刘邦的阵营中,除了韩信,没有人是章邯的对手。如果不用韩信,刘邦根本就出不了关中,只能在汉中等下去。

四、宁死不屈的章邯。

刘邦在得到了韩信的帮助下,这才能够北出关中。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候章邯。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连续打败章邯,逼迫章邯困守废丘。刘邦派韩信围攻废丘,自己亲自向东攻击。

与章邯不同,司马欣和董翳都投降了刘邦。不过,后来他们都寻隙逃到了项羽那里,战争中为项羽战死。

而章邯则死守废丘,一直坚持了十个月之久。我们从这里,就能够看到章邯的不凡。并不是韩信说的的,秦中百姓恨章邯入骨。章邯在废丘的坚守,也最大程度的支援了项羽的作战。这是因为,章邯的能力出众,刘邦只得留下韩信来围攻废丘。刘邦自己亲自率领五十六万大军去攻打项羽的都城彭城。

这使得刘邦遭受了他人生最大的惨败。他的五十六万大军被项羽的三万骑兵打得大败,死伤数十万。只是因为韩信从关中赶到,抓住项羽兵力不足的弱点,击破项羽的追兵,才稳定了形势。我们可以想见,如果韩信当时在彭城的军中,刘邦也不会失败得那么惨。这也是章邯对项羽最大的帮助了。

不过,最终废丘还是被刘邦用水攻攻下。废丘投降时,章邯自杀而死。章邯知道自己的归宿,他也不幻想刘邦的怜悯,用死表明了自己男子汉的不屈。

结语:

章邯是秦朝的一员骁将,他在秦末战争中力挽狂澜,为秦朝的存续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由于朝中有赵高奸臣陷害,在战场上面对项羽这样强有力的对手,章邯最终还是失败了。

不过,章邯虽然失败了,他的军事能力也得到了天下人的认可。在项羽分封诸侯的时候,就把他封在关中,专门执行看住刘邦的任务。面对章邯,刘邦知道自己不是对手,只能无可奈何的困守关中。直到他发现提拔韩信做大将,才扭转了形势。

章邯在军事能力上不如韩信,在实力上不如刘邦,在民心、军心上不如汉国,他的失败在韩信出兵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但是,章邯依然宁死不降,他以坚守牵制了汉军中最优秀的统帅韩信。这使得韩信没能参加彭城之战,使得刘邦遭受了最大的惨败。从这一点上来看,章邯用他的行动向天下表现了他的能力。章邯不愧为秦国最优秀的将领之一,也是一位宁死不屈的男子汉。

标签: 章邯

更多文章

  • 如果章邯二十万大军没有选择投降,秦朝是不是还能延续下去?

    历史人物编辑:浅聊历史斋标签:章邯

    项羽率领的楚国军队在"巨鹿之战″中九战九胜,摧毁了涉间、王离率领的秦军,并迫使章邯的部队投降。由于这是秦朝在函谷关以东的最后两支主力部队,所以章邯的二十万大军的投降,的确加快了秦朝的灭亡速度。那么,假如章邯的二十万大军坚决不肯投降,而是宁愿与项羽血战到底,是不是就能延迟秦朝的灭亡了呢?基本上没有这个

  • 西汉二百年 汉高祖篇 第十八章 巨鹿之战(2)章邯降楚(连载21)

    历史人物编辑:琦趣科技发现标签:章邯

    此时的巨鹿已是岌岌可危。巨鹿城内的赵王赵歇如坐针毡,张耳不断向各国求援,可各诸侯援军终于到了巨鹿外围,却观望不前。无奈的张耳就将希望寄托在陈余身上,毕竟身在巨鹿北的陈馀手上还有几万军队,可就是迟迟不见陈馀动静。原来张耳、陈馀这对生死朋友易储出现了矛盾。为啥呀?为了军权。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

  • 一代名将章邯为什么不投降刘邦却归顺项羽?

    历史人物编辑:香堂姐美食标签:章邯

    一代名将章邯为什么不投降刘邦却归顺项羽?一代名将章邯,曾经是楚汉战争中的重要将领,他率领着秦朝的残余军队在楚汉战争中曾经与刘邦军队交战多次,但最终他选择了归顺项羽。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呢?我将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问题。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章邯的背景和经历。章邯是汉代名将章勇的后代,他

  • “一代名将”章邯,为什么不投降刘邦,却要归顺了项羽?

    历史人物编辑:茶小姐说历史标签:章邯

    其实我觉得章邯也算是个悲剧性人物。为什么呢?因为秦末天下大乱二世无兵可用时,多亏章邯及时组织了一支由骊山刑徒编成的军队,这才打败了周文率领的“张楚”大军,要不然秦朝早就玩完啦!此后章邯又趁胜挥师东进,先后击败了陈胜吴广以及项梁和赵国的军队,并把赵王包围在巨鹿城。可以说,如果没有章邯出来东挡西杀,秦二

  • 秦末政府天昏地暗,硬生生把帝国最后的名将章邯逼反

    历史人物编辑:石庆松标签:章邯

    公元前207年,随着巨鹿之战以秦帝国王离大军全军覆没,章邯大军撤退到棘原(河北省平乡县西南)坚守而告终,导致秦政府彻底瘫痪,秦末主力军就两支(王离政府军、章邯徒刑军),现在政府军彻底瓦解,目前主力军只剩下章邯所部的徒刑军了(秦政府晚期做苦役的囚犯所组成的军队)。 由于秦军屡战屡败的消息,使得秦二世胡

  • 项羽创造战机击败章邯,一举埋葬秦王朝,堪称战神中的战神

    历史人物编辑:乔群能标签:章邯

    一提到项羽,人们脑海中立马会浮现出一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硬汉形象,似乎他只会冲锋陷阵,少有计谋,是一介勇夫。其实不然,项羽其实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他军事方面耀眼的才能只不过被政治上的失败掩盖了。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九月,章邯以突袭战法在定陶大败楚军,项梁军败身死。一时秦军士气高涨,各路义军皆畏

  • 秦末大将章邯起初神勇无比,横扫六国,后来为何打不过韩信?

    历史人物编辑:读史鉴己标签:章邯

    熟悉秦朝末年那段历史的人就知道在陈胜吴广起义之后,秦朝大将章邯率领大军东出函谷关,很快就杀掉了起义军的首领陈胜吴广,一时之间看来非常的强大。之后虽然败给了项羽,但是也让人可以理解,毕竟项羽更加强大。但是,章邯与韩信对阵的时候,却没有什么出色的表现,很快被韩信打败。 我觉得这其中是有很多原因的,首先章

  • 章邯立下赫赫战功却不得不向项羽投降

    历史人物编辑:马帅标签:章邯

    章邯是秦朝的大将,战功累累却最悲情,这是为什么呢!我先来带大家看看章邯的战绩,每个朝代的末期那多数都是这个朝代比较衰弱的时期,秦朝也不例外。但是,在衰弱的秦朝末期却出现了一位猛将,没错,他就是章邯。虽然最后他败给了项羽,但他也非常厉害。他竟然带着惨败的秦朝士兵战胜了敌人最精锐的士兵,秦朝末期人心都散

  • 同样是战败,章邯为何归顺项羽,而拒绝向刘邦投降?

    历史人物编辑:唐明爱标签:章邯

    秦始皇统一六国期间,秦朝可以说是名将辈出,章邯就是其中一位。章邯在效力秦朝期间,可以说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所以当时李斯也非常看重他,甚至修建秦始皇陵这样重要的任务,李斯也是推荐章邯去做,因为章邯是一位没有私心的忠臣,他来修建秦始皇陵是最安全,最可靠的。在章邯带人修建秦始皇陵期间,起义军将领周文,带

  • 一代名将章邯,为什么不投降刘邦,却归顺项羽?

    历史人物编辑:石庆松标签:章邯

    #一代名将章邯为什么不投降刘邦却归顺项羽#这个问题其实可以三言两语说清楚?1、章邯先遇到项羽,且被项羽击败楚怀王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楚军分为两军,一支由刘邦带领,西入关中“灭秦”;另一支由宋义、项羽带领, “北上救赵”。刘邦带着几千人“羊入虎口”式的向关中进军,到攻克咸阳时,已经是10万大军;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