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汉光武帝麾下云台二十八将中,最为勇猛的一位将领——贾复

东汉光武帝麾下云台二十八将中,最为勇猛的一位将领——贾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昊燊河东行 访问量:3010 更新时间:2024/1/14 19:38:53

贾复,东汉开国元勋之一,云台二十八将排名第三位。他年轻时便非常好学,他的老师也时常赞叹他的才学。可是世人认识的不是贾复的学问,而是他的勇气,他虽然是文人出身,但打仗时却同士兵一起冲锋厮杀,自从跟随光武帝刘秀之后,从来没有一次败绩,身上留下伤疤多达十二处,刘秀也多次称赞其勇武果敢。

一骑乱敌,大破青犊

王莽末年天下大乱之时,贾复前去投奔刘秀,被封为偏将军。在跟随刘秀攻打青犊之时,双方从日出之时打到中午,刘秀见敌人阵地坚若磐石,一时难以取胜,加上士兵也饥渴劳累,有意暂时退兵想要休息吃饭。

于是刘秀便找人同贾复商量,没想到贾复说:“不把敌军击败,我们有何脸面吃饭!”说完便披上重甲,一马当先冲向敌阵,所到之处锐不能挡,瞬间搅乱敌人阵型,刘秀乘机率军一拥而上击败敌军。

这一场战斗,让所有的将军和士兵见识到贾复的神勇,都对其勇敢无畏感到佩服万分。

身受重伤,离奇复原

刘秀知道如果贾复一旦参与战事,就会奋不顾身地上前杀敌,于是便让他跟随在自己身边,可是如果真的遇到艰险无比的任务时,又不得不派他上场。

公元25年,贾复在真定与起义军决战时,虽然大败敌军取得胜利,可自己也身受重伤,生命垂危。刘秀听到消息后悲痛万分,说道:“我之所以不让贾复担任前方将领,就是因为他经常将身死置之度外赤膊杀敌,现在果然应验,上天要收走我的这位大将。我听说他的妻子已经怀有身孕,如果是女儿,我让我儿子娶她为妻,如果是儿子,我便将女儿嫁给他做妻子。一定不让他担心家中孕妻。”

或许刘秀真是天选之子,他的真诚似乎感动了上苍,本来贾复的生命已经岌岌可危,没想到不久就离奇痊愈。伤好之后,贾复立即骑马动身前去追赶刘秀,刘秀见贾复平安归来,显得异常高兴,当下便下令为贾复接风洗尘。

只是随后在进攻邺城时,贾复又回到前方与敌厮杀,大破邺城贼寇。

只选最强的敌人

刘秀即位为光武帝后,任命贾复为执金吾,封为冠军侯。不久后刘秀前去攻打更始政权,在同诸位将军商议进攻路线时问道:“最强,宛县第二,你们谁能领兵击破这两个据点?”话音刚落,贾复便要求前去攻打。

刘秀笑道:“若执金吾前去攻打郾县,那我就没有任何忧虑了!”贾复随即率军出发,同行者还有骑都尉阴识、骁骑将军刘植,汉军前往郾县攻打王尹尊,敌虽强已经连战连捷,不出一月便让尹尊交兵投降,将其地盘全部接收。

在击败尹尊后,贾复又引兵东去,攻击更始政权淮阳太守暴汜,暴汜不敌向汉军投降,其所属县城全部平定。秋天时,南下征讨召陵、新息将其平定。次年春天,被封为左将军,同赤眉农民军在新城、渑池间战斗,多次获得大捷。与光武帝在宜阳会军,降服赤眉农民军。

淡泊名利,东晋五柳

贾复跟随刘秀南征北战,从未遭受败绩,经常身先士卒,多次力挽狂澜拯救汉军于危难之间,为此,才在身上落下十二道无法愈合的伤疤。一方面是刘秀不忍再让这位将军如此拼命,另一方面是怕他这样会导致军队群龙无首遭受惨败,贾复因此也从未能单独率领一支部队,这也导致他后来并未立多少大功。在将军们争论谁的功劳大的时候,贾复总是安静地坐在旁边,从不肯轻易开口。这些刘秀都看在眼里,感慨不已,对诸位将领说:“贾复的功劳,即使他不说我也不会忘记。”

公元37年,贾复被封为胶东侯,食邑多达六县。这时天下基本已经统一,贾复感到刘秀不再打算对外用兵,而是准备将重心倾向于经济发展上。“飞鸟尽,良弓藏。”历史上无数朝代到了这个时刻,几乎全部都充满了杀戮的血腥。贾复于是同邓禹一起辞去军中职权,归还了军队。

刘秀听闻后,于是罢掉左右将军,将贾复免职,只保留了列侯的名分。后来,朱祐等人荐举贾复担任宰相,刘秀虽因“功臣并不用”的政策未能同意,但仍允贾复、邓禹和李通三人参与国家大政。

贾复回到自己的府邸后,大门一闭,不出去应酬,也不接待宾客来访。从始至终,一直受到光武帝刘秀的特别礼遇,因为他知道,一个人在作战的时候能够勇猛向前非常难,功成名就之后淡然放弃更是难上加难。像极了人生,得之易失之亦易,得之难失之亦难,而这恰恰是检验一个人品质的试金石。

参考文献

《后汉书·贾复传》

《真正的勇气》

-作者-

百川,愿作一介撰史人,笔尽中华五千年。

标签: 贾复

更多文章

  • 在《红楼梦》里,荣宁二府自称是东汉贾复之后,那贾复又是何人呢

    历史人物编辑:蔡良安标签:贾复

    作为红楼四大家族之首的贾家,包括贾雨村,都称其远祖是贾复,这和刘备自称刘胜之后,曹操自称是曹参之后,都是拉大旗做虎皮瞎认祖宗,这种事情也没有人去追究,这种事情有百利而无一害。问题在于贾复是谁,贾府为何不认贾似道为祖宗呢。贾复,字君文,东汉名将,位列云台二十八将第三位。作为云台二十八将中的第十九位加盟

  • 寇恂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深更读史标签:寇恂

    寇恂出身世家大族,原本是新朝的官,王莽的手下。担任着上谷郡功曹,深受太守耿况的器重。新朝末年,天下大乱。刘玄建立更始政权后,派遣使者招降河北各郡国,太守无奈只能接受。24年(更始二年),王郎派使者到上谷,让耿况发兵援助。寇恂认为刘秀“尊贤下士,士多归之”,劝说耿况拒绝王郎,归顺刘秀,但遭到了拒绝。于

  • 蔺相如为国容廉颇的事,寇恂郭子仪都有样学样

    历史人物编辑:读史奇闻录标签:寇恂

    赵惠文王从渑池回国后,因为蔺相如功劳很大,就拜他为上卿,官位排在老将廉颇之上。廉颇自恃战功卓著,而蔺相如只不过凭嘴上说的几句话,官位反而高于自己,心里很不服气,就说:“我如果遇见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蔺相如听到这些话后,除了朝会没办法外,就不再和廉颇会面。有一次,蔺相如外出,远远望见廉颇,即命车夫

  • 岑彭指挥的黎丘之战有多惊险?这是刘秀的一场豪赌,尽得荆州之地

    历史人物编辑:黑历史与冷知识标签:岑彭

    刘秀带着自己的少年天团,以平均年龄不足28岁的成绩,成为了最年轻的开国团队。开国之初,必须要打胜仗立威,岑彭所指挥的这场黎丘之战,就是光武帝刘秀开国的一场大胜仗。熟悉三国的朋友,一定知道南郡在哪里,南郡是魏蜀吴三家必争之地,黎丘之战就发生在南郡地区。当时刘秀占领河北,势力范围扩张到了荆襄地区。为什么

  • 岑彭大战张扬,阿头山失踪之谜:大陵曰阿,襄阳阿头山哪里去了?

    历史人物编辑:老杨聊网事标签:岑彭

    岑彭阿头山奇袭,运筹黎丘大战岑彭字君然,南阳棘阳人也……建武二年,使彭击荆州,下犨、叶等十余城。是时,南方尤乱。南郡人秦丰据黎丘,自称楚黎王,略十有二县;董子斤起堵乡;许邯起兴;又,更始诸将各拥兵据南阳诸城……三年夏,帝自将南征,至叶,董讠斤别将将数千人遮首,车骑不可得前。彭奔击,大破之。帝至堵阳,

  • 岑彭: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助刘秀打下半壁江山,却死得非常窝囊

    历史人物编辑:赵新华标签:岑彭

    撰文:琴剑霜月编辑:吃硬盘吧插画:发达蚊说起刘秀的能臣良将,您可能会想到“定策元功,勋成智隐”的邓禹,想到平定关中、却谦逊不骄的冯异,想到横扫齐鲁、锐气无匹的耿弇,抑或二定交趾、马革裹尸的马援……但个人认为,若论人生经历之跌宕,奇谋之百出,刘秀集团中无人能与岑彭相比,以至于汉调二簧、京剧等诸多戏曲中

  • 解析东汉战争:东汉大军南征!岑彭引兵3万,荡平荆南地区

    历史人物编辑:李艳芹标签:岑彭

    公元27年,正月。邓奉所主导的南阳叛乱终于告一段落,刘秀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荆州北部被荡平之后,刘秀下令让岑彭统兵继续南下,攻打以黎丘秦丰、夷陵田戎为核心的荆南割据政权。荆南这片地方,在未来长达上百年的时间里,都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只是,此时的荆南并不具备一定的历史地位。因为,当时南方一带并没

  • “得陇望蜀”是贬义词,为何岑彭却靠这个为刘秀获得半壁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郭宁标签:岑彭

    “得陇望蜀”这个成语,现在是贬义词,比喻人贪得无厌。但最初却是褒义,含有维护国家统一的意思。创造这个成语的岑彭,则以“信义”出名,帮刘秀获得了半壁江山。岑彭,字君然,南阳棘阳(今河南省新野县)人,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岑彭出生不详,最初在王莽的新朝当官,任棘jí阳县长。新朝末年,天下大乱。公元22年

  • 东汉时期,云台悍将岑彭如何打赢黎丘战役?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述标签:岑彭

    东汉的黎丘战役发生在南郡境内。那个时候的南郡,铁襄阳虽尚未出现,可一些城池凭借汉水,依旧能够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荆州南部被刘秀拿下之后,荆南一带便成为了刘秀的口中肉。但南郡这里有三股割据势力,延岑为关中败将,他进入南郡只是为了依附秦丰,秦丰、田荣相继占领着一部分地盘。这三股势力相互响应,在荆南一点的

  • 解析东汉战争:东汉军两路夹击,悍将岑彭打穿巴蜀,威逼成都

    历史人物编辑:绣虎读书标签:岑彭

    公元34年,十月。刘秀的大军已经荡平陇山高地,隗式一脉也相继投降刘秀。阻碍刘秀统一大业的人,唯有在巴蜀之地的公孙述而已。公孙述是王莽时期的臣子,因能力出众被王莽安排到蜀地做太守。王莽末期大乱之际,各地势力纷纷作乱,刘玄被绿林军拥立为帝,建立更始政权。宗成、王岑趁机窜入汉中,公孙述为壮大自己势力,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