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吕雉:残害后妃,逼死刘邦半数儿子,为什么独独放过刘肥这个长子

吕雉:残害后妃,逼死刘邦半数儿子,为什么独独放过刘肥这个长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历史 访问量:4591 更新时间:2024/1/24 8:44:16

吕雉:残害后妃,逼死刘邦半数儿子,为什么独独放过刘肥这个长子

【引言】公元前195年,汉朝开国皇帝刘邦与世长辞。葬于皇陵。如果可以选择的话,刘邦的爱妾戚夫人一定会随他而去,因为刘邦去世后,她就如同生活在地狱一般。刘邦死后不久,吕后就将戚夫人做成了人彘,这应该是历史上最有名的酷刑了。

善妒心狠的吕雉不仅残害刘邦的后妃,就连刘邦的儿子她也没有放过。第一个容不下的当然是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刘如意被人毒死。不久后,吕雉囚禁了第二任赵王刘友,活生生的饿死了他。第三任赵王刘恢也没能逃过一劫,吕雉知道刘恢有一个心爱的妃子,于是逼死了这个宠妃,刘恢知道自己已经走投无路,殉情而死。燕王刘建英年早逝,但为了稳定儿子刘盈的统治,吕雉对刘建的独子痛下杀手,使刘建一脉断绝。

刘邦的八个儿子,四个儿子都直接或间接的死在了吕雉的手上。剩下的四个儿子中,一个是吕后的亲儿子刘盈,一个是吕后的养子,还有不受宠的刘恒,最后一个则是刘邦的长子刘肥。吕雉为什么为如此痛恨刘邦的后妃和儿子们,她又为什么会放过长子刘肥呢?

韶华初嫁,丈夫却与寡妇纠缠不清

刘邦与吕雉之所以能走到一起,与吕雉的父亲有很大的关系。吕雉的父亲吕太公为了躲避仇家寻仇,带着一家老小搬到沛县居住。因为他与沛县的县令是多年的朋友,沛县的很多官员都来庆贺他的乔迁之喜。

但是吕太公并没有让所有人都入席,而是设定了一个入席标准,只有贺礼超过一千钱,才可以参加宴会。刘邦也在前来庆贺的人群中,听到这个要求他左右为难,自己不过是个泗水亭长,芝麻大小的官,哪儿准备的起一千钱的贺礼呢。看着豪绅们纷纷入场,他心里很不服气,大着胆子喊道:“贺礼一万钱!”

刘邦镇定自如,管家没有丝毫怀疑,吕太公知道后亲自迎他入席。吕太公擅长看面相,他认为刘邦的面相是大贵之相,为了笼络刘邦,他提出将自己的大女儿嫁给刘邦。刘邦自然是喜不自胜,天上掉了一个大大的馅饼,怎么可能不捡呢。

这一年,刘邦年过四十,吕雉正值二八芳华。

嫁给刘邦之后,吕雉操持家事非常妥当,父母亲族也是照顾有加,绝对是个贤妻良母。而在这时吕雉才从旁人的闲言碎语中知道,刘邦和隔壁的寡妇不清不楚,甚至已经有了一个私生子。但这时的吕雉坚定出嫁从夫,并没有计较这件事。

自己做俘虏,旁人享富贵

刘邦起义后,吕雉全力支持,回娘家劝说父亲资助钱粮,又将自己的两个哥哥都送进了刘邦的军队,是又出钱又出力。吕雉如此鼎力相助,按理来说,刘邦应该更加敬爱自己的妻子,但他们的感情却在这时发生了改变。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刘邦一心想登临皇位,吕雉和父亲被项羽俘虏后囚禁。面对项羽的威胁,刘邦毅然放弃了妻子和父亲,吕雉在项军营中近三年,刘邦不仅很少过问,还一连纳了不少姬妾,其中就有宠妃戚夫人。自己在敌军营中担惊受怕,朝不保夕,丈夫却让别的女人享受荣华富贵,这让吕雉怎能不怨?

吕雉回到汉营后,戚夫人已经生下了刘如意。刘邦非常宠爱这个儿子,说刘如意是最像自己的儿子。这触动到了吕雉敏感的神经,在危难关头,刘邦曾带着吕雉的一儿一女出逃,在路上竟然因为马车走的慢,将儿子和女儿踢下了马车。如今他却这样疼爱一个妾室的儿子,为母则刚,刘邦这样的区别对待让吕雉怎能不恨?

吕雉又有怨气又有恨意,加上刘邦晚年时曾想给刘如意太子之位,让吕雉多了一份担忧和害怕,这才会变得狠毒,对后妃和皇子们痛下杀手。

刘邦去世后,吕雉扬眉吐气,坐稳了太后之位,开始一个个的秋后算账。刘邦的八个儿子,她害死了一半,但令人不解的是,她放了刘肥一条生路。

刘肥是谁,正是寡妇曹氏与刘邦的私生子,也是刘邦名正言顺的长子。按理来说曹氏也曾让吕雉感到屈辱,但她却放过了刘肥,这是为什么呢?

审时度势,委屈才能求全

吕雉曾经对刘肥是动过杀意的,刘盈继位后,刘肥曾回宫探望,刘盈注重兄弟之情,对刘肥施以兄长之礼,这让吕雉非常不满。刘肥和他母亲的存在,让初嫁时的吕雉受尽嘲笑和非议,如今自己的儿子却认可刘肥这个庶长子的身份,岂不是也认可了曹氏。

吕雉决定用对付刘如意的方式教训刘肥,借着刘肥过寿,将两杯毒酒赐给了刘肥。刘肥并不知道酒里有毒,但刘盈却知道了这件事。母亲多次残害自己的兄弟手足,刘盈非常痛心,他不想唯一的哥哥也惨遭毒手,于是抢着接过了这杯毒酒。吕后当然不会毒死自己的儿子,这件事就此作罢。

回到驿站后刘肥才得知自己无意间死里逃生,既感激刘盈又害怕吕雉卷土重来。刘肥以退为进,第二天主动上表,请求以鲁元公主为自己封国的王太后,并分出一块地送给鲁元公主。刘肥与鲁元公主原本是兄妹,他却尊鲁元公主为太后,也就是母亲,听上去实在匪夷所思。但这招却正中吕雉下怀,让她释怀了曹氏与刘邦的私交,对刘肥也就网开一面。

【结语】世人都说吕后阴毒,却不知她是如何从新妇变为弃妇。在敌营一呆就是三年,丈夫不闻不问,反而左拥右抱,这样的生活又有几个女人能够忍受呢。而齐王刘肥委曲求全,在吕雉的迫害中能够保留实力,他的智慧也让人敬佩。

《高祖本纪》

《史记》

《汉书》

标签: 刘肥

更多文章

  • 刘邦死后,吕后大杀刘氏宗亲,为何实力和地盘最大的刘肥逃过一劫

    历史人物编辑:浪人说史标签:刘肥

    大家都知道,汉高祖刘邦建立了大汉王朝。不过刘邦死后,他的老婆吕后执掌了朝廷大权,对刘氏宗亲可没有这么客气,杀了不少刘氏皇族血脉,甚至连好多刘邦的儿子都不放过。最有名的就是赵王刘如意了,赵王刘如意是刘邦晚年最宠爱的戚夫人所生,刘邦非常宠爱他们,甚至想换掉吕后所生的嫡长子刘盈,改立刘如意为太子。当然因为

  • 刘邦死后,吕后大肆屠杀刘氏宗室,为什么长子刘肥能逃出魔掌?

    历史人物编辑:蔡文丽标签:刘肥

    刘邦共有八个儿子,皆封为王。长男齐王刘肥,次子惠帝刘盈,三子赵王如意,四子代王刘恒,五子梁王刘恢,六子淮阳王刘友,七子淮南王刘长及八子燕王刘建。这八个儿子中,吕后毒死刘如意,饿死刘友,逼死刘恢,间接地导致刘盈、刘建的死亡,只有刘肥、刘长、刘恒未遭迫害。其中刘长为吕后所养,所以未遭迫害。那么作为长子的

  • 刘邦的长子刘肥,本人与世无争,为何生的儿子却个个野心勃勃?

    历史人物编辑:站在浔阳说历史标签:刘肥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爆发起义,全国各地起义风起云涌。刘邦终于等来了机会,他从家乡沛县拉了几百人,在萧何、曹参、樊哙等人的支持下,攻下县城,自称沛公。为了活命,他选择与当时声势浩大的项梁、项羽起义军合并。虽然最后是二者厮杀,但不能否认他们曾经是手足兄弟。陈胜吴广起义失败,项梁骄傲轻敌,被

  • 吕后杀死了刘邦很多儿子,为什么放过实力最强的刘肥?

    历史人物编辑:闲人一支烟标签:刘肥

    汉高祖刘邦是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开国皇帝之一,人们对刘邦的印象就是从小混混一直走到了人生巅峰。现如今看来,刘邦在当时能够笼络到很多人,这一点绝不简单,举个例子来说,当时的萧何是县吏,一个县吏为何会听从一个无名小卒的?这说明当时的刘邦就有过人之处,可能史书对此记载的比较隐晦,人们一直没有发现,导致了人们

  • 刘肥,一个幸运的私生子

    历史人物编辑:书中文史屋标签:刘肥

    刘肥是汉高祖刘邦的大儿子,但是因为刘肥的妈没有和刘邦结婚就生下了刘肥,所以刘肥是个私生子。刘邦生刘肥的时候还没认识吕雉,后来刘邦认识了吕雉,就和吕雉结了婚。刘邦和吕雉结婚之后,就彻底没有刘肥他妈曹氏什么事了。所以刘肥虽是刘邦的第一个儿子,但他却不是嫡长子。曹氏虽然这么快就领盒饭走人了,但是她的儿子刘

  • 为刘邦生下长子刘肥的曹氏,是个怎样的人?她是幸运的还是不幸?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的意林标签:刘肥

    在刘邦贫贱之时,曾经有过一段感情生活,其中的女主角就是曹氏,一个为刘邦生下了长子刘肥的女人。这个女人在历史上的存在感很低,除了在儿子的传记中有提到之外,其他的语焉不详。但是,越是记载不详细的人,我们越想探究一下真相,看看这位曹氏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下面我们不妨从一些蛛丝马迹进行合理推论,试着还原一下

  • 刘邦死后,吕后大肆屠杀刘氏宗室,为何刘肥平安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了虞标签:刘肥

    刘肥有政治头脑,有情商,聪明的脑瓜都是给有心人准备的,刘邦如果地下有知,一定会说这才是我儿子。刘肥知道,只有今天忍得住,他日才有出头之日,时间是在我这里。吕雉如果知道刘肥的心思和最后吕氏以门死于刘肥儿子之手,大概也会后悔没第一时间杀了刘肥,老实人害死人啊。 刘肥(?—公元前189年),沛郡丰邑(今江

  • 刘肥是汉高祖的长子,他为何拜妹妹为母亲,还献出一个郡?

    历史人物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刘肥

    汉高祖刘邦在与吕后成婚之前,与一位姓曹的女子私通,生下了庶长子刘肥。之后,刘邦又与吕后成婚,生下了女儿鲁元公主以及汉惠帝刘盈。刘肥是鲁元公主的同父异母的兄长,然而在西汉初年,刘肥却拜鲁元公主为母,还献出了一个郡,作为鲁元公主的汤沐邑(即封地)。那么,身为刘邦长子的刘肥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一、受封齐王公

  • 发明了造纸术的蔡伦到底干了什么坏事,竟然自己吓得要服毒自尽?

    历史人物编辑:佐莯铲史标签:蔡伦

    蔡伦出生在湖南郴州一个穷苦人家中,因为家中孩子多,生活困难。公元75年,蔡伦离开家乡,离开了父母,一个人来到洛阳闯荡,但初入洛阳的他十分迷茫,一切都是那么陌生,那么充满诱惑。他看到一群人从金碧辉煌的宫殿走出的时候,是那么的趾高气扬,他有了目标,那就是进入那个宫殿里面去,当一个有权利的人。蔡伦想进的宫

  • 比赵高更坏的东汉太监,他留下1项发明,造福百姓2000年,不是蔡伦

    历史人物编辑:黑米侃影标签:蔡伦

    如果太监没有梦想,那跟咸鱼有什么区别?太监是中国历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每个封建王朝中总会冒出来几个知名的太监。很多人谈及太监,都会对他们嗤之以鼻,在固有的观念中,太监都是阴险毒辣的“阴阳人”,太监没有一个是好人。不过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不能仅仅从一个方面出发,要从更多的方面去客观的评价一个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