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秀废郭圣通,立阴丽华,是忠于初恋,还是两全其美

刘秀废郭圣通,立阴丽华,是忠于初恋,还是两全其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羽文史录 访问量:4934 更新时间:2024/3/6 13:23:04

作为开国之君,刘秀近似完美的品行让他在历史上获得了诸多美誉。如果必须找一个“诟病”他的话题,那非郭圣通阴丽华两位皇后的废立问题莫属了。阴丽华是初恋,刘秀因爱如愿娶得娇妻;郭圣通是贵人,刘秀迫于形势选择政治联姻。也是基于此,郭圣通的人生高开低走,阴丽华则恰好相反。那么,刘秀废掉郭圣通真是为了忠于阴丽华吗?也许有这个可能,可还有一种更大的可能:两个女人他都在乎!

一、吕后与戚夫人的事迹对后人的影响太大

吕后残害戚夫人的前车之鉴是悬挂在历代汉朝帝王头上的一柄利剑:汉文帝为此称赞袁盎(袁盎曾因座位的排序得罪过慎夫人);汉武帝为此处死钩弋夫人。对于刘秀来说,他不敢保证自己死后,郭圣通是否能善待阴丽华母子。

《后汉书》对郭圣通人品的评价是:“好礼节俭,有母仪之德”,而刘秀废黜她的原因则是:“怀执怨怼,有吕、霍之风”。我们抛开现代人“从一而终”的道德观念,郭圣通难道会不明白:为了江山社稷永传,刘秀只能有她一个女人?如果真不懂这一点,她又何来的“母仪之德”?所以,“怀执怨怼”不过是借口,有“吕、霍(霍光的妻子霍显)之风”才是刘秀真正担忧的事儿。

二、册立阴丽华为后,刘秀同样担心郭圣通被迫害

刘秀娶郭圣通是为了获取真定王刘杨的支持不假,可并不代表他只有这种功利性的想法。在他的十一个儿子中,阴丽华生了五个,郭圣通同样也生了五个。所以,阴丽华是真爱,郭圣通绝不只是政治需要。那么,刘秀废郭圣通是为了保护阴丽华,可立阴丽华为皇后,郭圣通就不需要保护吗?虽然《后汉书》对阴丽华的评价很高,但有一个细节却令人狐疑。

刘秀在娶阴丽华之前,男未婚女未嫁,可《后汉书》的记载却是这样:“纳后于宛当成里”这个“纳”字太蹊跷了。古人对妻与妾的名分非常看重,此时的阴利华不应该被“纳”,而是“娶”。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记载呢?可能会有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刘秀答应真定王刘杨,郭圣通为妻,阴丽华为妾。第二种情况,阴丽华迫于压力,承认郭圣通正妻的身份。

无论是哪种情况,阴丽华都承受着万般委屈。只是当时天下未定,反应太过激烈可能会导致未来诸多意想不到的后果。然而,当她自己当皇后了,会不会“老账新账一起算”,报复郭圣通呢?理论上有这种可能!最初的吕后何尝不是一个温柔贤良、顾家体贴的好女人?谁又能想到她将来会用那样惨绝人寰的手段去对付戚夫人呢?

摆在刘秀面前的是一道两难的选择题,怎么做都可能造成千古遗恨。不过,他最终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三、大肆加封郭圣通家人,让他们与阴家达到一种权力平衡

郭圣通被废后,郭家不但没有受到牵连,反而得到了更丰厚的赏赐,无论是金钱上还是官职上。郭圣通的亲弟弟郭况,堂弟郭竟、郭匡,甚至连她叔叔的女婿都因此加封了封地,且多为二千石的高官。

这一系列的任命不敢说后无来者,最起码也是前无古人了。甚至在郭圣通去世后,刘秀还把自己的女儿淯阳公主嫁给了郭况的儿子。除此之外,他对于郭、阴两家从来都是一碗水端平,这种做法到后来汉明帝刘庄即位都一直保持着。

刘秀的意图很明显,阴丽华可以享受至高无上的皇后权力,郭圣通也得拥有与之抗衡的实力。不能像戚夫人那样,一幅任人宰割的境遇。我们可以说刘秀的心机太深,但不可否认的是:郭、阴两家都得以善终。还有什么比这样的方案更合适的呢?

结语

很多人在评价刘秀时,都认为他同时有负郭圣通、阴丽华。然而,如果我们知道后来的东汉帝国如何被外戚搞得乌烟瘴气,再回看郭、阴两家众兄弟礼让、谦退的高贵品质,就会知道刘秀这个两全其美的方法是多么英明。也许两位姑娘都在某个时段里承受过不同程度的委屈,但纵观全局,两人永远都是刘秀的最爱。

标签: 郭圣通

更多文章

  • 忘恩负义还是用情至深?郭圣通帮刘秀夺得天下,最后却后位不保

    历史人物编辑:三秋文史阁标签:郭圣通

    春秋时期的齐国名相管仲,其第七世孙名叫管修。医术出众,闻名当世的官修,因战乱的关系,特意从齐国来到了楚国定居。当时楚国太子重病,管修医好太子后,他便被楚国国君封为阴大夫。此后管修的后人改称阴姓,阴丽华正是管修的后代。出生在南阳新野的阴丽华,不仅性格温柔、姿容艳丽、且才华横溢,是位才貌俱佳的千金小姐。

  • 公元前194年,吕雉趁儿子刘盈上朝的功夫,就毒杀了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刘盈

    历史人物编辑:科技你我标签:刘如意

    公元前194年,吕雉趁儿子刘盈上朝的功夫,就毒杀了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刘盈回来后痛哭不已,即便如此,吕雉却难解心头之恨。吕雉把戚夫人做成人彘不够,还要除掉她的儿子刘如意,趁刘盈上朝不在宫里,吕雉便命人强行将毒酒灌进了刘如意的口中。刘如意痛苦地扭曲挣扎,毒性迅速发作,刘如意在剧烈的疼痛下很快停止了动弹

  • 如果刘秀没有废后,阴丽华会是戚夫人和刘如意那样的下场吗

    历史人物编辑:史话笑侃标签:刘如意

    吕后之所以残酷的报复戚夫人和刘如意,是因为刘邦太过偏心,不但宠妾灭妻,还想要废长立幼,准备废了吕后儿子刘盈的太子之位,改立戚夫人之子刘如意为太子;而戚夫人太过嚣张,数次挑战吕后的权威,并且一再撺掇刘邦废太子。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她既做了初一,也就怪不得吕后做十五。如果说丈夫的宠爱被抢,吕后还能忍的话

  • 刘邦因为商山四皓,放弃改立刘如意为太子?只是给戚夫人一个安慰

    历史人物编辑:秋叶侃历史标签:刘如意

    商山四皓被吕后请下山辅佐太子刘盈,最终使得刘邦放弃了废太子的念头。这看似非常合理的故事情节,其实非常不合理。只能说司马迁对这件事的处理十分潦草,让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变得如此草率就解决了。《史记》出现这种情况,只有两个可能。要么就是《史记》里关于这件事的其他论证丢失了,要么就是第一手原始资料,已

  • 传言吕后死是因为刘如意显灵,现代医生:她是得了这种病

    历史人物编辑:书中文史屋标签:刘如意

    据历史资料记载,吕后死于公元前180年,死时六十二岁,而关于吕后的死因,人们一直争议不断,史料中也只是短短的记载了吕后的死与一直黑狗有关,也并无详细的记载了。但民间却流传着这样的一件事,传言吕后有一天组织大家到民间巡游,在巡游过程中突然窜出一只黑狗,直接扑向了吕后,并咬伤吕后后,便立即消失在了众人眼

  • 戚夫人刘如意,一对受尽刘邦宠爱的母子,为何结局却如此凄惨

    历史人物编辑:极简世界史标签:刘如意

    自古帝王都会有很多宠妃,而且这些宠妃每个时期都不一样,不愧说皇帝花心。本来我们都知道,一般得到皇帝的宠爱似乎就可以得到一切,毕竟这个时候以及受偏袒了。但是,为什么刘邦最爱的戚夫人还有最喜欢的三儿子,两个人不但没有因此而大富大贵,而却得到了如此的悲剧结局呢?戚夫人本来就不是刘邦的夫人,而且一个妾室,但

  • 刘邦深知自己离去之后,刘如意会遭受吕后欺压,为何不将吕后废掉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侦查史标签:刘如意

    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其原配夫人是吕后,两人是在秦朝时期结为夫妻,当时的刘邦还只是一个小小的泗水亭长,负责为秦始皇押送徭役。当时他混进吕公的乔迁宴中吃酒,表现得非常泼皮无赖,但吕公却慧眼识珠,发现了刘邦此人胸怀大志,在当时的时代当中,很可能会有大作为,于是就将自己的大女儿吕雉嫁给了他,后来吕雉也就成

  • 鲁元公主遭刘邦扔下车,女儿又被吕后嫁给舅舅,她的人生有多惨?

    历史人物编辑:月影讲历史标签:鲁元公主

    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女子一向没有什么地位可言。有些人可能认为皇家女子不同,她们能够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尽情享受人世间的繁华富贵。然而皇家女子,从一出生就无法掌握自己命运,有些甚至沦为政治工具,她们的人生悲剧一早就是注定的。鲁元公主不仅是西汉开国皇帝刘邦与皇后吕雉的嫡长女,也是唯一的嫡女,汉惠帝刘盈

  • 多年以后,鲁元公主回忆起自己的父亲,怨恨不免涌上心头安之中

    历史人物编辑:宋晋凯标签:鲁元公主

    公主甚贤,其姿貌虽非绝丽,而举止大方,气象温雅,靓如秋云之吐华月,蔼如春风之拂名花,实世所罕见也。在许多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汉高祖长女鲁元公主都是美貌和气质的化身。汉朝乃母系政治与父系政治可分庭抗礼之世,诸如吕太后、窦太后等人,都凭借自己的尊贵身份,过多地干涉了朝政,然而鲁元公主终其一生不争不抢

  • 吕雉独女鲁元公主,虽是皇家公主,却从来都是父亲抛弃的对象

    历史人物编辑:乔群能标签:鲁元公主

    吕雉,中国历史上第一任皇后,汉高祖刘邦的原配妻子。吕雉出身富贵,在刘邦还只是一个小小的亭长之时嫁给了刘邦,随后为其孕育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男孩就是后来的汉惠帝刘盈,而女儿则是鲁元公主。刘邦登基之后,宠爱戚夫人而忽略吕雉,连带着也不疼爱吕雉的孩子。汉惠帝刘盈,曾被刘邦认为懦弱无能,不堪为君,想要废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