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荣:永乐朝名将,辽东之战,斩杀倭寇数千人

刘荣:永乐朝名将,辽东之战,斩杀倭寇数千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孙文良说历史 访问量:3400 更新时间:2024/1/27 2:40:29

1419年,朱棣正在批阅奏折,辽东方面传来战报,大将刘荣实施“空城计”,2千多倭寇进入伏击圈,全军覆没。刘荣用50多辆车押送俘虏,倭寇主力损失殆尽,不敢轻易犯境。金州之战,倭寇元气大伤,数百年不敢轻易进犯辽东,刘荣功不可没。《明史》记载:“自是倭大创,不敢复入辽东。”

663年,白村江之战,唐军名将刘仁轨以少胜多,斩杀日军两万余人,焚毁战船百余艘,大获全胜。白村江之战后,辽东海域安宁了七百多年,日寇不敢轻易来挑战。

元朝建立前后,忽必烈两次远征日本,倭寇也不敢闹事。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南征北战,张士诚、方国珍陈友定的余部逃入海上,拒绝归顺明朝,并联合海外的倭寇,让朱元璋十分头疼。

南北朝、战国时期的日本,国内各大“藩主”相互厮杀,战败者及其家臣流亡海上,成为“倭寇”。为了谋求生存,倭寇勾结海盗,走私贸易,还公然劫掠明朝的海域。

明朝建立时,主要精力用于北方,防御蒙古骑兵南下。乘此机会,倭寇经常攻打海盐,影响人民的生活,成为明朝的一大隐患。

1399年,朱棣起兵靖难,明军相互厮杀,倭寇更加猖狂,辽东成为重点照顾的对象。金州卫,是明朝设置在辽东的战略重镇,位于大连一带,常驻士兵一千七百多人,还有屯田民众两千多人,能够战斗不足三千。

刘荣,“靖难名将”,骁勇善战,经常冲锋陷阵。1402年,朱棣率兵南下,刘荣与白义、王真率领骑兵与南军名将平安厮杀。南军万箭齐射,平安奋勇出击,王真阵亡沙场,燕军前锋几乎全军覆没。

朱棣让刘荣再次冲锋,与平安决战,刘荣心存畏惧,不敢奉命。朱棣大怒,想临阵处死刘荣,激励士气,部将纷纷求情,才网开一面。捡回一条命,刘荣只能放手一搏,只要朱棣下令,就算是火堆,也要跑进去。

1414年,忽兰忽失温之战,刘荣下马迎战蒙古骑兵,手持短刀冲锋,斩杀数百人,再次得到朱棣的认可。此后,刘荣镇守辽东,驻扎在金州。

金州是辽东的咽喉,交通发达,战略地位重要,是倭寇重点“照顾”的对象,而明军防御的士兵并不多。刘荣来到金州后,出城巡视边陲,发起一个据点,可以遏制倭寇的进犯,就是位于金州东北30里左右的汪海埚。

望海埚地势高且广,山上平坦开阔,可以驻扎千余人。此外,望海埚是金州的制高点,可以俯瞰海上,及其周围的敌情,视野十分开阔,因而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史载:“凡有寇至,必先经此。实为滨海、襟喉之地。”

刘荣上奏朱棣,建议在望海埚修筑防御工事,驻扎军队,防备倭寇。朱棣大笔一挥,同意刘荣的方案,并让他负责修筑堡垒。刘荣以砖块、石头修筑堡垒,以及瞭望台,时刻观察来自海上的动向。

1419年6月,瞭望台上的士兵发现了倭寇,海岛上有火光,密度非常大,对方人数必定不少。刘荣料想,这是倭寇的主力所在,此次战斗一定要将其全歼,消灭其有生力量。

明初士兵的战斗很强,虽说人数不多,却是一支劲旅,令对手闻风丧胆。1370年,张温镇守兰州,麾下兵马不足五千。王保保,元末蒙古首席名将,麾下兵马十几万,从塞外南下攻打兰州,试图截断明朝与西域的联系。

将帅如云的明朝初年,张温并不起眼,只能算是一般的名将。面对王保保,及其麾下十几万大军,其中蒙古骑兵两三万,张温并未消极防守。张温主动出击,在城外埋伏,一举击败蒙古军前锋,然后大摇大摆地回到城内。

五千人就敢主动出击,还能取得胜利,除了张温勇猛善战,明军战斗力强才是关键。蒙古骑兵骁勇善战,倭寇的战斗力也不差,尤其是单兵战斗力,更是强悍无比。要知道,明初倭寇的成分比较纯,几乎都是流浪武士,并非嘉靖年间的“杂牌”倭寇可比。

驻守金州的明军,包括屯田民众在内,不足五千,能战斗的三千左右。攻打金州的倭寇,人数2千多,与明军相差不大。击败倭寇,此时的明军可以做到,要想全歼这些倭寇,不让其逃回海上,则有点难度。

为了达到全歼的目的,刘荣决定实施“空城计”,吸引倭寇进入望海埚城堡,然后将其堵住,全部消灭。刘荣将明军撤出城堡,主力在附近埋伏;指挥使钱真率骑兵数百人,绕到倭寇的后面,截断其归路;姜隆率百余人,携带火药,悄悄来到海口,焚毁倭寇战船。

倭寇登岸后,看到望海埚没有明军,以为刘荣没有防备,便全部冲入城内,想捞一笔。进入望海埚后,倭寇发现城内空空如也,连个人影都没有,才知道中了明军的“空城计”,为时已晚。

刘荣下令明军出战,步兵、骑兵、民兵全部出击,朝着望海埚杀来。倭寇惶恐不安,被明军挤入城内,双方进行白刃战,战况十分激烈。

明军斗志高昂,又痛恨倭寇的袭扰,作战非常卖力。倭寇招架不住,却要拼命厮杀,柳树园堡垒内躲避,负隅顽抗。

徐刚、钱真等将领手持弯刀,准备冲入城内厮杀,刘荣不同意。白刃战,明军也死伤不少,倭寇无路可退,只能拼命顽抗。

为了达到全歼的目的,刘荣下令明军包围柳树园堡垒,却网开一面,让倭寇认为有逃生的机会。

“围三阙一”,这是古代名将们常用的战术,让敌军有了生存的希望,才不会顽抗。一旦突围而出,为了活命,敌军阵型混乱,就是覆没之时。

果然,倭寇看到了生存的机会,便从西北方向冲出去,乱成一团。此时,船只早已被明军焚毁,倭寇惶恐不安;明军乘势掩杀而来,倭寇一败涂地,阵亡一千余人,其余数百人被俘虏,全军覆没。

金州之战,明军实施“空城计”,成功设伏,2千倭寇覆没,此后数百年不敢进犯辽东。《明史》记载:“复分两路夹击,尽覆之,斩首千余级,生擒百三十人。自是倭大创,不敢复入辽东。”

被俘虏的倭寇,刘荣准备了50辆车,将其押送回金州城,并向朱棣告捷。朱棣大喜,册封刘荣为“广宁伯”,世袭罔替,传了12代,直到明朝灭亡。

倭寇惨败后,不敢轻易攻打辽东,老实了四百多年。1894年,清朝没落,倭寇再次进犯辽东,清军一败涂地。

参考书目:《明史》

标签: 刘荣

更多文章

  • 窦太后为何独宠梁王刘武 还想扶植他当皇帝 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车解读标签:刘武

    作为一个母亲,窦太后偏爱自己最小的儿子大概是最正常的事情不过了。所以想把最好的给最小的孩子也是不奇怪的。窦太后当然可以宠爱自己年幼的儿子,但是窦漪房不傻她不会不知道传位给刘武的风险,刘武是没有继位资格的,若要让他继位不仅违反祖制事,还会引起朝中大臣震荡闹事。窦漪房要汉景帝传位给刘武,背后还是有比较深

  • 汉朝首富梁孝王刘武:生前富可敌国,死后曹操盗墓

    历史人物编辑:青溪史社标签:刘武

    曹操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历史人物,在曹操的一生中,一直以一统天下为根本,只不过到曹操去世,曹操也没有完成这个追求。在曹操起家的过程中,曹操的军饷曾经出现过困难,这个问题可没难住曹操。曹操开始不断进行盗墓,摸金校尉一词就是曹操发明的。能够支持曹操军饷的发放,那么曹操盗取的是谁的墓呢?2009年12月,河南

  • 窦太后一再逼迫汉景帝把皇位传给皇太弟梁王刘武,后来怎么是汉武帝刘彻上位了

    历史人物编辑:乔群能标签:刘武

    窦太后窦漪房,是汉文帝的皇后,出身名家,和文帝育有一女二男,即长公主刘嫖,汉景帝刘启、梁王刘武。汉景帝即位后,被尊为皇太后。话说汉景帝和梁王刘武都是窦太后的儿子,但窦太后一碗水并没有端平,老是屡屡逼迫汉景帝,要他把皇位传给她特别宠爱的小儿子刘武。老母亲喜欢小儿子,在老百姓家庭中特别常见,但帝王家事乃

  • 汉景帝为何不愿意把皇位传给亲弟弟,只因为刘武做了这件事

    历史人物编辑:临溪柚子标签:刘武

    文|程哥汉朝在刘邦开国以来一直到汉武帝的盛世时期,其中经过一段文景之治,而今天要讲的就是文景之治中的故事。汉朝初期刚经过多年的战乱和饥荒,汉朝国力不强,民不聊生。在刘氏子弟诛吕后,汉朝变得更加的脆弱,而这时刘恒接过这个烂摊子。在他实行的一系列政策后,汉朝开始调养生息,逐渐开始恢复。刘启继承皇位后,继

  • 历史上的窦太后为何会偏心梁王刘武,甚至希望他能够登上皇位呢?

    历史人物编辑:元历史标签:刘武

    窦太后渴望亲情,梁王刘武渴望皇位,二人一拍即合。窦太后是汉景帝的生母,而梁王刘武则是汉景帝的弟弟、窦太后的小儿子。虽然小儿子往往会得宠一些,但是也有个度,窦太后因为宠爱梁王刘武而希望他能继承皇位,这就不正常了。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窦太后如此偏爱梁王刘武,必然是事出有因。渴望亲情的窦

  • 曹操从刘武墓中搬走的宝贝价值多少?养活了他几十万军队

    历史人物编辑:爱猎奇的席晓优标签:刘武

    “本文章已经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版权认证,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编转载抄袭,违者追究法律责任”三国乱世,群雄争霸,想要扩充自己的实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钱。只要有了钱,就有了粮草、军械、战马、人员等等一切。可以说,钱财在乱世,都相当重要。汉代以来,盛葬成风,大批有地位的人在死后,都会在自己的墓中,放入大量

  • 长子刘启孝顺有加,为什么窦太后更偏爱幼子刘武?原因并不复杂

    历史人物编辑:钱冬霞标签:刘武

    中华文明上下数千年的历史,产生了数十个封建王朝,它们有的强盛一时,有的弱小不堪。而汉朝就是中国封建王朝中强大的代名词,汉朝拥有四百余年的长久历史,在这之间也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皇室逸闻,今天要介绍的就是一段几千年前的母子兄弟之间的恩恩怨怨。汉朝的开国皇帝是著名的高祖刘邦,而第二代皇帝就是他的儿子刘恒,刘

  • 西汉时期七王之乱中,为什么梁王刘武会力挺汉景帝?

    历史人物编辑:椒盐侃影标签:刘武

    西汉“七王之乱”期间,梁王刘武因汉景帝的一诺而支持汉景帝,为汉景帝立下汗马功劳。“七王之乱”。刘武(?-144B.C.),西汉梁太子,汉文帝刘恒次子,汉景帝刘同母弟齐,最受其母窦太后宠爱。刘武被封为梁王时,基本上只在自己的封地内活动,并没有什么奢侈的想法。因此,汉景帝对弟弟梁王也十分宠爱。虽然异性重

  • 窦太后一直想让梁王刘武继位,后来怎么是汉武帝刘彻继位了?

    历史人物编辑:林开意标签:刘武

    这是一部标准宫斗剧。汉景帝、窦太后、梁王刘武、馆陶长公主、栗姬轮番斗法,最终梁王刘武落败,刘彻捡漏被立为太子。窦太后是汉文帝的皇后,汉景帝刘启的母亲。可惜刘启这个亲儿子并不得宠,窦太后只喜欢自己的小儿子梁王刘武,希望由他继承皇位。好在立太子这事情是汉文帝说了算,窦太后无法插手。于是遵循嫡长子继承制,

  • 汉景帝刘启很孝顺,为何窦太后不喜欢他,而更喜欢弟弟刘武?

    历史人物编辑:彭璐标签:刘武

    文/涛声依旧汉景帝刘启很孝顺,为何窦太后不喜欢他,而更喜欢弟弟刘武?孝顺的子女总是得不到疼爱?这种现象其实很多人早已经见惯不惯了,很多人以为这种现象只有在平民百姓家才会出现,可是谁能想到在历史上,有个朝代的皇族也发生过这样的事情,这个故事的关键人物就是皇帝刘启和太后窦氏。窦氏虽然是个太后,但是她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