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翦伐楚过程介绍 王翦和白起两人谁厉害 王翦灭了哪些诸侯国

王翦伐楚过程介绍 王翦和白起两人谁厉害 王翦灭了哪些诸侯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4877 更新时间:2023/12/15 22:55:10

王翦伐楚的故事介绍

关于王翦对楚国的攻打,其实在秦国把其余5国给消灭完之后,集中兵力再去攻打楚国。耗时也没用多少年,就把实力雄厚的楚国给消灭掉,可见秦军的实力之强,在不断攻打各国的同时,不断补充自己,用来加强自己的军事实力。

王翦攻楚进军路线

在公元前224年的时候,秦王为了如何灭掉楚国召开了一次群臣会议,当时的大将王翦提议,他认为如果没有60万的大军,根本不可能灭掉楚国,而李信说:“我只要20万大军足以。”李信的话让秦王大喜,认为王翦已经老了,不中用了,就派李信为主将,蒙恬为副将去攻打楚国。正在此时,王翦说自己生病了,跟秦王辞官,准备返乡。

不久之后,楚国先是不断地示弱,往后方撤退,诱使秦军深入,然后保留精锐实力,突袭李信,使秦军失去了两个营的兵力以及斩杀了几个都尉,可以说这是秦军灭六国中少有的败仗。听到这个消息,秦王大怒,觉得李信带兵根本不可能灭的了楚国,就驾车去频阳,想要请王翦出山。见到王翦之后,他就说:“当初我没有听从你的建议,现在秦军在楚地深陷,老将军虽然身怀重病,但是你忍心抛弃我吗?”王翦没有回答,只是说:“我已经够老了,不中用了,恳请大王可以另选名将。”而秦王就再次道歉,说:“老将军不要再说了。”王翦就说:“想要我出山,你就得给我60万大军,不然我不去。”秦王就答应了他的条件,于是,王翦就率领60万的大军前往楚地。

王翦率领60万大军,他知道秦王心性多疑,假如自己不索要点钱财或者利益的话,秦王会觉得自己会拥兵自立。因此王翦就要求在自己归来之后,可以获得秦王赐予的大量土地和钱财。

次年,王翦的大军到了楚地之后,先是按兵不动,花了一段的时间,就是吓唬楚军,天天玩耍。而楚军自知自己兵力少,想先发制人,却被王翦逮住了空档,一把攻破了国都,消灭了楚国。

王翦和白起两人谁厉害

在战国时期,秦国实力雄厚,兵多将广。其中就有两员大将,他们对秦国的统一大业来说,是极为重要的,那就是王翦和白起,很多人会把他们两个放在一起相互比较,认为谁更厉害。其实评价两个人,得从多个角度出发,来看待这两个人。

杀神白起

白起是在秦昭王时期出名,他的军旅生涯有30多年的历史,其中大小战争无数,几乎没有打过一次败仗。他人生中最精彩的一战,莫过于长平之战,把45万赵国俘虏都给坑杀完,后人对此的评价更多是批评为主。虽然王翦在帮始皇帝扫荡六国的时候,也是没有打过一次败仗。但是我们都知道在白起的那个年代,秦国的实力并没有领先于诸侯国这么多,七国实力相差没有这么悬殊,而到了王翦那个年代,秦军的综合实力已经很高,可以说白起的战斗力更强,毕竟在同等实力的赵国面前,白起依旧能够大败赵国。

从政治方面上,王翦反而领先一头。在长平之战结束后,本来白起应该是受人尊敬,毕竟他打了这么一场大胜仗。但是赵国的人花钱收买了秦国的相国,导致白起打完胜仗之后,反而要交出手中的兵权,班师回朝。白起心中可是极其的郁闷,对秦昭王存有不满,致使他日后称病不起,根本不去参于政事。日后,秦昭王还要去攻打赵国,白起就托病说不去,结果另选的将领率兵前往,被赵军打败。打了败仗之后,秦昭王本来就很不爽,而白起还在那里说风凉话,一怒之下,就把白起贬为士兵,之后,还赐他一死。而老将王翦,他深知秦王政的心思,向他索要万亩良田,来避免秦王政对自己的猜忌。他也没有因为功高盖主,而导致凄惨的晚年,可以说王翦的政治才能较高。毕竟生活在这社会上,不懂得政治的人,往往死的凄惨。

王翦与李牧什么关系

在战国时期,社会是动荡不安的局面,就出现了一批杰出的将领,每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的大将军,他们对于本国家来说,就像是护心符的存在,只要有他们,国家绝不会被灭。

赵将李牧

在长平之战后,赵国的整体实力都下降很多,根本就不可能跟秦国相比,因此,在王翦率军前往攻打赵国的时候,守将李牧是一位名将,他曾在赵国的边疆,抵御过匈奴的骚扰,致使匈奴在之后的十多年,都不敢接近赵国的边疆。但就是这么一名善战的将军,他面对秦军的攻打,采取的反而是闭门不出的办法,坚守城池,导致秦军花了一年多的时间,也找不出破绽,只好两军对峙。

在秦军无法前进的时候,王翦想出了一个妙计,用重金把赵王身边的一个臣子郭开给收买过来,让他在赵王的面前一直说李牧的坏话,说李牧想要举兵造反。这时候的赵王非常的愚笨,竟然中计了,派赵葱来代替李牧的位置,但是李牧不服从赵王的命令。于是,赵王就背地里设计,让李牧中套,将其杀害,把司马尚的位置也给撤换下来。赵国在对峙阶段,竟然损失了两员大将,致使王翦可以趁虚而入,直逼赵国都城。

李牧其实是一个名将,百姓们都很爱戴他,他自身都有着很高的威望。在屡次的作战中,他都可以重创敌军,却没有打过一次败仗。可以说他不弱于王翦,但就是赵王亲近小人,亲信馋言,而被无辜的杀害,是何等的悲愤。倘若让他们两个公平打一场,胜负依旧是五五分。

王翦的名字怎么读

说起王翦,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他那杰出的军事才能,他的那些事迹广为我们知晓,但是竟还有人会不知道他的名字该怎么读。认识一个人,最基本的前提就是得先知道他叫什么,叫什么的基本前提得知道该怎么读,怎么些。

大将军王翦

王翦这个名字,前面那个王,其实很简单。王这个姓氏,源自于周朝,自今已有了几千年的历史。这个字很好写,只用两横一竖一横就可以,它在用作姓氏的时候,发作wáng,第二声,是个后鼻音的字。而用作动词的话,那就发wàng的音,依旧是后鼻音,但是第四声,指的是那些称霸天下的王。

翦这个字,笔外笔画有9笔,总笔画是15笔,部首是羽。它跟剪刀的剪区别就在于部首,剪是刀,多了刀之后,它的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但两个字都发的是jiǎn,发的都是第三声。把翦这个字分开来写,那就是前羽,将这两个字组合而成其实就很简单。可以说这个字是形声字,字的前面是前,前的意思是尖头,将前和羽合起来,就是羽毛的尖头。它的本义是刚长出来的羽毛,引申义是等到羽毛长齐了,愈加丰满,再引申义就是把羽毛休整之后。根据这个引申义,才会有这个读音。这个字并不是多音字,它就只有这一个音,用作名字或动词,它的意思有所变化,但是发音都不会变。一般用作名词的话,是初生的羽毛或者是当做姓氏,用作动词的话,就是剪整齐的意思。

揭秘王翦灭了哪些诸侯国

可以说秦灭六国,其中就有5个是王翦父子所灭,虽然说王翦只是灭了三个国家,其中他灭的两个国家实力都算雄厚的,无人敢说赵、楚弱,因此他的功劳是当之无愧的。

标签: 王翦白起

更多文章

  • 董小宛的生平介绍 董小宛的事迹 董小宛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董小宛

    坊间有这样一个说法,认为董小宛便是顺治最钟爱的女子董鄂妃。在谈论到清代皇帝的时候,顺治帝和董鄂妃凄美绝美的爱情故事至今仍被后人津津乐道。传说,清军在南下的时候,路过苏州一带,听说秦淮八艳个个都美艳动人。于是,首领洪承畴便带走了董小宛,将她献给顺治帝。而顺治帝对董小宛温婉可人的外表十分中意,甚是欢喜,

  • 三国中周泰厉害吗 周泰是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周泰

    周泰生于东汉末年的三国时代,是吴国的一名猛将。在孙策时期加入孙策军,和他一起进来的还有同乡蒋钦。两人跟随孙策左右。因为表现的特别好,被孙权要了过去。周泰也没有让孙权失望,他英勇善战,多次救孙权于危难之中。身上的伤疤不计其数,就像身体上纹身一样。三国演义中周泰剧照吴国的其他将领,如朱然、徐盛等人都对周

  • 秦淮八艳之顾横波简介:侠骨芳心顾眉生生平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顾横波

    秦淮八艳之顾横波简介:明末清初鼎鼎大名的“秦淮八艳”中,顾横波是地位最显赫的一位,她曾堂皇受诰封为“一品夫人”,柳如是陈圆圆亦有不及;同时,她也是最受争议的一位----据说先有一位与她私订终身的才子由于她的背盟殉情而死,后来她那仕于明朝晚节不保的丈夫

  • 秦淮八艳指的是哪8位美女? 明末八大绝色女子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淮八艳

    秦淮八艳指的是哪八个美女秦淮八艳指明末清初在南京秦淮河畔留下凄婉爱情故事的八位才艺名妓。明末在秦淮一带的八个名妓,又称“金陵八艳”。秦淮八艳的事迹,最先见于余怀的《板桥杂记》分别写了顾眉生、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等六人。后人又加入柳如是、陈圆圆而称为八艳。秦

  • 李师师怎么死的 水浒倾国名妓李师师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师师

    新水浒李师师迷住宋徽宗的李师师李师师原本是汴京城内经营染房的王寅的女儿,三岁时父亲把她寄名佛寺,老僧为她摩顶,她突然大哭。老僧人认为她很象佛门弟子,因为大家管佛门弟子叫“师”,所以她就被叫做李师师。过了一年,父亲因罪死在狱中。她又邻居抚养长大,渐渐出落得花容月貌,皮肤白皙,被

  • 魏征简介 魏征怎么死的?历史上的魏征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魏征

    魏征怎么死的公元643年,魏征病死。唐太宗很难过,亲自去他家吊唁,这在古代中国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可是在魏征死后,一切都发生让人瞠目结舌的变化。魏征在死之前曾经向唐太宗秘密推荐当时的中书侍郎杜正伦和吏部尚书侯君集,说他们有当宰相才能。可是在魏征死后,杜正伦因为负罪被罢免,候君集因参与谋反而被斩首。李世民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礼部尚书、永兴文懿公虞世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虞世南

    虞世南, 唐代诗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字伯施,余姚人。父虞荔,兄虞世基,叔父虞寄,均名重一时。虞寄无子,世南过继于他,故字伯施。隋炀帝时官起居舍人,唐时历任秘书监、弘文馆学士等。仕隋为秘书监,赐爵永兴县子,世称“虞永兴”或“虞秘监”。授青光禄大夫

  • 晚清名臣张之洞简介 张之洞是如何连升四级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张之洞

    张之洞是我国晚清时期的一位历史名臣,他与曾国潘、李鸿章、左宗棠合称晚清“四大名臣”。张之洞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为了纪念张之洞改革开放的先行精神,万科集团建造了张之洞博物馆。晚清名臣张之洞张之洞简介张之洞生于1837

  • 明代名臣“救时宰相”于谦简介 于谦的诗及《石灰吟》全文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于谦

    明代名臣于谦与宋朝岳飞、明末清初的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于谦忧国忘身,口不言功,为人性固刚直,民族英雄。祖籍为河南民权县人,是我们河南人的骄傲。接下来看一下于谦的简介。于谦画像于谦,明代名臣,是“西湖三杰”之一,字廷益,号节庵,因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

  • 金朝都元帅梁国王完颜宗弼生平介绍 AC1094-AC1148 女真族政治家 又名金兀术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完颜宗弼

    完颜宗弼(?1148年11月19日),本名斡啜,又作兀术、斡出、晃斡出,女真族,太祖完颜阿骨打第四子,金朝名将、开国功臣。有胆略,善射。初从完颜宗望追击辽天祚帝于鸳鸯泺,1125年,随军攻宋,克汤阴,参加围攻东京。1128年,率军攻山东,击败宋军数万,连克青州、临朐等城。1129年,复率军攻宋,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