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杜聿明如何评价林彪和粟裕的军事素养差别

杜聿明如何评价林彪和粟裕的军事素养差别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83 更新时间:2024/1/19 8:15:36

导读:解放战争刚开始的时候,杜聿明在东北与林彪交手。1946年1~7月东北战火不断,国民党向东北派了9个军30多万人,其最精锐的远征军新1军和新6军,林彪的11万部队还有一大半在路上的时候,国民党的精锐部队就已经到达,林彪的部队是没有时间进行整编和训练的部队。中央给林彪的11万所谓“主力”,也是只在8年抗战中打过游击战,几乎没有任何运动战经历的“主力”,连黄桥战役这样规模的战役都没有打过,与地方部队没有什么差别。而且当时东北没有地方武装,也没有苏北那样稳固的根据地,所谓“主力” 都被东北局分散到各个军分区当作地方部队使用。

杜聿明

林彪手里可以用于机动作战的野战部队只有山东1师和新四军的7旅,也就是说林彪的11万部队是地方部队和主力部队的总数。虽然到东北后我党也很快发展了一些新部队,但这些"在东北新成立之10多个旅,成分皆极坏,皆缺乏政治认识,流氓、土匪、宪兵、伪军占数甚多,真正的工农成分,为数甚少且已被带坏。而所见之李运昌部(3个旅),则全无战斗力,对群众纪律极坏,不但不能发动群众,反而造成群众对我之不满:不但不能消灭敌人,反而助长敌人之气焰;不但不能打土匪,且受土匪勾引”。据《东北三年解放战争军事资料》统计,1945年12月底至1946年1月初,仅10天左右,“先后叛变者有:吉林一万二千人,合江五千人,龙江约三千余人,牡丹江三千人,松江一万人,辽北三千余人,嫩江三千余人,李运昌部亦叛变不少,先后叛变共约四万余人”⑽。这些叛变的部队还带走了大量日军留下的武器。

由于中央和东北局在东北战略上的失误,不是象对其它战略区那样,采取“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不与敌人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坚决用运动战消灭敌人的方针,而是要求死守城市拒敌于国门之外,与武器装备和训练水平占绝对优势的敌人打阵地战,拼消耗。四平保卫战,东北联军的“泡沫”部队破灭,老主力也受到损失。但中央很快从此战的失利清醒过来,立即调整东北领导班子。在林彪成为东北党政军一把手后,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不与敌人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采取大踏步后退方式收缩自己的主力部队,分散敌人,坚决与敌人打运动战。在四平撤退时,101以两个漂亮的“回马枪”在新站和法拉歼灭敌人2个团,同时命令在南满的部队给杜聿明来了个“绊马索”,包围了留在后方的184师,迫使它战场起义,给杜聿明和白崇熙极大的震动,杜聿明和白崇熙意识到再追下去就会有更多的“回马枪”和“绊马索”在等着他,吓的再也不敢追了,并且主动要求延长在停火期限到来后。

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打的杜聿明顾此失彼,歼敌4~5万,林彪成功地扭转被动战局。夏季攻势杜聿明被林彪打的只能招架。歼灭国民党军8.3万人,夺回42座城镇,扩大解放区16万平方公里,解放人口近1000万,控制铁路1250公里,使东、西、南、北满和冀察热辽解放区联成一体,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继续分割东北解放区和各个击破东北民主联军的图谋,并将东北国民党军压缩在中长路和北宁路两侧走廊地带,东野迅速由战略相持转为战略反攻,从根本上逆转了东北的战局。国民党军从此由战略进攻被迫转为战略防守,国民党军在东北的大好形势就这样被杜聿明葬送了。

杜聿明意识到这样下去肯定是失败,但他当时还不能在自己的战略战术方面找出原因,只是一味向老蒋介石要兵,否则就认为无法战胜林彪,真是岂有此理!蒋介石已经给了他7个军,此时又给他派了2个军,基本都是国民党军的最精锐部队,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超过中央给林彪的11万部队,蒋介石对杜的表现很不满意,仅仅在半年前国民党军不是还打败了东北共军吗?林彪半年就真的能“撒豆成兵”吗?事实上此时林彪手里的野战部队才6个纵队,比华东我军少一半,军力也还远远没有超过东北国民党军。国民党军占了东北绝大多数的城市和地盘,如果林彪可以在东北就地扩军,杜聿明为什么就不能?就算我军得到一点日军的遗留武器也远远比不上你杜聿明得到的美械武器多啊。

杜聿明无话可说,在东北打到一半就只能认输出局,逃离了东北战场,成了林彪的手下败将。这说明他认识到自己能力确实无法战胜林彪,没有什么不服气。这一点至少比陈诚有自知之明,陈诚不知深浅主动请缨,蒋介石才用牛逼烘烘的陈诚取代了已经丧失了信心的杜聿明。不过,后来的实践表面陈诚还不如杜聿明。陈诚一到东北就被林彪的冬季攻势打的晕头转向,被歼15.6万也后逃离了东北战场。杜聿明与粟裕交手,虽然杜聿明最终也失败了,但是他却很不服气,为什么呢?如果我们知道了杜聿明在淮海战役中的战略和战役部署,就可以理解了。

林彪

首先,在淮海战役前,杜聿明制定了《对山东共军攻击计划》,组织徐州国民党军四个兵团二十个军,决定采取放弃被动的防守城市的打法,先发制人,变被动为主动,集中优势兵力与解放军打运动战。该计划乘华野、中野分离之际,以华中国民党军牵制中野,以徐州主力采取奇袭战术主张攻击华野,收复泰安、济南。由于该计划完全符合蒋介石介石的战略意图,所以很快于10月2日获得批准。

10月7日,杜聿明召开兵团司令会议确定具体实施方案,并决定于10月15日开始行动。但就在即将发起进攻的10月15日凌晨,杜聿明被蒋介石介石紧召东北挽救败局。刘峙本来就对这个计划顾虑重重,杜聿明一走,立即命令中止执行攻击山东的计划,并把作战计划改的面目全非。猪头刘峙把部队摆成一字长蛇阵,成了无既设阵地、鼠头蛇尾的挨打阵势,黄伯涛兵团因此被包围,令当时知道这个情况后的杜聿明,白崇禧等痛心疾首,认为这是古今中外罕见的失败部阵,完全绝望。本来华野根本没有攻击敌人主力兵团的计划,在中央提出首先消灭黄伯涛兵团的意见后,华野经过20多天的研究才下的决心,并在曲阜召开了一系列会议整顿了内部的“山头主义,本位主义,强调了组织性、纪律性”,为战略决战进行了充分的组织准备。辽沈战役破坏了华东敌人的计划,为三野和二野赢得了20天的战役准备时间和主动进攻的机会。在这期间,华野战役计划在往返电报的讨论中成熟。可以想象,如果在这个时间之前,华野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突然遭到杜聿明的打击会是什么结果。

其次,在黄伯涛兵团被包围之后,如果按照杜聿明的计划国民党军队仍然有取胜的可能:杜聿明的计划是先用徐州国民党主力南下消灭正在阻击黄维兵团的二野(40万打10万),然后再北上,救黄伯涛兵团。如果三野分兵救二野,那么黄伯涛兵团就可能突围而下,国民党的80万大军就会集中在一起与三野与二野的60万军队大战一场,国民党军至少可以避免被各个击破,战争的结局肯定改写,甚至国民党取得胜利也不是没有可能,淮海战役的将是另一种景象。如果三野不救二野,二野很可能被杜聿明和黄维南北夹击而消灭,就算三野消灭了黄伯涛兵团,国共双方也是各消灭对方10 多万,只能打个平手,华东战场国民党的优势将相对扩大。有人说二野不会跑吗?当时二野正在阻击黄维兵团,已经被黄维兵团咬住,怎么跑?它的背后是杜聿明30万部队,天上有敌人的飞机侦察轰炸,在无遮无栏的平原地区它能往哪里跑?就算它跑的快,真的跑了,黄维兵团与杜聿明集团很快汇合了然后迅速去打三野,三野还能抗的住黄维兵团、杜聿明集团、黄伯涛兵团三个集团的攻击?

粟裕

最后,在淮海战役后期,粟裕在判断杜聿明集团逃跑路线时也是完全错误的,粟经过几天苦思后决定把 部队部署在徐州以南堵截杜聿明集团,可是杜却直接向西逃窜,在斗智上粟裕输给了杜聿明。但是地下党员,国防部第三厅郭汝槐故意向蒋介石抱怨说杜聿明置黄维于不顾。蒋介石空投手令命令杜去救黄维,杜聿明见手令长叹此去必败,但他不敢违抗老蒋介石的命令,于是杜集团折向南向黄维兵团靠拢,这样才被三野包围。如果没有地下党郭汝槐和蒋介石的愚蠢,粟裕根本不可能堵住杜聿明。

杜聿明对关外我军和关内我军曾经这样评价:“关外共军的战略战术和战力都关内共军无法比拟的”。显然杜聿明认为关内我军的战略战术是很差的,国军如果不是老蒋介石刘峙瞎指挥,犯那么多错误,完全可以打败华东我军。以陈粟的军事才能与刘峙,汤恩伯打了3年多也没有分出个胜负,杜聿明根本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所以,从林彪,粟裕与杜聿明交手的过程来看,粟裕只是比刘峙高明一些,但并不是杜聿明对手,而杜聿明却是林彪的手下败将。

标签: 杜聿明林彪粟裕

更多文章

  • 夏朝第17代帝王夏皋生平简介 夏皋结局 夏皋子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夏皋

    夏帝皋(前1736--1725)元年癸酉,在位12年。夏朝第17代帝王。夏帝孔甲之子。皋,孔甲子。孔甲死后继位,在位12年,病死,葬于今河南省洛宁县境内。皋在位时,迁都于渑池(渑池县)。陕县夏后皋墓《路史》作十一年。今本竹书纪年皋11年。迁都渑池皋在位时,迁都于渑池(今河南省渑池县西)附近。史书记载

  • 中国历史上最美的“五大艳后”大盘点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魏文帝皇后:甄氏三国时代的绝代佳人甄氏,姿貌绝伦、气质非凡,才智过人。当年甄氏虽系寡妇之身,却博得曹氏父子仨同倾爱慕之情,并最终成为曹丕称帝后的皇后。《世说新语·惑溺》有载:“魏甄后惠而有色,先为袁熙妻,甚获宠。曹公之屠邺也,令疾召甄,左右曰:‘五官中郎已将去。

  • 沙俄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生平介绍 叶卡捷琳娜二世子女介绍 如何评价叶卡捷琳娜二世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叶卡捷琳娜二世

    叶卡捷琳娜二世于1729年出生于普鲁士斯特丁,是德国安哈尔特-采尔布斯特公爵的女儿,1744年被挑选为皇位继承人彼得三世的未婚妻,1745年与彼得结婚并皈依东正教,改名叶卡捷琳娜,1762年率领禁卫军发动政变而即位。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时期的俄罗斯成为名副其实的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叶卡捷琳娜被尊称为&l

  • 南宋岳飞部将张宪生平介绍 张宪结局 张宪子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张宪

    南宋名将张宪:张宪(?-1142年),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最为倚重的将领之一,从微相随,以列校奋身,官至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阆州观察使、高阳关路马步军副都总管。宋孝宗即位后,张宪冤狱得以昭雪,被追复为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阆州观察使,追赠宁远军承宣使。《宋史》:“张宪等五人皆岳飞部将,为敌所

  • 南宋将领王燮生平简介 王燮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王燮

    王燮简介:王燮(??),秦州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人,南宋将领,官至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庆远军承宣使、神武前军统制,因屡战屡败被削去兵权,降授文州团练使,死后先后追复房州观察使、建武军承宣使。大型史诗古装电视剧《精忠岳飞》中,王燮扮演者安亚平备受大家的关注。凭借着精湛的演技,安亚平饰演的王燮

  • 南宋将领高宠生平简介 高宠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高宠

    高宠简介:高宠是岳飞英雄传中的一位英雄人物,他作为一名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名人物,在历史的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在历史上也是备受人们关注的一位,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他的资料和他是怎么死的吧。高宠怎么死的高宠的出场时间非常短,真的是那种配角色命。出场时间不多,死的也快,高宠

  • 丢勒的艺术成就有哪些?丢勒作品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丢勒

    作品代表一个人,也是最能让人们记住你的工具。我们记住一个明星,首先记住的肯定是他的作品。如果你是一位画家,能让人们记住你的肯定是你的画作。我们知道丢勒,并认识他便是因为他的作品。丢勒的的一生有无数的作品,丢勒作品中有哪些代表作呢?丢勒作品丢勒第一部杰出的著作便是木刻组画启示录,这本启示录展现了当世人

  • 画家康定斯基介绍 康定斯基的风格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康定斯基

    画家康定斯基生于格里历的1866年,出生于俄罗斯,他不仅仅是一个出色的画家,还是一个理论家。康定斯基去世于1944年的12月13日,后人将他评为是现代抽象艺术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奠基人。康定斯基的家里是知识分子家庭,所以他从教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中学时代的他不仅成绩优异,还是个非常优秀的大提琴手和画家。

  • 战国时期赵国丞相蔺相如简介 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蔺相如

    蔺相如(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着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所载,他生平最重要的事迹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与负荆请罪这三个事件。蔺相如蔺相如原为宦者令舍人。赵惠文王时,秦昭王写信给赵王,愿以十五个城池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和

  • 明朝思想家李贽简介 李贽的思想内容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贽

    李贽(1527~1602)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中古自由学派鼻祖,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嘉靖三十一年举人,不应会试。历共城教谕、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安知府。旋弃官,寄寓黄安、湖北麻城芝佛院。在麻城讲学时,从者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