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石原莞尔战略是什么 石原莞尔的结局怎么样 石原莞尔和板垣征四郎之间是什么关系

石原莞尔战略是什么 石原莞尔的结局怎么样 石原莞尔和板垣征四郎之间是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23 更新时间:2023/12/13 21:43:45

石原莞尔战略是什么

1929年时任关东军主任参谋的石原莞尔提出了一个观点,他认为“满蒙问题的解决是日本存活的唯一途径”。两年后石原莞尔等人发动了“9.18”事变。一举拿下了整个东北。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沈阳

1936年石原主持修订了《国防国策大纲》,这个大纲的主要思想是:“日本的国策是成为东亚的指导者,首先要迫使苏联放弃进攻远东的计划,还要与美国保持亲善关系,苏联屈服之后再建立亲善关系,然后还要把英国驱逐出东亚,解放东亚各民族。

在今天看来,石原莞尔战略无疑是高明的,但是从中国人的角度来说,无疑也最危险的,因为这个战略准确地抓住了矛盾各方的心理,苏联的主要精力在欧洲,在远东它是求稳,美英的主要利益在南方,它希望能够有人在东北替自己挡着苏联。而蒋介石方面似乎在铲除异己比对付共产党更上心,至于东北早就属于蒋介石放弃掉了的地方。在这样的计划之下,东北成为日方日后全面侵华的后方基地。

而他的对华战略主要是:“做好稳固日满和北支(华北),完成进行持久战的准备的基础工作”,反对扩大战争。也就是说:挑动在西北的国共内战,同时建设满洲国,巩固华北,堵住俄国人南下,再南洋渗透,得到马来亚的橡胶和莱的石油,同时挤走英国人,争取把手伸到“兰印”(荷属东印度,现在的印度尼西亚),确保石油,这以后再和美国进行“最终战争”。不得不说,石原莞尔这个日本第一兵家的名头不是浪得虚名。

石原莞尔著作有哪些

石原莞尔是一个聪明而奇特的人,经语出惊人,令他人无言以对。1945年,长达八年的中日战争中,日本失败投降。石原莞尔在战争之中担任陆军中将的位置,他将自己定位为受东条英机迫害的和平主义者,并且发表了《我们的世界观笔记》和《新日本的出路》两本书,阐述自己对于战争,对于世界未来的看法。

石原莞尔

石原莞尔在其著作中提出“放弃战争”的概念,他认为在当时的世界背景下,应当建设“不要战争的文明”,还向日本政府写信建议建立“超阶级的政治”。超阶级的政治是一种脱离于现实的理想状态,它否认阶级社会中政府只重视阶级利益的做法。据说中国共产党对于石原莞尔著作十分重视,延安政府就曾经将石原莞尔退役之后写的书,特意地研读之后编成了一《石原语录》。现在看来,当时的中共政府应当是对石原莞尔提出的“持久战”和“最终战争”比较感兴趣。

石原莞尔对于战争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他认为东西文明的碰撞是必然的,因此东西方之间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大战之后世界会走向统一,因此在战役之中他们必须是先打持久战争,在持久战保证自己的实力和地位,最后再的决战战争,而东西方的战争则是以日本和美国为核心的。在明治维新后,日本虽然经济实力上升了,但是内患其实还是很严重的,因此石原认为日本想要在世界上存活下来,必须向中国发动战争,所以他策划了全面侵华战争。

揭秘石原莞尔为不受重用

石原莞尔为何不受重用呢?知道石原莞尔的人肯定都知道石原莞尔的性格,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自大狂,这一点从他读书的时候就能看出来。石原莞尔的成绩一直都非常好,但是因为性格问题,老师同学都不喜欢,所以考了第一也不能拿第一。所以很多人说石原莞尔智商极高,但情商却是负分。

石原莞尔

在陆军士官学校学习时,毕业学生前五名就能得到天皇赏赐的银怀表,而校方偏偏以“品行恶劣”为由将其“操行分”打得很低,其名次被拖到了第六名。在陆大学习时,这样的情况再次上演。石原莞尔的毕业成绩本来是第一名,因为首席毕业生有觐见天皇并发表御前讲演的荣誉,但是校方怕他在演讲中说出什么意想不到的话吓着天皇,所以就硬生生把他拉到了第二名。

在二战中,石原莞尔曾放言说日本再战必亡,导致日本军国主义分子认为他是奸细,他逐渐失去了人望。依靠学习他而上位的武藤章等人就干脆把他给排挤出了军部,曾经的”民族英雄“最终以一个虚职黯然退役,当了一段教书先生后,又因为在战时鼓吹“东亚联盟”而丢了工作。虽然石原莞尔曾经制造了轰动一时的九一八事变,但是他自己的命运似乎并没有因为九一八事变而改变多少,大概可能就是因为石原莞尔自己的性格实在是太不讨人喜欢了。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个人如果情商不够可能也不能成事。

石原莞尔和张学良之间有什么关系

很多人都说张学良是民族罪人,因为是张学良的不抵抗政策让中国东北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拱手让给了他人。而让东北沦为战地的事情就是九一八事变,而策划九一八事变的石原莞尔,所以有人说是石原莞尔看透了张学良,所以才能把张学良的心思都猜透,知道他会将整个东北都放弃了。

石原莞尔

其实当时的情况也不能全部都怪张学良,张学良这么选择也是有历史原因了和自己的很多迫不得已的。当时张学良的东北军已经被大量的共党渗透了,这一点张学良自己心里是清楚的。而国民党中央的意思是要要派东北军去围剿共党,如果不然的话就要分散东北军到各个省份去,这样一来其实东北军就是完全被瓦解了。而如果东北军去围剿的话东北军中的共党也一定是不会同意的,会造成东北军内部的动乱,不管这样对张学良的东北军来说都是一种损失。这样之下张学良也只能造反了。

所谓当时张学良放弃东北的原因之一就是要保存实力,因为在那个年代,只有自己手下的军队才是最靠谱的,张学良不希望自己的东北军去和日军硬拼。其次,张学良没想到日军事变的目的是整个东北,他低估了日军的野心,原本没还打算事态平息后接受调停的,但是几乎也落空了。而且张学良本身就是个性情软弱的人,后来张学良弃守锦州,在热和抗战的时候也是不战而溃。

石原莞尔和板垣征四郎之间是什么关系

1928年,石原莞尔升任日本关东军中佐参谋,“邂逅”了生命中的“贵人”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板垣曾是石原莞尔陆军仙台幼年学校的同学,而且石原莞尔和板垣征四郎八年前曾在汉口共事,当时一见面就在侵华方略上引为知己,打得火热。此次重聚中国东北,两人遂成为日本军界的铁杆搭档,两个人的政见更是臭味相投。

石原莞尔

从1929到1931年,在石原莞尔的建议下,板垣组织了三次专门研究侵占东北的“参谋旅行”。名义上是“旅行”,实则是秘密潜入长春、哈尔滨、山海关、锦州等地进行实地侦查,制订侵华作战计划。石原莞尔亲自操刀撰写了大量报告和计划,逐渐形成了所谓的“石原构想”。

板垣征四郎对石原莞尔的这一套理论佩服的五体投地,还被他自己称为是“天才理论”,每次开会板垣征四郎都掏出个小本子一字不漏把石原莞尔的话给记下来。1930年12月,石原指导制订了《关于满蒙占领地区统治的研究》,该报告提出日军一两年内就要占领东北。

对于石原莞尔的这个想法对于当时许多日本军中的长官来说不亚于一次“豪赌”。当时驻扎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只有10600人,而张学良手下的东北军则是448000人,而且拥有更加精良的装备,所以无论在哪方面日军都没有又是。但石原莞尔对此不屑一顾:“对付张学良用竹刀就足够了。”所以没有石原莞尔和板垣征四郎的臭味相投,可能也不敢有这么大胆包天的计划。

石原莞尔的结局怎么样

1949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四周年纪念日当天,没当上战犯而遗恨千古的“九一八”事变主谋石原莞尔,死于膀胱癌引起的尿毒症,终年60岁。而且他的死似乎也没有那么好听,似乎有点命中注定的感觉。石原莞尔的结局也似乎印证了中国那句古话“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石原莞尔

1930年石原还在关东军参谋任上,一次下马不小心被那把长长的“家传宝刀”在裆部扎了一下,之后就引起尿道撕裂,但是却久治不愈,再后来就变成长期血尿最后转变为膀胱癌,所以石原莞尔早死且无后人。这样说他似乎也有些狠毒,虽然石原莞尔当时的想法是想先在东北站住脚跟,然后再一步步的蚕食中国。只是他这个计划还没来得及实施,就被心急的日本首相、世界三大法西斯达标人物之一的东条英机给赶下马了,所以人们都应该庆幸,若是暗中石原莞尔的战略部署,中国想要在几年之间就把日本给打败,是基本上不可能的事情,第二次世界大战可能也没有那么早的结束。

标签: 石原莞尔

更多文章

  • 德布罗意的成就主要在于什么 德布罗意物质波的研究起源 物理学家德布罗意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德布罗意

    德布罗意的成就主要在于什么德布罗意的成就主要存在于物质波的研究,分析量子运动中存在于波动力,他也是通过这个研究获得了1929年的诺贝尔奖,德布罗意可以说是物质波理论创造者,对于物理上的量子学研究踏出了第一步。德布罗意图片德布罗意关于物质波的研究填补了物理学上的空白,打破了在之前科学家认为现有的自然界

  • 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简介 后世对柳永的评价如何 柳永的词风是怎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柳永

    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简介柳永,北宋词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更名为柳永。创见出身于官宦世家,年少时学习诗词,立志要考取功名,入朝为官。柳永十八岁,柳永离家上京参加礼部的考试,路经杭州之时,为杭州的湖光山色、繁华迤逦所吸引,遂留滞杭州,终日沉迷于莺声笑语之间。十九岁,孙何出任杭州知府,

  • 国民党大将李宗仁和白崇禧的关系如何 有关名将李宗仁的电影都有哪些 国民党名将李宗仁的后代都有谁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宗仁,白崇禧

    国民党大将李宗仁和白崇禧的关系如何李宗仁和白崇禧被称为“李白”。他们两人是国民党内最具能力和实力的地方军事势力–桂系的中心,多年来两人一直合作。最开始两人一起加入了孙中山在广州的革命阵营,联合一起将广西的旧军阀驱赶走。北伐战争时期,李宗仁和白崇禧率领广西军队攻打到

  • 吴国太的姐姐资料介绍 武神赵子龙吴国太扮演者是谁 吴国太和孙尚香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吴国太

    吴国太的姐姐资料介绍吴国太姐姐,吴氏,吴郡吴县的人,也就是今天的江苏苏州人。她是孙坚的正妻,孙权、孙策的亲生母亲,在孙权称帝后,追封吴氏为武烈皇后,吴氏在建安七年去世,她去世后,与夫君孙坚合葬在位于今天的苏州盘门外青旸地。吴国太的姐姐吴氏本是吴郡吴县人,但因为父母早年去世,就带领自己的兄弟姐妹迁居到

  • 张爱玲散文有哪些 张爱玲的父亲是谁 张爱玲的作品心经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张爱玲

    张爱玲散文有哪些张爱玲散文并不如她的小说有名,可是毕竟是才女的佳作,不出名并不能代表写的不好。她的散文一般分成两种,一种是自己的生活感悟,一种是给书写一个序言或是后记。张爱玲照片张爱玲散文写得文思隽永,比如说描写生活的,便有一篇是说胡萝卜的。那个时候她和姑姑生活在一起,她善于观察生活,她问姑姑胡萝卜

  • 冯如简介是什么 冯如是怎么制造飞机 冯如纪念馆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冯如

    冯如简介是什么冯如是中国著名飞机设计师,研究中国飞机发展史时,都会了解冯如简介,以及冯如生平经历。通过了解冯如简介得知,冯如生于1884年,卒于1912年,享年29岁。冯如原名冯九如,是广东恩平人氏。冯如自幼对飞天故事充满了向往之情,在兴趣之下,冯如曾制作风筝和车船等玩具。冯如画像为了养家糊口,年仅

  • 苏轼的成就有哪些 苏轼的红梅主要内容是什么 诗人苏轼思想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苏轼

    苏轼的成就有哪些苏轼是我国北宋时期的一大大文豪,其在诗词歌赋和书画方面都具有非常杰出的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语辛弃疾并称“苏辛”,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另外在书画方面也具有非常的成就。苏轼被称为&ldquo

  • 叶芝诗的特点是什么 爱尔兰诗人叶芝和谁结婚了 叶芝墓志铭写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叶芝诗

    叶芝诗的特点是什么叶芝是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是象征主义诗歌早起重要的代表人物,对英国的诗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叶芝所存在的时代就是爱尔兰的世纪之交之时,而他所创作的诗歌就是那个时期就是与爱尔兰历史融为一体的时代。叶芝诗的特点在不同时期有不一样的特色,下面就来看看不同阶段叶芝诗的特点。叶芝叶芝的诗

  • 历史上对阿育王的评价如何 印度电影阿育王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阿育王

    历史上对阿育王的评价如何历史上对阿育王的评价非常之高,被后人称为是印度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君王,他的一生业绩也是多不胜数。对于阿育王自身来说他一生的成就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来说,第一部分就是在年幼时候出征印度打下江山的丰功伟绩。第二部分就是统治印度后对印度的发展和建设做出的贡献。阿育王剧照阿育王在前半生带领

  • 古代美女妲己为何不入“四大美女”之称? 妲己的前生真的是妖精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妲己

    历史上真的有妲己这个人吗?历史记载,确有此人。妲己(dá jǐ),己姓,字妲,有苏氏部落之女,世称“苏妲己”。据《左传》记载,公元前1047年,商纣王发动大军,攻击有苏部落。有苏部落抵挡不住强大的商军进攻,在灭亡和屈膝间,有苏部落首领选择屈膝,献出牛羊、马匹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