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过农村的朋友都知道,那里简直就是植物的天堂,无论是在田间地头,还是在房前屋后,到处长满了不知名的野花野草。如果你把它们当成普普通通的杂草,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在它们中间,隐藏着很多中草药材,甚至不乏一些珍贵的品种,比如像益母草,野沙参,山地黄,以及菊三七等等。而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种植物,同样来自于野外,它的长相平平,几乎和普通野草没什么区别。然而,在中医的心目中,它却是一个难得的中药材,这就是香附。那么,香附究竟是何物呢?接下来我们就去看一看。
对于香附这个名字,或许有些人感到陌生,但是,提到它的另外一个名字,农村的朋友都非常熟悉,这就是莎草。莎草是一种很常见的草本植物,它在我国的分布十分广泛,有的地方叫它回头青,有的地方叫它雀头香。因为莎草的根茎带有一股浓浓的香味,人们更习惯叫它土香草。这种植物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如果生长在田地里,就会和庄稼争夺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大量减产。因此,农民对莎草恨之入骨,只要见到它的影子,就会毫不留情的连根拔起。然而,这种做法非常可惜,因为莎草的根茎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中药名称就是香附。
关于香附的用药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一千五百多年之前,在著名的医药经典《名医别录》中,就记载了香附的性味与功效。到了明朝时期,医药学家李时珍对香附倍加推崇,并且给出了很高的评价,在他所著的《本草纲目》中写道:“香附,又曰回头青,香头草。多生于水泽之畔,其叶形似老韭,光若剑脊,其花如穗,根若兰香。其性温,其味苦,可解郁散结,通经活血,凡肝气郁滞者,皆可以此除之。”的确,在临床应用中,香附主要治疗因肝郁气滞造成的胸肋胀痛,以及女性的月经不调等症。
要想把香附从杂草中区分出来,就必须掌握两个特征,首先是它的花朵,在每年的六月中旬,香附会开出一簇簇穗状的花序,花型小巧,色泽黄绿,看上去和稻花有几分相似。而到了七月份之后,花色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由黄绿色变成紫红色,在绿色枝叶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夺目。除此之外,香附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它的根茎,外形为纺锤状,表皮呈现灰褐色,并且散发着浓浓的香味。如果符合这两个特征,就能确定香附的身份了。不过,还是要提醒大家一句,是药三分毒,千万别随便食用野生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