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记得幼年时节读《西游记》,心中疑惑为何红孩儿在三界活了百年,一直未曾长大呢?
问母亲,母亲说衰老是每个人必然要经历的阶段,而当人成为神的那一刻,容颜便会永远停留在刹那间。
神又精通各种变化的法术变化,老少之间的变化更是易如反掌,不如神做为生命的一种存在,本体的模样会是自身存在最舒适的状态。
母亲讲到了八仙之一铁拐李的故事,铁拐李魂灵升天,肉体却不知所踪,飞升在即,若再不回归肉身,魂灵将灰飞烟灭。
或者成仙,或者找到一具失去魂灵的肉身,或者直接投胎,失去前世所有的记忆。
铁拐李在三者之间选择寻觅一具失去魂灵的肉身,时值冬日,鹅毛大雪染白了大地,幼小的生灵缩进各自的巢穴瑟瑟发抖,总不能无故闯入他人的居所。
就在他的魂灵即将灰飞烟灭时,街角处出现一具躯体,没有任何生命的体征,遗憾的是这具尸体的身体有残疾,乃是一个瘸子。
神仙具备这样的本体,他推测定会遭到其余七位散仙的嘲笑,不过时间已经不容他过多地思考,因此,铁拐李就成了现在我们印象中的模样。
母亲的话在耳旁时常萦绕,使得我产生这样一种推测,莫不是红孩儿生来便是神仙?不然为何百年保持婴儿体型?
《西游记》如此记载:
面如傅粉三分白,唇若涂朱一表才。
不过是古代小说中夸赞人物的常用字句,不足为怪,下面的描述,类似“眉分新月似刀裁,形比哪吒更富态。
前半句亦可以来形容贾宝玉,后半句却是奇怪得很,如何能用来和哪吒对比呢?
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学识和阅历的增加,我感觉吴承恩先生如同侦探小说家般,在此处埋下一处常人不易发觉的线索。
先看哪吒,托塔天王三太子,于母亲腹中三年而不下,三年后生下一只奇怪的肉球。父亲大怒,挥出宝剑将其斩做两部分,结果发现肉体里出现一个可爱的小男孩。
哪吒自落地便能够嬉笑打闹,与旁人无异。
不过就是顽劣异常,父母的教训常常被其抛之一旁,后来闯下大祸,抽走龙王太子的龙筋,龙王大怒,水淹陈塘关。
为了陈塘关的黎民百姓,李靖选择牺牲心爱的儿子,怎么办?哪吒也是识大体的孩子,知道父母的不易,在他们的哭声中削去骨肉还给双亲。
他的师傅太乙真人听闻弟子离开,心态弟子,召回三魂七魄,决定为你重塑肉体,山中有花名曰白莲,花下有藕,可食物。
太乙真人以莲藕为真身开始塑形,最终哪吒具备了莲花的形体,得以永远保持婴儿时候的模样。
红孩儿是否也是如此吗?按照《西游记》里的交代,没有发现相关的线索,留给我们的印象仅仅是独立和调皮。
圣婴大王手下是一批没有长大的孩子,他们虽然还保持着孩子的顽劣,但是内心隐隐然有了成人的思维,不过是因为讨厌成人的虚伪,故而拒绝长大。
难道红孩儿和太乙真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首先我们得从小说中寻找线索,用线索来推理出一个相对而言比较合理的结果。红孩儿擅长使用的三昧真火为太上老君所独有。
太上老君为谁?道教的三清之一,地位之高远甚于太乙真人。
太上老君为何送给红孩儿无上的力量,书中没有交代,却在火焰山一段又给出另外一条线索,铁扇公主手中的芭蕉扇也是太上老君八卦炉中练出。
太上老君的坐骑曾下界为妖怪,他的童子曾下界为妖怪,身上携带的都是老君的宝贝。
这些人都是自己人,携带宝贝可以理解。
铁扇公主是谁?为什么也会拥有芭蕉扇呢?
铁扇公主又名为罗刹女,乃是魔女,魔女到底是做什么呢?为什么愿意和牛魔王产下一子,为何儿子又没有牛的特征呢?
种种线索同时指向一个我们无法认可的真相。
真相即使说明不可理喻,但是一旦有了合理的佐证,又由不得你不信。
下一步就是为什么红孩儿为何长期长不大的原因,顽劣如红孩儿,岂能有不闯祸的道理?一旦闯下祸患,就必然得有大人们为其处理后事。
红孩儿的背景比之哪吒强过千倍万倍。
什么样的理由可以轻易地为孩子开脱呢?牛魔王不过是名义上的父亲,他不关心这些,罗刹女关心,罗刹女的哥哥关心。
罗刹女的哥哥是女儿国守卫堕胎水的妖怪,听闻孙悟空来,表现出的愤怒超过了亲生父亲牛魔王。
从这儿从找到一条若隐若现的线索,饮下这里的水孩子可以永远保持着婴儿的模样,当孩子再次犯错误时,大人们的托词就出现了:“他还小。”
屡试不爽的借口,红孩儿就这样被亲人们宠溺着。
如果不是因为耽误了西天取经的大事,红孩儿不会惹怒佛界。取经是三界之内的大事,红孩儿非要在关键的节点去触这个霉头。
他的亲属关系也不能像哪吒那样公之于众,结果只能是观音出场。
观音菩萨出场,也顾忌了大家的面子,她先是前往托塔天王处借来了三十六把天罡刀,专门用来对付顽劣的孩子。
这个消息势必会传到位高权重的太上老君耳中,他又能如何呢?
结果就是红孩儿成了善财童子,和母亲不能常年见面,思子心切的母亲自然是对孙悟空一干人咬牙切齿。
只是人家担负着天庭的重担,身为人间的不入流的妖怪,岂敢和天庭相抗争,结果或许落得的下场还不如自己的孩子。
因此他们只能隐忍,忍到他们的工作任务结束后,可是世间的宿命又让他们的在火焰山相遇,这都是命中该有的劫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