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西游故事,品人生百味!
小蛇说西游之第34讲
文/小蛇/进取精神
要说弼马温,小蛇就有必要先带入一个词,那就是“大忽悠”相信大家对这个词都很熟悉,自从《卖拐》小品出世,这个词便逐渐传遍了大江南北。小蛇看了这个小品以后也是感慨深深,那个时候才知道忽悠原来也是维持生计的一种方式,本山大叔的那张嘴简直是厉害非凡了,虽然那只是一个小品,但我们也不得不佩服本山大叔的口才。不巧的是,西游记里面也有一个大忽悠,但此忽悠非彼忽悠,这位老大忽悠的不是凡人,而是齐天大圣孙悟空。
让人惊叹的不仅是他的忽悠才能,还有他忽悠完人不用背锅的神奇本领。你说他阴险狡诈?但人家忽悠孙悟空从来都是光明正大的,从来不留下把柄,你能把他怎么着?
原著第四回时,这位老大忽悠着孙悟空上了天。随后孙悟空就被玉帝封了个官,名曰弼马温。
对孙悟空来说,这官当的是真累,说是身心疲惫正好形容。
孙悟空还没有进南天门,就先受了一气。
孙悟空驾云先到了南天门,刚要准备进殿参上,却被增长天王拦下,不肯放进,猴王怒道:”这金星老儿乃奸诈之徒,既请老孙,如何叫人动刀动枪阻塞门路?“正嚷嚷间,太白金星也赶到了南天门,孙悟空心中有气,于是便对太白金星吼道:”你这老儿怎么哄我?被你说奉玉帝招安旨意来请,却怎么叫人阻住天门,不肯放老孙进去?”太白看猴王发怒,立马赔笑道:”你自来未曾到此天堂,却又无名,众天兵又与你素不相识,他咋肯放你擅入?等如今见了天尊,授了仙箓,注了官名,向后随你出入,谁复挡也?
太白金星说的话,句句在理,猴王便暂时被忽悠住了。但我们不妨想想,真实情况是这样的吗?
玉帝当着众仙将下的令谁会不知道?更何况还有千里眼顺风耳,看门的会不知道这回事?更何况他们在早些日子就已经见到过孙悟空了。他们既然知道为什么还会拦住孙悟空?不能否认,他们是想给孙悟空一点难处,或者说是下马威,但是,太白金星却也没把事情做到位,通知一下看门的对他来说很容易的,但他没有,是何居心?众人皆知。
孙悟空好不容易进了南天门,却没料到后来又受了天兵天将几顿气,孙悟空并不笨,反而很聪明,受气无所谓嘛,不疼不痒的,关键是能封到官才是最重要的。一番折腾后,玉帝看他学乖了,便给他封了个官,孙悟空高高兴兴的领命而去。一路上问人自己的官是大还是小,却被众人搪塞过去了。没办法,孙悟空只有自己去试验了。于是这位猴类弼马温便上任了,孙悟空起初也没嫌弃这份工作。哪怕是很累很脏他都忍着干了。我们来看看他都干的那些活。
原著中是这样写的:”这猴王查看了文薄,点明了马数,与力士官典薄官共同弼马,征备草料,刷洗马匹,扎草,饮水,煮料。昼夜不睡,滋养马匹,日间舞弄犹可,夜间看管殷勤,但是马睡的,赶起来吃草,走的捉将来靠槽,那些天马见了他泯耳攒蹄,都养的肉肥膘满,不觉半月有余。”
从孙悟空干的这些活来看,都是些细致的苦力活,但孙悟空不仅没嫌弃,还自发改进了饲养策略,把天马养的膘肥体健,从业绩上来说,这是超额完成目标。玉帝是不是得给他个赞?
一日闲暇时,孙悟空与同僚惯熟了后,便问及了自己的官品,自以为自己官大至极,却不料其实是一个不入流的小官,把天马养好了只能落个监官的“好“,但若是没养好稍有差错,还要罚赎问罪。听到真相的孙悟空,内心是奔溃的,对属下说道:”老孙在那花果山,称王称祖,怎么哄我来替他养马?养马者为后生小辈下贱之役,岂是待我的?“于是他也顾不上什么后果不后果的了,说话间便从耳朵眼里揪出了棒子打出了南天门,飞回了花果山。
说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关于孙悟空的漏洞。孙悟空自己养了半个月的马,但却对属下说养马是下贱之役,不是他干的活?那他为啥还要养半个月的天马?还那么殷勤?这难道不矛盾吗?在小蛇看来,这并不矛盾,这恰恰体现了孙悟空的精明之处,他很巧妙的护住了自己的面子,或者是尊严。
这其中有两个原因:
别人的话刺激到了孙悟空脆弱的神经,让他的自尊心无处可放。孙悟空认清了一个事实,这弼马温没有前途,没有晋升的可能性,即使是个天上的官。
后来便有了大闹天宫的故事,孙悟空也拿定了决心,不做则以,要做就做到最大,即使是头破血流,身首异处,必须坚持到底。
孙悟空为我们展示的是一种勇敢拼搏的精神。
人在年轻的时候受点苦累折磨,低声下气都无所谓,关键是你能不能因此认清自己,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怎么干!
想要维护自己的自尊吗?先去拼一拼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