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东林六君子”周朝瑞简介:被严刑拷打,死在狱中

明朝“东林六君子”周朝瑞简介:被严刑拷打,死在狱中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38 更新时间:2023/12/9 8:51:08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周朝瑞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周朝瑞(?~1625.9.29),字思永,号衡台 ,山东东昌府临清州(今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明光宗嗣位,升吏科给事中,疏请收录先朝直臣。不久陈“慎初三要”,曰“信仁贤,广德泽,远邪佞”,请留上供金花银,以佐军兴。词多斥中贵,中贵激帝怒,贬秩调外。明熹宗立,复故官。有建言。天初迁礼科左给事中。偕惠世扬、左光斗等极论大学士沈纮勾结中官练兵,为肘腋之贼。得罪魏忠贤党。被忠贤心腹徐大化列入汪文言狱中,与杨涟等五人并逮下狱,坐妄议“移宫”及受熊廷弼贿,拷打备至,毙狱中。崇祯初,赠大理寺卿。明安宗时,谥“忠毅”。 与同为阉党所害的杨涟、左光斗、魏大中、袁化中、顾大章并称“东林六君子”。

人物生平

疏纠国事

周朝瑞(?~1625.9.29),字思永,号衡台,山东东昌府临清州(今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进士,授职中书舍人。

明光宗即位,他被提拔为吏科给事中,上疏请求收留录用前朝的忠臣。不久陈述刚开始执政时应注意的三项要务,即:一、任用仁爱贤能的人;二、推广皇上的恩惠;三、远离邪恶、阿谀奉承的人。于是请求留下各地上供的金花银,用来帮助军队建设。其中有很多斥责宦官的话。宦官都憎恨他,因此刺激皇帝生气,贬低他的官级将他调往外地,这时他才做谏官四天。他尚未出京城,明熹宗即位,下诏恢复他的官职。上疏请求皇帝容纳直言进谏,又陈述考试选举的各种弊病。将要举行日讲,上书陈述君臣之间相互警戒。皇帝都高兴地接受了。贾继春请求安置李选侍,周朝瑞极力驳斥他,跟贾继春来回交锋三四次。

借变进谏

天启元年(1621年)又提升为礼科左给事中,这时辽阳战事危急。周朝瑞请求在内阁大臣中推选二个通晓军事的人专门负责这事,而用职方郎一人专门管理机要事情,给事中二人专门负责来往的公文,皇帝同意了。雄县知县王纳谏被宦官诬告,假传圣旨降了官级。给事中毛士龙因此检举驳斥宦官,被府丞邵辅忠陷害,宫廷传旨将他除名。周朝瑞一并上疏一一讨论。十二月十四日,太阳上面覆盖了一个东西,忽然大风吹起狂沙,天空一片火红。都城的人惊吓得不知所措,有关部门不敢报告皇帝。周朝瑞请求皇帝修身自省,下诏给朝廷内外的臣属,不要互相斗争耽误国家大事,责问有关部门不上报的罪责,皇帝接受了。这时皇帝即位一年多了,还不曾亲自主持国家政权,国家大权落在别人手里,周朝瑞请求皇帝亲自处理国家事务。皇帝下旨,说政务交给内阁大臣,祖宗的旧制度不能搞乱了,然而这时国家政权根本不在内阁。

力主复讲

第二年(1622年)二月,广宁失陷,下诏停止每天的学习讲读。周朝瑞等人上疏说:“这果真是皇帝的意思,辅臣应当据理力争。如果辅臣迎合宦官的意图,那么过失就大了。况且皇帝年轻,还没有自己的明确主张,全靠早晨讲解经史的机会,各臣能够一睹皇帝的龙颜,一起揭穿指鹿为马的奸计。如今上朝的机会已逐渐减少,倘若再取消讲解经史,深宫重重阻隔,无法会见,地方司马的报告不能传入,像吕大防一样被贬职而不被人知,国家大事将毁于一旦了。”正好礼部也有同样的说法,于是下令照常举行每天辅助皇帝讲解经史。

力斗阉党

不久,同各给事御史惠世扬、左光斗等人极力追究大学士沈纮勾结中官操练部队,是窝藏在皇帝身边的内奸。沈纮上疏辩护。周朝瑞等人彻底揭发他贿赂勾结魏忠贤、卢受、客氏,而末尾又涉及他的私党邵辅忠、徐大化。语言过于激烈,剥夺了首先上疏的惠世扬的俸禄。徐大化曾受某个要人的指使,极力攻击熊廷弼,周朝瑞讨厌他。不久,王化贞丢弃广宁逃跑,徐大化又请求立即杀死熊廷弼。周朝瑞认为熊廷弼还有可用之才,请求让他防守山海关,带罪立功。先后上了四次疏,都被扣压没有实行。徐大化于是极力诽谤周朝瑞,周朝瑞被激怒了,也丑化诋毁徐大化。有关部门为他们双方排解。

壮烈遇害

周朝瑞刚被提拔为太仆少卿,而徐大化是魏忠贤的心腹,一定要杀死周朝瑞,将他的名字窜入汪文言案中,跟杨涟等五人一起逮捕,投进镇抚司的监狱,判处胡乱议论“移宫”的事情以及接受熊廷弼贿赂一万两。过了五天再审讯,严刑拷打,竟打死在狱中。

身后赠恤

崇祯初年(1628年),赠大理寺卿,让他的一个儿子做官。明安宗时,谥号“忠毅”。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斛律光是什么人?北齐双壁之明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斛律光,南北朝,风云人物

    斛律明月,和段韶一样,作为生长在塞外的人,斛律光从小就擅长骑马射箭,他的父亲斛律金也就是那位创造刺勒川的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就是他父亲的原作。斛律光小的时候就跟随自己父亲西征,出了一把风头。趁宇文泰的使者在比武射箭的时候,斛律光便一箭向他射去,不但把他射中了,还把他给俘虏了,当时高欢正

  • 诸葛亮的后代为什么大多数都默默无闻?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诸葛亮,三国,风云人物

    常言道,“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如果有一个好的家风,孩子的品质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优良的,而家风不好的孩子,孩子的品质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不好的。然而在三国中,诸葛亮和 司马懿子孙的情况完全相反,先看司马懿的两个儿子大儿子司马师雅有风彩,沈毅多大略,少流美誉。——《晋书》,当司马懿把“高平陵事变”计划告诉

  • 郑文公是什么样的人?他的谥号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郑文公,,风云人物

    《春秋》记载,鲁国第十七任国君鲁申进入在位执政第三十二年的春天,楚国派出他们的大夫——斗章出使晋国,向晋国请求和解。晋国则派出相对应的大夫阳处父回报楚国愿意和解。由此晋楚之间开始有了正式的沟通。我们说,城濮大战之后板块局面都在发生变化。晋国这几年主要的精力都是花在狄人身上,也就没有余力向楚国进行挑衅

  • 康熙皇帝宁愿违背许诺,也不肯立八阿哥胤禩为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康熙,清朝,风云人物

    康熙四十七年,皇太子胤礽被废,东宫储位悬空。令康熙皇帝始料不及的是,原本暗流涌动的皇子争储活动,因太子被废而迅速表面化。更重要的是,关于皇储之人选,群臣与康熙皇帝想法完全不统一,这样的结果属实令康熙皇帝难以接受。这令康熙难以接受的皇储人选正是八阿哥胤禩,那么究竟因何八阿哥无法得到皇阿玛的肯定呢?康熙

  • 后世如何评价马周?有哪些与马周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风云人物

    马周,字宾王,唐朝时期官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马周少孤贫好学。武德中,补州助教。辞而西游长安,客居中郎将常何家。贞观三年(629年),代常何为疏,所论二十余事,皆切中时弊,唐太宗即日召见,令直门下省。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贞观十八年(644年),任中书令,兼太子

  • 曹魏宗亲子嗣那么多 他们在后期为何难堪大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风云人物

    对曹魏宗亲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魏宗室子孙众多,为何后期却难堪大任?三国初期,论宗室的人才,曹魏最为鼎盛。论文学成就,“建安三曹”是当时最高文学的代表。而论军事才能,曹操本就是汉末三国时期最为杰出的统帅,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写道: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

  • 僧格林沁是怎么死的 最后杀他的那个人又是什么下场呢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僧格林沁,风云人物

    回答这个问题大家脑补一下关羽走麦城,关羽是刘备手下五虎将之首,其战绩卓著,比如斩颜良,诛文丑,水淹七军,生擒曹操手下的大将庞德和于禁,盛极之时威风八面不可一世,以至于曾一度逼的曹操迁都。就是这么牛气冲天的人,在失荆州败走麦城狼狈之时,竟然被东吴将领朱然和潘璋生擒活捉,朱然和潘璋的功夫根本不及关羽的千

  • 北宋状元王嗣宗简介:历事三朝,为政严明,政绩卓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风云人物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王嗣宗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嗣宗,汾州(今山西汾阳)人,字希阮。生于后晋出帝天福九年(944),卒于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

  • 明朝内阁大学士蒋冕简介:因反对世宗为生父立庙被削职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在清朝时期。有哪一位皇帝是以嫡长子即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风云人物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总计296年。从皇太极改国号为清起,国祚276年。从清兵入关,夺取天下开始算起为268年。对于清朝历史上的十二